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在房产上听到公摊面积,那么对于土地分摊面积大家又了解多少呢?下面就来为大家简单介绍介绍,土地分摊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的?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来看看吧。
土地分摊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的?
分摊面积=公摊系数*套内建筑面积。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就是公摊面积,简称公摊。
公摊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
1、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公摊面积。
2、公摊面积=公摊系数*套内建筑面积。
3、公摊系数=总公共分摊面积/(套内建筑面积*总套数)。
4、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墙体面积+阳台面积。
土地分摊的类型有哪些?
1、平面土地使用权分摊。这种类型分摊较简单,可按独自面积在共有使用权面积中的比例确定。
2、多层建筑物土地面积分摊。其中包括多层多用途和多层单一用途土地面积分摊,在这种情况中土地只作为建筑物的附属形态出现,但由于用途不同,地价不同,土地使用者应分摊的税费就不同,享有的土地面积也不相同。
具体分摊方法包括:
1、平均分摊法。这是目前被广泛采用的方法,适用于平面使用土地分摊和划拨用地分摊,其分摊面积一般按共有使用者之间各自在该宗地内拥有的地上附着物的占地面积或建筑面积来确定。可用以下公式计算:
土地共有使用权分摊面积=使用者独立拥有的占地面积或建筑面积-在共有土地上全部使用者的占地面积或建筑面积总和×土地共有使用权面积。
2、土地用途分摊法。或称地价分摊法,适用于对多层多用途建筑物进行土地分摊。在土地利用当中,由于土地用途不同,层数不同,土地产生的价值就不同,按照不同用途地价在土地所有用途地价中的比例对土地进行分摊,确定使用者拥有多少土地面积,应承担多少税费,可以说是比较公平合理的一种方法。具体操作可用以下公式:地分摊面积=底层土地面积×(某一用途地价-不同用途地价之和)×某一使用者拥有的层数
其中相同用途的地价累加,这一公式也适用于同一层有多种用途的建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