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神秘的面具文化与收藏:远古先民内心世界的象征

时间 : 07-28 投稿人 : 慢慢 点击 :

面具是远古先民内心世界的象征和写照符号,也是对自然崇拜、部族图腾和逝去宗亲的物化表达,以其丰富的内涵和特殊的造型,被广泛运用于狩猎、战争、祭祀、巫术和丧葬等活动,为世界留下了一道横遍全球、纵观古今的重要文化风景,至今仍然在各种具有古老民族特色的表演舞台上大放异彩。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面具收藏已经越来越被人关注,成为收藏界不容忽视的生力军。

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

中国是世界上面具历史最悠久、面具流传最广泛的国家之一,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面具相比较,中国面具品类繁多,造型生动,形制独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面具在世界面具家族中名列前茅,占据着显赫的地位,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当数傩面具、藏面具和萨满面具。它们凝聚着中国本原文化的神韵,展现着东方审美的意趣和思想,是世界面具文化的艺术瑰宝。

傩面具是汉族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傩仪、傩舞、傩戏。傩面具种类众多,造型各异,均为木雕敷彩上漆,粗犷朴拙、庄典华丽。藏面具主要用于藏传佛教的宗教乐舞、藏戏表演以及各种民间祈禳活动,源自神秘的宗教世界,也伴随着藏文化的传播,迈进了更为广阔的艺术殿堂。萨满面具则是我国古代从东北到西北边疆地区,信奉萨满教的游牧民族的重要文化遗存。主要分狩猎面具、巫术面具、跳神面具、供奉面具和丧葬面具等。长期以来,各民族的面具文化在自己特殊的地域、族群、审美习俗和社会生活条件下保持和发展,同时也相互交融、借鉴,形成了我国源远流长、独具特色、多彩多姿的面具文化。

中国萨满面具最早见于新石器时期约1万年前至先秦两汉时期凿刻在内蒙古草原中部的阴山岩画。这些岩画中人面具图和兽面具图极为丰富,是研究蒙古萨满面具文化的最真实的见证。在位于汗乌拉山峰的一幅岩画上有两个伪装猎人。一人仅露出了两只眼睛,腰间佩着利器,系尾饰,手执长弓,含箭待发。另一人将自己伪装成山羊,手执长弓,腰佩环首弧背刀。还有一幅岩画中有两个女巫,面部仅有双眼,一个头饰高耸,另一个戴柱状头饰,旁边还有人面像,应为巫师头骨崇拜的骷髅面具。这随心随性的原始刻画,为研究中国面具的源流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第一手史料。

近年来,世界上很多国家和个人关注面具收藏,随之而来兴起了古董面具收藏热。由于国内此类收藏起步较晚,以前只有极少数藏家关注,而且藏品分布松散,不易收集,再加上这种与宗教紧密相联的用品被信仰者倍加珍惜,所以出现买卖互动的几率较小。但国外藏家却无孔不入,有的已形成专题收藏。亚洲古董面具目前在欧美市场很火。由于存世量越来越少,加之它在宗教学、民俗学、历史学、美学以及艺术学等多方面都具有珍贵的研究价值,所以要抢救收藏,加紧保护,以防流失,是当务之急。

玉面具精彩纷呈

古代加工面具的材料很多很杂,有木雕、皮革、布帛及金、银、铜等金属,还有石头雕琢、陶土烧制的。而最为精美并丰富多彩的,则是玉面具。古代先民没有纸张,也没有其他绘画工具,没有办法把自己最敬畏和值得忆念的形象、最难忘的故事情节永久地保留下来。于是,他们选择更为坚硬的石头,在石崖上留下了千古岩画。同样的道理,他们选择珍贵的美玉琢磨切磋,把古老部落的图腾、原始神话的英雄人物以及逝去的列祖列宗的形象,永久地保留下来。每逢举行祭祀活动、宗教仪式,戴上这些玉面具表演,护佑部族平安,驱除妖魔鬼怪……

