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汉代时期的用玉思想与葬玉文化(古玉知识)

时间 : 05-02 投稿人 : 南阳玉雕网 点击 :

汉代时期的用玉思想与葬玉文化(玉石知识) | 玉石知识

南越王赵眜的玉印

一、汉代的用玉思想

汉代玉文化在继承先秦玉文化的基础上而有所发展,成为汉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汉代因其特定的历史时代特征,形成了儒、道并重的用玉思想,并以其特有的吉祥文化而对玉器产生了重要影响。

汉代玉文化受到儒家与道家思想的双重影响,具有儒、道并重的用玉特征,突出表现了国家礼制的政治用玉与“长生”、“成仙”思想相联系的特点,这是由其特定的社会历史原因决定的。第一,“汉承秦制”为儒家用玉理论的发展打下基础。西汉之初,在国家政治、经济、宗教、礼仪等方面完全继承了秦王朝的制度。秦王朝虽国祚短促,但其本身是在周文化的母体中孕育成长起来的,其文化的主要部分为中原礼乐,其国家经济体系乃是在“周礼”的基础上建造而成。

汉代在政治体系上继承秦朝制度,这就是专家们提到过的“汉承秦制”。“汉承秦制”在玉文化上的表现即保留了“周礼”的用玉思想和礼仪制度,具体表现为继承了一部分以玉祀神的传统礼俗和以玉示礼的宫廷仪节。虽然汉代玉礼器的种类和用途均已发生改变,但仍有部分玉器继续承载着重要礼器的职能,如玉璧和玉圭仍在祭祀、朝聘等场合发挥着重要作用,考古发掘所见有纹饰精美的仪仗器玉戈、玉钱等。凡此种种说明,汉代“六器”制度已然瓦解,以玉祭祀的思想仍然盛行,政治场合仍然用玉,“周制虽然崩溃,礼制精神尤存”。

汉代时期的用玉思想与葬玉文化(玉石知识) | 玉石知识

西汉兽面纹玉璧

这种情况与儒家理论所倡导的观念正相符合,儒家正是提倡以“周礼”治国,以礼制和等级为国家政治的基础。第二,“汉继楚绪”为道家用玉思想的出现提供了土壤。汉代在文化艺术领域继承楚文化余绪,楚文化源于商代文明,经数百年的发展,成为与周秦文化并驾齐驱的文化势力。源于楚地的辞赋、帛画、音律等艺术形式皆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汉代开国君臣及汉军汉将大多出身楚地,他们登上政治舞台后,将故乡的文化艺术普及到全国范围,中原大地皆受到楚文化习俗的影响。一时之间楚歌、楚韵、楚声、楚舞传遍了大江南北、大河上下。西汉初期极为盛行的道家“黄老之学”亦发韧于楚文化。这就是专家们所说的“汉继楚绪”卫。

“汉继楚绪”在玉文化上的表现即为浪漫主义题材玉器的创作和流行、辟邪压胜玉器的出现及丧葬玉器的完善齐备。其中丧葬玉器的种类与用途尤其体现了道家“长生”、“羽化”的思想意识。第三,“独尊儒术”促进了儒家用玉理论的发展。汉武帝即位后,国家日益强盛,武帝认为应进一步强化专制主义的集权制度,变汉初的“无为”为“有为”,在政治和文化上均实现“大一统”,儒家学术正好符合汉王朝统治的需要。元光元年,武帝听从董仲舒的建议,将儒家学说规定为国家的最高政治理论,提拔和重用儒生,使之担当朝廷重任,将儒学尊为“经学”,在太学置五经博士,使儒学成为官学同时排斥百家之言,罢黔不治儒学的朝廷官员。这就是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事件。

汉代时期的用玉思想与葬玉文化(玉石知识) | 玉石知识

东汉螭凤纹玉璧

《汉书·武帝纪赞》:

“孝武初立,卓然罢融百家,表章“六经”。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定历数,协音律,作诗乐,建封禅,礼百神,绍周后,号令文章,焕焉可述。”

