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沈周京江送别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10-17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沈周京江送别图卷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沈周京江送别图卷
时代
门类 绘画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133389)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沈周京江送别图卷❖图片

沈周京江送别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沈周京江送别图卷❖简介

《京江送别图》卷,明,沈周作,纸本,设色,纵28厘米,横159厘米。

此图引首王时敏题隶书“名迹貽徽”。本幅款署“沈周”。钤“启南”。后幅有沈周自题跋文,述作此图原由。另有明代文林书“送吳敘州之任序”、祝允明书“敘州府太守吳公詩序”及多家跋文。

据《吴梅村先生集》考,此图成于明弘治四年(1491年)辛亥三月,沈周时年65岁。图中描绘的是沈周等人在京江送别叙州太守吴愈赴任的情景。吴愈是沈周的朋友,文徵明的岳丈,任所叙州,地处今四川宜宾。画面中主人乘舟远去,众人在岸边长揖作别。此时江南正是杨柳葱郁、山桃烂漫、风光无限之时。作者借描绘江南秀色流露出依依惜别之情,寄情于景,情景交融。远山以粗笔披麻皴法出之,墨色浓重滋润,线条苍秀,反映了沈周成熟的画风。


相关知识科普


沈周

沈周(1427—1509年),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世代隐居吴门,父亲恒吉、伯父贞吉均善画。他早年承受家学,兼师杜琼,后博学宋元诸家,自成一格。一生布衣,优游林下,为人敦厚,笃于友谊,性情随和,胸襟磊落,是吴中众望所归的贤达长者。 绘画上擅长山水、花鸟,尤以山水著称,有粗、细两种面貌。早年主宗王蒙,上追董、巨,以细笔为主;40岁以后博取诸家,着意于黄公望,风格逐渐变粗,形成粗笔风貌;60岁后汲取吴镇画法,笔墨疏简苍劲,格调雄健宏阔。其成熟时期的山水,笔墨上既吸收了宋院体和明浙派的硬度和力感,又保留了元人的含蓄笔致,于苍中带秀,刚中见柔。构图造境方面,无论繁复或简略,都强调山川宏阔之“势”,一改元人空寂之境,又着意于朴实的“质”,于拙中藏巧。他开创了“吴派”画风,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

引首

中国书画手卷的专业术语。指在本幅前面所留的空白纸方,一般用以题写书画名称或高度概括的品评,多为四字,与画心之间有隔水分开。因开卷时首先见其,故称“引首”,最早在明初出现。

王时敏

王时敏(1592—1680年),字逊之,号烟客,晚号西庐老人,江苏太仓人。其祖父是明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王锡爵,父亲是明翰林编修王衡。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举进士,崇祯初以荫仕至太常寺卿,崇祯十三年(1640年)辞官隐居,入清不仕。工隶书,善画山水,以元黄公望、倪瓒为宗,又受董其昌影响。他极力主张恢复古法,反对自出新意,是清初画坛正统派的领袖,后世称“娄东派”,与王鉴、王石谷、王原祁合称“四王”,位列“清初四王”之首,在当时有很大影响。

文林

文林(1445--1499年),字宗儒,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文徵明之父。明成化八年(1472年)进士,官至温州太守。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6年),字希哲,号枝山,因手生六指,故自号枝指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弘治五年(1492年)举人,正德九年(1514年)授广东惠州府兴宁县知县,后转任南京应天府通判,故后世又称之为“祝京兆”。《明史》有传。工诗文书法,才华横溢,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书工各体,融会贯通,蜚声于当时艺坛,与文徵明、王宠并称“吴中三家”,是明代中期极负盛名的书法家之一。其书法博采众长,远法晋唐,复具创新意趣,成为明代书家巨擘。楷书法钟、王宗虞、褚,行书学二王、苏轼,草法旭、素而兼取章草意韵,然法古人而不泥于古法,呈现出独特的书法风貌,自成一家。明人谓其书:“出入晋魏,晚益奇纵,为国朝第一。”存世书法作品较多,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唐宋四家文》卷、《六体诗赋》卷、《牡丹赋》卷、《歌风台》卷等均是他各个时期书法的代表性作品。

