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来中国考古博物馆,看百余件龙文物系统阐释我国龙文化(玉石文化)

时间 : 05-10 投稿人 : meishu 点击 :

来中国考古博物馆,看百余件龙文物系统阐释我国龙文化(玉石讲解) | 玉石讲解

展览现场。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彩绘龙纹陶盘、辽宁朝阳牛河梁遗址玉猪龙、内蒙古赤峰彩陶坡遗址龙形蚌饰……今年是甲辰龙年,走进中国考古博物馆“龙·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国八千年龙文化精品文物展”的展厅,一幅中国龙的8000年流变图展现在眼前。

本次展览以出土文物为主,展品来自全国23家文博单位,涵盖了红山、凌家滩、良渚、三星堆等30余个重要遗址发掘出土的112件龙主题文物。专家评价,该展览最完整阐述了我国8000年龙文化年代序列,龙文物的种类和形态最具代表性,从考古学和历史学角度对我国龙文化的阐释最系统、最全面。

来中国考古博物馆,看百余件龙文物系统阐释我国龙文化(玉石讲解) | 玉石讲解

白地黑花龙凤纹瓷扁壶,元代。

来中国考古博物馆,看百余件龙文物系统阐释我国龙文化(玉石讲解) | 玉石讲解

陶彩绘龙纹盘。新石器时代陶寺文化。

来中国考古博物馆,看百余件龙文物系统阐释我国龙文化(玉石讲解) | 玉石讲解

铜龙形饰,商代晚期。

来中国考古博物馆,看百余件龙文物系统阐释我国龙文化(玉石讲解) | 玉石讲解

玉“C”形龙,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

来中国考古博物馆,看百余件龙文物系统阐释我国龙文化(玉石讲解) | 玉石讲解

玉龙形佩,西汉。观展·亮点

→ 一部龙形象“百科全书”

早在新石器时代中期,先民就有了对龙形象的崇拜,这是我国龙文化的起源和发展阶段。辽宁阜新查海遗址出土的石堆龙距今约8000年,它是目前通过科学考古发掘揭示出的我国最早龙形象,具有明显的祭祀功能。

来中国考古博物馆,看百余件龙文物系统阐释我国龙文化(玉石讲解) | 玉石讲解

展厅入口处地板采用陶彩绘龙纹盘图案。史前先民为何要制作龙形器物?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郭物介绍,随着农业的发展,农作物播种的时间准确与否,决定着一年的收成,因此,与星象有关的龙形象逐渐成为图腾。中国龙形象是多点起源,形象也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其外观主要借用了猪、蛇、鳄鱼等动物,也包含了风云雷电、彩虹、星象等自然现象元素。

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出土的一组仰韶文化中期蚌堆塑,就呈现出龙、虎图案。出土时,龙形蚌堆塑头朝北、背朝西,位于墓主人的右侧,左侧则是虎形蚌堆塑。学者研究认为,这样的布置与星象有关,两堆蚌饰分别对应东宫苍龙和西宫白虎。

古人会根据东宫苍龙的运转来确定四时轮回。俗语“二月二,龙抬头”便是指在初春,代表龙角的角宿出现在地平线,此后不久便迎来“见龙在田”,标志春耕时节到来。夏季万物生长,枝繁叶茂,黄昏时,整个七宿构成的龙象正好位于东方天际,即所谓的“飞龙在天”。古人认为“至信如时”,四时周而复始、轮回有序,这样的规律反映到人的身上,“信”便成为道德的核心内涵,即所谓的“人无信不立”。

郭物表示,在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各地原始文化如“满天星斗”,以图腾的形式孕育发生的龙形象也如星辰般分布于辽西地区、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等地。随着多元一体“重瓣花朵”式史前社会的发展,文化不断融汇创新。到了夏商周时期,以中原为核心的广域王权国家形成和发展,使得中国龙的形象逐渐呈现相对统一稳定的状态。自秦汉一统至今,中国龙的形象和精神内核,始终在中华民族文化中传承延续,而本次展览正是以此为线索,帮助观众很快掌握中国龙的发展脉络。

