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理解自己的文明(2):玉润华夏|图鉴(古玉知识)

时间 : 05-10 投稿人 : 陈丽媛 点击 :

理解自己的文明(2):玉润华夏|图鉴(玉石常识) | 玉石常识

文博时空/文文博时空 作者 陈丽媛

文物摄影|杜广磊

设计|阿孙

理解自己的文明(2):玉润华夏|图鉴(玉石常识) | 玉石常识

理解自己的文明(2):玉润华夏|图鉴(玉石常识) | 玉石常识

理解自己的文明(2):玉润华夏|图鉴(玉石常识) | 玉石常识

理解自己的文明(2):玉润华夏|图鉴(玉石常识) | 玉石常识

理解自己的文明(2):玉润华夏|图鉴(玉石常识) | 玉石常识

理解自己的文明(2):玉润华夏|图鉴(玉石常识) | 玉石常识

理解自己的文明(2):玉润华夏|图鉴(玉石常识) | 玉石常识

理解自己的文明(2):玉润华夏|图鉴(玉石常识) | 玉石常识

玉是象形字,始见于甲骨文,像一串玉之形。本义即指玉石。《说文》:“玉,石之美。”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可能没有任何一种文化形态比玉文化更加古老,而且从未间断。早在9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先民就已经尝试使用玉作为媒介与万物进行沟通。按照古人万物皆有灵性的观念,认为美石——玉是山川的精华,上天恩赐的宝物,玉因其温润细腻的质地及稀缺性,成为先民寄托宗教情感的载体,为中华文明的诞生和早期发展做出了独特的精神贡献。

理解自己的文明(2):玉润华夏|图鉴(玉石常识) | 玉石常识

新石器时代小南山文化玉玦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距今9000多年

到了距今6000年至5000年,北方的红山文化,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淮河流域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长江流域的凌家滩文化、良渚文化等都已经拥有成熟的玉器文化,玉文化覆盖整个华夏大地,塑造了广泛的文化认同。

理解自己的文明(2):玉润华夏|图鉴(玉石常识) | 玉石常识

中国新石器时代出土玉器遗址分布(点击看大图)

从良渚文化时代开始,以玉璧、玉琮、玉璜、玉圭、玉钺等为特征的玉礼器就成为国家重器。《周礼·春官·大宗伯》曰:“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理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由此形成了一套严格的玉礼体系,经过不断丰富和完善,玉礼器成为夏、商、周三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玉的政治文化发展到顶点。

理解自己的文明(2):玉润华夏|图鉴(玉石常识) | 玉石常识

良渚贵族玉器复原图

理解自己的文明(2):玉润华夏|图鉴(玉石常识) | 玉石常识

良渚贵族头饰

玉,“温润而泽,仁也”,所以帝王及圣贤都要佩玉,《老子》称:“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礼记·曲礼下》曰:“君无故玉不去身。”佩玉不仅是为了好看,而是时时要用玉的品德来对照自己,所以被称为“君子宝之”(《白虎通》)。

理解自己的文明(2):玉润华夏|图鉴(玉石常识) | 玉石常识

战国晚期山东临淄商王村1号墓出土的玉组佩

理解自己的文明(2):玉润华夏|图鉴(玉石常识) | 玉石常识

三国魏至晋玉组佩

春秋战国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诸子对玉文化进行了“比德于玉”(《礼记·聘义》)的哲学升华,将儒家的道德规范与玉的品质结合,赋予玉“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十一种美德,汉代将玉石温润、声清、光泽、质坚、纯洁的属性比作君子具备的仁、义、智、勇、洁五种美德。

理解自己的文明(2):玉润华夏|图鉴(玉石常识) | 玉石常识

东汉 西王母神瑞叠胜形玉座屏

在《史记》中的“鸿门宴”上,刘邦送项羽“玉璧一双”,《周礼·考工记》载:“璧琮九寸,诸侯以享天子”,这是刘邦送给项羽的至尊之礼,项羽明白“天子佩白玉”的王权传统,所以没有再动杀机,是对于玉石神圣传统的印证。

