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中国文化中无所不在的“佩奇”[图文]

时间 : 06-28 投稿人 : 小冰 点击 :

中国文化中无所不在的“佩奇” | 美术品收藏

猪纹陶缽 河姆渡文化 浙江省博物馆藏

佩奇——一个来自英国学前电视动画里的卡通人物,因为粉红色的小猪形象成为全世界最受欢迎的一只猪。在众多小孩眼里,它的魅力比猪八戒还大。毕竟,有了聪明可爱的佩奇,谁又会去喜欢贪吃、懒惰、蠢笨,只知道到处找大师兄的猪八戒呢,连爱吃鱼丸粗面、同样是粉红色小猪的麦兜都得让佩奇几分。

发现了吗?动画世界里,粉红色的动物尤其受人喜欢,无论是佩奇、粉红豹,还是别着粉红发卡的Hello Kitty,真实世界也是如此吗?不仅猪的毛色有很多种,如白色、全黑色、白带猪、花猪、棕色或红色等,猪的形象也是千变万化的,自9000多年前,河南舞阳贾湖人将野猪幼仔带回家喂养的那一刻起,家猪便开始了它长达数千年的驯化和形象改造之旅。

从“家”到“冢”

是的,家猪由野猪驯化而来,在中国,它是六畜中继狗之后,较早被家养的。大概因为野猪这种杂食性动物经常跑到人类居住地附近寻找食物,被善于观察的先人们弄清楚了生态特征和生活习性。有一天,不甘寂寞的先人们,趁母猪(黎明或黄昏)出去觅食,仔猪留家之际,好奇地抱来一只喂养,就这样,兽性不断减弱的小野猪,在先人们的世代培育下,变成了温顺的家猪。从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的猪纹陶缽(约7000—5300年前)上的纹饰,你可以看到早期的家猪形象:它有着大大的眼睛,长长的嘴巴和鬃毛,细长的脚,身材瘦弱,腹部稍微下垂,脚微曲似在向前行动,其前躯约占全身的一半,恰符合早期家猪的比例——因为野猪的前躯占全身7成的比例,而现代家猪前躯只占3成。

请看它的头部,有没有那么一瞬间让你想到了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玉器——玉猪龙(因猪首龙身得名) 。同作为新石器时代的考古遗存,两者都有着大大的眼睛和开阔的嘴唇。考古发现,在新石器时代,家猪是被用来进行随葬或埋葬数量最多的动物,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跟先民认知有关,尽管部分野猪慢慢被驯化为家猪,但有着强悍体型、敢与虎豹相搏的野猪威力依旧不减,正是这种力量,让我们的祖先相信它可以击退恶魔,守护死者,猪当时在原始文化中的地位,几可与龙并列。因此,一方面,人们养之、食之,有猪的地方也就成了“家” ;另一方面,将猪葬于亲人身旁,有豕(猪)的地方成了冢,新石器时代各式墓葬中的猪头骨和下颌骨(威力的源泉)便是其镇墓驱邪的写照。

中国文化中无所不在的“佩奇” | 美术品收藏

玉猪龙 红山文化 辽宁省博物馆藏

任何一个物种的驯化都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猪也不例外。我们祖先驯化野猪是为了获取肉食,而从野猪到家猪,再到以饲养家猪作为肉食资源,期间又经过了两千多年。目前我国考古最早确认的家猪品种来自商代晚期的“殷墟肿面猪” ——中原地区可确认的成熟或改良的家猪品种。由于家猪在人工饲养的环境里不必像野猪那样用鼻吻部拱地掘食,因此其鼻吻部和头骨长度缩短,额部向上倾斜明显,得名肿面猪。虽然我们无法得知“殷墟肿面猪”具体长什么样,但从其同类——商周时期的北方大耳猪与南方小耳猪,大致可以推想其原来的模样。

湖南省博物馆里有那么一只“猪” ——商代豕尊,是南方小耳猪的代表,即便隔了千年,这尊古典精致的青铜酒器仍熠熠生辉。商代出土的以动物造型制作的各尊中,商代豕尊仅此一件。它兼具野猪与小耳猪的特点,耳尖而小,嘴尖稍长,双眼直视,獠牙外露,有着粗壮的四肢和下垂的短尾。此“猪”重达30多公斤, 13公斤的酒装入其中,盛满之后,得几个人一起抬着才能搬动。

殷商时期的养猪业已相当发达,为什么以它为造型制作酒器?所谓“陈豕于室,合家而祀” ,这与猪是当时的重要祭品有关。豕尊重归重,但瞧那略微上翘的嘴角和睁得大大的眼睛,不免让人生出一种蠢萌蠢萌的感觉,反观山西天马—曲村晋侯墓出土的西周青铜猪尊(现藏山西博物院) ,商人眼中的天真可爱状消失了,一只朴实可靠的北方大耳猪呈现在你面前,看起来跟今天的猪没什么区别。

