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为什么要把汉代王杖的杖首做成鸠鸟的形状?[图文]

时间 : 06-08 投稿人 : 虾饺 点击 :

为什么要把汉代王杖的杖首做成鸠鸟的形状? | 艺术品鉴赏

图1 西汉中晚期鸠形漆杖首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的尊老、敬老、养老传统的国家,古书上记载的历代养老的礼仪有所不同,有虞氏(舜)举行燕礼,夏朝时举行飨礼,殷商举行食礼,周代三种礼兼而用之。到汉代,尊老、养老的措施,更加制度化,《史记》《汉书》都记载了汉代皇帝颁发的尊老诏书。刘邦关于养老、优老的命令规定,每个乡选乡三老一人,每个县选县三老一人,作为地方军政官员的顾问,地方政府有事时向他们讨教:每年十月岁首,赐给酒肉。汉文帝元年(前179)颁布“养老令”,规定八十岁以上的老人,每月给米一石,肉廿斤,酒五斗;九十岁以上的老人,每年又赐给丝绸一匹,丝绵絮三斤。汉宣帝时建立了高年受王杖的制度,规定凡是80岁以上的老人由政府授以王杖(鸠杖),凭王杖可以出入官府,行走驰道,到市上买卖可以免税,殴辱持鸠杖老人者按大逆不道论罪。汉成帝时又把年限放宽到70岁。东汉继承了西汉的做法。汉代养老政策中,最有标志性意义的举措,就是给老人颁授带有鸠鸟头的“王杖”。据《后汉书·礼仪志》记载:“仲秋之月,县道皆案户比民。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王杖,哺之糜粥。八十、九十,礼有加赐。王杖长九尺,端以鸠鸟之为饰。”就是说在汉代,每年仲秋的时候,地方政府就要排查年满七十的老人,颁授给他们“王杖”,“王杖”的顶端用鸠鸟形状的杖首做装饰。1975年扬州市东风砖瓦厂西汉墓就出土西汉中晚期鸠形漆杖首一件(图1),该鸠形漆杖首为木胎,高9.2、宽4.8厘米,“髹赭漆,鸠短喙,圆眼,长扁尾,底腹有一圆孔,用以粘接杖杆。此器运用深削、浅刻两种刀法,刻画了鸟身的羽翅,简洁浑朴。”邗江黄珏西汉墓也出土了一件西汉晚期漆质鸠杖首(图2),此鸠杖首为木胎,长9、高4.8厘米,“满髹褐彩漆,鸠的造型准确美观,鸠鸟的羽毛以简洁的深刻线条表现,恰到好处地表现了羽毛的结构和质感。”

为什么要把汉代王杖的杖首做成鸠鸟的形状? | 艺术品鉴赏

图2 西汉晚期漆质鸠杖首

鸠杖首下面安装的杖柄是相当长的,《后汉书·礼仪志》记载的长度是“王杖长九尺,端以鸠鸟之为饰”,也就是说鸠杖首加上杖柄的总长度为汉代的九尺(汉代的一尺约为现在的21.35—23.75厘米),由此可以推算出,汉代鸠杖的大致长度为192.15—213.75厘米之间。从出土的鸠杖实物来看,在武威磨嘴子汉墓共出土“鸠杖”三根。其中在18号墓出土一件完好的鸠杖,长194、圆径4厘米;在武威五坝山汉墓中出土的鸠杖,长210厘米。出土实物鸠杖的长度范围都在192.15厘米—213.75厘米之间,由此可见文献记载和实际出土的鸠杖的长度是基本一致的。明确了鸠杖的长度,我们可以想见,高两米左右的杖,老人是无法将手握在鸠杖首上的,因此,汉代的鸠杖在使用时,应该抓握在杖柄的中段,鸠鸟并非是杖上的扶手,而是高高在上的神鸟。汉代之所以把鸠杖设计得这么高,是想让两米高的鸠杖成为一个尊老、敬老的标杆,老人使用鸠杖,象征一种尊荣与特权,带有普遍的教化民众的功用。

