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董其昌楷书东方朔画像碑赞卷 - 故宫书法类藏品

10-22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董其昌楷书东方朔画像碑赞卷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董其昌楷书东方朔画像碑赞卷
时代
门类 书法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101886)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董其昌楷书东方朔画像碑赞卷❖图片

董其昌楷书东方朔画像碑赞卷 | 故宫书法类藏品

董其昌楷书东方朔画像碑赞卷❖简介

《东方先生画赞碑》卷,明,董其昌书,纸本,楷书,纵24.5厘米,横558.6厘米。

卷末自识:“颜尚书此碑,苏学士书所自出。世谓苏学徐浩者,乃行楷一种耳。予蚤年临《多宝塔碑》,今仿《画像赞》,犹似伽叶起舞。丙午除夕前一夕燭下识。董其昌。”卷前隔水楷书四字:“参指头禅”。卷后有近清人宋伯鲁、近人裴景福、华盦道士李玉梅、沈尹默等四家题跋及观款。鉴藏印钤“乾隆御览之宝”、“三希堂精鉴玺”、“石渠宝笈”等28方。

此卷临唐颜真卿东方朔画像碑赞》(该碑在山东陵县),书于明万历三十四年十二月二十八日(1606年2月5日),董其昌时年52岁,为其被迫辞去湖广提学副使后不久之作。

该卷师法颜真卿,落笔精绝,笔法劲健,意境高远,为董氏中年时期楷书的代表性杰作,清裴景福称此作有“云鹤游天,群鸿戏海”之美。卷首所临碑额“汉太中大夫东方先生画赞碑”更为其罕见之篆书作品。

董氏17岁初学书法即以颜真卿《多宝塔帖》为宗,数十年来始终临习颜书不辍,并以颜体的朴拙避免笔法圆熟的“俗态”。


相关知识科普


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年),字玄宰,号思白,又号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卒谥文敏。精于书画鉴赏,富收藏。在书画理论方面主张“南北宗”,对晚明以后的画坛影响深远。工书法,自谓于率易中得之,其董派书风对当时及清初书坛有极大影响。其书画创作讲求追摹古人,但并不泥古,在笔墨的运用上追求先熟后生的效果,拙中带秀,体现出文人创作中平淡天真的个性,并以其为代表,形成著名山水画派“松江派”。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集》、《画旨》等。

徐浩

徐浩(703—782年),字季海,唐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徐峤之之子,张九龄的外甥。官至会稽郡公、太子少师。工正、行、八分书。《新唐书》记载徐浩“尝书四十二幅屏,八体兼备,草隶尤工”。传本墨迹有《朱巨川告身》、《不空和尚碑》等。

引首

中国书画手卷的专业术语。指在本幅前面所留的空白纸方,一般用以题写书画名称或高度概括的品评,多为四字,与画心之间有隔水分开。因开卷时首先见其,故称“引首”,最早在明初出现。

宋伯鲁

宋伯鲁(1854—1932年),字芝栋,陕西醴泉人。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进士。曾与“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杨深秀合疏弹劾礼部堂官许应騤阻挠新政。变法失败后,回原籍致力于书画。著有《海棠仙馆集》。

裴景福

裴景福(1865—1937年),字伯谦,号睫闇,安徽霍丘人。清光绪十二年(1894年)进士。极富收藏。编撰《壮陶阁书画录》。

沈尹默

沈尹默(1883—1971年),原名君默,吴兴(今浙江湖州)人。早年留学日本,任北京大学教授多年。晚年寄居上海,鬻书自给。

三希堂

位于紫禁城西六宫之一养心殿内西暖阁,原为乾隆皇帝的书房,名温室。因内府收藏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乾隆皇帝视为稀世之宝,贮藏于此,并撰《三希堂记》,阐释“三希“之深意,遂易名为三希堂。至今仍保持原貌。

石渠宝笈

清乾隆、嘉庆间宫廷书画著录书,共有三编,初编成书于乾隆十年(1745年),共四十四卷;续编成书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共四十卷;三编成书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共二十八函,一百二十册。书中收录了清朝宫廷所藏五帝御笔、历朝书画、本朝书画以及少量的碑帖和织绣作品近万件。