在五花八门、异彩纷呈的玉面具中,与面容清秀,双目炯炯的女神形像和神态爽朗、阔脸大耳的世俗人物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众多勇武、凶悍、威猛、狂傲、威严的“面孔”。或许是镇妖逐鬼、驱疫祛邪的凶神,或许是驱逐野兽、保卫族群的勇士,他们的形象咄咄逼人,线条粗犷、奔放,让人过目难忘。

心灵手巧、想象丰富的古代艺人,在写实的基础上采用大胆夸张的艺术表现手法,还雕刻出一个个头上长角、嘴吐獠牙、横眉竖眼、满脸煞气的形象。眼角上吊,圆目外突,与之相呼应是还在额眉处配以夸张的纹路,有的刚健有力似锯齿伸张,有的气势汹汹如火焰喷射,一副活脱脱的凶神恶煞面孔。

若不是亲眼所见,很多人也许很难相信,远古时代的雕刻工艺会如此精准圆熟。每一张面孔都严格对称,面部凹凸有致,五官比例协调,眼睛、鼻孔与唇齿间都是镂空的,眼角与眉峰的起伏、嘴唇的轮廓,甚至面部肌肉的纹理都清晰可见。试想,在那个没有任何金属工具的时代,是什么样的能工巧匠,又是使用什么样的器物,琢磨出如此精妙的原始艺术品?

考古发现,我国最早的玉面具,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红山文化、良渚文化、齐家文化和三星堆文化考古挖掘中,都有各种各样的精美玉面具出土。令人十分称奇的是,跨越数千年岁月时空,至今活跃在大戏台上的京剧脸谱、川剧变脸和活跃在全国各地的众多傩舞、社火表演中,很多生动形象仍然可以从玉面具中找到影子。由此可见玉面具影响之深之广。

如果不是有众多的实物为证,人们很难想象远古洪荒时代的遗物,会有如此高超的艺术魅力,有如此现代的生命质感。一块块沉甸甸的玉面具,定格了先民的笑与怒、悲与喜、勇敢与恐惧。渴望不朽的手工艺人,把人类永恒的表情连同时光,都雕刻在坚硬的玉石上,给人类留下了永恒的艺术珍品。

玉覆面五花八门

说起玉面具,很多人往往会将其和墓葬里出土的玉质丧葬面具又叫“玉覆面”的东西混为一谈。其实,那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古人认为,玉不光能通天地,还能通鬼神;人不仅有生命,而且有灵魂。人死后只要灵魂不灭,还可以在别外一个世界里继续享受生活。春秋战国时期兴起的玉覆面,其主要作用就是保护、覆盖墓主人的七窍,即口、双眼、鼻孔、双耳,防止灵魂外泄出走。其大多数为象形碎片状,有些还刻有精美的纹饰。有的死者双手还握有象征财富的玉猪,口中含有幻想死而复生的“含蝉”。

玉覆面中发现最多的是缀玉面罩,流行于我国西周两汉时代,主要用来包裹死者的头脸部位。西周中期就出现了这种将打磨成五官形的小玉片连缀在织物上,被称为“缀玉面罩”或“缀玉冥目”的丧葬面具。

君王、权贵不仅生前玉不离身,而且死后还要随葬大量玉器,包括使用缀玉面罩。因为古人认为,玉不仅可以通神辟邪,还可以防止尸体腐烂,保护死者灵魂永存。我国迄今已在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地发掘出土缀玉面罩40多副,年代从西周、东周到西汉前期。到了西汉中期,厚葬之风愈演愈烈,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将缀玉面罩改扩成玉衣。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用金线连缀玉片组成,称为“金缕玉衣”,其他贵族则使用银、铜线连缀,称为“银缕玉衣”“铜缕玉衣”。到目前为止,我国共发掘出玉衣20余件,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墓中出土的两件金缕玉衣年代最早、做工最为精美。这种奢靡之风,直到三国时期曹丕下诏禁用终止,先后流行了400余年。