从此以后,儒学取代了道家的地位,成为汉王朝的正统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玉文化上的表现即促进了儒家用玉理论的发展。“玉德”学说备受推崇,佩玉风气经久盛行。

汉代儒家思想对玉文化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对“玉德”学说的继承完善和佩玉的等级制度上。中国古代玉器强烈受到传统伦理道德的规范,许多玉器都具有特定的审美象征性,往往借助于造型、体量、尺寸、色彩、纹饰等象征性的显示伦理道德和社会等级观念。

汉代时期的用玉思想与葬玉文化(玉石知识) | 玉石知识

朱雀衔环玉卮

汉代儒生发展了“以玉比德”的伦理道德观。董仲舒《春秋繁露·执蛰》云

“玉有似君子。……玉至清而不蔽其恶,内有瑕秽,必见之于外,故君子不隐其短,不知则问,不能则学,取之玉也。君子比之玉,玉润而不污,是仁而至清洁也廉而不杀,是义而不害也坚而不磐,过而不濡,视之如庸,展之如,,状如石,搔而不可从绕,洁白如素而不受污,玉类备者,故公侯以为贽。”

其论述玉之多种美好品质,使之成为君子道德的楷模。汉初贾谊提出玉有“六理”,《新书·道德说》:“德有六理,何谓六理?道、德、性、神、明、命,此六者德之理也。……诸生者皆生于德之所生,而能人象德者独玉也。写德体六理,尽见于玉也,各有状。是故以玉效德之六理。”

儒家政治是以等级制度为基础的,其对佩玉方式作出了严格的等级规范。《礼记·玉藻》:“君在不佩玉,左结佩,右设佩。居则设佩,朝则结佩。齐则綪结佩。凡带必有佩玉,唯丧否。佩玉有冲牙。……天子佩白玉而玄组绶,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组绶,大夫佩水苍玉而纯组绶,世子佩瑜玉而綦组绶,士佩濡玟而緼组绶。”

汉代时期的用玉思想与葬玉文化(玉石知识) | 玉石知识

东汉玉辟邪

有国君在场时不佩戴全部的玉佩,应把左边的两块玉磺结在一起,使之不发出声音,右边的可以垂下。燕居时两边都要佩戴,朝勤时把左边的玉佩结起,斋戒时就把玉佩的绶带折叠起来,结在衡上,穿玄端斋服,以示恭敬。凡身着革带必须佩玉,只有服丧不佩。天子佩白色的玉,用黑色的系玉丝带诸侯佩黑色山形纹的玉,用红色的系玉丝带大夫佩苍色水纹的玉,用缁色的系玉丝带;士子佩美玉,用青黑色的系玉丝带;士佩仅次于美玉的石,用赤黄色丝带。同时对佩玉的行为举止进行约束,使之一切都合乎礼制。汉代用玉、赏玉的文化氛围已然形成,生活用器和观赏陈设器多姿多彩,圆雕、高浮雕的艺术品逐渐成为玉器发展的主流,汉代玉文化由此走向了追求个性化及艺术价值的更高阶段。

汉代时期的用玉思想与葬玉文化(玉石知识) | 玉石知识

金缕玉衣

二、汉代的葬玉文化

汉代葬玉的兴盛有其社会历史背景的原因。汉兴之初,统治阶层运用道家“清静无为”的黄老思想和儒家“仁”的理论,修治战争创伤,发展社会经济。当时的政治家陆贾曾指出:

“秦始皇帝设为车裂之诛,以敛奸邪;筑长城于戎境,以备胡越;征大吞小,威震天下;将帅横行,以服外国。蒙恬讨乱于外,李斯治法于内。事逾烦天下逾乱,法逾滋而奸逾炽,兵马益设而敌人逾多。秦非不欲为治,然失之者,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