颜真卿

颜真卿(709—785年),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一说临沂(今属山东)人。唐代书法家。曾任平原(今属山东)太守,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世称“颜平原”、“颜太师”、“颜鲁公”等。书法初学褚遂良,后请教张旭,深悟笔法。参用篆书笔意写楷书,真书笔力弥满,端庄雄伟,气势森严,行书遒劲郁勃,阔达自在,书风明显区别于二王(羲之,献之)和唐初诸家,对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世称“颜体”。与当时另一位书法家柳公权并称“颜柳”。唐人《书评》论其书:“如荆卿按剑,樊哙拥盾,金刚嗔目,力士挥拳。”传世墨迹有正书《自书告身》、行书《祭侄文稿》和《刘中使帖》,碑刻有《争座位帖》、《多宝塔碑》、《东方画赞》、《颜家庙碑》、《麻姑仙坛记》、《颜勤礼碑》、《中兴颂》等。后人辑有《颜鲁公文集》。

东方朔

东方朔(公元前154-前93年),字曼倩,平原厌次(今山东陵县)人。《史记》和《汉书》有传。汉武帝时官至太中大夫,以善辞赋、巧词令、诙谐滑稽、语锋机智幽默而闻名,《汉书》称他为“滑稽之雄”。约东汉末年,民间奉其为仙。据《旧小说·甲集一·东方朔传》载,东方朔在世时曾对人说,天下知其底细者唯大王公一人。东方朔死后,汉武帝召大王公询问,大王公说不知。帝问大王公有何擅长,答曰观星。帝又问诸星是否皆在,大王公回答说诸星俱在,唯独岁星失踪18年后复现。于是武帝长叹道,东方朔在帝身边18年,却不知其为岁星。

相关文章

  • 陈献章行书兰亭序卷 - 故宫书法类藏品
    陈献章行书兰亭序卷 - 故宫书法类藏品

    《兰亭序》卷,明,陈献章书,纸本,行书,纵30.7厘米,横487厘米。款署:“白沙”。钤印:“石斋”。另有项子京、王武、陈君从等人藏印十余方,及张问陶跋文一则。此卷为陈献章应友人之命,书录《兰亭序》之文,完全以自己的风格作书,而非临摹之作,故笔墨奇古,不拘一格。因揭裱重装之故,导致序文中“映带左右虽无”六字缺失,以及“或因寄所讬”至“古人云死生亦”一段,与“...

    771 兰亭序 陈献章 项子京 张问陶
  • 伊秉绶行书临帖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伊秉绶行书临帖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行书临帖》轴,清,伊秉绶书,纸本,纵93.6厘米,横43.8厘米。释文:世南近臂痛,廢書不堪覼縷也。十三日遣書,得書爲慰可言也。手山十弟屬秉綬。嘉慶九年四月八日重遇於邗上。此幅书写内容为唐虞世南《临乐毅论帖》(见《淳化阁帖》卷四),仅节临了首尾部分,中间缺少数字,计3行,末楷书识云:“手山十弟属秉绶。嘉庆九年四月八日重遇于邗上。”下钤“墨卿”、“伊秉綬印”...

    829 伊秉绶 虞世南 淳化阁帖 引首 颜真卿 章草 知府
  • 郑燮行书诗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郑燮行书诗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行书诗》轴,清乾隆,郑燮书,纸本,行书,纵180.1厘米,横41.5厘米。此幅作品录《真州杂诗》及《姑恶》诗,个别字句与诗集略有出入。书法结体疏密相间,运笔秀劲潇洒,乃其晚年行书精品。释文:“一江离思水潺潺,绿酒红亭怨小蛮。芳草不曾遮远道,浮云只是负青山。缫丝无力春船(点去)老,系臂何心彩缕闲。咫尺乡原千里阔,大刀头阙几时还? 真州杂诗。蚕字误写船字。小妇...

    891 郑燮
  • 吴俊卿篆书临石鼓文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吴俊卿篆书临石鼓文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篆书临石鼓文》轴,清,吴昌硕书,纸本,纵149.5厘米,横82.3厘米。释文:田車孔安鋚勒既簡左驂旙旙右驂騝騝吾以郪于原吾  止陆宮車其寫秀弓寺射  麋豕孔庶麀鹿雉兔其又何其奔大出各亞旲執而勿射庶『0168』『0168』麋豕君子逌樂右臨獵碣第三吾家賴父先生嘗謂:臨石鼓宜重嚴不(而)不滯,宜虛宕而不弱,近時作者唯臯文張先生能之,缶願學焉而已。乙卯夏五月客滬上...