在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个丧葬面具十分盛行的时代,就是契丹人统治的辽代。契丹人信奉萨满教。在他们的观念中,人死后亡魂要归于冥界,通往冥界的道路漫长而布满恶灵,给死者戴上面具,恶灵就辨认不出他的真实面目,避免受到伤害。几十年来,考古工作者先后在内蒙古、河北等地发掘出土辽代丧葬面具30余件。而这些丧葬面具与其他面具最大的区别是均为金、银、铜三种金属材质。其中最著名的是1986年在内蒙古奈曼旗陈国公主和驸马肖绍矩合葬墓出土的两件金面罩。其大如人脸,用薄金片锤揲而成,陈国公主的面罩具有年轻女子柔润稚气的特点,驸马肖绍矩的面罩显得从容安祥,显然是根据二人生前面容“量身”制作。

经过千万年岁月的洗礼,那些遥远的古代文明早已灰飞烟灭,可丰富多彩的古面具留下的生动形象,承载着现实与梦想,联结着神灵与列祖,依然充满生命的气息,依然那样鲜活。面对这些粗犷威严的神人面具,生命的原始强力扑面而来。这力量刚健质朴,深深吸引着生活在当今世界的每一位探寻者??

(作者:阳路 系知名鉴赏家、收藏家)

相关文章

  • 阳台上的“艺术展” 不可阻挡的公共艺术[图文]
    阳台上的“艺术展” 不可阻挡的公共艺术[图文]

    疫情期间,意大利人在阳台唱歌的视频让全世界看到了音乐消除恐惧与焦虑的力量,而在柏林的艺术界,两位策展人发起了一项基于阳台的项目,邀请了50位创作者在自己家的阳台上展示作品,鼓励隔离期的人们放下手机,眺望窗外,感受艺术在特殊时期如何发挥其作用。近日,我们邮件采访了这两位策展人,她们在邮件中表示,“阳台是半私人半公共的地方,它让我们得以用生活和艺术的形式去表达面对疫情的感受。即使在受到限制的情况下,...

    1038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五代宣州窑青釉盘口执壶欣赏[图文]
    五代宣州窑青釉盘口执壶欣赏[图文]

    图1执壶古称“注子”,出现于唐代中晚期,是唐宋时期瓷器的重要品种之一。注子起初是酒具,后来茶具中也使用注子,因此社会需求量非常大,全国各地很多窑场都有烧造。这里来介绍一件很有研究意义的青釉双系盘口执壶,其时代和窑口都有必要认真考察一番。  这件青釉双系盘口执壶(图1),高13.2、口径7.5、底径6厘米。执壶作盘口,长颈,弧腹,饼形足,足心稍有挖削痕迹,肩部前有多棱形壶流,后有曲柄,左右对称置...

    304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这件古罗马稀世古董竟当了45年咖啡桌[图文]
    这件古罗马稀世古董竟当了45年咖啡桌[图文]

    据《每日邮报》10月20日报道,纽约一位收藏家日前向意大利归还一件公元一世纪的古罗马地板,这件价值连城的地板在被寻回前一直在收藏者家中充当咖啡桌。1930年代,在罗马附近的Nemi湖底发现了公元一世纪罗马皇帝卡里古拉的沉船,沉船上有大量大理石、蛇纹石和斑岩马赛克地板。此次归还意大利的正是其中的一块马赛克地板。图:古罗马皇帝卡里古拉这批文物于二战后被盗,目前鲜有寻回。图:1930年代发现的罗马...

