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田黄石的传说和历史(玉石科普)

时间 : 12-19 投稿人 : 韧韧 点击 :

田黄石的传说和历史(玉石科普) | 玉石科普

  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在天塌地陷的上古时代,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女娲,为了拯救人类,曾经炼石补天,或许是计算上的失误,有一块石头最终没有派上用场,于是这块命运不济、无限怨艾的灵石便生出许多扑朔迷离的故事,后来被清代着名文学家曹雪芹先生“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写成了脍炙人口的《红楼梦》,从而感动了无数的怨女旷男。

但在福州却流传着另一种版本的美丽传说。据说,女娲补天之后,还剩下许多大小不一的灵石。于是她在神州大地上空巡视,最后发现福州寿山的山川岚气藏纳,林壑清幽,景致绝美,就把这些曾经用于补天的灵石撒向了寿山的大地,这就是蕴藏于寿山水田中的“田黄石”。

笔者喜爱《红楼梦》,也喜爱那个石头变成贾宝玉的传说,但是不知为什么,我觉得寿山田黄石的传说更令人神往。因为在我们伟大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甚至在整个地球上,为什么只有寿山的水田里才会有这种珍贵宝石的存在呢?这不是我们的伟大母亲女娲对寿山的特别眷顾又是什么呢?

关于田黄石,福州还有个传说。

相传干隆皇帝曾经做过一个梦,梦见自己受玉皇大帝的召见,玉皇大帝赐给他一块黄色的石头,还赐给他“福寿田”三个大字。干隆皇帝醒后高兴得不得了,觉得这是一个“瑞兆”,但是对梦境中的情况,又百思不得其解。第二天,他召集群臣给自己“圆梦”,一位闽籍大臣听后连忙跪倒禀告:玉皇大帝赐给皇上的一定是产于福州寿山的田黄石,因为这正合玉皇大帝赐书的“福寿田”三字。干隆皇帝听后极为高兴,认为这确实是老天他对自己的恩赐。从些,他就在行祭天大礼的时候在祭桌中央供上了田黄石。

这个传说,同样是美丽的。

与这两个传说相比,另一个传说则要相形见绌了。相传元朝末年,天下大乱,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在安徽凤阳有个穷小子朱元璋,为了躲避灾荒,逃到了福州寿山,他饥寒交迫,又偏偏碰到了大雨,走头无路地躲进了一个寿山石家采掘寿山石的山洞,这场雨一连下了几天,他也就在山洞里睡了几天,幸好没有饿死,否则就没有后来的明太祖了。等到雨止天晴,朱元璋一骨碌爬了起来,这时奇迹发生了,他原先满身的疥疮竟然不治而愈,原来他睡在田黄石的石粉上面了,是田黄石治好了他的病。到后来,他当了明朝的开国皇帝,还专门派太监来开采田黄石。

传说最怕“有据可查”,女娲补天的灵石洒向寿山,那是上古时代的事,历史太久远;干隆皇帝是“做梦”,谁也无法进入他的梦境;惟独朱元璋这个传说经不起推敲:第一,朱元璋如果是为了避荒灾,绝不可能穿过鱼米之乡的江浙,跑到穷乡僻壤的寿山村去乞讨;如是避兵灾,那更不可能,因为彼时他已离开皇觉寺,跑到抗元义军首领郭子兴手下去当“亲兵十夫长”——警卫班长了。第二,田黄石,是产在水田里的,山洞里产的不叫“田黄”,而且迄今为止,没听说过石农挖掘到田黄要在山洞中放一段时间的事。第三,有明一代是一个非常黑暗的时代,出现了“东厂”、“西厂”和“锦衣卫”这样的特务组织,杀宰相犹如杀平民。在这样的政治氛围中,官吏个个噤若寒蝉。如果朱元璋将田黄奉为至宝,绝对没人敢说一个“不”字。而偏偏就是在明代有个布政使叫谢在杭的,竟然对“田黄”只字不提,而将寿山五花坑所产的“艾叶绿石”品评为寿山石第一。

其实,田黄石被发现的“历史”是很短的。在明代早中期还没有为人们所认识。它的被发现也纯属偶然,据清人施鸿宝《闽杂记》记载,起因竟然是一位进城卖谷的老农,因为担子一头轻一头重,他就顺手拿了块从田里挖出来的黄石头,放在轻的一头,在路过致仕在家的着名文学家曹学佺门前时,被曹学佺发现买了下来,开始“遂着于时”。但说是这么说,从那时之后的好长一段时间里好像还是没有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

