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古人也挺会穿衣服的[图文]

时间 : 07-24 投稿人 : 皮皮 点击 :

古人也挺会穿衣服的 | 美术品资料

服装服饰古人考古

中国服饰研究,文字材料多,和具体问题差距大,纯粹由文字出发而作出的说明和图解,所得知识实难全面。如宋人作《三礼图》,就是一个好例。但由于官刻影响大,此后千年却容易讹谬相承。如和近年大量出土文物铜、玉、砖、石、木、漆、刻画一加比证,就可知这部门工作研究方法,或值得重新着手。汉代以来各史虽多附有舆服志、仪卫志、郊祀志、五行志,无不有涉及舆服的记载,内容重点多限于上层统治者朝会、郊祀、燕享和一个庞大官僚集团的朝服官服,记载虽若十分详尽,其实多辗转沿袭,未必见于实用。私人著述不下百十种,如《西京杂记》、《古今注》、《拾遗记》、《酉阳杂俎》、《炙毂子》、《事物纪原》、《清异录》、《云仙散录》等,又多近小说家言,或故神其说,或以意附会,即汉人叙汉事,唐人叙唐事,亦难于落实征信。墓葬中出土陶、土、木、石、铜诸人形俑,时代虽若十分明确,其实亦不尽然,真实性也只能相对而言。因社会习惯相承,经常有从政治角度出发,把前一王朝官吏作为新王朝仆从差役事。因此新的探讨,似乎还值得多方面去求理解,才可望得到应有的新认识。

本人因在博物馆工作较久,有机会接触实物、图像、壁画、墓俑较多,杂文物经手过眼也较广泛,因此试从常识出发,排比排比材料,采用一个以图像为主结合文献进行比较探索、综合分析的方法,得到些新的认识理解,根据它提出些新的问题。但出土文物以千百万计,即和服饰有关部分,也宜以百十万计。遗物既分散国内外各地,个人见闻接触究竟有限,试探性工作中,自难免顾此失彼,得失互见,十分显明。只是应用方法较实际,由此出发,日积月累,或许还是一条比较唯物实事求是的新路。因此在本书付印之前,对于书中重点作些简要介绍,求教于海内外学者专家。

古人也挺会穿衣服的 | 美术品资料

商代妇女(人形玉佩饰)

古人也挺会穿衣服的 | 美术品资料

戴帽的商代男子(石人)

本书中商代部分,辑录了较多用不同材料反映不同衣着体型的商代人形,文字说明却较少。私意这些人形,不仅反映商王朝不同阶层,可能还包括有甲骨文中常提到的征伐所及,当时与商王朝对立各部族,如在西北的人方、鬼方,在东南的徐、淮夷,在西南的荆、楚及巴、濮各族人民形象。在铜、玉、陶、石人形中必兼而有之。特别是青铜兵器和其他器物上所反映形象,多来自异族劲敌,可能性更大。

西周和东周,材料比较贫乏,似可作两种解释。一、为立国重农而比较节俭,前期大型墓葬即较少。而铜玉器物制度,且多沿袭商代式样。礼制用玉占主要地位,赏玩玉物却不多(近年在湖南、云南和其他地区出土大量商代玉器,和史称分纣之宝玉重器于诸有功国事之大臣情形或相关。说是商代逃亡奴隶主遗物,似值得商讨)。二、用土木俑殉葬制犹未形成。车乘重实用而少华靡,有一定制度。车上装饰物作铜人形象亦仅见。衣作矩式曲折而下、上承商代而下及战国,十分重要。另一铜簋下座两扇门间露出一个人像,虽具体而微仍极重要。据近年江南出土东周残匜细刻纹饰反映生活情形看来,制作也还简质。在同时青铜器物纹饰中为仅见。直到春秋战国,才成为一种常用主题装饰图案。