理解自己的文明(2):玉润华夏|图鉴(玉石常识) | 玉石常识

战国 出廓玉璧

隋唐以后,传统的礼仪制度发生了改变,玉器的礼仪特征也逐渐淡化,逐渐成为一种祥瑞之器,佩玉仍然是一种风尚,尤其是贵族阶层和文人阶层。随着明清时期商业进一步繁荣,玉器在民间流行,玉文化的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自此,玉正式成为“人格”的象征,广泛影响了中国人的人生观、审美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中国的玉文化真正站上了人类文明的高峰。

理解自己的文明(2):玉润华夏|图鉴(玉石常识) | 玉石常识

西汉 凤纹牌形玉佩南越王博物馆藏

玉是中华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独特的地位,是最具普遍认同的精神文化。玉文化蕴含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气节,“化干戈为玉帛”的友爱风尚,“金声玉振”的美好德行,“润泽以温”的仁爱温和,“冰清玉洁”的高雅气质,“玉”的人格化、抽象化己凝结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品格。精美的玉器集天地之精华,正是玉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理解自己的文明(2):玉润华夏|图鉴(玉石常识) | 玉石常识

宋宣祖坐像轴,双手持玉圭

理解自己的文明(2):玉润华夏|图鉴(玉石常识) | 玉石常识

明代书画家徐渭,帽子上佩玉

理解自己的文明(2):玉润华夏|图鉴(玉石常识) | 玉石常识

相关文章

  • 把玩和田玉手把件的技巧(玉石讲解)
    把玩和田玉手把件的技巧(玉石讲解)

    和田玉把件圆润优美,具有艺术价值,并且把玩和田玉把件能够按摩手部,进而促进人体健康。把玩和田玉把件是有讲究的,否则会让玉质受损,进而影响它的经济价值。和田玉把件是玉器中的一个大类别,和田玉的题材比较丰富,主要以佛像或吉祥物为主。其中最好、最具有价值的应该是仿古题材,具有福禄寿等美好寓意,价值不菲。首先要将和田玉把件浸泡在轻水中,大约三个小时左右,可以用软刷或...

    1227 手把件 和田玉 把玩 玉石知识 玉石百科 玉石文化
  • 羊脂玉籽料市场价格(玉石百科)
    羊脂玉籽料市场价格(玉石百科)

    和田羊脂玉籽料价格一直是和田玉玉友关注的问题。据新疆和田玉信息联盟数据显示,和田羊脂玉籽料价格在3万元/克。这已经算是天价了,而业内人士认为优质的和田玉价格还有上涨的空间。羊脂玉籽料手镯什么是羊脂玉羊脂玉,顾名思义状如羊脂。具体指的是白色和田玉,白度与油润度如羊脂一般,不仅细腻润滑,更是灵动喜人。羊脂玉并不是玉的名字,而是玉的等级,能够达到羊脂级的和田玉已是...

    1721 羊脂玉籽料手镯 和田玉价格 玉石科普 玉石学堂 玉石选购
  • 当代玉雕器物的美学表达(主题购物)
    当代玉雕器物的美学表达(主题购物)

    玉雕器皿的发展历史十分久远,可追溯至商周时期,但与其他品类相比,器皿类作品不仅选料困难、工艺复杂,且极为耗时,隋唐以前比较少见,及至宋元时期有所增加,明代开始大量出现,品种繁多,造型多变,出现了很多颇具代表性的作品,到了清代,玉雕器皿的品种、数量和技艺都达到顶峰。马洪伟 青玉花觚9.5×7.0×7.0cm 173.9g 时至今日,器皿类中的很多品种已经历了漫...

    1514 玉石资料 玉石讲解 玉石文化
  • 鳞甲类和龙之九子的玉雕题材(玉器资料)
    鳞甲类和龙之九子的玉雕题材(玉器资料)

    玉雕题材有很多,其中五灵题材即是指蠃、鳞、毛、羽、昆五类。具体为水族、走兽、飞禽和昆虫。今天我们来看看鳞甲类和龙之九子的玉雕题材。鱼:雕件题材中,不同品种的鱼寓意各不相同。如鲶鱼,寓意年年有余;金鱼表示富贵,富裕,吉庆和幸运。寓意金玉满堂;鲤鱼跳龙门,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后来又用作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龙头鱼寓意高升。虾:因为下弯腰弓背,故有弯弯...

