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没有图文并茂的解释,但通过两件青铜器,我们得到了清晰的答案。
在《庄子》《墨子》《韩非子》等战国时期的古籍和《史记》中记载,古越人“断发文身”,但是“断发文身”具体是什么样子呢?古人没有图文并茂的解释,但通过两件青铜器,我们得到了清晰的答案。一件是湖州埭溪出土的鸠杖杖镦,一件是绍兴坡塘狮子山出土的伎乐铜屋。
鸠杖,又被称为王杖,因为在杖首的位置装饰一只青铜鸠鸟而得名,在春秋、战国时被视为权力的象征。鸠鸟,一种文献记载为运日的毒鸟,形状如雕、喜欢吃蛇;另有文献记载形似山雀,小而短尾,青黑色;无论是运日毒鸟或是小山雀,联系余姚河姆渡的“双鸟朝阳”象牙蝶形器、和我们后面会提到的“伎乐铜屋”,都反映出古越人鸟崇拜的象征。
春秋青铜鸠杖杖镦
完整的鸠杖是由杖首、杖身、杖镦组成,江南的气候原因使得木制的杖身已不存在;所谓杖镦,既指手杖最下面触碰地面卯合杖身的一段,目前所见鸠杖的杖镦基本装饰为“断发文身”的跪坐人像,也有一说指应为奴隶的形象。
断发,看上去有点像上世纪80年代的潮流发型,中分,两边剪齐,但是脑后的头发不剪、盘成一个四方的发髻。文身,即“纹身”,无论男女,都裸露上身,“服犊鼻”,类似于日本相扑用的细长布;全身都有纹饰,花纹有蝉翼纹、几何纹、卷云纹等。在电视剧《芈月传》中大家可以找到古越人形象的影子,那么,古越人为什么要断发文身?这与春秋战国时期江浙一带的自然环境有关。
古越人生活在湿热的湖沼河网间,为了便于在潮湿多水的环境中生产和生活,他们将额前及其两鬓的头发剪短;还在全身上下绘满各种纹饰,根据《汉书》的解释,因古越人近水而居,全身绘满龙蛇之形的图案,可以规避水中的蛇虫之害。但这种断发文身的形象明显不同于中原人风俗,与束发戴冠之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说明当时江浙一带的越人依水而居,饭稻羹鱼,有着自己独有的越地文化。
在1982年3月出土于绍兴坡塘狮子山的306号墓葬中,出土了几件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折射出周、楚打压下的徐国在公元前512年被吴国所灭、徐人四散入越与越人合的一段历史。在这些属于一级文物的青铜器中,有一件依旧是断发文身的越人形象的器物,但这件器物不同的是,它是一间三开门的房屋,没有门,只有圆形明柱两根,屋子南面敞开;东西两面为长方格透空落地式墙壁;北墙仅在中心部位开一小窗;屋顶为四角攒尖顶,屋顶上竖立一根八角柱子,柱子上铸着一只鸠鸟,“越地深山中有鸟,大如鸠”,“越人谓此鸟是越祝之祖”。
房屋中跪坐着两排共六个越人,全部“断发文身”,前排左二人为女性,双手相交于腹部,带有明显乳突;前排侧坐的在执槌击打悬挂在架子上的鼓;后排两位抚琴,一位吹笙,此四人皆没有乳突。这件器物被认为是越族人专门用作祭祀的庙堂建筑模型,墓主人则被认为是相当于越国卿大夫一类的巫祝人物。这件器物就是浙江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之一的“伎乐铜屋”。
伎乐铜屋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春秋战国时期越人的建筑特点,而且可以追溯青铜铸造技术的传播以及徐、吴、越的文化和政治碰撞等诸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