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一定是采用天然玉材,用适当的工具由表及里、由粗到细地去除多余部分,使之最终成为具有经济价值和审美意义的实体。实体一旦完工即是玉雕成品。若成品匠气十足毫无个性,或可以商业化批量生产,不妨称之为“玉雕产品”;若成品具有相当的艺术性,则可称之为“玉雕作品”、“玉雕珍品”甚至“玉雕艺术品”。通常玉雕材质越好,其所含艺术价值可能越高。
历来玉雕被划分在工艺品大类中,与漆器、刺锈、木雕、剪纸等比邻,与中国书法、绘画、瓷器等的艺术认知度却相距甚远。从宏观上看,由于玉材的珍稀,玉雕作品一经诞生就与富贵、权势等形成了一种直接的联系,制作群体、鉴赏群体都有一定程度的局限性,其稀有性和不可再生性使玉雕作品在制作上更趋于谨慎和保守。从微观上看,由于玉雕作品的制作学习过程漫长,创作环境艰苦,从业人员普遍是实践者,很难自发地完成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认识飞跃,因此几千年的玉雕行业缺乏系统的文字研究和理论总结,对玉雕作品的鉴赏缺乏系统的实证分析。这也是近年来不断有人呼吁成立“玉石学”学科的考虑之一吧。
有人认为,玉雕创作和制作过程包含了体力劳动和手工技艺,艺术家或文人们不屑为之,那么为什么米开朗基罗的许多雕刻作品采用数米高的大理石,一锤一凿地完工后,却能被世人当作艺术珍品、作者也被公认为世界级艺术大师呢?当然这其中有许多社会背景差异,但最终的不同点脱不开社会群体对美的推崇和认知,脱不开作者的艺术修为和创作性构思。
于是,要真正发展和提升行业声望,进一步浓缩玉雕作品的价值,就要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提高社会群体对玉雕作品的认知度和鉴赏水准,另一方面提高玉雕从业人员的艺术素质和审美敏感度。这两方面的良性互动就要求对玉雕作品的鉴赏和评价存在观念的趋同,对其经济价值和美学价值存在客观的互认,就要求基于玉材的特质,从经验、从感觉、从情感,上升为文字表述、审美研究和理论评价。这种认识论上的飞跃恰恰是玉雕业所缺乏的。然而缺乏更便于吸收和借鉴,更便于向相临的艺术门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