古人也挺会穿衣服的 | 美术品资料

战国 玉龙纹冲牙 高12.1cm,宽2.2cm,厚0.5cm 故宫博物院藏

古人也挺会穿衣服的 | 美术品资料

战国 玉镂雕双龙首佩 长17cm,宽7.3cm,厚0.5cm 故宫博物院藏

古人也挺会穿衣服的 | 美术品资料

信阳楚墓彩绘木俑

春秋战国由于诸侯兼并,技术交流,周代往日“珠玉锦绣不鬻于市”的法规制度已被突破,珠玉锦绣已成为商品市场特别商品一部门,因之陈留襄邑彩锦,齐鲁细薄丝织品和彩绣,及金银镶嵌工艺,价值连城之珠玉,制作精美使用轻便之彩绘漆器,均逐一出现于诸侯聘问礼物中,或成为新兴市场特种商品。衣着服饰之文彩缤纷,光辉灿烂,车乘装饰之华美,经常反映于诗歌文传记载中。又由于厚葬风气盛行,保存技术也得到高度进展。因之近年大量出土文物中,一一得到证实。三门峡虢墓出土物,和新郑出土物,河南信阳楚墓出土物,安徽寿县蔡侯墓出土物,辉县琉璃阁出土物,金村韩墓出土物……及近年湖北隋县曾侯墓出土物,河北中山王墓出土物,文物数量之多,制作之精美,无一不令人眼目一新,为前所未闻。特别是在这一历史阶段中,运用各种不同器材,反映出人物生活形象之具体逼真,衣着服饰之多样化,更开拓了我们的眼界不少。前人千言万语形容难以明确处,从新出土文物中,均可初步得到较正确理解。有的形象和史传诗文可以互证,居多且可充实文献所不足处。不过,图像反映虽多,材料既分散全国,有的又流传国外,这方面知识因之依然有一定局限性。丝绸锦绣,且因时间经过二十四五个世纪,残余物难于保存本来面目。但由于出土数量多,分布面积广,依旧可以证明一部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还保存得上好于地下。今后随同生产建设,更新更多方面的发现,是完全可以肯定的。综合各部门的发现加以分别研究,所得的知识,也必然将比过去以文献为主的史部学研究方法,开拓了无限广阔的天地。“文物学”必将成为一种崭新独立科学,得到应有重视,值得投入更多人力物力进行分门别类研究,为技术发展史、美术史、美学史、文化史提供丰富无可比拟的新原料。如善于应用,得到的新成就,是可以预料得到的。因为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条件保存得那么丰富完整物质文化遗产于地下!

古人也挺会穿衣服的 | 美术品资料

战国 钟虡铜人

近人喜说春秋战国是一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时代。严格一点说来,目下治文史的,居多注重前面四个字,指的只是诸子百家各自著书立说而言。而对后面四个字,还缺少应有的关心,认识也就比较模糊。因为照习惯,对于百工艺业的成就,就兴趣不多。其实若不把这个时期物质文化成就各部门成就加以深入研究,并能会通运用,是不可能对于“百花齐放”真正有深刻体会的。因为就这个时代的应用工艺的任何一部门成就而言,就令人有目迷五色叹观止感!以衣着材料言,从图像方面还难得明确完整印象。但仅就近年河北出土中山王墓内青铜文物,和湖北随县曾侯墓出土棺椁器物彩漆文饰,和当时诗文辞赋形容衣饰之华美,与事实必相差不多。由春秋战国到秦统一,先后近三个世纪。由于时间、空间、族别、习惯不同,文献材料不足征。目下实物图像材料反映虽较具体,仍只能说是点点滴滴。但基本式样,也可说已能把握得住。如衣袍宽博属于社会上层;奴隶仆从,则短衣紧袖口具一般性,又或与历来说的胡服有些联系。比较可以肯定的,则花样百出不拘一格、式样突破礼制是特征。至于在采用同一形式加工于不同器物上,如金银错器反映生活文武男女有相近处。就我们目下知识,只能作如下推测:即这类器物同出于一个地区,当时系作为特种礼品或商品而分布各地,衣着反映因之近于一律,和真实情形必有一定差距。我们用它来说明,这是春秋战国时工艺品反映当时人事生活作为主题的新产品。同时也反映部分社会现实,似不会错误。若一律肯定为出土地社会生活,衣着亦即反映某地区人民衣着特征,证据还不够充分。

