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驹为“民国四大公子”(张学良、溥侗、张伯驹、袁克文)之一,是集收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于一身的旷世奇才。妻子潘素是一位天赋异禀的女画家。他们相知相守五十年,被称为近现代画坛最著名的艺术伉俪、神仙眷侣。
张伯驹作品《同气并芳》
张伯驹和潘素相识于1935年的上海。初次见面,张伯驹即被风华绝代的潘素所打动,惊叹她为天女下凡,并提笔写下对联:“潘步掌中轻,十步香尘生罗袜;妃弹塞上曲,千秋胡语入琵琶。”他用掌中作舞的飞燕、千里和亲的明君、步步莲花的潘妃、罗袜香尘的洛神四大佳人来赞誉眼前的这位红颜,并且发誓要娶她为妻,潘素也被张伯驹的才情所吸引,二人冲破各种阻碍,喜结连理。婚后,张伯驹大力栽培潘素,带她访遍名山大川、寻尽鸿儒雅士。铁杵磨成针,经过不懈的努力,天资聪颖的潘素,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青绿山水女画家。平日里,夫妻二人相互学习,谈艺共勉,并以家中所藏历代名画真迹为本,潜心临摹,他们常常是潘素作画,张伯驹题写诗词。潘素的画,素雅空灵中透着温和宁静;张先生的字,潇洒飘逸中显露出闲散风雅,他们的作品诗情画意,珠联璧合。
张伯驹行草书七言对联
张伯驹的书法线条笔划似乎有一种飘逸的动感,如羽飞燕舞,清妍秀美,人们称之为“鸟羽体”。先生八十二岁高龄创作的这副行草书七言对联(上图):“莺歌燕语皆朋友,石铄金坚到子孙。”字迹清古,袅娜多姿、飘逸洒脱、自成一家,是其晚年风格的主要表现,也是先生书法日臻精妙的重要阶段。画家刘海粟曾评价张伯驹的这类书法:“运笔如春蚕吐丝,笔笔中锋,夺人视线,温婉持重,飘逸酣畅,兼而有之,无浮躁藻饰之气。目前书坛无人继之。”学者刘叶秋则说张伯驹的书法:“书兼行草,圆劲挺秀,卓然大家风范。”从这副对联看来,先生作字喜抢锋入纸以增气势,字虽不大,亦同样使人感受到力实腕沉之貌。至于使转的灵动自如,则是通过笔势的映带、自然而然地传承出现的轻重、欹侧来反映的,这些非是当下大谈“创作”的书法作者们所能达到的。其结体中的大量留白与空灵的气格,可谓是张伯驹书法的“招牌”。这些留白之处,乍一看,几近脱节,然细思量,却是趣味无穷。
潘素《华岳山麓图》
潘素《华岳山麓图》(上图)是一件非常传统的青绿山水画作。画面山峰高耸,气势逼人,但因其青绿色调十分淡雅,从而减少了高山压迫的凌厉之气。以史为师,使得潘素的绘画作品无论在构图技法或笔墨设色上均流露出怀古的情愫。红学家周汝昌评潘素山水画作:“潘素女史,张伯驹先生之夫人,画家,专工宋派山水,不但笔下功力深厚,尤擅大幅巨制,稜稜凛凛,气势宏廓,而又富巨丽之景光,精致之法度,无一丝柔弱粗陋鄙俗气息。此在女流,尤称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