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江下游地区,人类的出现是相当早的,如安徽和县猿人距今约40万年,南京汤山猿人距今约35万年。到了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广泛分布,就太湖流域而言,比较早出现的是马家浜文化,然后是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这三种文化前后是一脉相承的。
良渚文化因1936年最早发现于浙江省余杭县(今杭州市余杭区)良渚镇而得名,太湖流域是良渚文化的中心,但周围许多地区都受到了良渚文化的影响。良渚文化有许多著名的遗址如江苏吴县张陵山、草鞋山,武进寺墩,上海青浦福泉山,浙江余杭反山、瑶山、莫角山等。
余杭反山、瑶山、莫角山是一个大型良渚文化遗址群,其分布以莫角山为中心,在34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遗址五十多处,其中以反山墓地、瑶山祭坛及莫角山土筑金字塔等几处最为重要。
瑶山为一处良渚文化的祭坛遗址,整个祭坛由三部分组成,最里面一部分为一座红土台,平面大致呈长方形,东西瑶山祭坛两边长7.7米左右,南北两边长6米左右。红土台周围为围沟,围沟外为筑成的土台,似墙,土台上有人工铺的砾石。整个祭坛的面积约400平方米。在祭坛的范围内发现有12座墓葬,这些墓葬均打破了祭坛。
莫角山则是1993年发掘的一处良渚文化大型建筑遗址,为人工堆筑的大型土台,土台东西长650米,南北宽450米,总面积达30多万平方米,高达10米,其上又加筑了3座较小的土台,被称为是“东方的金字塔”。
玉文化是中国古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文化的一个独特现象。玉是古人在制作和使用石器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和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就已经出现。过去一般认为,最早的玉器出土于浙江河姆渡遗址中,该遗址的一座墓葬中发现有28件小型的装饰品,时代距今约7000年。
上世纪70年代,在辽东半岛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了一件青色斧形器,质料为辽宁岫岩玉,据测定,其时代在7000年以上,比河姆渡遗址还要早。
至新石器时代晚期,在我国北方的辽河流域及南方的太湖流域分别出现了玉文化高度发达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即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有人甚至据此认为,在新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之间,还有一个玉器时代。
不过,良渚文化的玉器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种类上都远远超过红山文化。早在马家浜文化和崧泽文化时期,已经有了许多玉器出土,至良渚文化时达到了高潮,是我国出土玉器最多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良渚文化的玉器基本都是青玉,由于受到侵蚀,多呈灰白色。过去,由于在良渚文化的范围内直都没有发现玉矿,因此,有人就认为良渚文化的玉料来源于盛产玉的辽宁,即认为良渚玉器的玉料是质地较软且以青玉为主的岫岩玉。这一观点从表面上看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但仔细一琢磨就有问题了。辽宁与长江下游相距遥远,在史前社会生产力极为低下的情况下,这种大规模的长途贩运是很难想象的。
1982年,在江苏溧阳小梅岭发现了透闪石软玉矿藏,经取样鉴定,其硬度在5.5-6度之间,颜色呈白色和青绿色,与良渚文化玉器相似。因此良渚文化的玉料来源应该是就地取材。
良渚文化的玉器主要出土于一些大型墓葬中,如20世纪80年代发掘的寺墩遗址的一座青年男子墓葬中,随葬玉器100余件;反山遗址是浙江省考古所于1986年发掘的,共发现良渚大墓11座,出土玉器1200余件;次年发掘的瑶山墓地共清理墓葬12座,出土玉器700多件,其中一座墓葬发现的玉器就有200多件。反山和瑶山两地出土的玉器数量超过了以往良渚文化出土玉器的总和。
在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的原始社会,出土如此数量众多的玉器确是十分惊人。良渚文化的玉器不仅数量大,种类也特别多,除殓葬玉器外,几乎所有的玉器类型都已经出现。
在发现的众多玉器中,尤以玉礼器所占的比重最大,精品也最多。礼器中常见的器形有琮、璧、璜、冠形器、三叉形器、柱形器、锥形器等。琮是古代玉礼器“六瑞”之一,是一种外方内圆的柱状玉器,据说“黄琮礼地”。在良渚文化的玉器中,琮是体形最大的一种,出土的数量也特别多。如武进寺墩M3,一座墓葬就有玉琮33件,其中最大的一件高度近30厘米,分为13节。这是其他类型的玉器无法比拟的。
其他地区的玉琮出土很少,或是由良渚文化传入,或是受其影响。璧是良清文化中另外一种重要礼器,出土的数量也比较多,如反山M23一座墓葬就出土玉壁54件。璧的主要用途是祭天,即所谓“以苍璧礼天”。但在良渚文化中,璧也是财富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