秦代统一中国后,虽有“天下书同文车同轨”记载,至于这一历史时代的衣着,除了秦尚黑,囚徒衣赭,此外,我们却近于极端无知。直到近年,才仅从始皇陵前发现几件大型妇女坐俑,得知衣袖紧小,梳银锭式后垂发髻,和辉县出土战国小铜人实相近,与楚帛画妇女发髻亦相差不多。最重要的发现,是衣着多绕襟盘旋而下。反映于铜器平面图像上,虽不甚具体,反映于木陶彩俑、铜玉人形等立体材料上,则十分明确。腰带边沿彩织装饰物,花纹精致处,多超过我们想象。由比较得知,这种制度,一直相沿到汉代,且具全国性。证明《方言》说的“绕衿谓之帬”的正确含义。历来从文字学角度出发,对于“衿”字解释为“衣领”固不确,即解释为“衣襟”,若不从图像上明白当时衣襟制度,亦始终难得其解。因为这种衣服,原来从大襟至胁间即向后旋绕而下。其中一式至背后即直下,另一式则仍回绕向前,和古称“衣作绣,锦为缘”有密切联系。到马王堆西汉初期古墓大量实物和彩绘木俑出土,才深一层明白如此使用材料,实用价值比艺术效果占更重要意义。从大量图像比较,又才明白这种衣着剪裁方式,实由战国到两汉,结束于晋代。《东宫旧事》和墓葬中殉葬木简牍,都提到“单裙”、“复裙”。提到衣衫时,且常有某某衣及某某结缨字样。结缨即系衣时代替纽扣的带子,分段固定于襟下的。(衣裙分别存在,虽在近年北京琉璃河出一西汉雕玉舞女上,即反映分明,但直到东汉末三国时期才流行。图像则从《女史箴》临镜化妆部分进一步得到证实)。

秦代出土人形,主要为战车和骑士,数量达八千余人。人物面目既高度写实,衣甲器物亦一切如真。唯战士头髻处理烦琐到无从设想。当时如何加工,又如何能持久保持原有状态?髻偏于一侧,有无等级区别,是一个无从索解的问题,实有待更新的发现。

古人也挺会穿衣服的 | 美术品资料

西汉 印花敷彩纱袍 湖南省博物馆藏

两汉时间长,变化大,而史部书又特列舆服部门,冠绶二物且和官爵等第密切相关,记载十分详尽。但试和大量石刻彩绘校核,都不易符合。主要原因,文献记载中冠制,多朝会燕享、郊天祀地、高级统治者的礼仪上服用制度;而石刻反映,却多平时燕居生活和奴仆劳动情况。

古人也挺会穿衣服的 | 美术品资料

图1

且东汉人叙西汉事已隔一层,组绶织作技术即因战乱而失传,悬重赏征求才告恢复,可知加工技术必相当复杂。近半个世纪以来,出土石刻彩绘图像虽多,有的还保存得十分完整,唯绶的制作,仍少具体知识。又如东汉石刻壁画的梁冠,照记载梁数和爵位密切相关,帝王必九梁。而石刻反映,则一般只一梁至三梁,也难和记载一一印证。且主要区别,西汉冠巾约发而不裹额。裹额之巾帻,东汉始出现。袍服东汉具有一定形制,西汉不甚严格统一。从近年长沙马王堆出土大量保存完整实物,更易明确问题。又帝王及其亲属,礼制中最重要的为东园秘器28种中的金银缕玉衣。照汉志记载,这种玉衣全部重叠如鱼鳞,足胫用长及尺许玉札缠裹。从近年较多出土实物看来,则全身均用长方玉片连缀而成,唯用大玉片做足底。王侯丧葬礼仪,史志正式记载,尚如此不易符合事实,其余难征信处可想而知。

又汉代叔孙通虽订下车舆等级制度,由于商业发展,许多禁令制度,早即为商人所破坏,不受法律约束。正如贾谊说的帝王所衣黼绣,商人则用以被墙壁,童奴且穿丝履。

从东汉社会上层看来,袍服转入制度化,似乎比西汉较统一。武氏石刻全部虽如用图案化加以表现,交代制度即相当具体。特别是象征官爵等级的绶,制度区别严格,由色彩、长短和绪头粗细区别官品地位。武氏石刻绶的形象及位置,反映得还是比较清楚。直到汉末梁冠去梁之平巾帻,汉末也经过统一,不分贵贱,一律使用。到三国,则因军事原因,多用巾幍代替。不仅文人使用巾子表示名士风流,主持军事将帅,如袁绍崔钧之徒,亦均以幅巾为雅。诸葛亮亦有纶巾羽扇指挥战事,故事且流传千载。当时有折角巾、菱角巾、紫纶巾、白纶巾等等名目,张角起义则着黄巾。可知形状、材料、色彩,也必各有不同。风气且影响到晋南北朝。至于巾子式样,如不联系当时或稍后图像,则知识并不落实。其实,仿古弁形制如合掌的,似应为“帢”,如波浪皱褶的,应名为“幍”。时代稍后,或出于晋人戴逵作《列女仁智图》,及近年南京西善桥出土《竹林七贤图》,齐梁时人作《斫琴图》,均有较明确反映。

