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玉螭凤云纹璧 - 故宫玉石器藏品

11-15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玉螭凤云纹璧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玉螭凤云纹璧
时代
门类 玉石器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077222)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玉螭凤云纹璧❖图片

玉螭凤云纹璧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螭凤云纹璧❖简介

玉螭凤云纹璧,战国,宽14.2厘米,璧径11.5厘米。

璧两面各饰勾云纹6周,勾云略凸起,其上再刻阴线成形。璧孔内雕一螭龙,兽身,独角,身侧似有翼,尾长并饰绳纹。璧两侧各雕一凤,长身,头顶出长翎,身下长尾卷垂。

玉璧不仅螭龙、凤鸟造型生动,璧表面的纹饰也不同于一般作品,没有采用常见的谷纹蒲纹、乳丁纹,而是采用了勾云纹,使其与螭龙、凤鸟的搭配更为和谐,且加工精致。目前所见的战国玉璧中此件玉璧最为精致。从样式上判断,此器应是佩挂于人身的大型组佩中部的主要饰件,佩带者应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


相关知识科普


绳纹

也称绳纹。是由两条、四条或更多的线条扭结成绳索状的纹饰。

玉璧

古玉器名。扁圆形,正中有孔。玉璧是古代贵族所用的礼器,用作礼天或以之显示身份。祭祀时作为祭天、祭星的祭器,稍小的玉璧可作为佩饰,还可放在墓中作辟邪和防尸腐用。玉璧在新石器时代已有,多光素无纹饰,器型比较简单。到春秋战国时,玉璧则相当规整,并有蚕纹、谷纹、蒲纹、兽面纹等雕饰。汉代继承前代风格,雕工更加精细。汉以后至宋、元时,玉璧不多见,在明、清时则又兴盛起来,并出现大量仿古制品,也有用琉璃制者。

谷纹

玉器纹样之一,即以减地法在玉器表面打磨出类似谷粒的纹样。

蒲纹

中国古代玉器,尤其是玉璧上常见的一种装饰纹样,因线纹交织形似蒲席而得名,常出现在战国、汉代的玉璧上,后代的仿古玉璧上也常见。

相关文章

  • 青玉甪端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玉甪端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玉甪端,清,高12.5厘米,长19厘米,宽8厘米。清宫旧藏。玉质暗青色,有微斑,局部染褐色。甪端为卧姿回首状,兽头较大,身体粗壮。头顶有一小角,脑后有长发。大耳,张口,颌下有须。凸胸,胸部有横节纹。前肢短,足大似蹄,细阴线刻出指爪。尾分三歧。“甪端”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异之兽。《宋书•符瑞志下》:“甪端日行万八千里,又晓四夷之语。”曾经有学者将本物视为...

    884 甪端 辟邪
  • 玉兽首饰件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兽首饰件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兽首饰件,商,长4.5厘米,宽2.6厘米,厚1.5厘米。清宫旧藏。此饰件呈梯形,上部凸雕兽首,大耳,环眼,嘴部向内勾卷,似鸟喙,兽首旁有阴线雕出的鹰翅及爪。饰件中部隆起似瓦面,下部似柄,有二道凸起的弦纹,底边略宽,呈多棱状。与此玉饰件类似的一件作品出土于山东滕县前掌大遗址,但凸雕的兽首已失。此件玉兽首饰件是目前发现的同类器中最完整的一件,且发现得较早,对研...

    709 弦纹
  • 墨玉磬 - 故宫玉石器藏品
    墨玉磬 - 故宫玉石器藏品

    墨玉磬,西周,长52.2厘米,最宽16.3厘米,厚2.1厘米。墨玉质,表面有大片的黄绿色及褐色点状沁斑。整器光素,上端一孔,下微弧形,其形制如西周晋侯墓地所出土的石磬。磬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常成组悬挂于架上,大小不等,按音律高低不同排列,以槌敲击奏乐,称为编磬。编磬多用于演奏重大祭典雅乐,一般以玉或石制作。...

    610 沁斑
  • 碧玉龙耳带托杯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碧玉龙耳带托杯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碧玉龙耳带托杯,清乾隆,杯高3.8厘米,口径6.3厘米,足径3.3厘米。盘高2.5厘米,口径11.9×17厘米,足径9×13.9厘米。...

    1410 碧玉
  • 青白玉三羊开泰笔架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白玉三羊开泰笔架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白玉三羊开泰笔架,清,高6.3厘米,长13.4厘米。清宫旧藏。笔架青白玉质,三羊卧姿造型。笔架运用“留皮雕”技法,羊角处留有黄皮色。此三羊造型笔架寓“三阳开泰”之意,为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三羊一大两小,母子神态亲昵。满含温情,加之玉质润泽,笔架十分舒和优美。...

    736 开泰 三阳开泰 吉祥图案
  • 玉环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环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环,新石器时代,外径9.6厘米,厚0.4厘米。玉为淡绿色,有黄褐色沁斑。器断为三截,粘接而成,为不太规则的圆形。扁圆环状,边缘呈刃状,通体光素无纹饰。玉环在新石器墓葬遗址中有很多发现,有的还打磨得非常规整圆润。此件玉环做工比较粗糙,打磨也不甚圆滑,尽显北方民族的古朴浑厚。对于玉璧与玉环的区别,现在学术界一般将那些孔较小的玉器称为玉璧,孔部明显大于体部者称为...

