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书画常识 | 陈师曾《读画图》,有意味的“画中画”

时间 : 07-19 投稿人 : 大熊 点击 :

陈师曾(1876—1923),名衡恪,号槐堂、朽道人,江西义宁(今修水)人。曾留学日本,善诗歌、书法,尤长绘画。山水画在师法明代沈周、清代石涛的基础上,注重师法造化。人物画注重神韵,多带有速写和漫画的纪实性。他还对现代画家齐白石影响颇深,劝其自出新意,变通画法。著作有《中国绘画史》《中国文人画之研究》等。

陈师曾《读画图》,有意味的“画中画” | 书画常识

△ 读画图(国画) 87.7×46.6厘米 1917年 陈师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民国六年(1917年),是历史上让人难以忘记的大灾之年。尤其京畿、直隶一带,先是春夏季节旱情严重,后于7月下旬、入秋后又连降几次暴雨。一时间,铁路被冲断、农田被淹、秧苗被毁,受灾区域之广,人数之多是数十年所未见。水灾发生后,北洋政府、慈善团体、文化人士等纷纷筹措赈济。陈师曾的这幅《读画图》描绘的正是当时艺术界以展览形式赈灾义捐的场面。

陈师曾《读画图》,有意味的“画中画” | 书画常识

△ 读画图 局部 -1

画上题跋这样描述:“丁巳十二月一日,叶玉甫、金巩伯、陈仲恕诸君,集京师收藏家之所有,于中央公园展览七日,每日换新,共六七百件,取来观者之费,以振京畿水灾,因图其当时之景,以记盛事。

陈师曾《读画图》,有意味的“画中画” | 书画常识

△ 读画图 局部 -2

由此可知,《读画图》的创作来自于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而解读该作品,也从侧面让我们了解到当时北京文化人的一些生活场景。首先,画面并存了创作者与观者的视角。对创作者陈师曾而言,他是将自己所看到的展览场景如实生动地记录下来。作为看展的观众,有的俯首注视身前摆放的长卷与册页,有的仰面观看墙上悬挂的画轴,或正或侧,神态各异,无一雷同。其次,以时装入画,表现了社会各阶层人士。画面上约有20人,主要以年岁稍长者为多,有中国人,也有洋人。你看那些观众的衣着,既有长袍马褂头戴瓜皮帽者,也有西装革履戴礼帽的,还有穿高跟鞋带手套的时髦女郎。他们集聚一堂,观展之余好像还不忘品评讨论,气氛热烈,似乎都被展出的藏家作品所吸引。再者,该画呈现了一个不同于文人雅集式的美术展览形式。

陈师曾《读画图》,有意味的“画中画” | 书画常识

△ 读画图 局部 -3

一般而言,中国古代的书画交流基本是处在一个特定的、又有些私密的范围内进行,即“文人雅集”。像画面上表现的这种美术展览,其实是伴随着近代西学东渐的风气传入的,这一形式真正开始普遍起来是在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因此,陈师曾在创作此画时,美术展览其实还是个比较新鲜的事物。对于美术家来说,参加这类助赈、有公益性质的书画展览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他们的社会关怀与责任感。此外,具体描绘上,作者在表现人物面部时用笔简洁随意,略带漫画色彩。形体塑造上省略了传统人物画当中的线条,以大块墨色代之。尽管人物众多,但以“之”字形构图,排列错落有致,因而不显凌乱。并且,他还借鉴了一些西方画法,用色涂染,深浅浓淡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尤其画面上有意为之的空白处,反映出他在营造环境时对光线的感受和表现。尽管画面人物众多,但画作字形构图,排列错落有致,并不显得凌乱。

陈师曾《读画图》,有意味的“画中画” | 书画常识

△ 读画图 局部 -4

就此画创作者陈师曾来说,出生在“义宁陈氏”这样一个人才辈出的大家族中。其祖父陈宝箴是近代维新运动的代表人物,其父陈三立为清代进士、同光体诗派的主要作家,其兄寅恪是历史学家。如此传统文化深厚的家庭自然也令陈师曾受益匪浅,年少时就已显露出在诗书画方面的天赋。而后留学日本的经历亦令他眼界开阔,不故步自封。1913年,陈师曾赴北京任北洋政府教育部编审,兼任女子高等师范及北京女子师范博物馆教员。在北京近10年间,陈师曾与当时画坛、文坛的名流都来往密切。其中,已成为艺坛佳话的一件事是他主张创新,曾劝齐白石自出新意、变通画法,对其影响颇深。