“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颈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南宋罗愿所撰的《尔雅翼》,对龙的外貌做了较为详细的描述,此时,中国龙的形象基本定型。

→ 蚌龙沉睡6300余年首次亮相

一件由蚌壳制作而成的龙,在一个多月前刚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的实验室中完成修复,就走入了展厅与观众见面。

此前,这件龙形蚌饰已在地下沉睡了6300余年,直到2023年8月才在内蒙古赤峰彩陶坡遗址被考古队员发现。它的身材很小巧,主体长度大约仅有20厘米,但在出土时,其下颌、腿部、尾部等部分的组合关系无法确认。因此考古队员将其套箱发掘,并送到了实验室加以复原。

来中国考古博物馆,看百余件龙文物系统阐释我国龙文化(玉石讲解) | 玉石讲解

蚌龙,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在漫长的埋藏过程中,蚌壳中的有机质已经腐烂,呈现层状剥落的状态,贸然拼接难免出现磕碰,很可能导致脆弱的蚌饰损坏。于是,该所与故宫博物院、北京理工大学科研团队合作,对套箱整体进行了CT扫描与图像分割,得到了龙形蚌饰的细节三维数据。这样一来,拼接的过程就可以反复试错,通过3D模拟拼接复原各部位的关系。

即使如此,这样的“拼图”也很难操作。红山文化早期的龙形象非常少,没有同类文物可供参考,科研团队无法确认这条龙的具体形象,只能反复查询文献资料,并尝试进行3D模拟拼接。

偶然发现的一道划痕,让“拼图”难题迎刃而解。断裂的碴口与从上至下的划痕相印证,确认了龙形蚌饰的前腿位置,科研团队确认了这是一条有足的龙。经过数月的努力,龙形蚌饰得到了复原,并在展览中首次与观众见面。

这件龙形蚌饰属于西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此前已发现的红山文化龙形象,多处于红山文化晚期,形态以卷曲团身为主,其中最著名的一件便是收藏在国家博物馆的C形玉龙。而本次新出土的龙形蚌饰年代更早,其形态舒展、尾部上扬,呈现出飞龙的姿态,这是目前红山文化发现的唯一一件身体舒展的龙,进一步丰富了我国新石器时代的龙形象。

此前,红山文化出土的玉龙都埋藏在等级较高的积石冢当中,但龙形蚌饰出土时位于一处规模不大的房址西南角圆形浅坑灶内。这一发现可以说明,龙是红山文化民众的普遍信仰。考古学家推测,这件文物原本被用于祭灶活动,侧面证明了中华民族祭灶的传统从史前时代传承至今,从未断绝。

→ 中原与草原龙文化完美交融

在展览中,多件具有龙元素的文物,展现了中原文化与草原文化兼备的特性。

展柜中,一件出土于内蒙古的魏晋时期龙形金项饰,其造型与常见的金饰品有明显不同,它是一条长度100多厘米的金链,两端用金片卷制出龙首,龙角用金丝密缠,眉眼等细节都清晰可见,两个龙首还能对合到一起;链子则代表龙身,由金丝编缀成管状空腔,上面挂有两盾、两戟、一钺共5件兵器,以及两把小梳子。

来中国考古博物馆,看百余件龙文物系统阐释我国龙文化(玉石讲解) | 玉石讲解

根据史书记载,这种样式的项链被称为“五兵佩”,是当时女性佩戴的饰品。郭物表示,这件器物混合了斯基泰、犍陀罗等多种工艺手法,有明显的外来文化风格和佛教艺术色彩,是西晋时期中原文化与周边文化交流并本土化的重要体现。

有“草原瑰宝”之称的鹰顶金冠饰,是游牧部落首领所用,展翅的鹰顶是典型草原文化特征,冠带末端则装饰着头部似虎的草原龙,说明草原人群对中原龙的喜爱和创新。出土于元大都遗址的白地黑花龙凤纹瓷扁壶,则更直观展现了文化融合特点,其外形与游牧民族常用的饮水皮囊相似,整体塑造技术则沿用了中原先民的制瓷工艺,壶身两面分别绘制了龙纹、凤纹。

