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女歌手》创作于1984年,采用的是平光,画面浑厚而单纯,背景是宋代山水画大师范宽的《雪景寒林图》,营造出一种典雅宁静的艺术美。1988年,靳尚谊将这幅画捐赠给中央美院美术馆。作为当代著名的油画家和美术教育家,靳尚谊在人物画特别是肖像创作上进行了积极探索,他1983年创作的代表作《塔吉克新娘》,成为中国美术馆展出率最高的作品之一,其肖像系列作品为中国画坛带来清新之风。
△ 靳尚谊 《青年女歌手》 54×74cm 布面油彩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油画《齐白石像》是吴作人的代表作之一,是中国油画中富有民族气派的经典佳作,标志着吴作人的油画创作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被俄罗斯美术鉴赏家札莫希金称赞为“完全可以和列宾的《托尔斯泰像》相媲美”的作品。《齐白石像》的成就,最重要的在于吴作人对白石老人有着透彻的了解,创作这幅画时,齐白石已经年过九旬了。画面上人物形象的每个部分,大至身躯,细至须发,其造型设色,无不与老人的气度神采有关,显示出老人敦厚庄重、泰然自若的安详仪态,这就奠定了人物的造型基础。设色的基调,是虾青大袍与白发童颜的相映,显出老人阅历之深,又具有赤子之心。细节上,这幅肖像的眼神、嘴神、手神皆有独到之处,耐人寻味,意趣无穷。靳尚谊赞叹:这是吴先生最好的作品。
△ 吴作人《齐白石像》 113×86cm 布面油彩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出生于上海的艾中信,师从徐悲鸿、吴作人等第一代油画大师,是我国第二代杰出的油画家。《雪里送炭》中,朴素的灰调色彩被画得滋润、透明、沉着,把一种亲近的人情和空旷中的忧思揉在一起,生动感人,画中有诗,不愧为传世精品。
△ 艾中信 《雪里送炭》 72×88cm 布面油彩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群英会上赵桂兰》是现实主义代表性画家林岗的名作。1950年9月,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和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在京召开,会议为美术创作提供了许多重要题材,不少画家在会议期间为劳模画肖像或为创作收集素材。其中,为保护工厂财产不受损失而负伤的劳模赵桂兰出席了会议,受到毛主席的接见,林岗就选择画她。1951年1月,《人民日报》的“人民画刊”在显著位置上发表了林岗的年画《群英会上的赵桂兰》,以古典的精细严谨、和谐的风格、内容和技巧的高度结合,把新年画创作推向一个时代高峰,获得第二届全国年画评奖一等奖,其印刷作品累计出版发行百万份以上。靳尚谊说,这是借鉴西方油画构图创作的年画经典,对中国美术界的创作影响巨大。
△ 林岗 《群英会上赵桂兰》 176.5×213.5cm 绢本设色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起家》是我国著名油画家詹建俊的成名作,创作时年仅26岁,却构图上乘,十分成熟。画面呈现的是,北大荒的垦荒青年于暴风雨即将来临时,在杂草丛中安营扎帐的场景。阴郁的天空,狂风下的杂草,人们紧张的神情和忙碌的身影,无不暗示着暴风雨将至。整个画面中最醒目的是被狂风吹得飞舞的白色帐篷,它在漫天浓云中形成一道强有力的旋律,将整个场景包括画中人物都带动了起来。《起家》抓住了我国20世纪50年代的时代脉搏之一:在那个年代,无数热血青年积极响应号召奔赴北大荒,通过辛勤劳动开拓荒野,创造新的历史,表现出一种青春无悔的英雄主义情结和浪漫主义情怀。
△ 詹建俊《起家》 140×348cm 布面油彩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著名画家范曾的《文姬归汉图》作于1962年,24岁的范曾即将从中央美院毕业,血气方刚的他,看到北京人艺剧院正在上演郭沫若剧作《蔡文姬》,画兴勃发,遂以《文姬回汉》为题开始毕业创作,画就这幅长达2.7米、人物多达30余位的工笔重彩画。作毕,他将画作呈送郭沫若,郭老目睹后大为赞赏,亲笔在画面上题写了一首48句的五言古律,这首诗后来在《人民日报》和《文汇报》发表,成为其佳作之一。这幅画显示出范曾笔墨线描的良好功力,骆驼和马的姿态也比较生动。据说当年参加毕业作品展出时,郭沫若的题诗和落款是被遮掩住的。
△ 范曾《文姬归汉图》 98×272cm 绢本设色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陈丹青的较小尺幅油画《洗发女》。38年前,正是改革开放之初,27岁的陈丹青以7张描绘藏民生活的《西藏组画》名声大噪,让人们从艺术作品中看到了生活本身,被称为中国当代美术史的里程碑。其中一幅《洗发女》质朴而真实地表现了一位藏民为妻子洗发的场景。该作品中,男人背对观众弯腰舀水为女人冲头,女人上半身裸露背对观众,身姿美丽,情景感人。但是,画作左侧缘何出现一位袒胸露乳、面对观众的女人呢?这个问题,陈丹青在文章《我的七张画》中给出答案,原来,他把洗完后站着梳头的妻子的身影也画了进来,多少有点“时空穿越”。有趣的是,陈丹青曾自评,7张画里最不喜欢这张,甚至想过撕掉。但经历了时间的洗礼,它成了名画。
△ 陈丹青《洗发女》 54×68cm 布面油彩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以上内容《《青年女歌手》等画作欣赏》由美术资料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