《新语·无为》他主张“行仁义',法先圣”。汉高祖刘邦听从其建议,采取“逆取顺守,文武并用”的统治方针,使社会经济得以恢复。文帝推行“无为”之治,并“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使国力日益强盛,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繁荣景象。武帝时,国家实力空前强盛,社会经济已十分富足。《汉书·食货志》记载:

“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凛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

汉代时期的用玉思想与葬玉文化(玉石知识) | 玉石知识

南京博物院的东汉银缕玉衣

这样的盛世繁荣景象在汉代的墓室壁画、画像石、画像砖上有丰富的表现:田耕、播种、收割、扬谷、牛车、饲马、放牧、丰收、宴饮、庖厨、百戏、歌舞、奏乐等活动成为常见的表现题材。贵族在这样繁荣的经济条件下开始追求享乐,奢侈骄纵蔚然成风。《汉书·食货志》:“宗室有土,公卿大夫以下争于奢侈,室庐车服皆亡上限。”为了能够在死后还能继续享受阳世的安乐生活,人们开始不计得失的建造墓室葬居,加之受到儒家“贵玉”及道家“升仙”思想的影响,敛葬玉器在汉代得以蓬勃发展,其形制、种类及工艺均高度发达,成为古代玉器史上的一座奇峰,后代一直无可比拟。

汉代时期的用玉思想与葬玉文化(玉石知识) | 玉石知识

铜缕玉衣

两汉葬玉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西汉早期,最初的殓葬玉器主要为玉面罩和玉衣套,器物的构成有一定的规范,但并不完善,如玉塞只有琀一种;西汉中期,玉衣组合开始流行,并发展完备,玉九窍塞与玉璧的用量最多,玉质最好。此时编连玉衣的缕质出现金缕、银缕、铜缕之分;西汉后期至东汉前期,玉衣组合的使用范围有扩大之势,缕质多样,玉料质地亦开始多样化,然而玉璧的用量呈大幅度下降趋势。经过王莽的乱政和东汉早期的战火滋扰,此时各诸侯国的实力己今非昔比,出土资料显示,使用金缕玉衣的一般为身份地位极为尊贵且财力发达的诸侯王,小国的诸侯王多见穿戴银缕玉衣或铜缕玉衣,身份更低一级的侯所穿戴的玉衣均为铜缕,少数使用工艺较精致的鎏金铜缕玉衣。

同时,亦出现了新的现象,即等级与侯相当甚至低于侯的贵族也开始使用玉衣,所用均为铜缕,但玉衣的材质较为粗劣或为其他质料所制;到了西汉后期,某些诸侯王葬时所穿戴的玉衣已并非为朝廷统一颁赐,而是为各诸侯国自己所生产,这种情况表现出当时的西汉诸侯国已“制同京师”。东汉时期,朝廷鉴于西汉后期玉衣使用所出现的复杂混乱局面,开始制定相应的政策,将玉衣的使用按等级进行规范。《续汉书·礼仪志》中记载:

“诸侯王、列侯、始封贵人、公主薨,皆令赠印玺、玉柙银缕;大贵人、长公主铜缕。”

以等级尊卑来确定金缕、银缕、铜缕之分及玉衣的玉质。在东汉时期,皇帝是金缕玉衣的唯一使用者,诸侯国的王按制度可使用银缕玉衣,侯或等级与侯相当的贵族仅可使用铜缕玉衣或丝缕玉衣,反映出东汉等级尊卑的严格,玉衣的使用制度得到了较好的遵守。

汉代时期的用玉思想与葬玉文化(玉石知识) | 玉石知识

中山简王刘焉的鎏金铜缕玉衣,

汉代人的玉敛葬观念承袭了周代“以玉为精”,“精魄沟通天地”的葬玉思想,又有其独到之处。因国家社会经济的发达,及受到儒家“贵玉”、“孝道”、“厚葬”和道家“升仙”思想的双重影响,汉代的玉敛葬意识有着与以往不同的特点。其不像之前的时代那样,被动的慑服于神灵的权威之下,极力装点自身去讨好神灵,而是重在发挥人自身的主动作用,运用各种手段,想尽一切办法去上天入地,将现实世界与神仙世界联系起来,达到长生不老、永享安乐的目的。在这种观念作用下,神仙的世界不再是遥不可及、高高在上的境地,也无需想尽办法去揣度鬼神的信息,而是千方百计地使用各种手段将自身升华到神仙的世界中去,并且还把人世间创造的美好繁华的物质财富一并带过去,希望在来世亦享受不尽。

