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18世纪,英国曾刮起“中国风”[图文]

时间 : 06-06 投稿人 : 雅康 点击 :

[编者按]从17世纪早期开始,西方人对东方的装饰艺术和文化一直抱有强烈的兴趣,但其中没有一项比饮茶来得更长久,尤其在英国,这种影响不仅涉及经济和历史,还塑造了社会和文化的方方面面。

随着茶的普及,英国人对茶的需求也上升到了艺术层面。对于美的需求不仅仅局限于茶具、家具和饮茶环境,还渗透到了日常生活美学的角角落落。

英国艺术史学者、策展人、艺术顾问塔妮娅·M。布克瑞·珀斯在其著作《茶味英伦》中为读者梳理了茶与艺术的关联,试着通过瓷器、银器、家具、审美风潮等来讲述茶的故事和影响力。正如她在中译本序言和引言中所说,“中国是个伟大的国家,它为世界带来了最为流行且经久不衰的饮品……茶是商业、产业和审美的驱动器”。

经出版社授权,本文摘取书中介绍18世纪在英国引发的“中国热”,看看当时欧洲人如何沉醉于神秘的东方文化。

18世纪,英国曾刮起“中国风” | 美术品档案

《茶味英伦:视觉艺术中的饮茶文化与社会生活》[英]塔妮娅 ·M。布克瑞 · 珀斯(Tania M。 Buckrell Pos)著,张弛 李天琪 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8月

欧洲人对中国文化的兴趣,最初始于马可波罗的冒险之旅。在1306年前后出版的著作《马可波罗游记》(Travels)中,马可波罗描绘了这片异域土地上的建筑、神话和生活的人们:“让我们现在……去中国旅行,这样你也许能够对它的伟大和财富有一些了解。”而欧洲人最早接触到关于中国的图像,是在14世纪的意大利丝绸上。之后,通过进口的中国商品,中国风一点点地传播到了欧洲。

在英国,没有任何一种艺术风格能像18世纪中叶的中国风那样激起人们的好奇心。西方人开始模仿一切中国的风物,其影响范围波及纯艺术和装饰艺术,全英国上下掀起了一股“中国热”(China-mania)。

从中国进口的瓷器、丝绸、家具、墙纸、珐琅、漆器、艺术品等,是中国热的源头。英国人从这些物品的手绘细节中获得了灵感,虽然有时并不能准确地理解它们。中式美学被运用到了各个领域,包括房屋内部设计、花园设计、装饰设计,甚至是源自中国的饮茶习俗。其结果是,中国的审美和艺术极大地影响了英国人的生活方式。当然,它也影响了欧洲大陆,尤其是法国;但在英国,中国风在无与伦比的银器业、中式奇彭代尔风格(Chinese Chippendale style)的家具,以及克莱顿庄园(Claydon House)华美的内部装修中都有突出表现。

18世纪,英国曾刮起“中国风” | 美术品档案

洛可可风格的彩釉茶叶箱 英国霍茨波有限公司 图

英国上层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出版物、艺术、文学,都透露出强烈的学习中国风俗的愿望。1755年,《鉴赏家》(The Connoisseur)杂志的一位作者讽刺道:“中式美学已经侵占了我们的花园、建筑和家具,还会入侵我们的教堂;要是一个纪念碑也是中国风,装饰着龙、铃铛、宝塔和满大人,该有多美啊?”中国热激发了英国人的想象力,英式设计与中式主题的结合,散发出巨大的魅力。英国人对中国风格进行了创新,发展出引人注目的中式洛可可风格,它与之前流行的严肃的帕拉第奥式风格相反,正好迎合了当时人们轻浮、猎奇的审美取向。

18世纪,英国曾刮起“中国风” | 美术品档案

《在温室里(情敌)》,布面油画,詹姆斯·雅克·迪索 绘于1875-1878年 伦敦布立基曼艺术图书馆 图

人们普遍认为,英国人在18世纪创造了艺术园林,也就是所谓的“中英混合式园林”(Anglo-Chinese garden)。18世纪40年代,之前对称、统一的风格已经被不对称和中式的亭台楼阁、宝塔所取代。这种风格的园林,现存最好的一个例子是英国皇家植物园(Kew Gardens),里面有钱伯斯爵士(Sir William Chambers)在1760年左右仿照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建造的宝塔。修·昂纳(Huge Honour)认为,中英混合式园林的地位十分关键:“英国对欧洲的中式景观最重要的贡献就是所谓的中英混合式园林。这种园林后来传遍欧洲,它和它园子里的那些橡木和山毛榉,都带有鲜明的英式风格。”

