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清拓西汉杨『0489』买山地刻石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清拓西汉杨『0489』买山地刻石 |
时代 | |
门类 | 铭刻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新00046573)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清拓西汉杨『0489』买山地刻石❖图片
清拓西汉杨『0489』买山地刻石❖简介
杨『0489』买山地刻石,墨拓整纸本,已裱立轴。本幅纵119厘米,横51.5厘米,其中有拓墨处约43厘米见方,上下余纸则为清人徐同柏于道光壬辰年(1832年)题写的释文及跋语。
铭文隶书5行共27字:“地节二年十月,巴州民杨『0489』买山,直钱千百。作业守,子孙永保其毋替。”因多漫漶,故依徐释。
石刻于西汉宣帝刘询地节二年(前68年),清代在四川巴县出土。道光十一年(1831年)被钱安父携归湖州,拓赠同好。后又归吴重光家,至咸丰十年(1860年)石毁。原石拓本流传极少,有翻刻逼真。
此石之可贵首先在于西汉石刻文献传世稀少;其次在于其字体取势扁方,波磔毕具,为成熟汉隶之最早标本,极受书法史家的重视。
此本淡墨精拓。钤有“均初”、“均初所得”、“郑斋金石”、“子善”、“双溪草堂图记”、“昆陵吕氏欣木收藏书画金石碑帖图记”等鉴藏印章。
主要著录有:清冯登府《石经阁金石跋文》、洪颐煊《平津读碑三续》、杨铎《含青阁金石记》、何绍基《东洲草堂金石跋》、方朔《枕经堂金石书画题跋》、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汪鋆《十二砚斋金石过眼录》,现代张彦生《善本碑帖录》等。
相关知识科普
漫漶
指碑上文字遭受风吹雨淋或人为破坏之后变得模糊,不可辨识。
扁方
清代贵族妇女插发用的头饰。宫廷中所用扁方多为玉制,也有珊瑚、翡翠、金镶玉和玉嵌宝石等制品。
波磔
隶书笔画名称。向左下方的撇称波,向右下方的捺称磔。波磔对称,具有较强的装饰性。
何绍基
何绍基(1799—1873年),字子贞,号东洲,晚号蝯叟,道州(今湖南道县)人。承家学,少有名。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进士,授编修,充武英殿国史馆协修、总纂。先后任福建、贵州、广东乡试考官,四川学政。后执教于山东泺源、湖南长沙等地书院。博学多才。书法师颜真卿,上溯周、秦、汉古篆籀及南北朝碑版,真、行书面目独特,意趣高古;篆、隶二体浑厚古拙,自成体势。著有《惜道味斋经说》、《说文段注矫正》、《东洲草堂金石跋》、《东洲诗文集》等。《清史稿》有传。
方朔
方朔(生卒年不详),清代人,字小东,安徽怀宁人。官同知。长白花松岑、法可盦并重其才,延为上客。善骈文,工篆、隶书,学张迁碑及孔庙三碑。又能作细书,五寸之砚,一尺之笺,皆可缩写千余字汉碑一通。
陆增祥
陆增祥(生卒年不详),字星农,又字魁仲,号莘农。道光进士第一,官翰林院修撰。马宗霍《书林纪事》称其少通篆籀之学,喜学金石文字,搜罗遍天下,积录既多,续王氏《金石萃编》成《金石补正》百余卷。又以所得汉魏晋宋齐梁古砖琢为砚,拓墨本跋之,题曰《三百砖录》。
汪鋆
汪鋆(1816—?年)字研生,江苏仪征人,工诗,邃于金石,善山水花卉,兼能写真。《扬州画苑录》成书于清光绪九年(1883年),此书专录扬州地区画家,自清初至清末共558人,四卷。材料搜罗丰富,确切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