汉代时期的用玉思想与葬玉文化(玉石知识) | 玉石知识

南越文王赵眜丝镂玉衣

因此,汉代的玉敛葬体现出一种“拟人间”的特点,墓葬中的一切都是人世生活的真实情况的反应和再现。汉代在全国范围内大兴厚葬,,侯王墓皆工程浩大,墓室葬居,敛葬器皿,无所不用其极,其目的即在于希望将此生的享受带到来世。此时此地人神之界限似乎已被打破。人们一方面利用已有的手段施行着升天入地的法术程序,另一方面又佩戴着琢有龙凤呈祥之类纹样的玉璧,来标志着自己的谦谦君子之风。从用玉观念的角度来说,这是在汉的特定条件之下所创造出来的似乎是最完美的天人合一格局。

参考文献:《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周礼正义》等。

相关文章

  • 新疆和田玉的分布(玉石知识)
    新疆和田玉的分布(玉石知识)

    新疆和田玉分布在我国新疆境内,西起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东至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若羌县约1300多公里的昆仑山北麓中。在这1300多公里的昆仑山脉中,西段的塔什库尔干段(即叶城、莎车、皮山段)约400多公里所产的玉料大都以青玉、青白玉为主,白玉次之,其中又以山料较多,籽玉较少。其质地较细,杂质较多,滋润度较差,是新疆所产玉料中质量最差的一段。在市场上多以摆件出...

    1698 和田玉 新疆和田玉 玉石科普 玉石学堂 玉石寓意
  • 昆仑玉原石(玉石学堂)
    昆仑玉原石(玉石学堂)

    昆仑玉原石为软玉,主要产自昆仑山脉东缘入青海省部分,按照其颜色可将昆仑玉原石分为白玉、青白玉、烟青玉、青玉、翠青玉、糖玉几种。昆仑玉与和田玉在一个成矿带上,并且两只之间仅距离三百公里。和田玉挂件昆仑玉原石质地细腻,透明度高,光泽油润,淡雅。品质高者无裂纹,瑕疵,杂质。昆仑玉主要产自青海格尔木市境内昆仑山南麓海拔在4200多米高的玉女峰以及西王母瑶池旁周围,因...

    701 和田玉 玉石资料 玉石讲解 风水玉石
  • 玉雕师,50块和一万块的工差别在哪里?(玉石科普)
    玉雕师,50块和一万块的工差别在哪里?(玉石科普)

    许多玉友在刚开始玩玉的时候对雕工非常迷惑,都挺好看的雕件,为什么有的雕工要几千上万,而有的只要几百块。直到玩的时间长了,认识了几位聊得来的玉雕师,每天不断的看不断的思考,渐渐才明白其中的道理。50块工费先上个图,这是小编刚开始玩玉时送去雕的一个小料。这个到底值不值?文章的末尾,再为大伙分析。个人认为,看玉器的雕工好坏主要从两方面下手:第一:劳动力成本也就是雕...

    1302 玉石科普 玉石学堂 玉石文化
  • 什么颜色的和田玉品质高?(玉石学堂)
    什么颜色的和田玉品质高?(玉石学堂)

    和田玉多是单色玉,就是以一种颜色为基调,少有两种及以上的颜色的和田玉种类,这主要由于和田玉质地较为纯净。不同颜色的和田玉品质都不同。和田玉颜色主要有白色、黄色、青色、碧色、墨色等等,为了便于对和田玉颜色鉴赏。特级和田玉颜色色调正,无杂色,无偏色,色泽分布均匀,且明亮清爽,鲜活生动,颜色的浓度也是适中,稍色分布合理。一级和田玉颜色,颜色色调正,无杂色,稍有偏色...