“其实中国龙形象不仅传播到了草原地区,它对欧亚大陆各国都有着深远影响。”郭物表示,通过本次展览的梳理,中国龙形象的持续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创新性得到了直观展现,观象授时、造福人民的职能也彰显了其和平性。“不同地域、具有一定时间跨度的龙,却有着显而易见的相似性。通过这100多件文物,龙作为一个文化符号,是怎样起源、发展,又慢慢合为一体的,发展脉络就十分清晰了。”

观展·提示

■地点: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考古博物馆临展厅

■展期:即日起至12月31日,每周三至周日9时至17时(假期开放时间见博物馆相关公告)

■票价:198元,观众可提前3天通过中国考古博物馆预约系统实名预约特展门票,特定人群可享受半价、免票优惠

观展·解码

文物考古工地“搬”进展厅

考古学侧重于对文化知识的研究,而考古博物馆就是这些考古成果的传播、展示窗口。与传统博物馆不同,中国考古博物馆收藏的文物,绝大多数都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考古工作者在考古工作一线实地发掘而来的。

“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不单单是文物本体,还能了解到文物是从哪里发掘的,它和其他文物之间的位置关系等信息。”郭物以本次展览中的玉猪龙为例,它出土于辽宁朝阳牛河梁遗址M4号坑。在展板上,牛河梁遗址全景、M4号坑和玉猪龙的埋藏情况得到了完整展现。发掘时,一对玉猪龙位于墓主人胸部,这是我国首次正式考古发掘出土的红山文化玉猪龙,对研究龙的起源和崇龙礼俗的形成具有里程碑意义。

来中国考古博物馆,看百余件龙文物系统阐释我国龙文化(玉石讲解) | 玉石讲解

辽宁朝阳牛河梁遗址出土的玉猪龙。这处墓坑共出土了3件随葬器物,除一对玉猪龙外,还有一件斜口筒形玉器。这样的全息信息,能为观众提供更全面的背景素材,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国龙的演化脉络。

展览中,被誉为“华夏第一龙”——二里头遗址绿松石龙形器的发掘过程也得到详细介绍。2002年春,在河南洛阳二里头遗址,这件“超级国宝”重见天日。“在清理过程中,突然就看到了一抹绿色。”回忆起现场的发掘场景,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志鹏依然难掩激动。起初,考古队员判断这是一件铜器,随着清理的深入,一枚铜铃逐渐现身,而在铜铃下方,散落着大量的绿松石片。为了不对文物造成破坏,考古队员用竹签、气吹,小心翼翼地去除上面的浮土。但这数千片绿松石每片厚度仅有约1毫米,大小也只有数毫米见方,现场清理难度极大。

考虑到现场环境复杂,为了更好地对这件文物进行保护,考古队员将其套箱提取后,运到北京的考古实验室展开后续清理。现在在中国考古博物馆展出的绿松石龙形器,就保持了它“装箱”后的状态,它身姿摇曳,与后世中国龙的形象十分接近。有学者认为,绿松石龙形器的出土,为中华民族的龙图腾找到了最直接、最正统、最完整的源头。