    770 吴昌硕
  • 张问陶行书七律诗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张问陶行书七律诗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七律诗》轴,清,张问陶书,纸本,行书,纵102厘米,横31厘米。释文:墟落人烟带晚霞,夕阳偏照梵王家。高低秃柳溪千折,远近寒原路几叉。霍霍饥鹰盘古戍,茸茸冷蝶抱秋花。三间农屋书难借,却好柴门到酒车。题画。甜红邻枣一枝低,小雨迎凉络纬啼。新酒未温杯影洁,秋衣初办剪声齐。书残尽费闲心补,画好时防俗手题。过眼诗名谁自保,纵教纸贵莫烖梨。漫兴。庚申闰四月二日,张问...

    250 张问陶 米芾 徐渭
  • 王守仁行书铜陵观铁船歌卷 - 故宫书法类藏品
    王守仁行书铜陵观铁船歌卷 - 故宫书法类藏品

    《铜陵观铁船歌》卷,明,王守仁书,纸本,行书,纵31.5厘米,横771.8厘米。释文:铜陵观铁船,录寄士洁侍御道,契见行路之难也。青山滚滚如奔涛,铁船何处来停桡。人间刳木宁有此,疑是仙人之所操。仙人一去已千载,山头日日长风号。船头出土尚仿佛,后冈有石云船稍。我行过此费忖度,昔人用心无己忉。由来风波平地恶,纵有铁船还未牢。秦鞭驱之不能动,奡力何所施其篙。我欲乘...

    1362 王守仁 米芾 徐渭
  • 董文骥行书七律扇页 - 故宫书法类藏品
    董文骥行书七律扇页 - 故宫书法类藏品

    《七律》扇页,清,董文骥书,金笺,行书,纵16.4厘米,横49.8厘米。释文:       寻仙向玉清,独倚雪初晴。木落寒郊迥,烟开叠嶂明。片云盘鹤影,孤磬杂松声。且共探名理,归途月未生。易农骥。款署:“易农骥。”钤“文骥”朱文印,引首钤 “千里如面”朱文印,鉴藏印为“龙友”朱文印。此扇页书唐代著名诗人李群玉《游玉芝观》五律诗一首(原诗见《全唐诗》卷569第...

    1457 董文骥 引首 全唐诗 董其昌
  • 彭年行书诗翰册 - 故宫书法类藏品
    彭年行书诗翰册 - 故宫书法类藏品

    《诗翰》册,明,彭年书,纸本,册页,共7开,每开纵26厘米,横33.5厘米。行书,68行。《诗翰》册释文钤“孔嘉”、“隆池山人”印2方。收藏印钤“又书氏藏”、“破研斋”等印。此册书法欹峭微侧,有苏轼书法意韵。王世贞《吴中往哲像赞》云:彭年 “书初法晋人,己为楷,其小者信本(欧阳询),大者清臣(颜真卿),行、草则子瞻(苏轼)。”但彭年舍苏轼丰腴、偏肥、卧笔,而...

    1251 彭年 册页 诗翰册释文 苏轼 王世贞 吴中 欧阳询 颜真卿
  • 刘珏草书七律诗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刘珏草书七律诗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七律诗》轴,明,刘珏书,纸本,行书,纵121.2厘米,横42.2厘米。释文:孝行廉名是处闻,公门无迹口无文。陈情两度能终制,泣血三年不茹荤。天上星辰丹凤阙,江南烟雨白鸥群。楼船一路行休缓,史馆诸儒待子云。方庵翰林,终制起复。珏赋诗为别,情见乎词,观者幸恕其不工,而取其不浮也。时成化二年岁次丙戌孟夏上澣,山西按察佥事奉勅提督屯种、致仕、邑人刘珏廷美书于居第之...

