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玉雕(玉石雕刻)的收藏价值主要体现在购客对原材料的追逐上,但随着原玉资源日渐稀缺,这种“唯材是举”的功利收藏心理,近年也开始转型为对玉雕艺术、文化内涵的关注。
和田玉雕摆件
在文化创意产业多面开花的大背景下,玉雕作品已经突破了礼品、辟邪、灵佑方面的传统功能,它开始成为一种保值财产、资产配置的有效载体。
“俗话说,盛世藏玉,一批富裕家庭也在刷新自己的资产体系和收藏系统,收藏的内容不能仅仅限于书画、黄金、宝石等,它需要更广的种目和更深的文化价值内涵,而承载了数千年中国文化的玉雕,理应具有更强的收藏生命力。”据中国玉雕“玉龙奖”专家评委主席钱振峰透露,玉雕销售也从“墙内”热到了“墙外”———各国驻中大使馆是玉雕订单的主要客源,以玉雕艺术为由头的跨国文化合作(如捷克水晶V S中国玉雕交流会)也开始酝酿。
但是,“玉雕销售产业在中国尚处起步阶段”,也是与会展商、专家不得不坦承的一个现实。下一步,玉雕企业将致力于行业的规范化,力争建立一套从原料开采、雕刻工艺、拍卖市场、真假辨认到收藏终端的完整产业链条。
“艺术品经纪化、金融化为大势所趋,我们不仅要建立玉雕的销售系统,更要建立与玉雕相关的服务系统。”美术资料网和田玉玉雕穆大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