    495 和田玉 玉石资料 玉石讲解 风水玉石
  • 明清玉雕文化:三足鼎立(玉石学堂)
    明清玉雕文化:三足鼎立(玉石学堂)

    明清玉雕明清玉雕是我国封建时代最后一个高峰,而玉料来源充足,加之乾隆皇帝爱玉成癖,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使得清代玉雕空前发展,尤以乾隆时期为最。总体来看,明清时期内务府造办处、苏州、扬州三地最具特色:内务府造办处制玉多为皇室御用,工艺堪称一流,犹擅摆件、仿古器、佩饰的制作;苏州制玉造型清雅、雕刻精微,擅长佩饰、实用器制作;扬州制玉大气生动,擅长玉山子的雕刻。内务...

    1921 玉雕 玉文化 扬州玉雕 苏州玉雕 玉石科普 玉石学堂 玉石文化
  • 青海玉的知识详解(玉石知识)
    青海玉的知识详解(玉石知识)

    青海玉  青海玉的主要成分为透闪石,属于广义上的和田玉,它与新疆和田玉在矿物成分、产状、结构上基本上相似。2008北京奥运会所需3000多枚“金镶玉”奖牌全部使用青海玉。青海玉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在青海格尔木西南的昆仑山脉中发现,质地逊于新疆和田玉,但胜在储量大、产量多,青海料的价格也比较便宜。只是因为出产环境的不同,青海玉在质地、颜色...

    1167 青海玉 知识 玉石常识 玉石文摘 玉石风水学
  • 高档和田玉摆件鉴赏(玉石知识)
    高档和田玉摆件鉴赏(玉石知识)

    很多人都喜欢和田玉摆件,随着和田玉越来越稀少,在市场上又很难看到高档和田玉摆件。摆件是和田玉器中的大件,也是一种最好展现古典人物题材的艺术品。像一些小的和田玉吊坠、挂件之类,因为面积小,没有那么多空间来展现艺术感。今天有幸,知道一件美术资料网高档和田玉摆件—竹林闲趣。我们一起来欣赏下。   穆宇静新疆和田玉红皮羊脂白玉...

    1441 高档和田玉摆件 玉石科普 玉石学堂 玉雕大师
  • 市场乱象——玉石直播(玉石行情)
    市场乱象——玉石直播(玉石行情)

    一块玉石,一个初心。臻玉匠与玉同行,臻于至善,精进传承,致力于为更多有缘人送上精致的中国玉,为更多爱玉之人打造专属自己的和田玉。传播玉石知识,弘扬国玉文化。有人说现在的互联网时代是直播的时代,是短视频的天下。诚然,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低头族",上班路上,晚饭之后,都是拿着手机不停的滑来滑去。很多人都在这样的时代里迷失了。批量生产的网红,流水的直播。回到五年...

    567 玉石资料 玉石讲解 玉石文化
  • 如何选购和田玉籽料?(玉石常识)
    如何选购和田玉籽料?(玉石常识)

    和田玉籽料的价格常常是和田玉山料的几倍。但随着玉料的减少,开采难度随之变大加上籽料本来就十分稀少,那么,如何选购和田玉籽料?选购时要看籽的纯度,不能有杂质,不能有棉絮等物质,并且布局匀称。手摸起来手感怎么样,有没有细腻温润的感觉。籽的颗粒布局越细小料子摸起来越细腻。如何选购和田玉籽料?1、和田玉籽料挑选首要任务时鉴别真假。仿冒的和田玉籽料多是用山料打磨,再染...