    724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江苏固城湖底是否藏有一字街[图文]
    江苏固城湖底是否藏有一字街[图文]

    现在的高淳老街。濮阳康京认为高淳老街就是传说中的“一字街”。江苏高淳人关于“四宝”的传说由来已久,“四方宝塔一字街,倒栽柏树白牡丹”的说法在该县也是人尽皆知。在不少高淳人眼里,“高淳四宝”中的“一字街”就是现在江苏南京高淳县淳溪古镇的高淳老街。近日,有媒体报道,宋朝时期形成...

    746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法拉利跑车尘封40年被发现 依然价值上千万成古董[图文]
    法拉利跑车尘封40年被发现 依然价值上千万成古董[图文]

    一辆1969年产的法拉利跑车今年初在日本一个仓库内被人发现,今年6月份,专家检查后发现这辆有着48年历史的法拉利跑车依然状态良好。虽然它看上去布满灰尘,又老又旧,而且里程表读数为36390公里。据悉,这辆法拉利跑车型号为365 GTB/4,绰号“Daytona”,于1969年推出市场。它在意大利曾有过3个主人,之后几次易手于1971年到了日本,直到最后一任主人将它尘封在仓库中。据悉,它在仓库...

    296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宜兴紫砂艺人,中国工艺美术师吴卫平个人简介[图文]
    宜兴紫砂艺人,中国工艺美术师吴卫平个人简介[图文]

    人物介绍吴卫平,男,1967年生,江苏宜兴人。宜兴紫砂艺人,中国工艺美术师,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会员。1986年开始从事紫砂壶创作,擅长圆器、方器与筋纹器制作,代表作有《三角石瓢》、《提曲》、《汉鉼》等,其中《玉兰花筋瓤壶》曾获第十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人物经历1967年出生在陶都宜兴,19岁开始从事紫砂壶的创作设计工作,师从多位名家大师,擅长多种器型制作,后期形成自己的制壶风...

    349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纸张的故事[图文]
    纸张的故事[图文]

    Helen Musselwhite是一位雕纸艺术家,她用精湛的技艺和对色彩的独到把握,创作了很多复杂又层次分明的纸雕作品,栩栩如生地讲述着一个个小故事,带给人们愉悦的视觉体验。对她来说,最早的记忆是撕开圣诞包装纸后,找到彩色钢笔,就开始布置颜色,这是她创造性发现的启程。对艺术的爱让Helen通过学校去感受到世界上最自然的事物,离开学校后学习了平面设计与插图。她的灵感主要来自英国的乡村,它的美丽永远...

    704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墨坛三大才女 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图文]
    墨坛三大才女 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图文]

    东晋 卫夫人1、卫夫人卫夫人,名铄。东晋著名女书法家。家族世代工书,卫铄师承钟繇,妙传其法,以为楷书订定笔划顺序而闻名。她曾作诗论及草隶书体。王羲之少时曾从其学书,卫夫人是“书圣”的启蒙老师。卫夫人《稽首和南帖》卫夫人书法字形已由钟繇的扁方变为长方形,几条清秀平和,娴雅婉丽,去隶已远,说明当时楷书已经成熟而普遍。《书评》称之为"如插花少女,低昂美容;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红莲映水,碧海...

    1033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马克-沃尔伯格曾演男优:珍藏性道具17年[图文]
    马克-沃尔伯格曾演男优:珍藏性道具17年[图文]

    马克-沃尔伯格据台湾媒体报道,好莱坞影星马克-沃尔伯格(Mark Wahlberg)踏入影坛20年,1997年演出情色电影《不羁夜》后爆红,后因《神鬼无间》等片渐渐奠定地位。他日前上节目谈起电影生涯,透露拍《不羁夜》时饰演AV男优,必须长时间穿戴巨大假阳具,种种趣事让他至今都还印象深刻,甚至把那个假阳具带回家珍藏了17年!马克-沃尔伯格11日上《塞斯晚间脱口秀》,提及1997年拍摄《不羁夜》的...