吴梅村

吴梅村(1609-1671年),即吴伟业,字骏公,号梅村,江苏太仓人。明祟祯四年(1631年)进士,入清官至祭酒。工书画,诗名显著,与董其昌、王时敏等交往甚笃,曾作《画中九友歌》以纪之。画中九友指董其昌、李流芳、杨文骢、程嘉燧、张学曾、卞文瑜、邵弥、王鉴、王时敏九人。

文徵明

文徵明(1470—1559年),原名壁,字徵明,后以字行,改字徵仲,长洲(今江苏省苏州)人。家世武弁,自祖父起始以文显,父文林曾任温州永嘉知县。他幼习经籍诗文,喜爱书画,文师吴宽,书法学李应祯,绘画宗沈周。少时即享才名,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然在科举道路上却很坎坷,从弘治乙卯(1495年)26岁到嘉靖壬午(1522年)53岁,十次应举均落第,直至54岁才受荐以贡生进京,待诏翰林院。三年中目睹官场腐败,一再乞归,57岁回归故里,潜心诗文书画。绘画兼善山水、兰竹、人物、花卉,尤精山水。早年师事沈周,后致力于赵孟頫、王蒙、吴镇三家,自成一格。画风呈粗、细两种面貌。绘画上与沈周共创“吴门画派”,又与沈周、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书法上与祝允明、王宠并誉为“吴中三家”。 文徵明是继沈周之后的“吴门画派”和文坛的领袖,门人、弟子众多,对当时和后世影响巨大。

披麻皴

山水画皴法之一,亦称“麻皮皴”,由五代董源创始,如元·汤垕《画鉴》所述:董源“山水有二种:一种水墨矾头,疏林野树,平远幽深,山石作麻皮皴。”其状如麻披散而错落交搭,故曰“披麻皴” 。此法善于表现江南土山平缓细密的纹理,董源多运短披麻皴,巨然喜用长披麻皴,董、巨所创江南山水画派系即以披麻皴为显著特点之一。

相关文章

  • 方琮秋山行旅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方琮秋山行旅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秋山行旅图》轴,清,方琮绘,纸本,设色,纵186.6厘米,横153.3厘米。此图是方琮的代表作品之一。图中峰峦叠幛,林木入秋,溪流小桥,行旅者行进其间。整幅画面布局巧妙,结构严谨,房舍及行旅商贾无不似从元人笔下而来,属雅俗共赏之作。款署 “臣方琮恭绘”,下钤“臣方琮”朱白文印、“常存□□”朱文印。有清高宗弘历壬辰(1772年)御题七律诗一首。鉴藏印有 “乾...

    1627 朱白文
  • 傅抱石桃花仕女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傅抱石桃花仕女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桃花仕女图》轴,近现代,傅抱石绘,纸本,设色,纵55厘米,横63厘米。本幅自题:“细擘桃华掷流水,更无言语倚彤云。丁亥白下讲舍写,新喻傅抱石。”钤“傅”朱文圆印、“往往醉后”朱文长方印、“抱石得心之作”朱文方印。丁亥为1947年。此图是一幅唐人诗意画。诗为曹唐《小游仙诗九十八首》之一,全诗为:“偷来洞口访刘君,缓步轻抬玉线裙。细擘桃花逐流水,更无言语倚彤云...

    1952 仕女 全唐诗 渴笔
  • 纳凉观瀑图页 - 故宫绘画藏品
    纳凉观瀑图页 - 故宫绘画藏品

    《纳凉观瀑图》页,宋,绢本,设色,纵24厘米,横24.9厘米。本幅无款印。对幅清朝乾隆皇帝题七言律诗一首。钤乾隆内府诸收藏印。《石渠宝笈续编·乾清宫》著录。此页绘清溪一湾,溪畔水阁掩映在蓊郁的翠树秀竹之中,背景峭壁坚崚,飞瀑如练,溪流急湍击石,清波拂岸,充满着夏日大自然的勃勃生机。水阁之中一高士白衣袒胸踞席而坐,凝视潺湲,若有所思。整幅不用界尺,粗笔徒手绘水...

