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中雕出新世界,巧中自有精品出。”近年来,玉器雕刻界高手辈出,新生代“小荷初露”,精雕作品越来越受收藏家的青睐。
“玉要雕,人要树,巧雕历来精品藏。”玉雕这行当,不管你学识和资历有多深,没有亲身接触玉器这一行,没有同玉石产生感情,就想把玉的灵性了解一二,那是不可能的。玉雕这行业有很多知识可学,丰富的内涵和厚重的文化,足可以让人学习终生。从初学玉器到巧雕精品,至少要经历三个阶段:初识玉器、慧眼相玉、巧雕精品。这三步是一点一点地向前推进的,从识玉到雕出精品,每前进一步都是用心血和汗水换来的。
和田玉籽料
古往今来,白玉象征着纯洁和高贵。商周时期,人们就开始佩带玉饰。玉不但是财富和身份的象征,也是品德的象征。“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古之君子必配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与玉比德焉”,君子的“仁、义、智、法、勇”五种美德,也可以用玉来定义。我国古代的文人雅士,对玉的特性的认识极其深刻,并视玉为德。
当然,对玉的认识,不仅要从理论上认识,更重要的是从实践上认识。一般初接触玉料时,是根本看不到头绪的。玉器雕刻用料精而广,如和田白玉、碧玉、青玉、黄玉、墨玉、玛瑙、松石、青金石、珊瑚、水晶、发晶、宝石、新发现的玉料等,皆被广泛使用。
\ 学徒们都要与玉石整天粘在一起,在老师的指导下一遍又一遍地相玉,从中找出玉的特性,琢磨相玉之道,分清玉的品种、产地及其所包含的历史文化,悟性高的人很快能掌握玉的产地、名称及灵性。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砺,人的情感完完全全地融入到了玉料之中,便能与玉料产生共鸣。当达到“我中有玉、玉中有我”的境界时,就可以很自豪地说:“我已认识玉了!”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玉文化开始复兴。人们佩戴玉的品位开始飙升,粗糙低质的玉器,越来越受到冷遇。社会各阶层的人士都觉得,人生在世要么不戴玉,戴玉就配精品,这也是好玉价格不断飙升的主要原因。
下面就蚌埠玉器行业的发展,结合聚友玉业从弱到强、从糙到精的发展过程谈谈看法。
蚌埠的玉器产业,虽然很庞大,玉器从业人员也很多,但从总体上看,前些年风靡仿古件,以加工半成品为主,多为生计而东奔西忙,而真正研究业务技术、创新设计的则很少,加之原材料价格飞涨,经济实力有限,市场相当散乱,个体小作坊设备和技术都跟不上当前的发展形势,生产出的玉器产品大多是低档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眼看着蚌埠玉器市场被一个个外地市场超过,有识之士都感到心痛。为重振蚌埠玉器事业,确保蚌埠地区玉器产业的龙头地位,打造健康、科学、快速发展的玉器产业大平台已刻不容缓,为此杨其鹏、赵敏等一批玉器雕刻家奔走建言并忙于协调,专业的玉器市场规划最终被提上议事日程。
整合市场,着眼未来,找准着眼点,培养设计、制作人才,让每一件玉器作品都能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聚友玉业就是在这样的玉器市场整合中,找准了切入点,推出了玉器精品之作,在玉器市场上很快便占有了一片天地。
精品、高档次的产品,在今后的玉器市场中将占大份额。全力打造精品,是玉器市场的发方向。聚友玉业就是根据自己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把玉雕巧妙地运用在原生态玉器上,雕出了玉的灵性,因此使每一件作品一经面世,就有其生命力和收藏价值。
玉器文化源远流长,玉的世界精彩非常,玉的情感温柔如肌,触玉、爱玉、惜玉、藏玉,无不与之融会贯通,当玉雕设计者对玉产生了情感,玉的灵性就能显现,精品之作就会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