    555 玉雕题材 玉器资料 玉器讲解 风水玉器
  • 和田玉籽料佩戴也要讲究风水(玉器讲解)
    和田玉籽料佩戴也要讲究风水(玉器讲解)

    中国人一向看重风水,其实古代周易也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我们的生活以及成长都是息息相关的。而且现代人越来越重视玉器,平时都会佩戴一些玉饰品,所以还是要先了解一下佩戴的风水禁忌。和田玉籽料是这几年很流行的,如果大家已经开始佩戴和田玉的饰品,那么就需要注意下面几点。不可以双戴。如果说大家已经有了和田玉籽料吊坠,那么就不能够再佩戴戒指,这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点。虽然说...

    1401 和田玉籽料
  • 哪些因素影响和田玉质地?(玉石学堂)
    哪些因素影响和田玉质地?(玉石学堂)

    质地是判断和田玉品质的首要因素,和田玉质地细腻润润,油脂性好好。它的内部结构不同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性质,不同质量的软玉,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玉性,好的质地要求其组成矿物透闪石具细小的纤维状、毛毡状结构,有一定透明度的特有的油脂光泽。质地要细腻,这种细腻包括两方面,一是组成和田玉的透闪石颗粒要细小而均匀,二是这些颗粒排列成的纤维交织结构要细密紧凑。光泽要温润,和田玉...

    730 和田玉 质地 因素 玉石知识 玉石百科 玉石风水
  • 收藏和田玉,该如何收和藏?(玉石文化)
    收藏和田玉,该如何收和藏?(玉石文化)

    俗话说的好:“乱世买黄金,盛世兴收藏”。在历史的长河中,战乱摧毁了太多艺术珍宝,可是盛世的到来,让我们有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收藏环境。   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也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长达八千年的玉文化。对于大多数玉友而言,玩玉,可能仅限于买几块戴一戴,或者买几个摆件放在家中撑撑门面。一说到收藏,就纷纷摇头直言自己不行。  确实,收藏,听起来太高大上,让很多人听而...

    817 玉石知识 玉石百科 玉石文化
  • 对不起,玩玉的你已经被移除群聊(玉器收藏)
    对不起,玩玉的你已经被移除群聊(玉器收藏)

    也许因为巧合,也许是缘分,也许因为喜爱,你与玉雕结缘,开始了玉雕之路。慢慢地你感觉到,自己与周围的世俗观念渐行渐远。玩玉之后,整个世界唯有玉能入眼,生活也是无玉不欢。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自身的性格、习惯、修养也会因玉发生很大改变。最终,你一不小心发现,悄然间自己已被移出某些世俗的交流群之外......玩玉之前,内心仿佛也变得“麻木”,不容易快乐,不容易被...

    1666 玉石常识 玉石文摘 玉石文化
  • 高仿和田玉籽料鉴别方法(玉器鉴别)
    高仿和田玉籽料鉴别方法(玉器鉴别)

    市场上有很多高仿和田玉籽料,鉴别真伪还得花一分功夫。人工磨光料的裂纹通常只是单纯的一道线,并且在线中具有沁色,而沁色一般都是外重内轻,而籽料则恰巧相反。和田玉籽料挂件目前市面上除了青海料用来制作高仿籽料之外,还有一部分是采用俄山料制成的。俄山料制成的高仿籽料的鉴别难度比较高,青海料我们能够从玉质上来辨别,大部分的青海料水头都比较足,所以我们能够通过水、透方面...

    1748 和田玉 和田玉籽料 玉石知识 玉石百科 玉石鉴别
  • 和田玉收藏并非“越白越好”?(玉石科普)
    和田玉收藏并非“越白越好”?(玉石科普)

    新疆和田玉籽料  白玉是和田玉中的优质品种,玉质细腻温润,洁净光泽,尤其以羊脂白玉最为珍贵,市场价值较高。对于和田玉的认知,有些藏家还存在误区,把颜色的白度作为一个终极标准来衡量和田玉的优劣。专家表示,和田玉并非越白就越好。新疆和田籽玉的油脂感,是任何玉种,都无法比拟的。和田玉爱好者会努力观察和田玉的白度跟透明度,并以此作为选择和田玉的第一标准。而如果按照这...