相关商品

来中国考古博物馆,看百余件龙文物系统阐释我国龙文化(玉石讲解) | 玉石讲解

独山玉酱天蓝冰种龙头玉壶意境壶

来中国考古博物馆,看百余件龙文物系统阐释我国龙文化(玉石讲解) | 玉石讲解

独山玉天蓝双龙戏珠福寿如意

来中国考古博物馆,看百余件龙文物系统阐释我国龙文化(玉石讲解) | 玉石讲解

新疆和田玉白玉山料仿古龙牌

来中国考古博物馆,看百余件龙文物系统阐释我国龙文化(玉石讲解) | 玉石讲解

新疆和田玉籽料降龙观音菩萨

来中国考古博物馆,看百余件龙文物系统阐释我国龙文化(玉石讲解) | 玉石讲解

和田玉籽料红黄皮龙龟荣誉而归

来中国考古博物馆,看百余件龙文物系统阐释我国龙文化(玉石讲解) | 玉石讲解

独山玉酱天蓝仿古龙凤呈祥如意玉佩

来中国考古博物馆,看百余件龙文物系统阐释我国龙文化(玉石讲解) | 玉石讲解

独山玉天蓝九龙戏珠玉玺印章中国印龙的传人鼎盛时代玉章

来中国考古博物馆,看百余件龙文物系统阐释我国龙文化(玉石讲解) | 玉石讲解

独山玉天蓝龙腾四海龙行天下玉牌

相关文章

  • 独山玉在镜头里原来是这样的,简直……(玉石文化)
    独山玉在镜头里原来是这样的,简直……(玉石文化)

    独山,位于河南南阳市北8公里处的一脉平原。因方圆百里平川仅此一座突兀的小山,故称“独山”。从独山向西二十余公里外的镇平县,是中国最大的玉雕产品集散地,来自世界各地的玉商在这里交流汇聚。南红、玛瑙、翡翠、和田,太多的珍奇从世界各地来到这里,又从这里走向四面八方。其中最令人惊艳的,莫过于位列中国四大名玉之一的:大美独山玉。丰富的颜色分布,细腻的玉种质地,是独山玉...

    973 玉石科普 玉石学堂 玉石文化
  • 软玉最显著的特征(玉石百科)
    软玉最显著的特征(玉石百科)

    软玉以产于新疆的质量为最优,自古称为和田玉,具洁白温润品质的则可称为羊脂玉,蜚声中外。用和田玉制成的玉器,具有浓厚的中国气魄和鲜明的民族特色,是艺术的瑰宝。软玉为单斜晶系中阳起石和透闪石两种纤维状矿物的集合体,有非常好的韧性而不易碎裂,特别是经过风化、搬运作用形成的浑圆化的原料,这种特性更为突出。软玉的颜色:软玉的颜色较杂,有白、灰白、黄、黄绿、灰绿、深绿、...

    948 软玉 玉石科普 玉石学堂 玉石寓意
  • 墨玉有哪些假冒品种?该怎么鉴别(玉石科普)
    墨玉有哪些假冒品种?该怎么鉴别(玉石科普)

    墨玉是和田玉的主要品种,常见的假冒品种有新疆黑碧玉、坑瓦石、 青海烟青玉等。外观上与墨玉有一定的相似性,可通过颜色、内部结构、玉质等鉴别。墨玉是白玉或青玉被石墨侵染而形成的黑色调软玉,颜色越黑的墨玉品质越好,但即便是全黑色的墨玉在其边缘处也会透光,不透光的就不是墨玉。墨玉根据石墨的侵染程度可分为三类,分别是全墨玉、聚墨玉、点墨玉等。其中全墨玉的品质最好,点墨...

    815 墨玉 品种 鉴别 玉石常识 玉石文摘 玉石鉴定
  • 春秋战国玉器的主流纹饰(玉器科普)
    春秋战国玉器的主流纹饰(玉器科普)

    说到上古玉器,春秋战国的玉器是不得不提的。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玉器在选材和雕刻工艺上都有很大的突破,取得了巨大发展。当时玉器工艺的发展较快,玉雕工艺尤其出众,再加上当时所流行的特有的雷纹、古朴庄严的玉器造型与题材纹饰都非常特别。春秋战国时期的玉器在我国玉器工艺发展史上占不可小觑的的重要地位。那么今天我们就对春秋战国时期玉器上的纹饰进行一些介绍:春秋谷纹,春秋谷...

