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清宫原藏的翡翠器约有数百件,比起和田玉的存量确是小巫见大巫,但就全国或世界性的博物馆来说,也是收藏翡翠最多的博物馆。还有个断代的有利条件就是这批清宫旧藏翡翠器或镌有年款、或附有纪年黄签、或可与档案对证,大体可辨其中一部分是乾嘉时代的,另一部分是慈禧时代的。它们可作为鉴定清代翡翠的标准器。
碧玉刻诗扳指,清乾隆,直径2.90cm,高2.20cm。清宫旧藏。 碧玉质,局部有褐斑。器呈圆筒状,外部雕填金地萱花一枝,花枝旁有山石。另一侧有填金《御题萱花诗》一首:“叶绿与花黄,无情自在芳。持将赠屈子,定是不能忘。”
翠鼻烟壶,清,高6.6cm,口径1.7cm。 鼻烟壶翠质。器呈扁圆形,坡肩收底,椭圆形圈足,通体光素。烟壶盖为红碧玺制成。此烟壶风格素朴简约,红色壶盖则为作品的点睛之笔。
碧玉凤鸟形砚滴,清,高6.5cm,口径3.3×2.4cm。 砚滴碧玉质地,有黑斑。圆雕一凤鸟,呈卧伏状。凤鸟微张口,口部有孔可出水。腹部掏空,可贮水。双翅收于背部两侧,双爪收于腹下,长尾,羽分两缕支于地。背部开孔可入水,上有盖,盖亦雕作卧凤形状。其下配有镂空雕松、竹、灵芝等纹饰的红木座。砚滴是文房用具,因研磨时用水量比较小,多一滴一滴地注水,故名。
翠扳指,清,径3.2cm,高2.5cm。 此扳指翠玉质地。形制为两端平齐、外周平滑的圆筒。通体光素。扳指,古称韘,是扣弓弦的器具,套于拇指之上,防止拉弓时勒伤手,最初多用骨或象牙制作。清代逐渐成为豪官显贵手上的一种装饰品,原料多样,玉、翡翠或金银为贵重材料作品,有的还饰有纹饰或镌刻诗句。
扁方,清,长34.4cm,宽3.1cm。 扁方翠质,体细长,一端呈舌形,一端反卷并将其两头雕作梅花式。整体光素,略有白斑,但不掩其翠色深碧艳丽之美。
翠佛手佩,清,通长10cm,佩长4.5cm,佩宽3cm。 佛手佩以质地上乘的整块翠做成,碧绿的色度,点缀粉色的碧玺珠,将小巧玲珑的翠佩衬映得更加精致。佛手 因“佛”与“福”的谐音,被当作吉祥物,常与桃及石榴等图案一同出现,并被称为“三多”,即多福、多寿、多子之意。佩,男用系于腰间,女用挂于胸前。这件应是清代后妃所用。
翠十八子手串,清,周长30cm,珠径1.2cm。 手串由18颗翠珠组成,其间有粉色碧玺结珠两颗,下结珠与碧玺佛头相连。佛头下有金质铃杵,铃杵上下穿珍珠,再下有金点翠六瓣式结牌,上嵌红宝石两颗,钻石四颗,正中嵌东珠一颗。结牌下连碧玺坠角两个,坠角上方穿珍珠和珊瑚米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