古人也挺会穿衣服的 | 美术品资料

图2

古人也挺会穿衣服的 | 美术品资料

图3

至两晋衣着特征,男子在官职的,头上流行小冠子,实即平巾帻缩小,转回到“约发而不裹额”式样。一般平民侍仆,男的头上则为后部尖耸略偏一侧之“帩头”,到后转成尖顶毡帽。南北且有同一趋势。妇女则如干宝《晋纪》和《晋书·五行志》说的衣着上俭而下丰(即上短小,下宽大),髻用假发相衬,见时代特征。因发髻过大过重,不能常戴,平时必搁置架上。从墓俑反映,西晋作十字式,尚不过大。到东晋,则两鬓抱面,直到遮蔽眉额。到东晋末齐梁间改为急束其发上耸成双环,名“飞天”,邓县出土南朝画像砖上所见妇女有典型性,显然受佛教影响。北方石刻作梁鸿孟光举案齐眉故事,天龙山石刻供养人,头上均有这种发式出现,且作种种不同发展。但北朝男子官服定型有异于南朝,则为在晋式小冠子外加一筒子式平顶漆纱笼冠。因此得知,传世《洛神赋图》产生时代,决不会早于元魏定都洛阳以前。历来相传为顾恺之笔,由服饰看来,时代即晚。

古人也挺会穿衣服的 | 美术品资料

图13

古人也挺会穿衣服的 | 美术品资料

图14

总的说来,这份工作和个人前半生搞的文学创作方法态度或仍有相通处,由于具体时间不及一年,只是由个人认识角度出发,据实物图像为主,试用不同方式,比较有系统进行探讨综合的第一部分工作。内容材料虽有连续性,解释说明却缺少统一性。给人印象,总的看来虽具有一个长篇小说的规模,内容却近似风格不一分章叙事的散文。并且这只是从客观材料出发工作一次开端,可能成为一种良好的开端,也可能还得改变方法另辟蹊径,才可望取得应有的进展,工作方法和结论,才能得到读者的认可。

好在国内对服装问题,正有许多专家学者从各种不同角度进行研究工作,且各有显著成就。有的专从文献着手,具有无比丰富知识,有的又专从图像出发,作的十分仔细。据个人私见,这部门工作,实值得有更多专家学者来从事,万壑争流,齐头并进,必然会取得“百花齐放”的崭新纪录突破。至于我个人进行的工作,可能达到的目标,始终不会超过一个探路打前站小卒所能完成的任务,是预料得到的。

