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阳和启蛰,品物皆春。当博物馆遇见春天,是一幅画里盛开的杜鹃花,是一场下了上千年的“春夜喜雨”,是见证商周时期春耕的木耜,是玉牌上灵动的昆虫,是铜壶上枝繁叶茂的桑树……正值春时,文物相约。由四川省文物信息中心支持,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四川发布特别策划《博物馆里的“春色”》专题报道,联动全省各大博物馆,为你揭秘、解读博物馆里的别样“春色”!
商周阳刻昆虫类动物纹玉牌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藏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冬去春来,万物复苏。特别是惊蛰节气后,昆虫纷纷出动。在成都金沙遗址,就出土了一件奇特的昆虫形器──商周阳刻昆虫类动物纹玉牌。
这件长宽仅5厘米多的玉牌,虽然小小一块,却完整刻画了一只昆虫的形象,一头、一尾、一身、三对翅膀、两对触角都清晰可见。翅膀还以两边对称分布,呈现出特有的美感。
在金沙遗址博物馆第四展厅,镇馆之宝“太阳神鸟”金饰周围就环绕着30余件出土于金沙遗址的重要文物。其中,玻璃展柜里的商周阳刻昆虫类动物纹玉牌,就引得游人凑近细看。面对这样精美的玉器,观众不禁感叹,真的有这样的昆虫吗?这样的玉器是三千多年前能达到的工艺水平吗?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讲解员张滢玉介绍,博物馆曾询问昆虫学家是否有这样形象的昆虫,但初步认为目前并不存在这样的昆虫,另一种说法则是,远古时代存在但现在没有发现。还有一种猜测是,这样的昆虫可能是一种基于想象力的艺术创作。
“惊蛰之后昆虫活跃起来。可以想见,当时的古蜀人已经懂得在合适的时间做相应的事情。例如进入春天,虫鸣时刻,也该播种了。”
在栩栩如生的昆虫形象之外,三千多年前就能有如此精细的雕刻工艺,属实让人赞叹不已。“一般制作玉器,往里凿雕刻图案是很简单的,但这件昆虫玉器恰恰相反,它的图案是凸起来的。”张滢玉介绍,在金沙出土的3000余件玉器中,只有这件神秘图案的玉牌上,采用了工艺更为复杂的阳线雕刻的方式。
张滢玉解释,阳线雕刻又称“减地起线”,即是利用浅浮雕的技法,把起阳线以外的地子磨减下去,这样使阳线自然的凸起。阳线略浮起于器表,阳线下的地子被修磨得平整光滑,每道阳线纹粗细均匀,圆润光洁。“这使得玉器呈现出特有的美感,也显示出金沙玉工极高的工艺技术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让观众能更好地理解阳线雕刻的高超技艺,在昆虫玉器旁,金沙遗址博物馆还同步展示了阴线雕刻的海贝。“商周时期,人们还没有锋利工具的情况下,已经能制作出这样一件精湛的玉器。所以怎么能不说这块昆虫玉牌是金沙的一件无价之宝呢?”张滢玉表示,“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观众走进金沙遗址博物馆,亲自感受三千年前古蜀人的高超工艺水平。”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刘茜潘阳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