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喜欢翡翠的绿色,中国是最喜爱和平的民族,绿色代表和平,代表生命力,觉得翡翠绿色配合它的细腻而透明如水的质地,让人十分陶醉。那翡翠到底是怎么被发现和形成的呢?
翡翠的发现
缅甸的翡翠于何时发现,至今没有确切的结论。根据《云南北界勘查记》,缅甸翡翠产地是雾露河沿岸产玉区内的老厂是从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开采。明朝末年,云南腾冲的玉石业已颇有规模。
及至清朝,翡翠的商业规模进一步扩大,据《滇海虞衡志》记述:“玉出南金沙江,距州二千余里,中多玉。夷人采之,撇出江岸各成堆。粗矿外护,大小如鹅卵石状,不知其中有玉并玉之美恶与否。
翡翠发现的另一传说起于云南。
据英国人伯琅氏所著的书称,翡翠实为云南一马夫发现的。据说云南商贩沿着已有2000余年历史的西南丝绸之路与缅甸、天竺等国的商人进行交易。一次有一位云南的马夫为平衡马驮两边的重量,在返回云南腾冲(或保山)途中,在今缅甸勐拱地区随手抬起路边的一块石头放在马驮上。回来后卸下马驮一看,途中捡得的石头原来是翠绿色,非常好看,似乎可作玉石,经初步打磨,果然碧绿可人。
其后,马夫又多次到产石头的地方捡回石头到腾冲加工。此事得以广为传播,吸引了更多的云南人去找这种石头,然后加工成成品出售,这种石头就是后来的翡翠。
英国历史学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认为翡翠是18世纪以后才从缅甸经云南传入中国的。对中国古玉器的研究也表明,历代的古玉器中,少有翡翠制品,虽然有些文献记载和少量的考古发现,但是否确为缅甸翡翠并无定论。
据《缅甸史》记载,公元1215 年刚被受封为土司的珊龙帕在距今勐拱不远的孟拱河上游过河时,无意中在河滩上发现了一块形如鼓状的蓝玉,随后在附近修筑城池,并起名孟拱,意思是鼓城,孟拱曾经是重要的翡翠集市,位于翡翠玉石产区的东边,相距50km。
翡翠的形成
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翡翠,可是翡翠是如何形成的呢?民间有很多神奇的传说;地质学家以前一直把它看成一个谜,曾有人认为翡翠与钻石一样,都是在地壳深部几千度高温,高压条件下结晶形成的,其实不然。
美国不少地球物理学家在实验室做了大量的仿真实验,再结合世界各地发现翡翠矿床的实际情况,他们认为,翡翠并不是在高温情况下形成的,而是在中——低温条件下在极高压力下变质成因的。
日本东北大学砂川一郎教授在《话说宝石》(1983年出版)一书中,更具体指出翡翠是在一万个大气压和比较低的温度(200 ——300摄氏度)下形成的。
翡翠的形成需要一种相当难得的、甚至说是自相矛盾的环境,它要求极高的压力,却是极低的温度。在全球范围,能满足钻石形成要求的地质环境还有一些,至少有十个国家有较高的产钻量,但能满足翡翠形成要求的地质环境则只有缅甸北部一个极小的地区。
平常生活中我们所接触的都是晶莹剔透、水润亮泽的翡翠饰品,对于翡翠原石很少有人接触,从略显丑陋的翡翠原石到晶莹剔透的翡翠成品这中间经历了什么呢。一般,一块翡翠原石,要经过切——铡——錾——冲——轧——磨——勾——抛——装等9大工艺60多道工序后,才能成就一件翡翠作品。
中国人爱玉由来已久,人们喜爱玉的洁白和温润,将玉人格化,赋予其诸多人类良好的意愿,翡翠不但秉承了白玉的那些特点,同时也以其代表生命力的绿色吸引了中国人的关注。如今翡翠已是华人文化背景下一个最受喜爱的珠宝品种,人们在不断的以各种方式寻觅着翡翠,享受着翡翠带来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