* 注:图1—图14选自美籍亚裔插画师NancyDuong绘制中国历代妇女服饰

古人也挺会穿衣服的 | 美术品资料

图4

隋统一中国后,文帝一朝社会生活比较简朴。从敦煌壁画贵族进香人,到青白釉墓葬女侍俑比较,衣着式样均相差不多。特征为小袖长裙,裙上系及胸。

古人也挺会穿衣服的 | 美术品资料

图5

古人也挺会穿衣服的 | 美术品资料

图6

谈唐代服饰的,因文献详明具体,材料又特别丰富,论述亦多。因此,本书只就前人所未及处,略加引申。一为从唐初李寿墓中出土物,伎乐石刻绘画,及传世《步辇图》中宫女看来,可得如下较新知识:初唐衣着还多沿隋代旧制,变化不大。而伎乐已分坐部和立部。二、由新疆近年出土墓俑,及长安新出唐永泰公主、懿德太子诸陵壁画所见,得知唐代“胡服”似可分前后两期,前期来自西域、高昌、龟兹,间接则出于波斯影响,特征为头戴浑脱帽,身穿圆领或翻领小袖衣衫,条纹卷口裤,透空软底锦靴。出行骑马必着帷帽。和文献所称,盛行于开天间实早百十年。后期则如白居易新乐府所咏“时世装”形容,特征为蛮鬟椎髻,眉作八字低颦,脸敷黄粉,唇注乌膏,影响实出自吐蕃。图像反映有传世《宫乐图》、《倦绣图》均具代表性。实元和间产物。至于开元天宝间,则画迹传世甚多,和胡服关系不大。叙发展谈衍变,影响后世较大,特别值得一提的,即帷帽。历来相传出于北齐“”,或称“罗”,以为原遮蔽全身,至今无图像可证。帷帽废除于开元天宝间,是事实亦不尽合事实,因为宫廷贵族虽已废除,以后还流行于民间,宋元画迹中均可发现。在社会上层,也还留下部分残余痕迹,即在额前露出一小方马尾罗,名“透额罗”。反映于图像中,只敦煌开元间《乐廷瓌夫人行香图》中进香青年眷属或侍女三人额间,尚可明白位置和式样。透额罗虽后世无闻,但转至宋代则成为渔婆勒子、帽勒,且盛行于明清。帷帽上层妇女虽不使用,代替它的是在头顶上披一薄纱,称“盖头”。宋代用紫罗,称“紫罗盖头”。反映于北宋上层妇女头上,《花竹仕女图》有代表性。反映于农村妇女,则南宋名画家李嵩《货郎图》中几个农村妇女头上,均罩有同式薄质纱罗。就一般说,既有装饰美观作用,亦有实用价值,才因此继续使用。

古人也挺会穿衣服的 | 美术品资料

图7

古人也挺会穿衣服的 | 美术品资料

《虢国夫人游春图》局部

妇女花冠起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名称虽同,着法式样迥异。唐代花冠如一顶帽子套在头上,直到发际。《宫乐图》、《倦绣图》反映都极具体。至于宋代花冠,则系用罗帛仿照真花做成。宋人尚高髻,向上直耸高及三尺,以至朝廷在皇佑中不得不用法律禁止。原因是当时花冠多仿拟真花。宋代尚牡丹芍药,据《洛阳花木记》记载,由于栽培得法,花朵重台有高及二尺的,称“重楼子”,在瓷州窑墨绘瓷枕上即常有反映。此外,《洛阳花木记》、《牡丹谱》、《芍药谱》称“楼子”、“冠子”的多不胜数。宋人作《花竹仕女图》中所见,应即重楼子花冠。且由此得知,至于传世《簪花仕女图》,从人形衣着言,原稿必成于开元天宝间,即在蓬松发际加一点翠金步摇钗,实纯粹当时标准式样。如再加一像生花朵,则近于“画蛇添足”、不伦不类矣。这种插戴在唐代为稀有少见,在宋则近一般性。宋代遇喜庆大典,佳节良辰,帝王出行,公卿百官骑从卫士无不簪花。帝王本人亦不例外。花朵式样和使用材料,均有记载,区别明确。图像反映,更可相互取证。又唐代官服彩绫花纹分六种。除“地黄交枝”属植物,其余均为鸟类衔花,在铜镜和带板上,均有形象可证,唯图像和实物却少证据,是一待解决问题。

相关文章

  • 宋仁宗一幅字画所引发的血案[图文]
    宋仁宗一幅字画所引发的血案[图文]

    宋仁宗赵祯天性仁慈,宽厚和善,在位的二十多年间,天下相安无事,仁宗知人善用,名臣辈出,政清人和,北宋度过了一段繁荣稳定的太平盛世。史载,仁宗去世后,辽国君主手握报丧的宋朝外交使臣,忍不住痛哭流涕,“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能让邻国首脑人物由衷钦佩,可见宋仁宗是怎样一位仁慈而善于传递爱心的领袖。宋仁宗是宋朝获评价最高的帝王,不仅仁爱爱民,而且虚怀若谷,善于纳谏。最突出的特点是节俭,据传有一天早晨起床...

    1022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谁说艺术品只能挂在墙上?[图文]
    谁说艺术品只能挂在墙上?[图文]

    John Baldessari,鼻型耳环 (金) (2016)。? John Baldessari。 图片:Courtesy the artist, Marian Goodman Gallery and Hauser &; Wirth1942年,女性现代艺术收藏家佩吉古根海姆在她位于西57街的画廊型博物馆上出席了她的展览“本世纪的艺术”(Art of This Century)的开幕式...