    1144 内府 石渠宝笈 乾清宫 界尺 文人画
  • 萧云从雪岳读书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萧云从雪岳读书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雪岳读书图》轴,明,萧云从绘,纸本,设色,纵125.3厘米,横47.7厘米。本幅自题七言长诗一首,款署:“壬辰长至,为以至社盟作雪岳读书图。时得三秦好音,附此小歌呈教。钟山梅下弟萧云从。”钤“萧云从”、“尺木子”印2方。“壬辰”为清顺治九年(1652年),画家时年57岁。萧云从的山水画风格多样,但贯穿其中的基本风貌是笔墨多方折而枯瘦,且在方折的骨体中加入一...

    815 萧云从 长至 钟山 渲染 松江派 高远法
  • 夏永映水楼台图页 - 故宫绘画藏品
    夏永映水楼台图页 - 故宫绘画藏品

    《映水楼台图》页,元,夏永绘,绢本,墨笔,纵23.9厘米,横25.3厘米。本幅无款识。对幅为清乾隆皇帝题诗。鉴藏印有乾隆内府诸收藏印,另钤“吴氏子存”1方。因元代另一位界画大师王振鹏曾绘过大明宫,在乾隆的题诗中又有“下临无地上凌空,磅礴精神想象中。此日未详平乐馆,早年曾写大明宫”的语句,所以此幅曾被误定为王振鹏所绘。事实上,夏永的画法虽出自王振鹏,但以小幅见...

    585 夏永 内府 界画 王振鹏 石渠宝笈 乾清宫
  • 董其昌山水卷 - 故宫绘画藏品
    董其昌山水卷 - 故宫绘画藏品

    《山水》卷,明,董其昌绘,纸本,墨笔,纵23.3厘米,横200.6厘米。自题:“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滞归期。玄宰。”钤“宗伯学士”、“董氏玄宰”印。鉴藏印钤“石渠宝笈”、“乾清宫鑑藏宝”、“乾隆鑑赏”、“三希堂精鉴玺”等。画卷中山峦起伏,河湖穿插,屋舍散布其间。董其昌作画往往着力于笔墨技巧的全面展示,而于位置经营等方面并不经意,此卷亦然。...

    1930 董其昌 石渠宝笈 乾清宫 三希堂 披麻皴 黄公望 富春山 沈周
  • 沈周为惟德作山水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沈周为惟德作山水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为惟德作山水图》轴,明,沈周绘,纸本,墨笔,纵103厘米,横40.5厘米。本幅自题七绝:“君出江城我入城,世间行路本无情。水云如海秋潮大,唯有沙鸥作送迎。惟德见过,予出不果迎,以此赎慢。沈周。”后钤“沈启南氏”印。本幅上方有沈㺪、沈木、徐瑾、陈佃、沈橒等人为惟德行书题七绝诗各一首以及沈云所题五绝诗一首。作品描绘湖山景物,远峰苍翠,近渚清幽,岸边溪脚杂木点缀...

    964 沈周 黄公望 倪瓒
  • 郎世宁等乾隆皇帝刺虎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郎世宁等乾隆皇帝刺虎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乾隆皇帝刺虎图》轴,清乾隆,郎世宁等绘,绢本,设色,纵258.5厘米,横171.9厘米。无作者款识、印章。钤乾隆皇帝“八徵耄念之宝”、“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太上皇帝之宝”鉴藏印。本图绘30余岁的乾隆皇帝与侍卫手握长戟,跨步向前欲刺猛虎的场面。作者运用对比的艺术手法,通过表现猛虎在乾隆皇帝的威逼下,止步不前的受惊情景,衬托出乾隆皇帝临危不惧的帝王之气。...

    911 郎世宁 八徵耄念之宝 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 五福五代堂 太上皇 皇帝之宝 满族
  • 王敬铭山水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王敬铭山水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山水图》扇页,清,王敬铭绘,纸本,设色,横46.7厘米,纵16.4厘米。本幅款识:“康熙丁亥长夏畅春直庐为逸瓮老亲家仿倪黄小景设色。未岩王敬铭。”钤“敬铭之印”、“江东”印二方。“康熙丁亥”为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作者时年40岁。按画家款识,这当是一幅仿倪瓒与黄公望绘画特点而作的设色小景山水。具体而言,画家运用了倪瓒一河两岸的构图法绘近景的屋、石和远...