到了清朝康熙年间,人们喜爱寿山石的风气空前高涨,“名流学士,怀瑾握瑜,穷日达旦,讲论辨识”,甚至达到了“心目既荡,嗜好为移”的境地。康熙年间闽侯(今福州)人高兆撰《观石录》对他在十余位朋友家中见到的140余枚寿山石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描摹,并将其分为“神品”、“逸品”、“妙品”。但是从文字上看像是田黄的恐怕只有“甘黄无瑕者”、“黄如蒸栗”、“如数百年前琥珀”、“血浸甘黄”、“黄柑巽手”,秀色通理者、“新黄如秋葵者”这么几块。

其后,杭州萧山人毛奇龄撰写《后观石录》,尽管首次提出了“田坑第一”的观点,但在具体文章中还是和高兆一样“尚色不尚质”,其所列的“上品”十三块,分别为艾叶绿、羊脂、鸽眼砂、蔚蓝天、瓜瓤红、虾背青、肉脂、炼蜜丹枣、桃花水、三合一。从文中所介绍的情况看,恐怕只有“炼蜜丹枣”一块像是田黄!只在“中品”十二块中提到了“蜜蜡”、“秋葵蜜蜡(一名枇杷黄)”、“甘黄蜜蜡”这三块像是田黄。这从一个侧面足以反映出就是在康熙年间田黄石也还是没有受到人们普遍的重视。

田黄石受到重视,可能是雍正年间,在北京的荣宝斋里,就珍藏着雍正皇帝赐给他十三弟允祥的两颗硕大的田黄方章。允祥是雍正皇帝最倚重的弟弟,被封为怡亲王,并且是个“铁帽子王”。清朝建国初期曾封了功勋卓着的“八大铁帽子王”,此种王爵可以“世袭罔替”,如袭爵者犯罪,只革其人,不削其爵,而由家庭中其他成员继承,也就是说子子孙孙永远是王。而其他非“铁帽子王”即使不犯罪也要每传一次爵位,就要降爵一级。从顺治到康熙这数十年间都没有封过其他人为“铁帽子王”,可见雍正皇帝对允祥的宠信,对宠信的弟弟封“铁帽子王”并赐予田黄印章,也可以看出雍正皇帝对田黄石的重视。到了干隆年间,田黄石因获得了干隆皇帝的激赏,从此取得了“石中之王”和“石帝”的崇高地位。从那时开始,田黄的地位至今没有一丝一毫的动摇。

相关文章

  • 和田玉青玉与碧玉如何区分?(玉石知识)
    和田玉青玉与碧玉如何区分?(玉石知识)

    和田玉青玉与碧玉是新疆和田玉的两种品种,外观上有点相似。对于新玩玉的朋友经常区分不清。那碧玉与青玉如何区分呢?我们可以从化学成分、颜色及细腻度等来区分两者。一、从化学成份上看:碧玉的透闪石含量要低于青玉,含阳起石较多,此外还含一定量的铬尖晶石,石墨点,绿泥石及辉石。二、从颜色上看:青玉的颜色如果细分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整体来讲都比碧玉均匀。和田玉青玉分正青色,...

    1916 和田玉青玉 新疆和田玉 玉石资料 玉石讲解 玉石鉴定
  • 翡翠戒指佩戴篇(购玉指南)
    翡翠戒指佩戴篇(购玉指南)

    娇小手型 手型娇小适合佩戴单颗翡翠的戒指,视觉上协调,同时更能为娇小的手增添玲珑、精致的气质,能够增强异性伴侣带来的财运,是一种旺夫的好办法。拥有娇小双手的女性,性格通常温和柔顺,佩戴细碎翡翠戒指可以增添干练气质,也能招财。修长手型 修长的手型符合大众审美,非常美丽,适合佩戴各种类型的戒指。但是,如果从增强财运的戒指风水角度来看,修长的手型最适合的是简单而不...

    430 玉石知识 玉石百科 玉石文化
  • 如何鉴别籽料的皮色?(玉石文摘)
    如何鉴别籽料的皮色?(玉石文摘)

    籽料的皮色,是分布在和田玉外一层有色的玉皮,玉石界以各种颜色而命名,如黑皮子、鹿皮子等。从皮色可以看出子玉的质量,多为上等白玉好料。真籽料在河水中经千万年冲刷磨砺,自然受沁,它会在质地软松的地方沁入颜色,在有裂子的地方深入肌理。这种皮色是很自然的,叫做活皮。它的颜色浸入玉内有层次感,过渡自然,皮和肉的感觉是一致的。皮上的颜色应是由深入浅,裂隙上的颜色应是由浅...