为什么要把王杖的杖首做成鸠鸟的形状呢?汉代采用鸠鸟作为杖首,还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来自《太平御览》引汉应劭《风俗通》的记载:“俗说高祖与项羽战,败于京索,遁丛薄中,羽追求之。时鸠正鸣其上,追者以为鸟在无人,遂得脱。及即位,异此鸟,故作鸠杖,以赐老者。”从这段记载中可知,在楚汉战争时期,有一次刘邦被项羽打败,项羽带兵追赶刘邦,刘邦穷途末路,被迫藏在杂树乱草丛中,等到项羽的追兵赶到刘邦藏身处附近时,鸠鸟却在刘邦头上的杂树上鸣唱自若,追兵一见,心想,既然有鸠鸟鸣叫,肯定不会有人在,于是就放弃了对这一处杂树草丛的搜查,刘邦由此躲过一劫。以后刘邦得了江山,做了皇帝,没有忘记当年曾经帮助他死里逃生的鸠鸟,他认为鸠鸟是具有灵性的,于是将鸠鸟的形象制作在杖首,希望鸠鸟像当年帮助自己死里逃生一样,来帮助天下的老人。

另一种说法是,之所以将王杖的杖首做成鸠鸟的形状,是因为鸠鸟是“不噎之鸟”。古人通过实际观察中发现,老人在咀嚼吞咽时,常常会发生哽噎,有的甚至被噎死。据史书记载,东汉明帝永平二年(59),皇帝在宫中举行养老礼仪,摆下珍馐佳肴,宴请高龄老人吃饭,皇帝亲自拿刀切肉,王公大臣端浆端菜,老人进食时,特请两位侍者一前一后在旁服侍,一位叫“祝哽”,一位叫“祝噎”,“祝”就是祈祷,口中念念有词,要老人吃饭时慢慢吞咽,防止哽噎。现在科学研究表明,咀嚼吞咽功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退化,尤其老年人若有中风、认知障碍症等疾病,加上缺牙等现象,会使吞咽更为困难。老人发生吞咽障碍后,不容易通过咳嗽排出异物,卧床的老人更容易因反复呛咳演变成吸入性肺炎,有致命风险。而鸠鸟正是可以解决老人吞咽问题的“不噎之鸟”。古人认为,鸠鸟可以“宜以养老,助生气”(郑玄释《周礼·夏官·罗氏》)、可以达到“助阴阳”的功效。李时珍《本草纲目》也记载,鸠鸟“食之令人不噎”。人们选择用鸠鸟作老人拐杖的头,以达到让老人“不噎”的美好愿望。《后汉书·礼仪志》的记载也印证了这种说法:“王杖长九尺,端以鸠鸟之为饰。鸠者,不噎之鸟也。欲老人不噎。”

从“鸠杖”这一流行于中国汉代的器物我们可以看到,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是我国传统美德和中华民族宝贵精神财富。老人是我们民族的魂,我们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经由老人,再经由我们,一代又一代地传承。让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弘扬尊老爱老的传统文化,“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成部分。

相关文章

  • 美专家称草砂纸手稿为古物:其中称耶稣或有妻子[图文]
    美专家称草砂纸手稿为古物:其中称耶稣或有妻子[图文]

    这块草砂纸手稿碎片里写道:“耶稣对他们说:‘我的妻子……’”国际在线专稿:据英国天空电视台4月10日报道,美国科学家近日宣称,此前被梵蒂冈教堂宣布为赝品的“草砂纸手稿”碎片实为古代文献,手稿中称耶稣或真的曾有妻子。据报道,2012年,一块8cm×4cm大小的草砂纸手稿碎片被发现,手...

    435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释躁矜平!看文房四十五宝[图文]
    释躁矜平!看文房四十五宝[图文]

    书房是读书人的天地,是读书人生产精神产品的地方,一个人即使再刻苦,再勤奋,也需要休息,需要调养,中国文化讲究埋头拉车,更讲究抬头望路和积蓄力量。书房也叫文房,在文房里休息,闲下来的时候玩点啥呢?文房器玩有多少种品类?早在明代就有一个叫屠隆的人写过一本《考槃余事》,他在书中记载了具有代表性的四十五种文房器玩。笔格、砚山、笔床、笔屏、笔筒、笔船、笔洗、笔觇、水中丞、水注、砚匣、墨匣、印章、书匣、...