彼时正是公猪威力(神圣性)因阉割技术出现大大减弱的时期,家猪成为农耕生产、安居生活的标志,在《论语》中,蒸熟的小猪作为阳货赠予孔子的厚礼( “馈孔子豚” )出现,孟子向齐宣王描述理想社会时,也不忘说道:“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食肉矣。 ”家猪象征财富,一个家族财富的多寡与家猪数量多少直接挂钩。

中国文化中无所不在的“佩奇” | 美术品收藏

豕尊 商代晚期 湖南省博物馆藏

汉代出现大量“粉红小猪”

当家猪被人类彻底圈养,大规模繁殖后,它的形象越来越固定,猪从与龙地位相等的动物,降格到随处可见,亲切的世俗之物,得到了汉人的喜爱。在汉代,养猪业发展尤为迅猛,西汉前期,养有“千足彘” (猪)的大户人家就很多见,从官方到民间,对养猪极为热心,如西汉名臣黄霸任颍川太守时让乡官们带头养猪,龚遂为渤海太守时,倡导每家养“二母彘、五鸡” 。地方循吏们纷纷劝民农桑,大力提倡养猪养鸡,在他们心中,理想的情况是每家都能养上2头母猪、 5只鸡,或者1头猪、 4只母鸡。从多地汉墓出土的陶猪、石猪和陶猪圈足以表明家猪在当时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及流行程度。

不仅不少名人发迹前都有过牧猪的经历,人们还在名字上冠以“猪”名,祈求吉祥。楚汉相争时刘邦手下大将陈豨之豨即取意于此—— “东海人名猪曰豨”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汉武帝刘彻,幼年时本名刘彘,他有一个很厉害的将领,曾出征卫氏朝鲜,名字上也带有“彘”字,名荀彘。大抵因“猪”寓意美好,代表吉祥、财富,在汉代掀起了一股“尚猪”的潮流,伴随汉人从生到死。

汉景帝和他父亲文帝统治时期,“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史称“文景之治” 。人民生活和生产力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汉王朝的物质基础大大增强。与之相对应的是,在汉景帝的“地下王朝” ,发现了大量陪葬的陶猪(或泥质灰陶的小乳猪) ,其体形较真实的动物小,造型生动逼真,表面饰白色彩绘,四蹄饰粉红色彩绘,看来,粉红色的小猪形象在汉代已有雏形。

中国文化中无所不在的“佩奇” | 美术品收藏

《放飞自我》 当代 曾洁纯 绘

如果你以为汉人对猪的热爱仅限于制作类似造型的陶器或石器的话,那就太天真了。汉人事死如事生,在丧葬习俗中,为了不让亲人空手而去,他们以猪为原型,制作出可握在手中,或是用于佩挂的玉猪,希望人死后也能带走财富,过上富裕生活。这些玉猪一般为长柱形,作卧伏状,几笔阴刻线勾勒出猪的耳朵、嘴巴、背脊和四肢等各部位轮廓线,抽象中又不乏具象元素,刀法简练,造型简洁,风格独特。1959年河北定县北庄中山简王刘焉墓出土的一件东汉白玉猪,为墓主手中玉握,玉质洁白纯净,无一丝杂质,雕工绝妙,为玉猪中的极品。

中国家猪在汉代的名声远扬海内外,当时大秦国(即罗马帝国)的本土猪种生长慢、晚熟、肉质差,千方百计引入我国早熟、易肥、肉质好的华南(小耳型)猪以改良他们本土猪种,对近代西方著名猪种育成起过很大作用的罗马猪应运而生。一千多年后,类似的情形再次上演, 18世纪,英国引进中国华南猪改良当地猪,育成约克夏白猪——也就是如今风靡全世界的小猪佩奇的原型,如此看来,佩奇体内还有一部分中国元素,难怪达尔文会说,“中国猪在改进欧洲品种中,具有高度的价值。 ”所以说,何苦费心费力去寻找佩奇,在中国,它其实无处不在。

相关文章

  • 独具匠心 中国青年巴黎求学手工书[图文]
    独具匠心 中国青年巴黎求学手工书[图文]

    钟雨钟雨,手工书创作人,七年专业学习书籍设计,师从书籍设计师吕敬人先生。2014年在巴黎的手工书工坊Atelier Des Bernardins学习手作精装书及旧书修复。在斯普特尼克新近出版的LILISAY诗集《1986》的手工定制版套装中,手工书创作人钟雨为《1986》搭配了100本手作迷你书。迷你书装在盒子里就像一盒有故事的糖果。它们长30毫米,宽17毫米,看上去不过两个拇指大,色彩各异...