    1115 玉器纹饰 玉器常识 玉器文摘 玉器风水学
  • 高仿"和田玉"怎么鉴别?(玉石讲解)
    高仿"和田玉"怎么鉴别?(玉石讲解)

    品质高的和田玉主要以纯白色为主,如果呈白灰色、白黄色、青白色,则说明含有铁、镁等杂质,价值不会太高。高仿和田玉一般都是仿冒品质高的一些玉种。和田玉的白色又分三档,脂肪白最佳,葱白次之,荔枝白居末。和田玉皮色也是影响价值的一个主要因素,和田玉表皮上出现的颜色,有枣红皮、虎皮、洒金皮、姜黄皮、秋梨皮几种,有皮的和田玉价值更高。(点击购买新新疆原产地和田玉)从质上...

    1298 和田玉 仿品 鉴别 玉石知识 玉石百科 玉石鉴别
  • 扬州玉雕名家·顾铭作品赏析(玉石雕刻家)
    扬州玉雕名家·顾铭作品赏析(玉石雕刻家)

    从古至今,扬州以玉雕闻名天下,冠绝其中的,则称为——山籽。因为扬州工雕雕刻的玉雕作品题材主要为山水人物,将宏大的场景浓缩在方寸之间,对雕师的造型布局能力,创作思维,文艺修养都有很高的要求,顾铭便是这门技艺的佼佼者,常年浸润在书山画海中,无论技法还是意境,都足以挥洒自如,涵括深远。出身艺术世家,顾铭的山籽雕作品,一改传统作品&ldquo...

    1841 顾铭 和田玉 玉石资料 玉石讲解 玉雕名家
  • 古蜀国的玉器从哪里来?(玉石常识)
    古蜀国的玉器从哪里来?(玉石常识)

    金沙遗址玉琮良渚玉琮是一种礼仪器,代表的是纯观念形态,而金沙村遗址中出土的玉琮数量不少,说明在长江的一头一尾间存在着某种联系。中国的玉器文化是从东部最先兴起,然后逐步向西推进。到了四川地区出土发现玉器的时候,中原地区已经处于商文化时期。在三星堆遗迹和金沙遗迹中,另一个重要的考古发现就是大量玉器的出土。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很高的地位,传统文化中,有&ldq...

    1167 玉器 玉石科普 玉石学堂 玉石文化
  • 精美绝伦的山东龙山文化玉器(玉石学堂)
    精美绝伦的山东龙山文化玉器(玉石学堂)

    山东文化有着千百年的悠久历史,我们今天要介绍的是龙山文化玉器。在过去的千百年中,经过长时间的演变,龙山玉器在玉器制作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可谓精美绝伦。那么,你对山东龙山文化玉器的了解有多少呢?接下来,一起来看看相关知识吧!山东龙山文化玉器最早发现于山东省日照市两城镇遗址,1936年曾出土了一件扁平有孔玉斧。此后,除发现少量生产工具和装饰品外,还发现了饕餮纹...

    738 龙山文化 玉器 玉石科普 玉石学堂 玉石文化
  • 和田玉挂绳配珠怎么搭配?(玉石百科)
    和田玉挂绳配珠怎么搭配?(玉石百科)

    和田玉温润细腻,精品和田玉是收藏投资的珍品,和田玉儒雅大气,搭配上精致素雅的挂绳,也可以购买一些天然的配珠来搭配。和田玉挂绳可以用机织的棉绳,也可以用四股细线编制的绳,烟色、黑色、绿色均可。一般烟色配和田玉最漂亮,可把和田玉衬托得更加洁白。还可以在素绳编的盘扣前穿一颗蜜蜡或红翡的小珠子,这绝对能让玉件提亮许多。如果不喜欢这种素净的搭配方式,也可以购买一些天然...

    1730 和田玉 挂绳 配珠 玉石科普 玉石学堂 玉石寓意
  • 哪些玉石最容易冒充黄玉出售?(玉石学堂)
    哪些玉石最容易冒充黄玉出售?(玉石学堂)

    黄玉属于软玉,是和田玉中的主要品种,其颜色鲜艳亮丽,质地晶莹剔透。油脂性好的优质和田黄玉价格不菲,甚至要比羊脂白玉更为珍贵。所以自古以来和田黄玉一直深受人们崇尚。黄色岫玉于和田玉黄玉的区别在于透明度和光泽,岫岩玉的透明度高于黄玉,光泽为蜡状,硬度不怎么高,易吃刀。玻璃制成的和田玉黄玉最为明显的是玻璃内部的气泡,黄玉不可能有这样气泡。玻璃的黄玉在感觉上就给人以...