    1932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中国艺术家张赢羽携NFT数字艺术亮相迪拜艺术周[图文]
    中国艺术家张赢羽携NFT数字艺术亮相迪拜艺术周[图文]

    4月1~4月3日,在阿联酋副总统兼总理、迪拜酋长谢赫·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马克图姆殿下的赞助下,今年的迪拜艺术展(Art Dubai)展出来自 31 个国家的 50 个画廊,举办地点就在标志性的“盖特大道”(Gate Avenue)下的三个矩形帐篷里。(位于迪拜国际金融中心的“盖特大道”)迪拜是“一带一路”上社会开放程度最高、多远文化包容性最强的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因此中国艺术家自然不会缺席...

    1592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黄苗子“哈哈大笑走完一生” 曾说骨灰捏成牛马[图文]
    黄苗子“哈哈大笑走完一生” 曾说骨灰捏成牛马[图文]

    病房中的黄苗子。宁舟浩摄“据我奶奶说,我出生的时候并不难产,这说明我来到人间时是痛痛快快的,因此当我告别人间的时候,我也希望痛痛快快。”1月8日,百岁老人黄苗子悄然离世,诚如他在遗嘱中所希冀的那样,他走得很“痛快”——没有任何追悼活动,不留骨灰,不设灵堂,不挂遗像。1月10日,在北京百雅轩画廊开展的“风雨落花...

    1278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探索科技,体验艺术,感受时尚 | SKP-S即将盛大启幕[图文]
    探索科技,体验艺术,感受时尚 | SKP-S即将盛大启幕[图文]

    火星,正式对地球人类开放了入口,人类移居火星已不再是梦想。而如何将人类的文明和艺术、潮流和时尚带上火星,成为萦绕在人类心中的难题。一切的答案都藏在这座坐落于长安街侧,距离SKP向南不足300米、全新落成的SKP-S里。而SKP-S,今天迎来起航,正式把人类的时尚与潮流带到了火星。在空间语言和设计灵感上,SKP-S以独特且极具创意的叙述方式,呈现了一段“人类移民至火星的生活遐想”,建构了一座属于...

    519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逛博物馆 我们吃点啥?[图文]
    逛博物馆 我们吃点啥?[图文]

    逛博物馆简直是对体力和精神的双重消耗,头晕眼花只想就地坐下美美吃上一顿…如今许多博物馆餐厅都是邀请知名设计师和名厨打造,品质常常要比周边(旅游区)随便找的馆子靠谱得多。有些餐厅还值得特意约一个brunch或者下午茶,美食,环境,艺术氛围完美绝配。正好东京宫新餐厅开张,来数一下巴黎博物馆里的美味。Les Grands VerresLes Grands VerresPalais de Tokyo...

    1561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奇特的光效应艺术展作品[图文]
    奇特的光效应艺术展作品[图文]

    2月16日,在德国法兰克福的光效应艺术展上,人们参观意大利艺术家玛丽娜·阿波洛尼奥创作的光效应作品。从2月17日至5月20日,法兰克福的SchirnKunsthalle博物馆将展出一些光效应艺术品。光效应艺术兴起于上世纪60年代,是一种利用光学的感觉加强绘画效果的抽象艺术。...

    1648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浙江民间工艺大师创作巨幅彩石镶嵌《清明上河图》[图文]
    浙江民间工艺大师创作巨幅彩石镶嵌《清明上河图》[图文]

    巨幅彩石镶嵌作品《清明上河图》中新网温州4月1日电(范宇斌 潘益慧 王志 黄慧婷)彩石镶嵌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民间工艺大师李成者等人耗时3年,制作巨幅彩石镶嵌作品《清明上河图》,重现彩石镶嵌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在瑞安市陶山镇霞林村的陶峰工艺雕刻厂,彩石镶嵌艺人李成者等人完成了彩石镶嵌作品《清明上河图》其中一部分。各色各样的彩石流光溢彩,在工艺师傅的手中雕刻或拼接...