    1380 皮色 籽料 鉴别 玉石资料 玉石讲解 玉石鉴定
  • 和田玉籽料皮色怎么鉴别?(玉石资料)
    和田玉籽料皮色怎么鉴别?(玉石资料)

    和田玉是玉中精品,和田玉籽料尤其是带皮色的和田玉籽料,更是众多爱玉人士追求的精品。因此,玉石市场上籽料“人工皮色”泛滥,那么,和田玉籽料皮色怎么鉴别?和田玉籽料上次生的皮色,是大自然的天然造化,不仅在外观上瑰丽多彩,且是技术上鉴别和田玉籽料的重要依据。近年来和田玉价格猛涨,带皮色和田玉籽料疯涨的新市场特征。谋取暴利成为玉器市场中&ld...

    767 皮色 和田玉 籽料 玉石科普 玉石学堂 玉石鉴别
  • 一块玉的一生(玉石文摘)
    一块玉的一生(玉石文摘)

    当我们尽情欣赏一件精美绝伦的玉器时,当我们将玉悬于胸前、置于腕上、玩于手掌之间时,会不会有那么一瞬间的念头,想去手中玉石的故乡走一遭。看看它是如何从深山走进城市,从璞石幻化成器?一件玉器不论它价值几何,质地优劣,它都会经历这几个程序:开采、运输、设计、雕刻、打磨、出售,最后到将它据为己有的人手里盘玩。这便是每一块玉器的起始本末。开 采 玉料开采总是不易的,以...

    461 玉石资料 玉石讲解 玉石文化
  • 收藏古玉多看真品少出手 微痕迹让仿古玉无处遁行(玉器收藏)
    收藏古玉多看真品少出手 微痕迹让仿古玉无处遁行(玉器收藏)

    7月中旬北京超宝斋等多家古玩店因销售假“齐家玉”被摘牌。8月2日,工商总局、文物局发文将联合针对“文物流通市场”进行专项整顿。8月7日由湖南省文物交流鉴定中心(湖南省文物总店)举办的“中国古代玉器鉴定高级培训班”在长沙开班。这正是应对文博事业的快速发展,文博系统对文物鉴定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做出的反应。记者采访了中国古代玉器鉴定高级培训班请来的两位主讲专家:国...

    1972 玉石资料 玉石讲解 玉石文化
  • 玉雕大师洪保增:闹中取静,细琢人生(玉石知识)
    玉雕大师洪保增:闹中取静,细琢人生(玉石知识)

    洪保增,中国青年玉雕艺术家。祖籍长白,八旗后裔,世代书香,文化传家。1974年生于岫岩,学业九年,自学不辍。幸遇恩师高星明,踏入琢玉行列,与寿星艺术结缘。后师承张玉珍、顾永骏大师,历时数载,不舍昼夜,继往开来。读书不及万卷,行路不及万里,寿星玉雕艺术风格却独树一帜。不求声名却诽誉不断,不善经营却作品无存。不想出头却成为行业的风向标。追寻自由快意人生,以传播健...

    1681 玉雕大师 玉雕 玉石知识 玉石百科
  • 玉雕名家作品赏析(玉石学堂)
    玉雕名家作品赏析(玉石学堂)

    一个和田玉原石,它本身就很美,但是你怎么让他变得更美,这就考验各位大师的功底了。在雕刻中有各式各样的问题,能巧妙的解决掉,就是一位非常不错的玉雕大师了。下边我们看一下给位大师的玉雕做皮吧。海派玉石雕刻大师曹国斌作品——《金玉满堂》《金玉满堂》作者选用的是顶级的和田黄沁籽所雕刻的,随行巧雕一个玉米,题材简单但做工却异常精细、写实,给人以...

    1530 新疆和田籽玉 玉雕大师 玉石科普 玉石学堂
  • 如何鉴别南红玛瑙的真伪?(南红讲解)
    如何鉴别南红玛瑙的真伪?(南红讲解)

    南红玛瑙吊坠  南红玛瑙收藏价值因地质环境不同,质地、矿态也不相同,不同地质环境下呈现出不同的外观,那么它的收藏价值也不同。南红中,锦红最为珍贵。颜色以正红、大红色为主体,其中也包含大家所熟知的柿子红收藏价值最高。真玛瑙的色泽光亮鲜明,具活性感、厚重、纯正、协调 ,表面就像涂了一层蜡,且有蜡的光泽。换言之,天然红玛瑙的颜色分明,条带非常明显, 若细心观察,可...

