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刷爆小红书、抖音以及各大知名金店的“古法黄金”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线,紧随其后、悄然登场的珐琅首饰正在愈演愈热,俨然已经在珠宝市场上成为了新的潮流趋势。
然而,人红是非多,流行常有非议。最近就有人问宝姐,听说女人戴了珐琅首饰对身体不好?理由是它在加工过程中,跟油漆一样,有毒。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被美哭了
其实,正规渠道购入的珐琅首饰是绝对安全的,因为它的制作,和上个世纪中国家家户户都用过的搪瓷杯子、搪瓷盆、搪瓷痰盂……都一样,宝迷们还有印象吧?
在百年之前,这些搪瓷有一个洋气的名字,就是珐琅。1928年~1956年,搪瓷和珐琅被视为同一种东西,都是一种以天然长石、石英等矿物质为主要原料,混合染料涂施在器具上再焙烧固化的技术。
直到1956年,中国制订了搪瓷制品标准,珐琅才被单独划分出来,不过那时候它也叫“艺术搪瓷”(好像还是搪瓷……)。
既然和艺术沾了边儿,品相、工艺、价值等方面,珐琅就要比起搪瓷讲究得多了,具体更讲究在哪儿呢?
简单来说,珐琅多用于贵金属、铜胎或瓷胎的表面,极具艺术价值;搪瓷则主要是用于钢胎、铝胎等廉价金属的表面,目的也不是为了美观,而是为了防止日用器皿生锈。复杂地说——
清宫里的“外国美人”
13世纪末,产自阿拉伯帝国的珐琅制品,随着中国元朝远征军的铁骑,越过高山峡谷、戈壁大漠,一路东来,被当作贡品送入皇宫。
古人根据它的古波斯语“farang”发音,又叫它“佛郎”、“法蓝”。现在广东人俗称它为“烧青”,北京人俗称它为“烧蓝”。
到了清朝,康熙、雍正和乾隆爷孙几个都是珐琅制品的死忠粉,为此特意在北京通州地区设置了“珐琅作”。
其中尤以康熙对珐琅制品的审美最有创意,他当时找来了景德镇最好的匠人,让他们将珐琅和瓷器结合,制作出举世无双的珐琅彩瓷。
意大利神父MatteoRipa在日记中这样描述康熙对珐琅制品的喜爱:
“皇上对欧洲的珐琅制品着了迷,想尽法子将珐琅的新技术引进宫廷的作坊。好在宫中有欧洲输入的大件珐琅器具可资参考、仿效,再加上中国人原有的瓷上施釉彩的经验,珐琅制品的烧制应该是办得到的。”
从中也能看出康熙是国内珐琅的推动主力之一,后来佳士得拍卖会上,也是他这个时期的珐琅彩瓷卖得最贵~
这里插一句,珐琅从中国传到日本后,又成了日本人嘴里的“七宝烧”(“七宝”是佛教对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琥珀、珊瑚的总称,根据著作不同,7种宝石也不一样)。
因其烧制工艺源于中国的景泰蓝(珐琅工艺品的一种),而故又有“日本的景泰蓝”之称。目前藏在北京故宫里的七宝烧,都是当年日本皇室送给清朝皇室的礼品。
即便是世界第一硬的钻石,如果佩戴不当也可能被磕坏碰坏的。所以,珐琅这么美,喜欢它颜值的人也只有包容它的脆弱,多多保护它的美了啊!
名媛贵族必备的首饰
在东方的名著《红楼梦》中,曹雪芹描述贵族生活时,写道“每人一把乌银洋錾自斟壶,一个十锦珐琅杯”。
的确,珐琅制品是重要的道具之一,从什锦珐琅杯到贾宝玉的鼻烟盒,再到除夕祭宗祠时用的大火盆都是。
更别提黛玉、湘云、宝钗、探春、凤姐等众美女用的珐琅物件儿了,比如下面这件永北厅珐琅银器化妆盒以及一些珐琅首饰,贵族小姐姐人手一件~
而在西方,具有独特风格和艺术魅力的珐琅则更多地被用于珠宝首饰、高级钟表的设计制作工艺中,外国人称它为“流动的宝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