    222 和田玉 收藏 白度 玉石知识 玉石百科 玉石风水
  • 和田玉对用料有什么讲究?(玉石文摘)
    和田玉对用料有什么讲究?(玉石文摘)

    一件有收藏价值的和田玉作品,不仅雕工精美,而且对用料很讲究。在相料、颜色、质地等方面都一定的讲究,还要根据和田玉的天然性,做到天然无雕饰,清水出芙蓉的效果。和田玉材料玉质形状万千,有根据材料的变化进行构思,巧夺天工,做到独一无二才能成为精品。一件优秀的和田玉作品,要有独特的意蕴在里面,而不只看材料的贵贱。和田玉对用料的讲究,主要体现在次料利用,大部分和田玉都...

    1186 和田玉 用料 讲究 玉石资料 玉石讲解 风水玉石
  • 怎样收藏到真正上乘的玉雕精品?(玉石科普)
    怎样收藏到真正上乘的玉雕精品?(玉石科普)

    精品玉雕  对于玩家和藏家来说,收藏到真正上乘的玉器精品,是最大的心愿。评价玉雕作品价值的三大要素:即玉石材料的完善利用、雕刻技艺的高超、艺术神韵的展现递。甚至有些业内专业人士将它们称为“玉器品鉴三原则”。每一位玉雕师傅都有其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技巧,而这技巧的好坏当然还得从作品里才能看的出来,每一件价值百万的玉雕作用,都是师傅们苦练多年...

    741 玉雕 精品 收藏 玉石常识 玉石文摘 玉石文化
  • 玉雕题材之牛气冲天(玉石典故寓意)
    玉雕题材之牛气冲天(玉石典故寓意)

    “人勤一世千川绿,牛奋四蹄万顷黄”。牛是最早被人类驯养的六畜之一,牛甘为百姓牺牲,造福天下。牛关乎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习俗和观念,被歌咏礼赞。勤劳奋斗,祥瑞平安已成为牛的代名词,玉雕中当然也少不了牛的身影。中国文化中,牛既是勤劳的象征,著名诗人藏克家曾诗曰:“块块荒田水和泥,深耕细作走东西。老牛蛮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对“牛”辛勤耕作、无私奉献、积极主...

    985 玉石资料 玉石讲解 玉石文化
  • 和田玉黄玉简介(玉石讲解)
    和田玉黄玉简介(玉石讲解)

    和田黄玉是和田玉五大玉种之一,黄玉质地细腻,肉洁净如凝脂,温润内敛,尤其是淡雅的黄色调,纯正浓郁,富贵吉祥,是和田玉的精品。古人甚至于将黄玉排在羊脂玉之前,有着“一黄二墨三羊脂”之说。和田玉黄玉把件和田黄玉主要成分亦为透闪石和阳起石,只是因为微量元素不同,而呈现出黄色,且因杂质不同而色泽深浅不一。以黄色为主色调 ,包括蜜蜡黄、栗色黄、...

    693 黄玉 和田玉 玉石知识 玉石百科 玉石风水
  • 如何快速鉴别和田玉真假?(玉石常识)
    如何快速鉴别和田玉真假?(玉石常识)

    和田玉这么火,可是市场上假货多。在收藏的时候一不小心就买到假货了。如何快速鉴别和田玉真假呢?新疆和田玉把件1、从玉石的颜色鉴别白色的和田玉有着不同色调,有青白、粉白、灰白、黄白等等,和田玉的白色不是单纯的洁白,而是与其他的色调统一融合而成的颜色,而且和田玉的颜色会带给人一种很厚重缜密的感觉。白色石英岩玉的色是纯白,白颜色中没有一丝其他的色调,白得很干净。石英...

    1293 和田玉 新疆和田玉把件 玉石资料 玉石讲解 玉石鉴定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