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犀角镂雕三螭柄海水螭虎纹杯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犀角镂雕三螭柄海水螭虎纹杯 |
时代 | |
门类 | 竹木牙角匏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新00195476)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犀角镂雕三螭柄海水螭虎纹杯❖图片
犀角镂雕三螭柄海水螭虎纹杯
犀角镂雕三螭柄海水螭虎纹杯
犀角镂雕三螭柄海水螭虎纹杯❖简介
犀角 镂雕三螭柄海水螭虎纹杯,清中期,高9.6厘米,口径17×9.2厘米。
杯以亚洲犀角雕制。蒸栗色,斗形,上阔下窄,口沿开敞较大,呈椭圆形,一侧翻卷成流。口沿内外均饰有回纹装饰带。杯鋬镂雕,由三螭盘旋而成。右侧一大螭紧抓杯口,螭首探入杯内,毛发细若游丝,目光锐利,口微张,齿清晰,刻画精细入微。左侧两小螭,上部的小螭右爪用力地蹬于口沿外,左腿置于大螭肩部,螭尾垂入杯内,俯身朝下,下部的小螭直身上挺,两螭面面相对,四爪紧握,生机勃勃。杯壁以波涛汹涌的海水为锦地,海水为平行的曲线,细如发丝,海浪上为云气,层次清晰。四条张牙舞爪、栩栩如生的螭虎于其中穿插翻滚,或昂首仰视,或侧首观望,形态各不相同,就连螭虎腾起时的浪花飞溅都刻画得精细入微。足部为高圈足,呈椭圆形,外撇,并饰以一周精美的回纹。该器纹饰布局均匀,刀法雄健,螭龙形态各异,气势非凡,是犀角雕刻中的精品。
相关知识科普
犀角
又名“奴角”,是生长在犀牛鼻额上的角,为一种含有碳磷酸钙、氨酸等化学成分,具有清热、解毒、定惊等医药效能之珍贵药材。中国古代常用作装饰品,宋以后多以之制犀角杯。
镂雕
1.雕塑的表现手法之一,即在浮雕的基础上,为了生动地表现物象,局部圆雕,使其脱离背景,形成镂空。 2.瓷器装饰技法之一,也称“镂花”、“镂空”或“透雕”。将装饰花纹雕空,形成内外通透的图案。此技法出现在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后在瓷器纹饰上广泛使用。
回纹
家具上常用的纹饰之一,由陶器和青铜器上的雷纹衍化而来,寓意吉利深长,苏州民间称之为“富贵不断头”。在家具上,回纹主要作为边饰,用于边框、牙条、足端或束腰等处。家具上大量采用回纹见于清代。
游丝
游丝的形状像一盘微形发条,英文称balance spring“摆轮发条"”,因其外形犹如发丝,又称之为“发形发条”,中文译为游丝。 游丝按照旋转的方向可分为左旋游丝和右旋游丝。早期的游丝是由铁等金属材料制成,一般只有四五圈,内端固定在摆轮轴的内桩上,外端固定在摆夹板桩上。钟表上的游丝年代早的大多数采用磷青铜金属材料制作,年代近的普遍使用镍基合金,其主要成分有镍、铁、钛、锰、硅等。由于擒纵调速机构有不同的频率,所以对游丝的钢度、长度、宽度、厚度、均匀度和材料的弹性都有不同的规格要求。只有充分了解游丝诸方面的特性,才能更好地组装、调试和修复摆轮上的游丝。
锦地
锦原为丝织物的种类名,花纹精致古雅。漆器上所谓锦地,是指用漆填或描绘出华美的纹样作衬地,其上再饰各种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