18世纪,英国曾刮起“中国风” | 美术品档案

英国皇家植物园内的大宝塔(Great Pagoda) wiki 图

中国风对艺术领域的影响无处不在。霍勒斯·沃波尔(Horace Walpole)发声反对中国风的流行,他也是最早把这种风格归为英国原创的人之一。大约在1750年,他在《世界》(The World)杂志中写道:“现在的人普遍有一种错觉,以为所有的东西都是来自中国的或者中国风的……连最本土的餐具都沦落成这种新潮的样式了。虽然很少被承认,但我们的那些中国风装饰品其实不仅仅是英国制造,更是英国创造。”当时,英国把中国风做得最好的两位银匠是保罗·德·拉米热和尼古拉斯·斯普利蒙特,虽然他们被说成对东方艺术一无所知,但两人都在作品中运用了中国元素。

银匠的主顾们对中国风如此痴迷,以至于他们经常要求把包装盒上的汉字刻道银茶盒上,虽然并不知道那些汉字到底是什么意思。那些字的意思会不会是“保持干燥”“货品”,或者“此面朝上”?坦白地说,重要的不是意思,而是在喝茶的时候,这些装饰为主客之间的优雅交谈提供了有趣的话题。

在家具领域,英国设计师大量炮制中式洛可可风格的图样书。1740年以后,马蒂亚斯·洛克(Mathais Lock)最早开始雕刻鸟和带翅膀的龙。这种风格的集大成者是奇彭代尔(编注:托马斯·奇彭代尔,出身木匠世家,装饰艺术, 英国细木家具制作大师)1754年出版的《绅士与细木家具制造者指南》(The gentleman and cabinet-maker‘s director),书中介绍了所谓的中式奇彭代尔风格。无数的茶桌被做成这种风格,桌面被高于桌子的回纹装饰围起来,以保护昂贵的茶具,使其不会被摔碎。虽然这些茶桌的设计受到了东方艺术的影响,但并非抄袭。

18世纪,英国曾刮起“中国风” | 美术品档案

《绅士与细木家具制造者指南》封面 Smithsonian libraries图

18世纪,英国曾刮起“中国风” | 美术品档案

《绅士与细木家具制造者指南》内页 wiki commons 图

扇子是时髦的装饰品,也是地位的象征。扇子上画着关于茶的画,因此它还是一种独特的茶文化媒介。欧洲的扇子大多是东印度公司从中国进口的,也有些是在本地生产的。据记载,1709年东印度公司的商船福佑号购入了5万到6万把扇子:“质量好的扇子……所有都是上等的扇骨……全部品质非凡……一共19种图案。”透过扇子我们得以窥见当时英国的社会生活;同时,它本身也是独立的艺术品。扇骨由雕刻精美的象牙、玳瑁或珍珠贝做成,扇面也做了很好的上色和装饰。从花卉到政治局势,当时的扇面图案涉及的题材包罗万象。这个时期的团扇和折扇上都绘有喝茶的场景,使得英国人对喝茶更为重视。

18世纪,英国曾刮起“中国风” | 美术品档案

18世纪中叶 中国扇 大都会美术馆 图

英国人对中国风的狂热还延伸到了整套房子的室内设计,给房屋带来了一股异域风情,尤其是卧室、客厅、密室和喝茶的空间。在奥利弗·金史密斯(Oliver Goldsmith)的《世界公民》(The Citizen of the World)一书中,有一个角色去拜访一个中国艺术品代理商:“你有没有漂亮的中国货?那种一般人不知道做什么用的……”“我有20种只有中国人懂得怎么用的东西。看这些罐子,正宗的豆绿色……还有这些,虽然在你看来可能还不错,但对中国人来说不值一提。但它们是有用的器具,所以每个家庭都应该有一套。”这段对话揭示了瓷器、漆器这些中国进口商品的重要地位,它们往往被人们有意地摆在一间中国风的屋子里展示。