    1980 和田玉 选购 玉石资料 玉石讲解 风水玉石
  • 和田玉器风水之貔貅、龙龟(玉器常识)
    和田玉器风水之貔貅、龙龟(玉器常识)

    貔貅,乃招财辟邪瑞兽,有雌有雄,雄性名为貔,雌性名为貅。古代,貔貅被总结分为两种,一是为独角称为“天禄”,二是为两角称为“辟邪”。貔貅是我国古代时期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龙头、马身、麟脚,体似狮子,毛色灰白,善飞行,因为其外形怪异,俗称之为“四不像”。和田玉貔貅把件貔貅凶猛异常,古代时期...

    1888 貔貅 玉器知识 玉器百科 玉器风水
  • 揭秘新疆和田玉惊天大骗局(玉石百科)
    揭秘新疆和田玉惊天大骗局(玉石百科)

    如今新疆和田玉的价格在近十年内是在飞速的增长。以致令市场上假玉、劣质玉全部肆无忌惮地冒充新疆和田玉而大行其道。造假者也是瞄准“商机”,用自己的智慧和手艺创作出不同“款式”的和田玉,令人防不胜防。即使是有带有新疆和田玉鉴定证书的也不例外。新疆和田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由于新疆和田玉产量现如今是越来越低,而导致...

    853 新疆和田玉 玉石科普 玉石学堂 玉石选购
  • 和田玉貔貅吊坠该如何佩戴?(玉器科普)
    和田玉貔貅吊坠该如何佩戴?(玉器科普)

    和田玉貔貅  貔貅,是民间神话传说的一种凶猛的瑞兽,古代风水学者认为貔貅是转祸为祥的吉瑞之兽。常见的造型有貔貅吊坠、貔貅手链以及貔貅摆件,貔貅的材质种类也很多,比较受欢迎的就是和田玉貔貅吊坠。和田玉貔貅是貔貅中催财旺财能力最强的一种,也是最容易养出来灵性的一种。佩戴或者摆放和田玉貔貅,可以镇宅辟邪,改善家中的运势和整体风向,还能够招财纳宝,保佑钱财顺利到账,...

    1115 吊坠 和田玉 玉器常识 玉器文摘 玉器风水学
  • 和田玉壁(玉石科普)
    和田玉壁(玉石科普)

    随着和田玉文化流传至民间,现在很多人开始关注了解和田玉,和田玉的历史也越来越被人们知晓。“完璧归赵”的典故除了让我们见识到蔺相如的勇气与智慧,同时也让我们对“和氏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田玉壁壁是我国一种传统的祭天礼器,它的形状是中心穿孔的扁平状圆形,这种设计主要是因为古人信奉“天圆地方&rdquo...

    559 和田玉 玉文化 玉石知识 玉石百科 玉石文化
  • 什么导致了玉器的形成?(玉石讲解)
    什么导致了玉器的形成?(玉石讲解)

    什么导致了和田玉器的形成?玉器产生所具备的三个条件逐渐满足,直接导致了玉器的出现。这三个条件是:和田玉挂件第一,人类美感的出现。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美的概念已经是深入人心,距今28000年前的山西峙峪遗址就出土过一件水晶制作的小刀和一件石器装饰品,及至今18000年左右的北京山顶洞人时期,精巧的装饰品已经成为当时先民的日常用器,遗址中出土的穿孔兽牙、小石珠、...

    1778 玉器 和田玉 玉石常识 玉石文摘 玉石文化
  • 从色泽上识别和田玉(玉石科普)
    从色泽上识别和田玉(玉石科普)

    和田玉的颜色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与其他玉石相比,和田玉的颜色种类丰富,并且多为单色系玉石、颜色比较纯正。古人受五行说的影响,将和田玉分为五色玉,中央为黄、东方为青、南方为赤、西方为白、北方为黑。与此同时,颜色也是和田玉品级划分的标志,古人有“一红二黄三墨四羊脂”之说。 对于和田玉颜色的等级划分,今人与古人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和田玉作品...

    1968 和田玉 羊脂玉 玉石知识 玉石百科 玉石鉴别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