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书画百科 | 《溪山行旅图》为何被称为宋画第一?

时间 : 08-05 投稿人 : 峰峰 点击 :

宏伟绵延的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苍厚笔墨能生出流传千年的灿烂,绘就出岁月里辽阔山川的苍莽雄奇。戎马劻勷的岁月中,总有一些丹青妙手能刻画出民族文化除旧布新的脉络,塑造出新起时代里幽远静谧的文化风貌。当北宋绘画的繁兴盛茂与秦陇山川的壮丽浩莽相遇,沁染了《溪山行旅图》沉雄高古的水墨风骨,也开启了中国传统山水画恢宏气度的新纪元。

那么范宽的这幅《溪山行旅图》到底有何独特之处呢?

《溪山行旅图》为何被称为宋画第一? | 书画百科

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绢本浅设色,全卷2385×103.3厘米 |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范宽,原名中正,字中立,因“性宽厚,有大度”,被世人叫作“范宽”。秉承着北宋绘画“师法自然”的根基,他曾取法于荆浩、李成,后感悟“与其师人,不若师诸造化,而能自出机杼”,遂承袭了洪谷子与山朝夕相处的灵气,移居终南山。从此,山间丘壑、风月阴霁皆与范宽为伴。

巨峰、重山、寺庙、潺水飞流在他的笔下熠熠生辉,浓厚的笔墨色彩和精妙的构图线条勾勒出一个凤仪峭古、落魄不拘世故的华原范宽,更树立起一个峻拔浑厚、雄阔壮美的中国美术史丰碑。

他多以家乡陕西关中一带山岳为题材,采用全景式高远构图,善用雨点皴和积墨法,塑造“如行夜山”般的沉郁氛围,被誉为“画山画骨更画魂”。后人也将范宽与李成、关仝并称为北宋三大山水画家,称范宽为“善与山传神”,赞他的画使人身临其境。

《溪山行旅图》为何被称为宋画第一? | 书画百科

董其昌楷体写就的“北宋范中立溪山行旅图”

明嘉靖年间书画家董其昌称其为:“宋画第一。”现代画家徐悲鸿称:“中国所有之宝,故宫有其二。吾所最倾倒者,则为范中立《溪山行旅图》。”与众人推崇膜拜并行的,还有其在流传千年间背负的质疑与争议。

尽管画幅右上角有董其昌楷体写就的“北宋范中立溪山行旅图”十字,但因宋画多穷款,且《溪山行旅图》在明代以前的流传轨迹无从可考,此起彼伏的诽议声中,它被扣上了赝品名头。

直到1958年,彼时台北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李霖灿在画迹边角处,大海捞针似的寻觅见隐蔽在怪石丛林中的“范宽”二字,时隔千年,这才拨开迷雾。范宽与《溪山行旅图》得以正式重逢,虽并无落款钤印,但千百年来,这边角之名却成为中国传统山水绘画创作中无法逾越的巅峰。

《溪山行旅图》为何被称为宋画第一? | 书画百科

隐蔽在怪石丛林中的“范宽”二字

如今,前去博物馆探寻《溪山行旅图》真迹的游客们,每每都要“寻找范宽签名”。也许人们总心生疑惑,都要揣着放大镜一探近千年来未曾发掘的秘密。

《溪山行旅图》是北宋山水画扛鼎之作,更是如今的国之瑰宝。高达两米长的绢布以顶天立地的章法拼接出了秦陇间的险峻硬朗,画中山峰矗立,瀑布飞流,倾泻出一部声势浩荡的文明史诗。

范宽的《溪山行旅图》被称为“巨碑式”构图。画面主体大开大合,三分之二满布以粗笔浓墨勾勒的山石巨峰,再以雄厚中锋,依石纹反复加皴,用墨色笼染山体巍峨雄壮。崇山峻岭,山极高峻,气势磅礴。

《溪山行旅图》为何被称为宋画第一? | 书画百科

《溪山行旅图》局部细节

重山迭峰,雄深苍莽之际,一股清泉几经盘桓,于两峰相交处如银线飞流,一泻直下。近处怪石箕居,大石横卧于冈丘,其间杂树从生,亭台楼阁露于树颠。

《溪山行旅图》为何被称为宋画第一? | 书画百科

《溪山行旅图》局部细节

单看显得突兀,不知其所依,但结合整张画会发现,它对整体构图起到了重要的平衡作用。突兀的怪石墨色较重,但没有重过画面最大的主峰,只是打破了中间段的浅色道路,使画面不至于有“头重脚轻”之感。