    913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老人因叙利亚多年战乱 收藏老爷车尽数被毁[图文]
    老人因叙利亚多年战乱 收藏老爷车尽数被毁[图文]

    叙利亚再次遭到战争困扰,人民生活刚刚见到和平曙光却又跌入地狱,连年战争给大家给百姓生活带来恶劣影响。据《每日邮报》报道,叙利亚多年的战争使得一位老人的20多辆老爷车全部变成了废铁。照片中这位笑容慈祥的老人叫做Mohammad Mohiedine Anis,今年70岁,来自叙利亚阿勒颇。他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就喜欢收集老爷车,这些价值连城的老爷车,在老人眼里一直当做珍宝般对待,但是战争的到来彻底...

    1725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中学生用符号默写"赤壁赋" 网友:求翻译[图文]
    中学生用符号默写"赤壁赋" 网友:求翻译[图文]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你看懂了吗?苏轼看到会吐血的吧?@x_c聆听者:复古唆,象形字。@是盐还是咸:密码帝。@Ninlyme怨灵桑:我怎么没看到袒胸露乳啊!@Bell_in_Design:各位大神,求翻译!...

    764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艺术家拍动物隐身术[图文]
    艺术家拍动物隐身术[图文]

    伪装,是动物在残酷的自然界生存下来的重要规则之一,完美的伪装、隐藏自己才能避免成为盘中餐。下面这组图来自著名的自然摄影大师阿尔特·沃尔夫(ArtWolfe)一个惊人的项目“消失的行为(Disappearingact)”,让我们跟随沃尔夫的镜头来看看这些动物的“捉迷藏”吧。伪装,是动物在残酷的自然界生存下来的重要规则之一,完美的伪装、隐...

    1507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我教公主画荷花,友谊慧笔涂丹青——中泰“艺术交流”回顾之一[图文]
    我教公主画荷花,友谊慧笔涂丹青——中泰“艺术交流”回顾之一[图文]

    2001年春,画家刘萍与泰国诗琳通公主初见,公主与老师的第一次握手。2001年春,中国著名画家刘萍女士为泰王国公主诗琳通殿下讲授中国画绘画技巧。2001年,应外交部、教育部、北京大学三方特聘,中国艺术家刘萍女士出任泰国诗琳通公主殿下的绘画教师。刘萍女士用自己丰富的绘画经验,和蔼又严格的教学风格,圆满地完成了国家交与她的这项重任。此后,她应北京大学之邀,撰写了自己为公主殿下授课经历的回忆录。至此...

    1980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体育老师把丰子恺漫画画在孩子书皮上[图文]
    体育老师把丰子恺漫画画在孩子书皮上[图文]

    据说,数以百万计的家长这两天晚上都在忙同一件事——给娃的课本包书皮。现在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新课本,和厚厚一叠书皮,许多爸妈开始在朋友圈吐槽:这一定是世上顶枯燥乏味的事。可偏偏有人将烦心事,演绎成了一系列艺术品。2月14日清早,杭州南肖埠小学三年级学生小郑一起床,就瞧见桌子上的新课本都穿上了新衣服,不由自主地向辛苦了一晚上的爸爸竖起大拇指:“老爸,你还是可以的!”最关键的是,这些书皮用的是最普通...

    1344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隋代铜镜上的故事[图文]
    隋代铜镜上的故事[图文]

    图1 唐代雀绕花枝菱花镜铜镜文化在我国古代文明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在世界文明中也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其中唐代铜镜则是中国铜镜文化中的一颗明珠,它那纷繁的造型、华丽的纹饰、写实的铭文,无不折射着时代的辉煌。唐代以前的铜镜,外形多为圆形,少数为方形。唐代开始,各种异形镜流行,如葵花形、菱花形、亚字形等。到唐高宗、武则天时期,出现了“菱花镜”这种花式镜形,因其造型端重厚实,精致玲珑,纹饰活泼自然,大...

