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的“玉”,泛指为各种各样的玉种,包括传统的白玉、翡翠,和随后兴起的玛瑙、岫玉、黄玉、碧玉等。与此同时,其他备受追捧的石种如黄蜡石、寿山石、鸡血石、田黄等的精品市场价值和影响力几近比肩玉种。
十二生肖玉挂坠-蛇
距今5000年~4000年的良渚文化与东北红山文化并驾齐驱,使中国新石器时代玉器发展到最高峰。不仅如此,中国玉雕大师马进贵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感慨说,良渚的玉工至今难以超越。良渚玉器气势雄伟,讲究对称均衡,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虽然玉石雕刻工艺可追溯到兴隆洼文化时期,但市场中流通的多为清代民国玉雕工艺品。
玉雕工艺在清代时集历史文化之大成,宫廷内甚至设有玉器造办处督办玉料,宫廷中御用玉器极多。其时,中国南北形成了多种玉雕工艺流派,主要包括以北京为代表并涵盖辽宁、天津、河北、河南、新疆等地的“北派”(也称“京津工”),其风格庄重大气、古朴典雅。其次是以扬州为代表的“扬派”(也称“扬州工”),其特点是讲究章法、古雅秀丽。“扬派”在清末民初影响力辐射至上海,与当地的文化氛围形成了新生的“海派”(也称“上海工”),其特点是细腻严谨。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以广东为代表、包括福建一带在内的“南派”(也有一说将其分为“广东工”、“福建工”)。广东玉雕长期受广东牙雕和潮绣的影响,在镂空雕上独具特色,造型丰满传神。除了历史的影响力外,广东目前拥有全国主要的四大翡翠玉石生产基地和集散地,更令其在玉雕行业中有重要的地位。
“玉”的定义被拓宽意味着市场需求的剧增,这从整个玉石产业链近年发生的变化可见一斑。从源头看,传统的人力采掘已经逐渐被机械开掘代替,各种材料的年生产总量直线上升。而生产规模也急剧扩张,据行内人士估算,中国玉雕行业的从业人数可以百万计,更不用提包括经营者在内的从业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