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宋拓澄清堂帖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宋拓澄清堂帖 |
时代 | |
门类 | 铭刻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新00125223)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宋拓澄清堂帖❖图片
澄清堂帖-封面
澄清堂帖-碑文之一
澄清堂帖-碑文之二
澄清堂帖-碑文之三
澄清堂帖-碑文之四
澄清堂帖-碑文之五
澄清堂帖-碑文之六
澄清堂帖-碑文之七
澄清堂帖-碑文之八
澄清堂帖-碑文之九
澄清堂帖-碑文之十
澄清堂帖-碑文之十一
澄清堂帖-碑文之十二
澄清堂帖-碑文之十三
澄清堂帖-碑文之十四
澄清堂帖-碑文之十五
澄清堂帖-碑文之十六
澄清堂帖-碑文之十七
澄清堂帖-碑文之十八
澄清堂帖-碑文之十九
澄清堂帖-碑文之二十
澄清堂帖-碑文之二十一
澄清堂帖-碑文之二十二
澄清堂帖-碑文之二十三
澄清堂帖-碑文之二十四
澄清堂帖-碑文之二十五
澄清堂帖-碑文之二十六
澄清堂帖-碑文之二十七
澄清堂帖-碑文之二十八
澄清堂帖-碑文之二十九
澄清堂帖-碑文之三十
澄清堂帖-碑文之三十一
澄清堂帖-碑文之三十二
澄清堂帖-碑文之三十三
澄清堂帖-碑文之三十四
澄清堂帖-碑文之三十五
澄清堂帖-碑文之三十六
澄清堂帖-碑文之三十七
澄清堂帖-碑文之三十八
澄清堂帖-碑文之三十九
澄清堂帖-碑文之四十
澄清堂帖-碑文之四十一
宋拓澄清堂帖❖简介
澄清堂帖为宋刻汇帖。帖石早佚,拓本流传极少,历代文献著录也未见全帙。卷末无年款及刻帖人姓名,因此不知其确切年月与卷数。
澄清堂帖相传南唐刻,翁方纲从帖的标题文法、字法,张伯英从字的避讳等方面考证定为南宋刻。此帖明以前未见注录,后注录者多只见五卷,皆王羲之书。其间内容多见于淳化阁帖,也有阁帖所无者,是研究我国古代书法的重要资料。
故宫博物院藏原石宋拓残卷,原为孙承泽旧藏,存第一卷28页,第三卷36页,第四卷18页,共计82页。每页尺寸纵26.5厘米,横13.4厘米,均有硃书释文。有孙承泽、潘仕成、耆英等人跋17段,钤“北平孙氏”、“吴乃琛印”等藏印28方。该帖白纸镶边剪方裱本,麻纸乌墨拓。
澄清堂帖原石刊刻极精,明以来各评家比比称颂。何绍基赞此拓:“于淳化、大观、绛、潭、太清楼诸拓为远胜也。”
有翻刻本行世。
此帖清孙承泽《庚子销夏记》、清欧阳辅《集古求真》、又《集古求真补正》,杨震方《碑帖叙录》、张彦生《善本碑帖录》等书有著录。
相关知识科普
澄清堂帖
无年款及刻帖人姓名,较公认的说法为南宋刻。有曰澄清堂是南宋时泰州(今江苏泰县)提举茶盐司一所厅堂,常平使施宿将所收集的王羲之法帖于该处摹刻上石,称“澄清堂帖”。
汇帖
也称丛帖,即汇集了诸名家的多件作品刊刻而成。
翁方纲
翁方纲(1733—1818年),字正三,号覃溪,晚号苏斋,顺天大兴(今属北京市)人。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博学,富藏书,工诗文,长于考证金石。书法初学颜真卿,继学欧阳询,旁涉汉隶,自成一格,与刘墉、成亲王永瑆、铁保并称“乾隆四家”。著有《两汉金石记》、《粤东金石略》等。
张伯英
张伯英(1871--1949年),江苏铜城人,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举思科举人。曾于段祺瑞政府任秘书,后执教北平成达中学。书法独树一帜,碑帖尤精评审,亦富收藏。有《阅帖百卷》等。
避讳
是我国历史上特有的制度和风俗,主要是封建时代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避免直接说或写出,而用缺笔、空缺之法或其它字来替代。
王羲之
