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软玉透明度较好,尤其是白玉,透明度明显高于传统和田玉,呈半透明,通透而有灵气。另外由于经常有“水线”、“水露”纹的出现,局部透明度不均匀。
青海玉与和田玉略有不同。多数白玉呈灰白——腊白色,少量黄灰色,称为“米汤色”,有灰暗不正的感觉。其青玉灰绿色调“闷暗”不明快。
青海玉
青海软玉结构、粒度均匀但稍粗,质感不够细腻而略显“嫩”,常见“糖晶”、“冰晶”结构。呈腊状光泽,缺乏“凝脂”般的温润光泽。因此其白玉产量虽大,其中达到“羊脂白玉”品级的却比较少。
青海软玉中质地不纯者,往往有白色“脑花”状石花,絮状棉绺。半透明的“水线”“水露”,黑褐色翳状斑点。“石筋”“石钉”等。在透明度较好的玉质中分布白色团块状“脑花”、“絮状棉绺”是其常见的玉性特征。另外,由于透闪石矿物定向排列、透明度较好而形成的猫眼状闪光带也是一种常见特征。
青海软玉尤其是白玉硬度偏低约0.5个摩氏硬度级。在实际中用单面刀片的折断角刻划青海软玉较光滑的表面,可见轻微的划伤痕。外,由于青海软玉多属显微叶片状变晶结构,结晶粒度稍粗,矿物晶体之间抱和不够紧密,因此玉石的韧性也略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