    1534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毕加索名画《女子半身像》在泰特现代艺术馆被毁坏[图文]
    毕加索名画《女子半身像》在泰特现代艺术馆被毁坏[图文]

    毕加索名画《女子半身像》在泰特现代艺术馆被毁坏。当地时间25日,伦敦威利斯登格林地方法院宣判,去年底在伦敦泰特现代艺术馆毁坏毕加索名画《女子半身像》的英国男子沙吉尔·梅西因刑事毁坏罪入狱服刑18个月。法官东尼当庭表示,梅西的行为目的仅仅在于“寻求五分钟的出名”而已。梅西本人当庭表示认罪伏法。据了解,《女子半身像》是世界抽象画大师毕加索的代表作,价值2000万英镑(约合1.8亿元人民币)。专家...

    1408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书画中窥得宋代男子的簪花习俗[图文]
    书画中窥得宋代男子的簪花习俗[图文]

    南宋画家苏汉臣《货郎图》中鬓边簪花的男子男士簪花,唐已有之,杜牧曾有诗云:“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即为明证。据传,唐时科举,春风得意的新科进士们,出于多年寒窗苦读、一朝得中的狂喜难捺,往往要在长安的曲江举办一次庆祝集会,称为“曲江会”。会前,先要选派两位同科进士中的美少年充作“探花郎”,去长安各处的名园采摘时花,到宴会那天供新科进士们簪花之用。可以想象当时路人争睹“曲江会”的热闹场面。...

    956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大学女生剪纸远销韩美 首位顾客就是校长[图文]
    大学女生剪纸远销韩美 首位顾客就是校长[图文]

    妈妈激励绣品也能看出人品,女孩不会针线活长大嫁不出去校长鼓励买13幅剪纸送外宾,成为她的第一位顾客绣品也能看出人品,女孩不会针线活长大嫁不出去■寝室里,高一曦一针一线缝鞋垫。校长鼓励买13幅剪纸送外宾,成为她的第一位顾客“这些剪纸都有出国的可能!”昨日,在位于沙坪坝区的四川外语学院图书馆四楼展厅中,70多幅剪纸作品引来众多师生驻足点评。这是川外国际商学院大三学...

    1112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考古+旅游”如何发展?[图文]
    “考古+旅游”如何发展?[图文]

    一直以来,大众想要“亲近”考古并不容易,“看不懂”“太深奥”是多数人观看考古遗址之后的感受。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和精神需求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对文化旅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考古旅游近年来也迅速发展,成为文化旅游中势头强劲的领域。那么,“考古+旅游”如何发展?近日,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就考古遗产活化利用、考古旅游融合发展的前景与挑战抒发己见。没有考...

    1767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美翻了 成都地铁3号线7个艺术车站亮相[图文]
    美翻了 成都地铁3号线7个艺术车站亮相[图文]

    3号线一期预计8月开始试运营,昨天车站装修完工正式对外亮相早报记者李国东赵霞摄影报道在熊猫大道站看憨态的熊猫,到高升桥站听传奇的三国文化,去春熙路站逛神秘的百年金街……预计8月开始试运营的成都地铁3号线一期,昨天车站装修完工正式对外亮相。这是成都地铁在建线路中涉及成都历史文化特别多、历史文化在线路中延展特别长的一条线,车站整体风格以还原历史题材为出发点,用现代审美的方式进行设计演绎。红牌楼...

    1575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琵琶是横抱还是竖抱?古画中有答案[图文]
    琵琶是横抱还是竖抱?古画中有答案[图文]

    《宫乐图》(局部)唐 佚名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敦煌莫高窟第14窟-北壁(局部) 晚唐《按乐图》(局部)五代十国 周文矩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歌乐图》(局部) 南宋 佚名 上海博物馆藏《陶穀赠词图》(局部)明 唐寅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梦龙大热剧《梦华录》播出时,很多观众吐槽编剧,宋引章45度横抱琵琶如弹吉他,看着太尴尬。这么说的理由之一是白居易《琵琶行》诗云:“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1521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画师笔下的齐国故都原来这么美[图文]
    画师笔下的齐国故都原来这么美[图文]

    周村古商城暑期过半,外出旅行去哪儿玩?齐鲁大地,“齐国故都”文化旅游成为热点。画师手中,素描下的缤纷文化,更显深厚底蕴。山东省境内唯一保存较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齐长城遗址始建于春秋时期,距今已2500余年,比秦长城还早400余年。姜太公祠位于临淄城区。1993年以姜太公衣冠冢为依托而建。颜文姜祠俗称大庙,位于博山凤凰山南麓,始建于北周。蒲松龄书馆位于周村区,原系明末户部尚书毕自严故居的...

