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气”通常是种形容富有西洋风格的审美标准,不过“中国风”,也曾被西方人当做洋气的东西,甚至如获至宝。那么今天就为你揭秘18世纪欧洲人民朋友圈的“中国风潮”,是如何兴起的。
1/4 中国风在欧洲是怎么刮起来的?
“Chinoiserie”源自法语单词chinois,意思是“中国风”,或“法式中国风”。这是一种西方美学,灵感来自东方的设计。
在17、18世纪,欧洲人开始对亚洲文化和传统着迷。他们喜欢模仿并在西方艺术、建筑、景观、家具和时尚中融合亚洲风格。
而中国对于他们来说,似乎是一个神秘而遥远的地方。这片土地他们从未真正踏上过,因而增加了更多令人魂牵梦绕的神秘感。
首先,“中国风”始于饮茶。
饮茶是上流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品味高雅女士们的流行时尚,而这其中需要恰到好处的中国情调。
欧洲人对中国出口商品和中国风的兴趣,很大程度上源于为饮茶仪式创造一个有情调环境的愿望。
18世纪欧洲宫廷使用的中国风茶具套装
茶和糖在十八世纪是昂贵的商品。有多奢侈呢?甚至需要专门一个精致的箱子锁起来进行保管。
比如下面这个箱子里装着两个茶叶罐和一个大的糖罐,箱体有洛可可镀金和蓬帕杜粉红色漆面,上面还描绘着法式田园风光和意大利风美景,营造出一种极为精致的氛围。
18世纪英国茶箱,铜质彩色珐琅绘
其次,马可·波罗第一次向欧洲人描述了中国园林。
欧洲开始获得关于中国园林的朦胧的知识,最早应算是马可波罗游记中有趣的叙述了。1275年前后,马可·波罗游览了忽必烈在世外的宫殿,在游记中他这样描述:
“在这个地方有一个非常精致的大理石宫殿,里面的房间都是镀金的,画着各种各样的人、兽和鸟的形象,还有各种各样的树和花,所有这些都是用精湛的艺术来完成的,你会感到高兴和惊讶。”
18世纪法国画家布歇《中国园林》
经过三千年的演变,中国园林风格在18世纪开始在西方流行起来。
这座位于白金汉郡斯托的英国帕拉第安公馆花园中的中国宅邸建于1738年,是英国花园中第一座中国宅邸。世界各地建造了数百座中国风园林,对其不对称设计的自然、有机美表达出极大的热情。
英国白金汉郡斯托花园中国屋
不过,中国宫殿建筑和园林,只是给欧洲人带来了新奇感,并没有触发欧洲人模仿中国园林的欲望。
再次,中国风受欢迎,得益于东方贸易的增长。
在17和18世纪,随着与中国和东亚贸易的不断增长,来自英国、荷兰、法国和瑞典的东印度公司的船只将大量中国货物运往欧洲。
到19世纪中叶,英国东印度公司已成为东亚贸易的主要参与者,其统治范围遍及印度大部分地区、缅甸、马来亚、新加坡和英国香港。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受到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贸易影响。
布歇《中国宴席》
比如布歇心中的中国宴席长这样,我们一眼就看出这场景一点都不正宗。因为布歇这位法国宫廷大画家根本没来过中国,这些都是他从书本上描写的中国结合自己的丰富想象,创造出来的法式视角。
再比如刚才提到的“瓷宫”,只是法国国王根据中国瓷塔的传说建造的。它名不副实,只装了一个玻璃屋顶,宫内陈列了一些从荷兰进口的彩瓷。这是荷兰人对中国和日本瓷器的仿制品,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瓷器,更远没有中国瓷名贵。
这一切,都“源于新奇,终于装点”吧。
托马斯·阿洛姆《建在广州的欧洲工厂》
2/4 谁是中国风的推动者?
一个外来风尚的风靡,常常是自上而下的。而这场欧洲中国风也不例外。
首先,欧洲君主对中国风格外偏爱,是推动的第一力量。
法国国王路易十五和英国国王乔治四世对融合中国风的洛可可,表现出极为青睐的态度。比如尚蒂伊酒庄的整个房间中,都被画上了中国风的图案,“雅宴画家”安东尼·华托在内的艺术家为这种风格带来了精湛的技艺设计。
高度装饰性而极富优雅感,这是西方世界对东方主题富有幻想的表达,而且往往运用异国情调的木材和大理石进一步营造这种氛围。
约翰纳什《英国布莱顿皇家宫殿中国画廊》
建于1670年的凡尔赛宫,是法王路易十四情妇的游乐场所,被认为是中国艺术风格的第一个主要代表。17年后,它被大特里亚农宫的瓷宫取代。
17世纪法国的大特里亚农宫的瓷宫
在17世纪末、18世纪初的时候,萨克森公国大公奥古斯特二世,人长得非常孔武有力,外号“强力王”。但他却有个跟这种粗豪形象不太相符的爱好,就是收藏中国瓷器。而且他这已经不能算是爱好了,简直就是深度痴迷,听说哪有精美的中国瓷器,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搞到手。
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在他位于德国波茨坦的桑绍奇颐和园的花园中建造了一座中国房子。花园建筑师约翰·戈特弗里德·布林将中国建筑元素与洛可可装饰风格相融合,设计出具有中国风格的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