    1497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碑林博物馆:文物和猫请勿触摸[图文]
    碑林博物馆:文物和猫请勿触摸[图文]

    网红猫将被驱逐,博物馆内文物和猫请勿触摸。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的流浪猫,近日一下成了“网红”。事情缘起日前的一个旅游投诉。有游客的小孩在碑林博物馆内 逗弄刚出生不久的乳猫,被母猫抓伤。为了避免日后再有游客被猫抓伤,博物馆方面决定驱逐馆内所有流浪猫。几天前,陕西省文物局官方微博转发了一条“书香门第之猫,求收养”的微博,这让碑林博物馆的猫一下成了微博热词。目前碑林再次张贴提醒标语:“博物馆内文物及猫咪...

    1872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英国11岁神童开绘画展 画作估价40万英镑[图文]
    英国11岁神童开绘画展 画作估价40万英镑[图文]

    威廉森绘制的图画中新网7月21日电据外媒报道,英国11岁男孩基伦·威廉森制作的40幅绘画被一家画廊估价为40万英镑。来自英国诺福克的威廉森从5岁起就开始作画。他的最新作品将于本周末参加一个画展。这是威廉森所参加的第9个画展。此次参加展览的40幅新画有油画、水彩画以及彩色粉笔画等。据悉,威廉森作画的收入已经高达200万英镑。据报道,以英国印象派风格著称的艺术家爱德华&midd...

    647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绛州木版年画沿袭千年 旧时是必备年货[图文]
    绛州木版年画沿袭千年 旧时是必备年货[图文]

    天仙送子五子夺魁绛州木版年画已沿袭了1000多年。3年前,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来山西新绛考察时曾评价道:“绛州木版年画品种齐全,题材涉及神像、戏曲、纸马、婴戏、美人、四条屏、窗花、灯笼画、门联等13种之多,手法繁多,印刷方式上有套版印刷和半印半绘,套色上有两色和多色,并且刻版技术好,线条细腻,年画内容所能体现的历史脉络清晰,是一项完整的民间文化遗产。”新绛古称...

    1006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李人毅节气如歌诗书画——秋分不生田[图文]
    李人毅节气如歌诗书画——秋分不生田[图文]

    导语:秋分,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一般在9月23日或24日,我国自今年起将9月23日定为“丰收节”,正逢秋分之日。“秋分”之意有二:一是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这一天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二是按农历来讲,“立秋”是秋季的开始,到“霜降”为秋季终止,“秋分”正好是从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平分了秋季。从秋分这一天起,白天逐渐变短,黑...

    1099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西安博物馆流浪喵可继续安心做网红了[图文]
    西安博物馆流浪喵可继续安心做网红了[图文]

    继唐宁街10号的“英国第一猫”留任走红,近日,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的流浪猫也一夜成了“网红”。缘起一个旅游投诉,游客乱摸猫咪,被抓伤。为了避免日后再有游客被猫抓伤,博物馆方面决定驱逐馆内所有流浪猫。事件一出,许多网友为小猫求情,一组“我不善言辞,但我要离开你们了”的系列海报更是萌翻了大家。昨日,博物馆最终决定把猫猫留下。目前馆内已经张贴提醒标语、竖立警示牌,希望人喵可以和谐共处。...

    1572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百元大钞水印上毛主席在微笑[图文]
    百元大钞水印上毛主席在微笑[图文]

    .secondaryHeader{height:33px;overflow:hidden;background:url(http://i0.sinaimg.cn/dy/images/header/2008/standardl2nav_bg.gif)repeat-x#fff;color:#000;font-size:12px;}.secondaryHeadera,.secondaryHeader...

    311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为天使奶奶立雕塑:非常接地气[图文]
    为天使奶奶立雕塑:非常接地气[图文]

    《为“天使奶奶”立雕塑让感动永驻》后续生前,她奔赴大兴安岭支边援建,又率队赴唐山抗震救灾,照顾同事遗孀大半辈子;死后,她背着家人偷偷填写了《遗体捐献申请登记表》,并在临终那一刻捐出了其一个肝脏、两个肾脏和一对眼角膜。这一大爱之举让5人获得新生:3名患者摆脱重病纠缠,2人重见光明。这位新宁波人以她独特的方式,永远留在了宁波……记者了解到,昨天...

    1399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