《溪山行旅图》为何被称为宋画第一? | 书画百科

《溪山行旅图》局部细节

中景的缓坡树林间,有一队驴子负重前行。驴子脑袋低垂,背驼货物,步履沉重,行旅二人同样带着包袱,观其神态,似有热风扑面而来。

《溪山行旅图》为何被称为宋画第一? | 书画百科

《溪山行旅图》局部细节

画中山石以“雨点皴”积攒而成,先以雄健冷峻的笔力勾勒出山石峻峭刻削的边沿,后反复用坚劲沉雄的中锋雨点(俗名芝麻皴)塑造出岩体的向背纹及质感。范宽标志性的雨点皴法遍布山体,使峥嵘的山峰不仅保留了厚重的质感,还呈现出山体上岩层之间明暗变化。其用笔运墨,足见已臻化境。

在轮廓和内侧加皴笔,沿边留出少许空白,以表现山形的凹凸之感,入骨地刻画出北方山石如铁打钢铸般坚不可摧的风骨。笔笔生发而出,断臂悬崖扑面而来,气势苍茫恢弘。而画意一转,路径幽深处,行旅驴队缓缓而过,与巨峰厚重华滋对比分明,加深“高远”之势,灵动十足。

《溪山行旅图》为何被称为宋画第一? | 书画百科

《溪山行旅图》局部细节

云烟、山涧、树石层层呼应,林间水声激湍、烟雾迷离。厚重而空灵,稠密而韵致。画面中部的溪流顺山而下,形成小型多层瀑布。在打破画面山石堆叠形成的坚硬之感的同时,为画面带来了一线水汽,一缕活气。

《溪山行旅图》为何被称为宋画第一? | 书画百科

《溪山行旅图》局部细节

除却画面右端的驴队与行人,这幅画上其实还有一个人。中景树丛中有一个头戴斗笠,挑着扁担的人,同样在行路中。有学者通过人物服饰,认为这应该是一个僧人,正在前往中景右后方的寺庙。

《溪山行旅图》为何被称为宋画第一? | 书画百科

《溪山行旅图》局部细节

观者可以俯视前景的怪石,平视中景的树木与寺庙,仰视远景的峻岭。只是这种仰视并非绝对的仰望,因为明明可以看见山顶的树丛,看清高山夹缝中飞流直下的千尺悬瀑,将山峦整体收入眼中。但仍觉得无法真正“看清”这座山。

《溪山行旅图》为何被称为宋画第一? | 书画百科

《溪山行旅图》局部细节

《溪山行旅图》的现世得益于由唐至宋,绘画的盛茂兴旺和社会的高度文明;得益于滋养着中国古典文艺精神的道家“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认识论;当然这样一幅中国传统美学大气象之作,更得益于范宽的穷究自然造化,中得心源。墨色深厚,峰峦高峻均难以描述范宽用墨之精妙。其对景造意,写山真骨。

《溪山行旅图》为何被称为宋画第一? | 书画百科

图 | 左:北宋·范宽(传)《雪山萧寺图》,绢本浅设色,182.4×108.2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 右:北宋·范宽(传)《雪景寒林图》,绢本水墨,193.5×160.3厘米 | 现藏于天津博物馆

携带着浓厚历史色彩的《溪山行旅图》将自然铺开在画卷上,时代人文对于自然宇宙万物的谦卑之心昭然若出,这将中国传统美学推向一个无人能及的高度。作为人类文明与自然造化的通汇之径,《溪山行旅图》留给后人的意蕴终究是意味深长的。

“三家鼎峙,百代标程”在《溪山行旅图》中,大自然的中正气象与画家宽和坦荡的气度胸襟融洽无间。这是艺术的魅力,也是自然的天成。可谓,莽山大川,横绝太空。浩壮之气,气度宽宏。

相关文章

  • 书画知识 | 江寒汀简介
    书画知识 | 江寒汀简介

    江寒汀(1903-1963),海上著名花鸟画家、艺术教育家,与唐云、张大壮、陆抑非并称“海上四大花旦”;名上渔,字寒汀,画室称获舫,江苏常熟人。△青年时期的江寒汀自幼喜爱绘画,十六岁从同里陶松溪习画花鸟,曾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常熟开智高等学校,以后任教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解放后,为上海中国画院首批画师;江寒汀的弟子众多,且多有成绩,可谓桃李满天下。△江寒汀《萝卜...

    785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百科 | 常玉凭什么成为华人收藏的品味象征?
    书画百科 | 常玉凭什么成为华人收藏的品味象征?