王羲之(303—361年),东晋书法家,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出身名门,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又称“王右军”。他早年以卫夫人(铄)为师,草书学张芝,正书则取法钟繇,又博览秦汉篆隶碑刻名迹,自出机杼,创出妍美流变的书体,取代了以往古拙质朴的书风,自成一家。评者谓其草书浓纤折衷,真书势巧形密,行书遒媚劲健,千变万化,而体势自然。对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具有继往开来的巨大贡献,对日本书法界也有深刻影响.有“书圣”之誉。所书《兰亭序》尤脍炙人口,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传世唐代摹本有《兰亭序》《快雪时晴帖》《丧乱帖》《寒切帖》《平安何如奉橘》三帖、《上虞帖》等,刻本有《乐毅论》《十七帖》以及唐僧怀仁集王书的《圣教序》等。
淳化阁帖
宋太宗(赵炅)淳化三年(992年)出内府所藏历代墨迹,命翰林侍书王著编次,然后摹刻成为法帖。大臣登二府者赐一部,此即淳化阁法帖十卷,简称阁帖。因只是朝廷捶拓,赐本也少,不及百年,原拓已极难得,王著学识不足,采择不精,标题多误。淳化阁帖是第一部官刻丛帖,故称“祖帖”。
孙承泽
孙承泽(1592—1676年),字耳北,一作耳伯,号北海,又号退谷,山东益都(今山东寿光县)人。明崇祯进士,官给事中。李自成克北京,任四川防御使。入清,官至吏部左侍郎。富收藏,精鉴别书画,其常用鉴藏印记有“孙承泽印”、“退谷老人”、“北平孙氏砚山斋图书”、“北海孙氏珍藏书画印”、“长宜子孙”等。著有《庚子销夏记》八卷,为其所藏书画的著录书。此书所录以题跋为详,间有议论与考证,鉴裁精审,评论独到,为学者所重。另有《春明梦余录》《天府广记》等多种著述传世。其常用鉴藏印记有“孙承泽印”、“退谷老人”、“北平孙氏砚山斋图书”、“北海孙氏珍藏书画印”、“长宜子孙”等。
耆英
耆英(1790—1858年),字介春,清宗室,满洲正蓝旗人。曾任副都统、侍郎、盛京将军。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他担任广州将军,后调任杭州将军,不久被授予钦差大臣,寻求与英军妥协。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七月,他和伊里布在南京与英军签订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南京条约》。随即又与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在虎门订立了《南京条约》善后章程《虎门条约》,与美国、法国订立了《望厦条约》、《黄埔条约》,使中国丧权失土,开始迈向殖民地的深渊。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咸丰帝在屡次派遣大员都无法开启议和的情况下再次启用耆英为钦差大臣,与英法联军进行交涉。但英法联军以其全权资格不够为由将其逐出。耆英逃回北京后被咸丰帝赐死。
北平
即今北京。辽代称燕京,后称南京。金代亦称燕京,后称中都。元代亦称燕京,后称大都。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征虏大将军兼右丞相徐达入元都,诏改大都路为北平府。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改称北京。清代沿用。辛亥革命后,于1928年6月改称北平。1949年9月北平改称北京。
何绍基
何绍基(1799—1873年),字子贞,号东洲,晚号蝯叟,道州(今湖南道县)人。承家学,少有名。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进士,授编修,充武英殿国史馆协修、总纂。先后任福建、贵州、广东乡试考官,四川学政。后执教于山东泺源、湖南长沙等地书院。博学多才。书法师颜真卿,上溯周、秦、汉古篆籀及南北朝碑版,真、行书面目独特,意趣高古;篆、隶二体浑厚古拙,自成体势。著有《惜道味斋经说》、《说文段注矫正》、《东洲草堂金石跋》、《东洲诗文集》等。《清史稿》有传。
《庚子销夏记》
清代孙承泽撰,著录其家藏书画和石刻以及所见他人收藏的书画,共 8卷,成书于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