    1724 南红 玛瑙 南红学堂 玛瑙科普 南红百科
  • 山水,专属于中国人的意境(购玉指南)
    山水,专属于中国人的意境(购玉指南)

    陈军锋作品—别样山水图 山水,是我们民族文化中一种独特的景观,挥洒、描摹了中国人骨子里、性格中独特的风采。正如袁中郎所说:“意未尝一刻不在山水” 可以说中国文人是山水的最大的爱好者。他们不论失意或是得志,都好游历山水,历代名人骚客对山水的吟咏之词更是不计其数。山水,也深深的影响着中国人的美学观念和艺术体验。中国人在山水中感受到的不止是两种风格迥异的自然美景,...

    1641 玉石常识 玉石文摘 玉石文化
  • 京白玉与和田白玉怎么鉴别?(玉石百科)
    京白玉与和田白玉怎么鉴别?(玉石百科)

    京白玉是一种白色的石英岩玉,京白玉中石英含量在95%以上,多为单色玉,以白色最为常见。因此,京白玉常与和田白玉相混淆,也是最常见的仿品之一。京白玉因最早发现于北京西郊而得名,而后全国各地皆有这种玉石发现,分布范围极广。京白玉是一种中低档玉石,其性状特征与和田玉有许多相似之处,易将二者混为一谈。(点击购买新疆原产地白玉)常常可见白色中略带绿色或蓝色色调,它玉质...

    1439 京白玉 白玉 鉴别 玉石常识 玉石文摘 玉石鉴定
  • 玉器骗局升级,有人想高价买你的玉(玉石科普)
    玉器骗局升级,有人想高价买你的玉(玉石科普)

    玉石交易向来都是一场博弈和心理战术,在交易达成之前都要多加小心。刘先生最近遭遇了一个玉器骗局,花了两万买了一个玉貔貅,事后怎么也联系不到卖家,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事情的经过。十二生肖玉挂坠-兔刘先生是个爱好收藏的人,有很多收藏品就是别人推荐或在网上淘货看到的,有一回,一位自称是北京拍卖公司的员共打电话给刘先生,向他说明了来电原因,原来刘先生收藏的爱好大家都知道,...

    1459 玉石 玉器 玉石科普 玉石学堂 玉石文化
  • 2018年珠宝玉石行业发展的三大趋势!(玉石讲解)
    2018年珠宝玉石行业发展的三大趋势!(玉石讲解)

    珠宝玉石行业的市场规模已达千亿级,消费市场会一直存在,所以机会也处处都有。这几年随着各种创作创新,市场品牌升级,推广平台更新,珠宝玉石行业走上了全新的发展道路,并在2018年愈发受人关注,今天我们就来说说2018年珠宝玉石行业发展的三大趋势。一、好“品牌”受热捧随着互联网,电商行业的成熟,消费者对网购越来越信任,不断完善的售后保障与服...

    1102 玉石 玉石知识 玉石百科 玉石选购
  • 玉雕大师陈大军作品薄胎雕花盖碗(玉雕大师)
    玉雕大师陈大军作品薄胎雕花盖碗(玉雕大师)

    扬州玉雕师陈义才 陈大军父子以炉瓶器皿见长,他们制作的器皿仿古味道很浓,深受藏家的青睐。业内人士说,他们制作的炉瓶料型完整、干净,很显工艺,尤其是薄胎瓶,在保有传统风韵的基础上,又有创新,在扬州很少见。青白玉-薄胎雕花盖碗清代宫廷中,最常以青白玉来制作薄胎器皿,这或许与青白玉的特点有关。被掏空并打磨至“轻薄如纸,可浮于水”程度的青白玉...

    1301 玉雕师 青白玉 玉石科普 玉石学堂 玉雕大师
  • 苏州玉雕林光:知行合一革故鼎新(玉石常识)
    苏州玉雕林光:知行合一革故鼎新(玉石常识)

    林光,出生于1976年10月。其父在镇上开了一家玉雕厂,专做仿古玉器。林光从诞生的一天起便和玉结下了不解之缘。1992年从学校毕业后,就在父亲厂里学习玉雕技艺。从小喜欢绘画的他,就在大大小小的玉石上作画。父亲告诫他:“作画:只是开始,你还要在玉石上将人物的线条、明暗、深浅、留白等刻画出来,要让琢出的艺术形象永远地流传下去。”这时林光已...

    671 玉雕 玉器 玉石资料 玉石讲解 玉雕名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