    231 黄玉 玉石 仿冒品 玉石科普 玉石学堂 玉石寓意
  • 有一定收藏潜力的和田玉山料!(玉石资料)
    有一定收藏潜力的和田玉山料!(玉石资料)

    和田玉籽料  “黄金有价,玉无价”,和田玉无论是装饰品,还是传家之宝,都具备很高的投资升值的潜力。尤其以和田玉籽玉成为人们争相夺取的宠儿,在和田玉山料中,哪些玉料有一定的收藏潜力?山料是原生矿石,也是和田玉产状形态之一,其实和田玉山料并不为人关注,不过随着优质玉料日渐减少的情况下,和田玉山料也渐被重视,山料中也有一些好的料子。俄料碧玉...

    907 山料 和田 潜力 玉石常识 玉石文摘 玉石风水学
  • 再次谈谈人文玉雕(玉石科普)
    再次谈谈人文玉雕(玉石科普)

    人文玉雕的概念同人文画一样,其制作、创作目的不再是为了顺应市场从而达到更好的销售或者说为了满足购买者的喜好,而是为了表达自我、体现人文关怀。不同时代的玉雕有不同的特点,从仿高古玉雕到仿明清玉雕、再到融入自我的当代玉雕,既是时代必然,也是发展造就。相对传统的琢玉人都是师徒制,基本上是师傅会做什么,徒弟就跟着学做什么,注重传承但很少有创新性的作品产出;但在201...

    437 玉石知识 玉石百科 玉石文化
  • 怎么清洗和田玉手镯(玉石讲解)
    怎么清洗和田玉手镯(玉石讲解)

    对和田玉首饰略有了解的消费者都知道,和田玉手镯价格一直傲视与相近工艺、材质的其他首饰及摆件等,对于如此珍贵的和田玉手镯,平时保养清洗也是来不得半点马虎,那么在长期佩戴后,或者手镯表面沾有污渍时,我们应如何进行正确清洗呢?美术资料网专家提示:清洗和田玉手镯需注意以下几点问题:先浸泡后清洗在和田玉手镯进行清洗前,首先将其放在清水中浸泡片刻,然后用材质柔软的细毛刷...

    1331 和田玉手镯 玉石科普 玉石学堂 玉器保养
  • 和田玉鉴别方法有哪些?(玉器鉴别)
    和田玉鉴别方法有哪些?(玉器鉴别)

    和田玉因其独特的美丽细腻深受大家的喜欢。如今各种大理石等冒充品横占市场,想购买和田玉,最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和田玉鉴别真假。那么,和田玉鉴别方法有哪些?我们可以从如下几点去鉴别真假。新疆和田玉籽料把件具有油脂光泽  1.从矿物质含量去做和田玉鉴别。透闪石是和田玉的主要矿物成分,含量在95%之上。如果玉石没有透闪石,或者透闪石成分没有达到这个标准,就不是和田玉。...

    1797 和田玉鉴别 和田玉 玉石知识 玉石百科 玉石鉴别
  • 枣红皮籽料的外部特征?(玉石资料)
    枣红皮籽料的外部特征?(玉石资料)

    和田玉籽料的天然皮色种类很多,一些名贵的皮色为籽料的价值增光不少,有洒金皮、虎子皮、秋梨皮、枣红皮等。其中枣红皮在市面上的价值也很高。枣红皮籽料的外部特征:这类皮色的颜色是褐黄色或是褐红色,在表面的分布形态或是聚集或是分散,色泽浓郁,很有质感,颜色分布深浅不一,且相比于洒金皮而言,枣红皮的颜色偏灰偏暗,更多了一种深沉、稳重之感。真的枣红皮其颜色自然,深入玉料...

    840 枣红皮 玉器籽料 玉石资料 玉石讲解 风水玉石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