    1748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90后小伙热衷画汉字 将高楼、立交桥变成笔画[图文]
    90后小伙热衷画汉字 将高楼、立交桥变成笔画[图文]

    用自制的画笔,90后小伙将汉字用画画的形式表现了出来。陈飞摄记者胡媛媛实习生苏蔚一点一横一撇一捺,传统的汉字笔画在22岁的蒙程样手中,却变了另外一副模样:花鸟鱼虫,甚至山脉高楼,都变身笔画融合成字,让原本素雅的字轴也变得鲜活艳丽起来。在本报寻找到的手工艺人中,90后蒙程样恐怕是年龄最小的一位,还在读大三的他对“画汉字”情有独钟,并不断琢磨着为其注入现代元素。每个字在...

    445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柏林艺术家用宜家购物袋打造大袍子 含多重隐喻[图文]
    柏林艺术家用宜家购物袋打造大袍子 含多重隐喻[图文]

    住在柏林的艺术家Ida-MarieCorell给自己做了一条“浩瀚无边”的袍子,材料是质量非常过硬的宜家蓝色购物袋。Corell这件作品是在瑞士一个艺术展上作为装置艺术品展出,作品旨在揭示“我们与购物袋的矛盾关系”,她将塑料购物袋喻为全球社会本身,而塑料本身具有多面性,它可以被看成垃圾、生态危害、消费象征或者划时代发明。...

    587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不要被柠檬松的清新外表欺骗[图文]
    不要被柠檬松的清新外表欺骗[图文]

    最近,不少文玩市场都出现了一种名叫柠檬松的东西。别说,看起来还真挺漂亮,有一种小清新的感觉。但这个名字起的就让人感觉与绿松石尤为相近,那么它究竟是何方神圣?这东西是绿松石的一种吗?神秘出现柠檬松其实出现的时间并不长,也就半年左右,有人说它是菜籽黄松石,有人说它是绿松伴生矿,反正怎么着都要和绿松石扯上点儿关系。于是乎,大家伙都被它搞蒙圈了。如此神秘兮兮,惹的小潘忍不住继续探寻。柠檬松的表面没...

    1709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莫言小说法文版涉嫌侵权:用画家画作当封面[图文]
    莫言小说法文版涉嫌侵权:用画家画作当封面[图文]

    《藏宝图》法文版封面。昨日,有网友在微博上贴出一张莫言小说《藏宝图》法文版的封面照片,并称:“号外号外!莫言小说法文版本封面,有一本用的艺术家郭伟的画哦!可谓文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郭伟是成都人,以人物肖像画享誉中国当代艺术界。随后,华西都市报记者电话向郭伟求证,他说:“我看过这张照片了,小说封面的确是用的我作品。”据华西都市报记者了解,小说出...

    1104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雕塑家雷切尔·怀特里德被授予爵士爵位[图文]
    雕塑家雷切尔·怀特里德被授予爵士爵位[图文]

    雷切尔·怀特里德近日,英国内阁办公厅揭晓了2019年“女王生日奖”名单,一批对英国文化建设贡献突出的个人获得该奖项,其中雕塑家雷切尔·怀特里德(Rachel Whiteread)成为最高荣誉获得者之一,被授予爵士爵位。在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每年要举办两次生日庆祝活动,一次是实际生日,即每年4月21日,另一次是“官方”生日,通常是6月的一个星期六。怀特里德是当今英国的代表艺术家之一。199...

    1859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东坡原是西湖长 一蓑烟雨任平生[图文]
    东坡原是西湖长 一蓑烟雨任平生[图文]

    表忠观碑(陈杰供图)“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离今约千年之前,一代文豪苏东坡初到人间天堂杭州,便写下这样的诗句。秀美西湖赢得了蜀人苏东坡之心,他很自然地把这里当做自己的第二故乡。而“西湖之景甲天下,惟公能识西湖全”,苏东坡也对西湖报以无限热忱,他在杭州疏浚筑堤、开挖水井、建造医坊、救济灾民,留下一抹芳堤,一湖秀水,以及数百首诗词和许多传说,直到今天,杭州人仍然非常深情地追思怀念这位曾经...

    691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街头艺术极具活力 你会收藏这些涂鸦作品吗?[图文]
    街头艺术极具活力 你会收藏这些涂鸦作品吗?[图文]

    近日,听闻巴黎奥赛美术馆珍藏的梵高自画像(1889年9月画于普罗旺斯圣雷米精神病院)被一个名叫Betty的六岁女孩涂鸦了,她觉得梵高画像难看,为其添上眼镜、胡须、一朵花和一颗心脏。最终,所幸被证实是假新闻,但是可以看出涂鸦和传统的冲突。涂鸦艺术源自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费城和纽约的嘻哈团体将涂鸦转化为一系列风格独树一帜的表达语言。其最为人所熟知的一面大概是高调的表达宣言,偶或带有颠覆意味。不管如何,...

    712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