    1329 玉环 沁斑 玉璧
  • 碧玉双孔瓶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碧玉双孔瓶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碧玉双孔瓶,清乾隆,高22.5厘米,口径4.9厘米,底径10.7×7.3厘米。瓶碧玉质,立体圆雕。瓶身琢成双筒,蟠龙形顶盖。双筒间透雕飞鹰踏熊首像。瓶身上部饰谷纹,中部饰勾云纹,下部饰蝉纹。器底熊之腹部阴刻“大清乾隆仿古”隶书款。谷纹、勾云纹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玉器上使用较多,蝉纹多出现于商末周初的青铜器上。此件玉瓶借鉴了古代器物的装饰纹样,鹰、熊是传统的纹样,...

    1164 碧玉 圆雕 透雕 谷纹 阴刻
  • 青玉镂雕螭凤鸡心佩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玉镂雕螭凤鸡心佩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玉镂雕螭凤鸡心佩,清中期,长8厘米,最宽6厘米。佩青玉质,有紫色沁。鸡心形,通体镂雕二螭、一凤。中心圆孔可用以穿系,以便佩挂。鸡心佩流行于汉代,此佩仿汉代鸡心佩式样,其上装饰的螭、凤纹样亦为战国至西汉时所流行,但清代鸡心佩中心的圆孔较汉代为小,孔四周的纹饰也比汉代复杂得多。...

    1827 镂雕
  • 白玉人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白玉人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白玉人,汉,通高4.8厘米,宽1.3厘米。...

    1107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玉石器藏品
  • 青玉鸳鸯卧莲云龙柄执壶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玉鸳鸯卧莲云龙柄执壶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玉鸳鸯卧莲云龙柄执壶,明,口径9.7厘米,底径7.6厘米,高15.6厘米。...

    1618 执壶
  • 青金石松泉人物山子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金石松泉人物山子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金石松泉人物山子,清乾隆,高14.5厘米,宽19厘米,厚8.6厘米。山子青金石质。石色深蓝并带有金星。整体雕作山形,一面雕刻出山石、松树,一条石阶小路通向山顶的亭子,二老人立于山间,似在观赏、品评瀑布。另一面雕有大松树及倒挂的藤萝,山间溪水湍急,直泻山脚,并翻起两朵大水花。山顶有流云飘绕。清代宫廷制作的山形景观极多,但青金石的作品很少,特别是如此大块的原石...

    1571 山子 白石
  • 白玉十二辰——兔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白玉十二辰——兔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白玉十二辰——兔,明,高4.5厘米,宽3厘米,厚1.7厘米。玉质洁白莹润,十分细腻。器型立体圆雕,兔首人身。玉兔杏眼,尖嘴,嘴分瓣,耳后搭,身穿交领衫,腰中束带,坐姿,右手持折扇,左腿支起,左手肘放在左腿膝盖上高举,呈持握状,但手中无物,可能原有它物后脱落。清代类似十二辰的卯兔坐像为右手持扇,左手持树叶。这种摇扇玉兔形象好似一副古代书生的神态,悠然自得。整器...

    1483 圆雕 玉兔 抛光
  • 绿松石项链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绿松石项链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绿松石项链,战国,长2厘米,宽1.3厘米,厚0.5厘米。绿松石均受沁变色发旧。整条项链由35粒大小不一的扁方珠串成,按中间大两边小的顺序排列。这种彩石项链主要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大多选用水晶、玛瑙、松石等材质。这些彩石一般都琢磨成不同的形状组合在一条项链上,颜色对比鲜明,非常精美。在我国的山东、河南等地曾有出土。这条项链只选用松石一种材料进行制作,并不多见。...

    1028 扁方
  • 金镶翠戒指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金镶翠戒指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金镶翠戒指,清,戒面长1.5厘米,宽1.1厘米,戒圈口径2厘米。戒面为翠制,长方随形,翠绿色,鲜碧通透,水头很足。18开金戒圈,戒圈为死口。戒圈内里镌刻“善记”、“18”等戳记。...

    1564 圈口 水头
  • 玉兽面鸟纹璜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兽面鸟纹璜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长20.8厘米 宽8.3厘米 高0.6厘米黄褐色玉料,局部有经火变黑的痕迹。器体呈半圆形,扁平,上端有两小孔。玉璜正反两面雕满连续回旋纹锦地。正面正中浮雕兽面纹,兽面大眼圈,方鼻,大嘴微张,嘴内出几何状獠牙。璜两端各有一鸟纹,侧身状,眼与鼻较夸张并稍几何化。兽面和鸟纹上均饰有回旋纹。此玉璜同附有一块同形楠木板,上刻有乾隆皇帝七言诗,从诗中可知,其最晚于清乾隆...

    1243 兽面纹 良渚文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