    在华人油画收藏界内,听闻某人家中收藏有赵无极、吴冠中的作品,必然能与其身家财富联结。而若能收藏常玉油画者,那崇敬之心更甚,因为这不仅代表着个人的财富富足,更多是品味与眼光的展现。早年出身富裕,大半生颠沛潦倒的常玉,恐怕没有想过在他身后五十年,拍卖公司、画商和收藏家们无不四处寻觅他的作品。2017年至今,常玉艺术的影响力在市场和学术两端集中爆发。几场重要展览的...

    831 常玉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学堂 | 如何鉴别齐白石作品的真假?
    书画学堂 | 如何鉴别齐白石作品的真假?

    20世纪的三四十年代,是齐白石画作被作伪的第一个高潮。齐白石不得已请人铸了一方“齐白石”三字的铜印,并在报上发表声明说,以后凡是他的画,都有“齐白石”三字的铜印印迹。可没过多久,这方印也被人仿制加印在了假画上。因为假画太多,很多人不敢轻易收藏齐白石的画,为此他曾在册页上题道:“白石之画,从来被无赖子作伪,因使天下人士不敢收藏。”也有些人怀疑自己买到的是假画,...

    636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百科 | 何绍基最经典的100幅书法作品欣赏
    书画百科 | 何绍基最经典的100幅书法作品欣赏

    何绍基(1799~1873),晚清诗人、画家、书法家。何绍基的书法成就很高。各体书熔铸古人,自成一家。草书尤为擅长。何绍基的楷书取颜字结体的宽博而无疏阔之气,同时还掺入了北朝碑刻以及欧阳询、欧阳通书法险峻茂密的特点,还有《张黑女墓志》和《道因碑》的神气,从而使他的书法不同凡响。何绍基的小楷兼取晋代书法传统,笔意含蕴,行草书融篆、隶于一炉,骏发雄强,独具面貌。...

    1668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文摘 | 方从义《崇冈独眺图》欣赏
    书画文摘 | 方从义《崇冈独眺图》欣赏

    方从义(约1302—1393),元末著名道士画家,江西贵溪人。《崇冈独眺图》是方从义所画的一幅山水画。整体画面采用远近透视构图法,将远景与近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整个画面层次分明,富有深度。画面中央为一汪江水,几抹苇草和挺拔的山脉,勾勒出一片宁静的景象。上方画着山峰,环绕着一片空蒙,山石奇崛,岩穴洞开。画面色彩淡雅,给人以清新自然之感。远山以淡墨晕渍,显得朦...

    663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百科 | 怀素草书《论书帖》,堪称无价之宝
    书画百科 | 怀素草书《论书帖》,堪称无价之宝

    唐·怀素 草书《论书帖》纸本。纵38.5厘米,横40.5厘米,9行,共85字。辽宁省博物馆藏释文:为其山不高,地亦无灵;为其泉不深,水亦不清;为其书不精,亦无令(今)名,后来足可深戒,藏真自风发。近来已四岁,近蒙薄减,今所为其颠逸,全胜往年。所颠形诡异,不知从何而来。常自不知耳,昨奉《二谢》书,问知山中事有(?)也 。《论书帖》最早著录于《宣和书谱》,现在还...

    1167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科普 | 看文人如何有情有调过春节
    书画科普 | 看文人如何有情有调过春节

    岁朝图”是我国传统绘画中一个应时应景的题材,大致兴起于宋代宫廷,表现内容以冬日不易看到的花卉树木,或是人们在新春时欢庆的活动场景为主。到了明清,画家们将室内案头摆放的供观赏的盆景书画、奇石古玩等也纳入岁朝图中,逐渐形成了岁朝清供的主题。以画中物品的名称谐音、民俗寓意或历史掌故以祝贺新年的到来,寄托对美好生活的祝愿。▲ 北宋 赵昌 岁朝图 绢本 103.8×5...

    964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学堂 | 沈度《赤壁赋》欣赏
    书画学堂 | 沈度《赤壁赋》欣赏

    沈度(1357~1434),字民则,号自乐,上海松江人。以善书入翰林院,对明代「台阁体」书法的形成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1403年, 明成祖朱棣 下令选拔书法高手,沈度因此入朝为官,担任翰林院典籍一职,长期负责朝廷文书的书写。他所写的字被称为「台阁体」,在当时便已颇具盛名,其影响一直延续到了清代。擅篆、隶、楷、行等书体,与弟沈粲皆擅长书法,藏于秘府,为明代台...