18世纪,英国曾刮起“中国风” | 美术品档案

《世界公民》 harvard university 图

有些特殊的室内空间因为极为精妙地运用了中国风并力求“完全”还原中国本土居室的样子而十分引人注目。

18世纪,英国曾刮起“中国风” | 美术品档案

克莱顿庄园的中式房间ArchitecturalDigest 图

18世纪,英国曾刮起“中国风” | 美术品档案

中式房间中的石膏浮雕特写,描绘了中国人的茶会。 英国国民托管组织图片库

另外,它也体现出一些托马斯·约翰逊(Thoms Johnson,生于1714年,1770年之前和卢克在一起工作)风格的影响。蓝色的墙上装点了雕工精细的木头和石膏浮雕,充满想象力,进入房间,感觉就像是隐居到了另一个地方。

到18世纪60年代末,英国的中国风热潮逐渐被哥特风格的复兴和新古典主义取代;不过,中国风也曾与哥特风有过一段短暂的结合期。1801年,有人送了乔治四世中国墙纸作为礼物,他由此获得灵感修建了气度不凡的布莱顿宫,这导致中国风在那一段时期曾重回时尚舞台。布莱顿宫的整体风格看起来似乎非常符合乔治四世所期待的达到的氛围,轻松、愉快、有趣、富有魅力,适合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和聚会。简而言之,各种形式的中国热为英国人“原汁原味”享受中国的饮茶风俗提供了绝佳的背景。

18世纪,英国曾刮起“中国风” | 美术品档案

贝德米特住宅的中式卧室

例如,1753年为博福特公爵四世(the 4thDuke of Beaufort)装潢的位于埃文郡(Avon)的贝德米特住宅(Badminton House)的中式卧室中就有约翰·林内尔(John Linnell,1729-1796)的作品,代表了对中式审美的尝试。比这个更好地展示了东方审美品位的,是卢克·莱特福特(Luke Lightfoot,约1722-1789)在1769年左右设计,至今保存完好的,位于白金汉郡(Buckinghamshire)的克莱顿庄园的中式房间。这个房间体现了中式洛可可风格的精髓,无可争议地成为英国现存该设计风格中最重要的代表。

相关文章

  • 网友自制漫画形象走红 使用"脸萌"手机软件[图文]
    网友自制漫画形象走红 使用"脸萌"手机软件[图文]

    昨日,网友们打开各种网络社交平台发现,各种各样的动漫头像刷屏,仿佛进入一个二次元世界,萌翻了。大家到底在搞什么怪呢?原来是一款名为“脸萌”的手机软件爆火,用户可以用软件私人订制各类漫画形象,然后分享到社交平台。截至昨日,这款软件已登上了苹果AppStore免费榜榜首的位置,下载量高达500万。记者谈书本报记者昨日在采访中发现,网友们自制漫画卖萌“拼脸&rdq...

    841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裸背男橱窗玩艺术 背上贴纸:岳母赐字一代屌丝
    裸背男橱窗玩艺术 背上贴纸:岳母赐字一代屌丝

    福州新闻网讯11日下午,网友“过期的啤酒更有味道”通过微博向本报爆料,三坊七巷“倍思家”精品店的玻璃橱窗里,有名男子正在展示“行为艺术”,他赤裸上身,背贴一张白纸,纸上写着“岳母赐字一代屌丝母亲节——快乐吗”的字样,还注明是“福州魏宁行为艺术”。记者赶...

    743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周杰伦酷爱汽车收藏豪车 秒杀王思聪[图文]
    周杰伦酷爱汽车收藏豪车 秒杀王思聪[图文]

    有一个名字陪伴了整个80、90后的青春期,他的歌是继邓丽君后传播最广的,他的创作能力和改革力度都是华语乐坛屈指可数、空前绝后的;他的成名简直是屌丝逆袭的经典样板,从一名不文到声名显赫,他执着、低调、谦卑,从不偏离自己的音乐梦想;他热心公益慈善,多次向中国内地灾区捐款捐物,2008年捐款援建希望小学,2014年担任中国禁毒宣传形象大使。他就是周杰伦!作为一位对华语乐坛有着开创性贡献的歌手,出道...