陈师曾《读画图》,有意味的“画中画” | 书画常识

△ 读画图 局部 -5

陈师曾所处的清末民初,正是中国面临各种变革的动荡时期,政局复杂多变,东西文化碰撞激烈。针对当时中国画因临摹古人风气陈陈相因的局面,陈师曾虽然也主张中国画革新,却没有认为“西洋画科学、中国画不科学”,而是强调要以本国之画为主体,舍其短,借鉴并融合西法之长。这样的思想在他的绘画实践中亦是处处都有体现。就《读画图》而言,该作品具有多方面的时代性与创新性:一是陈师曾以画者和观者的双重视角进行创作,与此前中国文人画创作理念有很大不同,即便在今天的美术环境中仍然具有启示意义;二是该作品所刻画的公开展览形式在当时是比较新鲜的事物;三是该作品是当时社会一隅的现实写照,突破了晚清人物画多以高士、佛道人物等为题材的局限,特别是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大胆引入西画的表现方式,这与陈师曾革新中国画的理念相一致。总之,《读画图》以新鲜的内容和融会中西的技法语言,反映了陈师曾富有创造性的思索与探索。

相关文章

  • 书画学堂 | 刘子久花鸟画作品欣赏
    书画学堂 | 刘子久花鸟画作品欣赏

    刘子久(1891-1975)。名光城,号饮湖,天津人。受教于金北楼,对山水,花鸟画颇有造诣,画风朴实淳厚,其皴法独特,独树一帜。是运用传统技法反映现实题材最早的一位画家。以上内容《刘子久花鸟画作品欣赏》由美术资料网整理发布。...

    846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文摘 | 高剑父高奇峰《鸳鸯》欣赏
    书画文摘 | 高剑父高奇峰《鸳鸯》欣赏

    高奇峰(1889-1933),广东番禺人,名嵡,字奇峰,高剑父五弟,曾随高剑父赴日习画,并加入同盟会。其绘画既运用居廉、居巢“撞水”“撞粉”的技法,又受到日本京都画坛中西融合技巧的影响,善用色彩和水墨渲染,风格雄强俊美。高奇峰与高剑父、陈树人并称“二高一陈”,为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高剑父 高奇峰《鸳鸯》28.5×82cm此幅《鸳鸯》创作于1914年,此时高...

    1115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文摘 | 潘玉良与王守义的关系
    书画文摘 | 潘玉良与王守义的关系

    王守义,跟潘玉良到底是怎样的关系?有传说他倾慕于潘玉良的才情和勤奋,但深藏对潘赞化感恩与思念的潘玉良,宣称“不入外国籍、不恋爱、不和任何画商签约”,拒绝了王守义的追求,却保持了晚年伴侣的关系。王守义曾孙曾在河北青年报撰文怀念曾祖父与潘玉良:王守义1895年出生于河北高阳,1920年跟周恩来同一批赴法勤工俭学,是法国“旅法华侨俱乐部”的创办人之一。他为人厚道,...

    1172 潘玉良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知识 | 刘继卣动物画作品欣赏
    书画知识 | 刘继卣动物画作品欣赏

    刘继卣,天津市人,杰出的中国画家、连环画艺术大师,新中国连环画奠基人、泰山北斗、连坛第一人。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卓有成就的动物画、人物画一代宗师。是近现代中国画家中少有的工笔白描、重彩、小写意、大写意俱能的画家,题材也非常全面,除人物、动物能穷极妙理外,也兼擅花鸟、山水。尤其以他的工笔人物画和写意走兽画的成就最为突出。刘继卣动物画作品欣赏:以上内容《刘继卣动物...

    1511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科普 | 蔡鹤洲国画作品欣赏
    书画科普 | 蔡鹤洲国画作品欣赏

    蔡鹤洲(1911~1971),字学享,号荻芦盦二郎,福建福州人,画家。自幼与胞兄蔡鹤汀共习国画,早年取法八大山人、任伯年、吴昌硕诸家。中年以后参酌西画技法熔于一炉,并受岭南派影响,力求新变。作品题材广泛,手法多样,能得物象之意趣。晚年喜用极薄的皮纸以破墨作画,擅以色粉放胆泼写花卉。有《荻芦盦画册》、《名家花卉画谱》等留世。△1961年作 紫藤八哥△1939年...

    370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资料 | 沙孟海轶事:沙孟海与蒋介石
    书画资料 | 沙孟海轶事:沙孟海与蒋介石

    蒋介石故居丰镐房内报本堂,堂前两侧有一副引人瞩目的柱对,上联曰:“报本尊亲是谓至德要道”,下联曰:光前裕后所望孝子顺孙。这副楹联,主题鲜明,对仗工整,颇见文字功夫,挂在祖堂之前,十分贴切。但是,这副楹联的作者是谁,过去人们从未深究,由于它由蒋介石亲书,所以,总以为作者就是蒋介石,对外也就这么介绍。其实非也,这副楹联的真正作者是著名学者、当代书法泰斗沙孟海先生...

    219 沙孟海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资料 | 哈萨姆油画作品欣赏
    书画资料 | 哈萨姆油画作品欣赏

    弗雷德里克·蔡尔德·哈萨姆是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著名的印象派画家。他在巴黎期间受到了法国印象主义艺术家的影响。他以城市街景和新英格兰风景为题材,以温暖明亮的色彩为特点。他生于马萨诸塞州多切斯特,母亲是纳撒尼尔·霍桑后代。家里经营的五金店毁于大火后,他在一家波士顿出版商得到职位,业余时间在豪威尔研究所和波士顿艺术俱乐部学习。1883年去欧洲,几个月后回...

