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金嵌紫檀柄玉顶果叉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金嵌紫檀柄玉顶果叉 |
时代 | |
门类 | 金银锡器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故00011615)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金嵌紫檀柄玉顶果叉❖图片
金嵌紫檀柄玉顶果叉❖简介
金嵌紫檀柄玉顶果叉,清,通长21.8厘米。
果叉金质。木柄安装处錾牡丹纹饰,镶有紫檀木柄。木柄上以金银丝嵌48个“寿”字,顶端镶嵌白玉雕花顶。
果叉为宫廷饮食器具之一,其装饰多在柄部,一般嵌有金、银、玉、木、牙、骨及珐琅等等,造型各异,种类繁多,工艺精湛。此件果叉之金镶玉的做法应源于等级制度的规定,说明此器是帝后重要典礼中的用品。其上装饰寿字,则可推断此叉是为某位皇帝或皇后过生日而特制的。
相关知识科普
紫檀木
紫檀木是世界上最名贵的木材之一,主要产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广东、云南等地有少量出产。其木质坚硬,体重,入水即沉,没有疤痕,呈紫黑色。紫檀木生长缓慢,非数百年不能成材,故极珍贵。紫檀木的纹理纤细浮动,变化无穷,其色调深沉,显得稳重、大方、美观。《博物要览》称:“新者色红,旧者色紫,有蟹爪纹,新者以水浸之,可染物。”我国古代使用紫檀木制作器物历史悠久,东汉末年已见于记载,唐代宫廷中亦有使用紫檀木的记载。至明代,紫檀木更是受到皇家的宠爱。清代,紫檀木大量进入宫廷中,为内务府造办处用于制作清宫家具及文玩之器的必备材料,同时一些富商大贾之家也多使用名贵的紫檀木制造家具及生活用品。
镶嵌
我国古代金工传统工艺之一。铸造铜器时,在需镶嵌部位表面铸成线槽,将松石、红铜片或金银丝、片嵌入凹槽,再打磨平滑。镶嵌工艺始于二里头文化时期,在春秋时期较盛行。
珐琅
珐琅,又称“佛郎”“法蓝”“琺瑯”,是一外来语的音译词。珐琅的基本成分为石英、长石、硼砂和氟化物,与陶瓷釉、琉璃、玻璃(料)同属硅酸盐类物质。中国古代习惯将附着在陶或瓷胎表面的称“釉”;附着在建筑瓦件上的称“琉璃”;而附着在金属表面上的则称为“珐琅”。 金属胎珐琅器则依据在制作过程中具体加工工艺的不同,可分为掐丝珐琅器、錾胎珐琅器、画珐琅器和透明珐琅器等几个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