    704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消失近200年后 故宫昨日开始挂宫灯[图文]
    消失近200年后 故宫昨日开始挂宫灯[图文]

    本报讯(记者 王岩)故宫博物院乾清宫26日开始试挂宫灯,为即将开幕的“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系列展览布展。此次展览力图将相关文物还原到历史本来的场景中去。例如,立天灯、万寿灯是清代早中期过年最盛大的活动之一。从立到撤,前前后后要使用八千多人次。自道光二十年(1840)被节俭的皇帝取消以来,它们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将近200年。相关文物也早已分散各处,渐渐不为人所知。今天,通过研究人员的努力...

    966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英7岁神童如毕加索 卖画半小时赚15万英镑[图文]
    英7岁神童如毕加索 卖画半小时赚15万英镑[图文]

    被称为“7岁毕卡索”的英国天才小画家威廉森据台湾“联合新闻网”8月1日报道,被誉为“7岁毕卡索”的英国天才小画家威廉森,其过人的绘画才华远近驰名,7月30日,他举办第3次画展,不到半小时作品就被抢购一空,所得共15万英镑)。据报道,威廉森(KieronWilliamson)30多幅水彩、油彩与粉蜡笔创作,在他居住的诺福克...

    624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将建新馆:42岁墨西哥建筑师领衔[图文]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将建新馆:42岁墨西哥建筑师领衔[图文]

    近日,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宣布,将由墨西哥建筑师弗里达·埃斯科贝多(Frida Escobedo)设计新的现当代艺术区。现年42岁的埃斯科贝多曾设计过2018年的伦敦蛇形画廊夏季展亭,是当时该项目历史上最年轻的建筑师。这一项目将耗费5亿美元,包括8万平方英尺的展厅和公共空间,让博物馆有机会讲述比过去更加丰富的现当代艺术故事。早在2014年,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已经展开了建立现当代艺术区的计划,此后由...

    1659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大卫·霍克尼:用iPad画画 用苍蝇复眼观看世界[图文]
    大卫·霍克尼:用iPad画画 用苍蝇复眼观看世界[图文]

    一位艺术家的肖像(泳池边的两个人),丙烯画,1972从绘画到风格独特的照片拼贴作品,从录像装置到歌剧舞台设计,大卫·霍克尼颠覆了人们对西方绘画的认知。最近引起讨论的,是他的iPad画。钱梦妮2015年4月,在北京春天漫天杨絮里,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来了。这位来自英国、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戴着鸭舌帽、挎着拐杖、举着毕生挚爱——香烟,在北京大学和中央美术馆学...

    838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美摄影师记录人们面对胖人的目光[图文]
    美摄影师记录人们面对胖人的目光[图文]

    图片资料世界如何看待胖人?美国一名女艺术家通过自拍,记录了不同的场合的大众对胖人的“残忍”目光。据英国《每日邮报》2月9日消息,田纳西州孟菲斯的女艺术家莫里斯-卡菲罗有意“出没”购物场所、饭店以及旅游胜地等公共场所,抓拍公众对自己这位胖妞的眼神。37岁的卡菲罗在自己的网站上公布了这些照片:“我知道,人们在看到我的体型之后,都在我背后...

    876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这届世界杯门将很行 其实守门员在艺术界也很行[图文]
    这届世界杯门将很行 其实守门员在艺术界也很行[图文]

    资深伪球迷:守门员最远可以跑到哪里?业余真球迷:可以满场飞,出了自己地盘别动手就行。资深伪球迷:那还能叫“手门员”吗?业余真球迷:… …(此时无声胜有声)。从冰岛的哈尔多松扑出梅西的点球开始,俄罗斯世界杯就好像成了专属于门将的世界杯,个个几乎都能被称作“神勇”(除了下面这位大锅,请原谅笔者是梅西的颜粉)。丹麦门将卡斯帕·舒梅切尔、克罗地亚门将苏巴西奇、墨西哥门将奥乔亚、德国队门将诺伊尔...

