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金廷标仕女簪花图轴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金廷标仕女簪花图轴 |
时代 | |
门类 | 绘画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故00005272)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金廷标仕女簪花图轴❖图片
金廷标仕女簪花图轴❖简介
《仕女簪花图》轴,清,金廷标绘,绢本,设色,纵223厘米,横130.5厘米。署款:“臣金廷标恭画。”钤印一方,模糊不辨。
图中精致的家具、富丽的陈设所构筑出的典雅高贵的环境,表明此图表现的是宫廷女子日常生活的景象。梳妆打扮是贵族妇女每日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此,她们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图绘晨起的女子对镜理妆的情景。她为了取得良好的照镜角度,不禁起身而立,双目注视着桌上的铜镜,同时,左手缓缓地往云鬓上插玉簪。情节生动,人物举止自然,显示出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准确传神的艺术表现力。
图中女子杏脸桃腮,皓齿朱唇,身段婀娜多姿,富于曲线变化,体虚力弱中显现出娇柔典雅的娟秀气,体现出清代仕女画清新俊秀的时代特征。人物衣纹用笔顿挫转折,线条遒劲刚健,与以界画方式表现的家具及室内装饰物所采用的守规守矩、见棱见角的线条相互呼应,笔墨格调于统一中显现出所绘物象不同的质感。此幅构图颇具机巧,近景为全身像的簮花女子,中景系若隐若现的理书侍女,远景是含烟带雾的翠竹一隅。繁复的画面,既未掩簪花的创作主题,又通过近、中、远三景的自然展现加强了画幅的立体、纵深效果,从而在有限的画面上扩展出无限的空间。
相关知识科普
仕女
“仕女”始称“士女”,其原义泛指男女。(“士女”一词最早出现在《管子》卷第十九,“五臭所校,寡疾难老,士女皆好”。其意指男女,并未指向未婚之男女。《楚辞》中亦为男女通称。)至汉刘向《列女传》中《启母涂山》“厘尔士女,从以孙子”之义,此时专指女性。其后,经陆善经补注的南北朝《古今同姓名录》中记有二高云,“一西秦,时僭改元正始。一唐人,画仕女,上品”。其后,朱景玄在《唐朝名画录》中记周昉“画士女为古今冠绝”,称其为神品,同书亦记陈闳、张萱、王定、王 、萧溱、张涉、张容等均画士女,或入妙品、能品,专指以描绘古代贵族妇女为题材的中国画。宋代以后,“士女”与“仕女”并用,而“仕女”一词渐为流行,其义指相貌秀丽的女子。
金廷标
金廷标(生卒年不详)字士揆,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少从父学。乾隆二十五年弘历南巡,他献画称旨,入了清宫,以作画供奉内廷。
界画
指依靠界笔直尺划线的绘画。以宫室、楼台、屋木等建筑为表现对象,又称“宫室画”、“屋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