    1450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文摘 | 吴昌硕等三位大师画笔下的枇杷
    书画文摘 | 吴昌硕等三位大师画笔下的枇杷

    在近代画坛上,王雪涛以雅丽、清新的小写意花鸟画独树一帜,他借物寄情、缘物写心,笔下的物象形神兼备,雅俗共赏。△王雪涛 枇杷枇杷在国画中是极富田园美好寓意的作品,白石老人非常喜欢画这方面的题材。在吴昌硕之后,齐白石将中国传统书画推进一步,他赋予作品以质朴清新的农民情感,赋予文人画形式以新的生命力和现代性。△齐白石 枇杷吴昌硕理想的艺术境界是“画成随手不用意,古...

    1357 吴昌硕 王雪涛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讲解 | 黄君璧荷花作品欣赏
    书画讲解 | 黄君璧荷花作品欣赏

    黄君璧,初名韫之,号君翁,晚号米寿老人。广州南海人。1949年迁居台湾,曾任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教授、主任。融五代宋元山水,自成风格,尤善画云水瀑布,创点线交杂画法,出版著作有《黄君壁画集》、《黄君壁书画集》等。黄君璧荷花作品欣赏黄君璧画荷花,得益于他的书法造诣深厚,张大千曾指出:“中国画重在笔墨,而画荷是用笔用墨的基本功”,要以书法笔意入画,指出“画荷需要正...

    1400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文摘 | 俞樾书法欣赏
    书画文摘 | 俞樾书法欣赏

    俞樾(1821~1906),字荫甫,号曲园,晚号曲园老人、曲园叟,浙江德清人。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道光三十年进士。历任编修、河南学政。终身从事学术研究,为一代经学宗师。工书法,生平不作楷,非篆即隶,尤工大字。△俞樾 隶书△隶书 节录文心雕龙△俞樾 隶书七言联△189...

    1315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科普 | 宋文治花鸟画欣赏
    书画科普 | 宋文治花鸟画欣赏

    众所周知,宋文治擅长山水画,但少有人知道,宋文治亦作花鸟画。宋文治花鸟画欣赏:△1988年作 双松图 136×67cm△1976年作 劲松不凋梅园长春 71×46cm△东风一树春 68×45.5cm△劲松铁骨 62×67cm△葡萄蜻蜓 68.5×35cm△小鸟天堂 31×36cm△宋文治花鸟画 三友图 94×175cm△轻影迎风 34×49cm△1982年作...

    1237 宋文治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知识 | 中国富豪投资早已从房地产转向艺术品
    书画知识 | 中国富豪投资早已从房地产转向艺术品

    法国高等经济商业学院新加坡亚太校区资深研究员帕特里克·勒孔特称,中国惊人的经济增长,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投资顶级艺术品,并由此积累财富。其动机不仅是经济上的,也是艺术上的。“过去几年,我们看到了一股潮流:客户正在转向硬资产,从房地产到艺术品,这些都是中性货币。”花旗艺术品顾问及金融部门负责人苏珊·吉尔吉说。在低利率的市场大环境中,富有人群更倾向于将现金投资在艺术...

    519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科普 | 李可染作品《布袋和尚》欣赏
    书画科普 | 李可染作品《布袋和尚》欣赏

    布袋和尚作为弥勒佛的化身在中国佛教信仰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布袋和尚的出现,有其深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内涵,它是弥勒信仰的一种变相,也是人们追求衣食丰足、安定祥和美好世界的一种反映。李可染《布袋和尚》88×50cm此副画中的布袋和尚形象为一笑呵呵的胖僧,他身体肥硕,宽衣大袍,大肚翩翩。其腰系布带,在腹部打结,他坦露胸腹,挑着一个大布袋,赤脚行走。画面笔法遒劲,...

    1710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百科 | 何维朴作品欣赏
    书画百科 | 何维朴作品欣赏

    何维朴 (1842-1922),湖南道县人。 字诗孙,晚号盘止,亦号盘叟,又号秋华居士、晚遂老人,室名颐素斋、盘梓山房。何绍基之孙。以山水画着称,宗娄东派;书摹其祖何绍基亦得其形似。同治六年乡试副贡,官内阁中书,协办侍读,江苏候补知府。为近代六十名家之一。. 以上内容《何维朴作品欣赏》由美术资料网整理发布。...

    267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常识 | 齐白石《青蛙图》真伪鉴别
    书画常识 | 齐白石《青蛙图》真伪鉴别

    △《青蛙》真迹原图白石先生的水族画一般是有规律的。为了凑成四条屏,他习惯画虾、蟹、鱼、蛙。画蛙的时候,一般情况就用墨色来画,但像这样用花青色来画,也是有的。“青”蛙嘛,真正的青蛙颜色就是如此。但是对比一看,真迹的青蛙会给你一种质感,让人觉得蛙的身上有一层黏腻的液体敷在上面。而疑伪作品里的青蛙,形状虽然是青蛙,但却是一种硬邦邦的物体,缺乏青蛙的质感。△△疑伪原...

    1920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