    476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潘达微:以女儿为模特 成中国人体摄影第一人[图文]
    潘达微:以女儿为模特 成中国人体摄影第一人[图文]

    “岭南三杰”之一高剑父于抗战期间创作的《东战场的烈焰》历史上,广州不仅是一个重商的城市,还是中国许多文化艺术成就的发源地,从第一张人体艺术摄影,到第一个音乐茶座,从岭南画派到木偶戏率先在国际获奖,广州在文艺领域留下了很多开路者的足迹。卜松竹广州,史上的那些个第一广州诞生第一家专业照相材料企业潘达微是广州一位非常著名的人物。今人知道他,大多因为他冒死收殓黄花岗起义烈士的遗骸,为广州留下了...

    291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很少有艺术纪录片会像BBC《叛逆女性》这么有趣[图文]
    很少有艺术纪录片会像BBC《叛逆女性》这么有趣[图文]

    马哈雷特·哈里森的“美国队长”从1970年“世界小姐”抗议而开始发酵的女权运动,到去年终于获得透纳奖的64岁女性艺术家卢贝娜·希米德,英国广播公司第四台(BBC Four)的艺术纪录片《叛逆女性:伟大的艺术反击》讲述了20世纪70年代女性主义艺术家的故事,以及她们试图为这个世界带来的改变。很少有艺术纪录片会像《叛逆女性:伟大的艺术反击》这么有趣:这部BBC播放的纪录片传递了一种真实的、无法无天...

    426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英国用猫现经典艺术名作[图文]
    英国用猫现经典艺术名作[图文]

    艺术家赫伯特出版新作品,以猫为主角再现世界经典名画,比如《蒙娜丽莎》。(网页截图)国际在线专稿:据英国《每日邮报》9月5日报道,艺术家苏珊·赫伯特(Susan Herbert)是一位专门画猫的画家,她再现了许多世界经典名画、电影以及戏剧中的场景,只不过主角都换成了猫。赫伯特的新作品《Cats Galore: A Compendium of Cultured Cats》即将于9月8日出版,里...

    647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美国女孩7美元买到价值10万雷诺阿名画[图文]
    美国女孩7美元买到价值10万雷诺阿名画[图文]

    这幅油画是法国印象派画家雷诺阿绘制的跳蚤市场淘来的原标题:真捡到宝了据9月9日《星期日邮报》、《赫芬顿邮报》报道,美国弗吉尼亚州20多岁的女孩艾琳(化名)一年半前在逛跳蚤市场时,以7美元价格购买了一幅风景油画,而她之所购买这幅油画仅仅是因为她觉得它的画框很漂亮。就在艾琳准备把画框中的油画撕下扔掉之际,其母亲建议她最好先请专家对这幅画鉴定一下。当专家对该画鉴定之后,发现它竟然是法国印象派画家雷诺...

    1595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西安兵马俑民宿走红 住宿如在秦始皇陵[图文]
    西安兵马俑民宿走红 住宿如在秦始皇陵[图文]

    11月27日,民宿内的“兵马俑”电视墙。 中新社记者 张远 摄11月27日,民宿卫生间内的“兵马俑”装饰。 中新社记者 张远 摄近日,西安一家主打“兵马俑”元素的民宿走红,“兵马俑”元素遍布在房间各个角落,“深情注视”着在此休憩的旅客,加上昏黄的灯光及复古的装饰,让不少旅客感叹如同居住在“秦始皇陵”。11月27日,民宿进门处的三尊“兵马俑”装饰如同门神。 中新社记者 张远 摄11月27日,...

    1122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记录游戏的艺术与成为艺术的游戏[图文]
    记录游戏的艺术与成为艺术的游戏[图文]

    My Boyfriend Came Back From the War, 2016computer with projection by Olia Lialina (b.1971)根据传说,最早的棋盘游戏出现在古中东地区,由某国的国王发明。不过,这可不是让贵族的公子哥儿们用来消遣的——当时,土地歉收,连年饥荒,为了转移人民对饥饿感的注意力,棋盘游戏才应运而生。当时的棋盘由粗糙的木板制成,人们用...

    449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