    538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湖南发现1945年八路军借条 盖有贺龙印章[图文]
    湖南发现1945年八路军借条 盖有贺龙印章[图文]

    70年前,贺龙部队打给周连池的一张借条。红网长沙1月14日讯(记者 肖懿) 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荷香桥镇居民周连池因以前是地主身份,一直不敢把70年前贺龙领导的军队打给他的一张借条公布于世。直到周连池去世后,他的儿子周炎光委托邻居吴佑元,调查这张借条的真实性,以此帮助他家消除误会,证明父亲“爱国人士”的身份。今天,吴佑元带着这张借条来到红网,希望能通过有关部门和人士,进一步鉴定这张借条的真实性...

    1639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误毁画作知多少[图文]
    误毁画作知多少[图文]

    香港佳士得预展,画作被毁现场5月27日,一条短文 佳士得预展 熊孩子撕毁任伯年四条屏!在朋友圈内不胫而走。文章称,“原定本周二(注:5月28日)举行的佳士得春拍‘中国近现代书画’专场周日发生惨剧,1393号拍品,任伯年《花鸟四屏》的第一幅‘澹黄杨柳带栖鸦’被毁,原估价150-250万港币,佳士得已决定将作品撤拍。该画作是在星期天被参观预展的观众中一位小孩子撕毁的,佳士得正与保险方协商,追究及...

    603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一个有趣的问题:雍正时期如何认识唐双龙柄壶[图文]
    一个有趣的问题:雍正时期如何认识唐双龙柄壶[图文]

    清雍正 景德镇窑 粉青釉双龙尊 俄亥俄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 图自官网清雍正 景德镇窑 青花仿宣双龙尊 伦敦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 图自官网雍正御窑中有双龙尊一种,摹仿唐代器物。其盘口长颈,颈部节纹。斜肩收腹,并贴杏叶式装饰。有双龙起于肩部,腾曲而上,龙首衔于盘口,颇高硕。这似乎是清代御窑作品中唯二的仿唐器式(另式为双鱼瓶),然清宫是否以唐器目之,尚未可知。清代的陶瓷学更完备于前朝,相比晚明诸家...

    1167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宫崎骏将办大型回顾展 300件手稿呈现传奇60年[图文]
    宫崎骏将办大型回顾展 300件手稿呈现传奇60年[图文]

    隶属于奥斯卡的美国电影艺术博物馆( Academy Museum of Motion Pictures)宣布将从2021年4月30日起,举办宫崎骏在北美的首个个人大型回顾展,全面呈现这位动画界传奇人物的60年创作生涯。此次展览将精心挑选300件珍贵手稿、手绘脚本、电影片段和宫崎骏亲自创作的一些艺术品,其中很多作品都是首次在日本之外展出。展期将长达一年,美国电影博物馆还将出版一本256页的画册。...

    987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换帅[图文]
    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换帅[图文]

    与科学博物馆、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比邻的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TheNatural History Museum)是欧洲最大的自然历史博物馆,也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博物馆之一。2020年年底,出生于新西兰的道格·古尔(Doug Gurr)将接替担任馆长长达15年的迈克尔·迪克森爵士(Sir Michael Dixon),成为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新馆长。古尔曾在阿斯达(Asda)担任开发总监近5年,...

    1785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玉柴职工艺术团给玉柴重工员工打气加油[图文]
    玉柴职工艺术团给玉柴重工员工打气加油[图文]

    舞蹈《车间风景线》5月22日,玉柴职工艺术团走进玉柴重工总成车间慰问演出,受到玉柴重工全体员工的热情欢迎。玉柴股份党委书记宁兴勇,玉柴集团党委副书记郭德明,集团部分基层党、团组织负责人,以及玉柴重工全体员工观看了演出。去年,由于受行业发展环境的影响,玉柴重工的发展也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和严峻的考验。在政府的帮助和玉柴重工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下,今年一季度玉柴重工呈现恢复性增长,发展趋好。为了给玉...

    1755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