    575 王敬铭 倪瓒 黄公望
  • 金农山水人物册 - 故宫绘画藏品
    金农山水人物册 - 故宫绘画藏品

    清代, 金农作 ,纸本墨笔或设色,纵24.3cm,横31.2cm 《人物山水图》册,清,金农作,纸本,墨笔或设色,每开纵24.3cm,横31.2cm。册共12开,分别绘佛像、山水、人物故事等。第一开:墨笔白描佛像、菩提树,画左自题2行,款“己卯八月”。钤“金吉金印”。第二开:画礼佛图,右方自题6行,款“心出家盫僧畫記”。钤“金吉金印”。第三开:画秋林共话,左...

    655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绘画作品藏品
  • 碧桃图页 - 故宫绘画藏品
    碧桃图页 - 故宫绘画藏品

    《碧桃图》页,宋,纨扇页,绢本,设色,纵24.8厘米,横27厘米。本幅无款。钤鉴藏印“于”、“腾”、“阿蒙精赏”3方。图中盛开的碧桃红白相映,枝叶扶疏,娇柔妩媚。虽然画面上仅绘桃花两枝,但它的繁花簇簇、苞蕾盈枝则透露出浓郁的春意。花瓣用多变的细线条勾描后再以白粉或粉红色多层晕染,嫩叶用细红线勾轮廓和叶筋,然后填以花青和汁绿。整幅画面赋色淡雅,自然生动,体现了...

    467 碧桃 纨扇 册页
  • 王愫岩畔垂纶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王愫岩畔垂纶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岩畔垂纶图》轴,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王愫绘,纸本,水墨,纵47厘米,横27.5厘米。作者自题:“岩畔垂纶。丙戌三月望日于枫江渔舍写此并题以诗。一櫂逍遥钓晚汀,寒云漠漠水泠泠。平生不识骑牛子,却笑严陵应客星。朴庐。”迎首钤“娄东宗派”白文印,款下钤“王愫印”白文印,右下角钤“游娱绘墨”朱文印。鉴藏印钤“虚斋秘玩”白文印。款识中的“丙戌”为清乾隆三十...

    1630 王愫 望日 进深
  • 西旅贡獒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西旅贡獒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明,绢本,设色。纵160.4厘米,横102.5厘米图中描绘一位高鼻深目、长满胡须的胡人,手牵獒犬,坐在皇宫外的汉白玉台阶上等待进贡。早在先秦时期,西部少数民族便开始向中原进贡獒犬。《尚书·旅獒》记载:“惟克商,遂通道九夷八蛮,西旅厎贡厥獒。”按孔颖达注疏,“西旅”是指西部羌族。《尚书·旅獒》篇是劝戒帝王不能因喜好所贡獒犬而“玩物丧志”,而“贡獒图”则是用以歌...

    1321 胡人 尚书
  • 张远刘景荣三生图像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张远刘景荣三生图像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刘景荣三生图像》轴,清,张远绘,绢本,设色,纵169.3厘米,横61.7厘米。画面左下角款署:“张远谨写。”下钤2印。这是一幅颇具趣味性的人物肖像画作品。画面表现了刘景荣三世的生活情景。在竖条形的画面上,中部是一组着清代服饰的人物,当中一人头戴冠,身着官服,双手抱腕于胸前。前方的两位仆从手持节旄,身后的两位仆从手捧印、剑相随,俨然封疆大吏在道路上行进,表现...

    821 刘景荣 张远 肖像画 波臣派
  • 沈周西山雨观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沈周西山雨观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西山雨观图》卷,明,沈周绘,纸本,墨笔,纵25.2厘米,横105.8厘米。画心无款识,钤“沈”(朱方)、“石田”(朱方)、“启南”(朱方)印。引首 文徵明书“西山雨观”隶书四字。后有陈沂、顾璘、文徵明、汤珍、蔡羽、徐充、文彭、盛时泰、文嘉九家题跋。鉴藏印钤“乾隆御览之宝”、“乾隆鉴赏”、“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子孙永保其用”、“修竹馆”、“石渠宝笈...

    495 沈周 画心 引首 文徵明 陈沂 汤珍 蔡羽 文彭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