    1941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思勤高娃受邀参加《北欧华人报》“北京冬奥会美术特刊”作品展[图文]
    思勤高娃受邀参加《北欧华人报》“北京冬奥会美术特刊”作品展[图文]

    杰出华人艺术家思勤高娃受邀参加《北欧华人报》“2022北京冬奥会美术特刊”作品展2022北京冬奥会业已成功举办,冬奥健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骄人成绩。通过承办冬奥会,可以进一步振奋民族精神,宣传中华灿烂文明和优秀文化,展示大国实力和拼搏不息的炎黄精神。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全球性的体育盛会,它不仅为各国体育健儿提供了展示自我的竞技场所,而且也为促进世界和平、增进相互了解、实现文化交融、传递文明友谊搭建了...

    389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创意非凡的桌面设计:爷有钱展现火焰吞噬钞票[图文]
    创意非凡的桌面设计:爷有钱展现火焰吞噬钞票[图文]

    由艺术家阿特利尔(AtelierAmarist)和亚历杭德罗(AlejandroMonge)合作完成的“爷有钱”是当代艺术和设计的完美结合。【环球网综合报道】据外媒7月6日报道,你是否厌倦了办公室中千篇一律的桌面?是否想过将伟大的自然之景活灵活现地呈现在你的桌面上?你敢想像自己,在一张燃烧着纸币的桌面上用餐吗?看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设计师带你领略他们的非凡创意。...

    546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来自外星球的超级萌物[图文]
    来自外星球的超级萌物[图文]

    Lisa Toms是一位毕业于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美术系的艺术家,如今是一名专业的雕塑家。在艺术家很小的时候,她就对动物有着非常的热爱,也因此一直梦想着能够自己制作毛绒和塑料玩偶。这个梦想最终推动她制作自己的艺术玩偶系列,在自己的技能不断改善后,她也把这个爱好和专业做成了小生意,在 ESTY 上开了一家手工店,专门制造独特的毛绒、树脂或粘土玩偶。Lisa 的手工玩偶之所以特别,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出于艺...

    1633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砚文化联合会名誉会长刘红军一行考察临朐红丝砚[图文]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砚文化联合会名誉会长刘红军一行考察临朐红丝砚[图文]

    考察临朐大唐红丝砚博物馆2016年11月6至7日,在山东淄博第二届淄砚文化节系列活动结束后,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砚文化联合会名誉会长刘红军,名誉副会长张维业、张补旺、许世宽,常务副会长张国兴、苏文源,九江王氏集团董事长王习则等一行9人到临朐对红丝砚进行考察。 砚文化联合会领导参观了临朐大唐红丝砚博物馆,冒雨深入制砚工作室进行实地考察。考察结束后,刘红军会长与临朐红丝砚协会安同昌会长等专家老师进行...

    1707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法国性博物馆:情色巴黎的中国元素[图文]
    法国性博物馆:情色巴黎的中国元素[图文]

    巴黎红磨坊来到巴黎不能不看红磨坊或者丽都的艳舞表演,巴黎的五光十色已经名声在外。我问一个巴黎通关于红磨坊和丽都艳舞表演的区别?回答是一个是欧式艳舞,一个是美式艳舞,拼的都是声光色效果,都是无上装表演,价钱都差不多,不带餐的大概95欧-105欧左右,可以有两杯饮料。要事先买票或者预订,着正装出席,演出开始后不许拍照。我选择的是丽都夜总会,别问我为什么。性博物馆其实不论是在拉斯维加斯看艳舞表演...

    1098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这些俄罗斯人画中国画入迷,还在莫斯科办了个展[图文]
    这些俄罗斯人画中国画入迷,还在莫斯科办了个展[图文]

    新华社莫斯科4月2日电 一场精美的传统中国绘画展近日在俄罗斯莫斯科举办,吸引众多参观者。特别的是,用毛笔创作的参展画作并非来自中国,而是全部出自俄罗斯画家和绘画爱好者之手。3月30日,人们在俄罗斯莫斯科达尔文博物馆参观中国绘画展。当日,正在莫斯科达尔文博物馆举办的中国绘画展,吸引众多市民前来参观。新华社记者曹阳摄这场名为“竹枝头 荷花里”的画展3月30日在莫斯科的国家达尔文博物馆举办。画展分为写...

    299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超完美物质世界 智慧造物[图文]
    超完美物质世界 智慧造物[图文]

    设计是把一种设想通过合理的规划,周密的计划,运用各种感觉形式传达出来的过程。人类通过劳动改造世界,创造文明,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最基础、最核心的活动即造物。《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科技著作之一,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堪称一部造物界的百科全书,一个农耕文明...

    850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