    574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常识 | 10大状元的楷书,真功夫!
    书画常识 | 10大状元的楷书,真功夫!

    光绪,在位时间34年,共出现了13位状元,光绪皇帝也亲眼见证和终结了这一被应用了一千多年的选拔人才制度。虽说当时科举制度已渐渐不适应形式,但选拔出来的个个都是文化修养极高的人才。曹鸿勋曹鸿勋书镜心。曹鸿勋,1876年中状元。曹长于书法,攻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王仁堪王仁堪,1877年状元。他品学俱优,能为百姓做好事。他擅长书法,骨气劲峭,广受赞誉。黄思永黄...

    1081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科普 | 傅抱石山水画创作最高成就:飞瀑流泉
    书画科普 | 傅抱石山水画创作最高成就:飞瀑流泉

    未曾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苏轼△傅抱石 天池飞瀑苏轼的这首诗若用来形容傅抱石的画风,恐怕是最为恰当不过啦。△傅抱石 观瀑图傅抱石作画往往醉后,欣赏他笔下的飞瀑图,你可以感受到一种磅礴之气从画面中悠然而起,若风旋水泻、毫飞墨喷。似闪电雷鸣、惊涛扑岸;又如狂飙戾天、浓云惨淡……这正是傅抱石的画风,于磅礴大气中见精微,于蓬勃生机中显率真。傅抱石的作品最得心...

    820 傅抱石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资料 | 夏加尔代表作《生日》赏析
    书画资料 | 夏加尔代表作《生日》赏析

    《生日》是白俄罗斯的画家夏加尔的油画代表作品,作者属于二十世纪初期“巴黎画派”的代表人之一,他擅长以超现实地手法表现个人内心世界的情感,对现代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启迪作用。夏加尔代表作《生日》作品内容:在一个充满了俄罗斯情调的房间里,一对恋人飞腾追逐,男士回头示爱,这在现实中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却被画家浪漫而富有想象地表现出来。艺术家是通过这样的处理来更全面地...

    395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文摘 | 傅抱石书法拍卖价格及书法欣赏
    书画文摘 | 傅抱石书法拍卖价格及书法欣赏

    傅抱石书法拍卖价格及书法欣赏傅抱石 1943年作 篆书 (四幅) 屏轴 纸本拍卖价格:437.00万尺寸:134×33cm×4成交时间:2011-12-14傅抱石 1962年作 书法 四屏 水墨纸本拍卖价格:230.00万尺寸:97×14cm×4成交时间: 2012-06-04傅抱石 1957年作 行书 立轴 水墨纸本拍卖价格:184.00万尺寸:129×2...

    1511 傅抱石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学堂 | 吴冠中,画不尽的江南人家 !
    书画学堂 | 吴冠中,画不尽的江南人家 !

    水乡哺育了我的童年,我画过水乡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画里流露了乡情,更体现了我对形式美的追求。——吴冠中“小桥流水人家”之所以诱人,由于其结构之完美:小桥—-大弧线,流水——长长的细曲线,人家——黑与白的块面,块面、弧线与曲线的搭配组合,构成了多样变化的画面。画不尽江南人家,正由于块面大小与曲线长短的对歌间谱出无穷的腔。“江南人家”、“水上人家”、“鲁迅故乡...

    330 吴冠中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常识 | 郭沫若拍卖最贵书法作品有哪些?
    书画常识 | 郭沫若拍卖最贵书法作品有哪些?

    郭沫若在书法艺术上的探索与实践历时 70余年。他以行草见长,笔力爽劲洒脱,运转变通,韵味无穷。他在文学上的成就使他拥有了人格的浪漫与文化思想的深刻,转换成书法作品时,即有了“意”的挥洒与“韵”的天成。其书体既重师承,又多创新,展现了大胆的创造精神和鲜活的时代特色。至今为止,郭沫若拍卖过百万作品有近120幅,其中过500万的作品有12幅。下面列举其中最贵的几幅...

    1768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知识 | 艺术品的定价规则有哪些
    书画知识 | 艺术品的定价规则有哪些

    对于许多行业外的人来说,艺术品的价格一直颇具神秘色彩;那些看起来不过如此的“物品”竟动辄千万甚至上亿,的确让人不明就里。实际上,尽管其价值产生的逻辑与其他行业有很多不同,但艺术品的定价仍然不能挑战、颠覆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按照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商品应该在交易中定价,也就是说,没有真正的买卖,就没有真正可信的市场价;如果没有经过真实的交易,充其量叫做“估价”...

    707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