    654 刘珏 引首 朱之赤
  • 韩道亨行书临兰亭序册 - 故宫书法类藏品
    韩道亨行书临兰亭序册 - 故宫书法类藏品

    《临兰亭序》册,明,韩道亨书,纸本,行书,本幅4.5开计9页,前附页2开计4页,引首半开,每页纵24.3厘米,横11.4厘米。本幅临《兰亭序》,钤“宝晋斋”朱文印一方。文后作者行书自识一段,言及自王羲之等人兰亭禊会至今1260年来,临摹《兰亭序》者众多,皆因右军兰亭令天下书家神往,作者于万历癸丑得兰亭于“几公”处,遂因“年月之同”而生感慨。款署“春二月既望...

    764 兰亭序 引首 王羲之 奚冈 王澍 杨岘
  • 张裕钊行书七言联 - 故宫书法类藏品
    张裕钊行书七言联 - 故宫书法类藏品

    《行书七言联》,清,张裕钊书,纸本,纵129.5厘米,横29.6厘米。此联书赠“怀初尊兄大人”,末款“弟张裕钊”。下钤“张裕钊”、“廉卿”印二方。具体书写时间不详。本幅无藏印。此联书法清劲洒脱,落墨沉实,折笔方劲处犹存北碑韵致,转笔处用提顿法,以方为圆,落墨含蓄,诚如康有为所云:“故为锐笔而实留,故为涨墨而实洁。”结字谨严,内紧外拓,颇具高古浑穆之气,代表了...

    1584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书法类藏品
  • 杨桓等书无逸篇卷 - 故宫书法类藏品
    杨桓等书无逸篇卷 - 故宫书法类藏品

    《无逸篇》,纸本,元,杨桓篆书,卷本,纵27.4厘米,横64.5厘米;萧『0160』隶书,纵27.4厘米,横60.3厘米。杨桓、萧『0160』分别以篆、隶体书写了《尚书·无逸篇》全文,后面还有赵孟頫以小楷体书写的《无逸篇》,三段现合装为一卷,后有揭傒斯诗题及清年羹尧跋。经清乾隆内府收藏。全卷藏印58方,半印一方。杨桓此幅篆书有别于秦汉以来小篆的“尚婉而通”,...

    360 杨桓 萧0160 赵孟頫 年羹尧 内府 诅楚文
  • 蔡羽楷书游金陵诗扇页 - 故宫书法类藏品
    蔡羽楷书游金陵诗扇页 - 故宫书法类藏品

    《游金陵诗》扇页,明,蔡羽书,洒金笺,扇页,纵15.3厘米,横43.6厘米,楷书,32行。释文:禾黍离离苧葛轻,天河流水照人明。百重紫气浮陵谷,千堞黄金拥帝城。甬道从来方骑入,景风偏傍上林生。日高正见长杨殿,白面书生挂剑行。右入高桥门。镐京元是旧封疆,紫禁重重鏁未央。画角常吹城上月,羽林犹宿殿前霜。陂塘潋滟天渠远,观阁玲珑苑树长。闻道明堂有钟鼎,几多功德记天...

    672 蔡羽 王履 王守
  • 董其昌草书七绝诗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董其昌草书七绝诗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七绝诗》轴,明,董其昌书,金笺,草书,纵145.1厘米,横34.7厘米。释文: 水北原南野草新,雪消风暖不生尘。城中车马知无数,能解闲行有几人。款署:“其昌。”钤“董氏玄宰”、“大宗伯印”、“玄赏斋”。鉴藏印有“鹤舟所藏”、“紫云山房鉴藏书画印”。本幅书唐张籍《与贾岛闲游》七言诗,文字与原诗作有出入。此幅诗轴未署年款,从书风及所钤“大宗伯印”判断,当为董其...

    1006 董其昌 张籍 贾岛
  • 马衡篆书七言联 - 故宫书法类藏品
    马衡篆书七言联 - 故宫书法类藏品

    《篆书七言》联,近现代,马衡书,纸本,纵105.3厘米,横26厘米。 释文: 执逜执射佳所好,不朴不华是谓真。 上联款:“月涵先生六十寿”;下联款:“叔平马衡集猎碣文”。款下钤“马衡印”。 本幅对联是马衡为“月涵”先生60岁大寿集石鼓文字所书。 此联中锋行笔,结字宽博,笔画圆润,舒缓自如,颇见功力,这与书者毕生致力于金石学的研究...

    892 马衡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