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多年的玩玉经验与对和田玉的认识,想从和田玉的产地、色泽、加工工艺等几个方面来谈一下和田玉器的选择:
和田玉牌
一、产地的选择:
这个问题相对简单一些,大都喜爱和田玉的朋友都知道:传统的和田玉,就是指产于新疆和田地区的和田料。根据考古研究,这种材料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八千年前,在当时的贵族墓葬中时有发现。这也是和田玉之所以在国人当中有着一种根深蒂固的喜爱的原因——历史悠久。
但这同样带了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就是通过这么多年的使用,新疆和田出产的和田是否能够保证现在社会的需要?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长期的开采使用,相对容易开采的矿藏已经不多。虽说有报道说新疆和田玉的矿藏资源,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但这些矿藏绝大多数都是在常年冰封的雪线之上,不要说开采,就是要达到也是非常的困难,这就引起了新疆和田玉产量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
在上个世纪末,在青海与俄国相续发现了大量的与新疆和田相似的软玉,这类软玉刚开始并没引起市场的重视与关注。
但随着市场用量的不断增加,而可开采的新疆和田料的产量严重不足,这类新疆和田玉的替代品,开始引起大家的关注,慢慢也被被市场逐渐的接受。
同时由于俄料与青海的产量相对巨大,市场价值与新疆和田相比价格要低得多。
物以稀为贵,就产量而言:新疆和田玉产量最低——俄料次之——青海料多;同等品质的、产地不同,市场价值的排列:新疆和田玉最高——俄料次之——青海料最便宜。从当今的市场价值而言,新疆和田料是首先~
2、定义 (国标)
和田玉系指产于新疆境内昆仑山-阿尔金山一带的成因特殊以微晶-隐晶透闪石为主的玉石。
新疆和田料、俄料、青海料,都符合此标准~
二、和田玉颜色的选择
就和田玉市场而言,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红、二黄、三、黑、四白。这种排例也确实存在着一定的道理
一红:红玉(和田玉),是否真有,这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直到现在还没有发现原生的红玉矿藏;而红籽玉,就我个人的经历看,也还没遇到过,只是有所耳闻。如果真有,也是十分的稀少,那么必然十分的珍贵。并且红色,在我们的文化中代表了喜庆、大吉大利,所以任何的红色天然矿物都是比较名贵的。可想而知,如此极其稀有的红玉,那就是极品中的极品了。在这种情况下,也是红色的沁料得到了部分玩家的认可与喜爱。
二黄:黄玉,排例在第二。这种排名其实与红玉相似,就是其产量稀少;文化背景。
黄色,在我国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一直是象征了高贵与权力,黄色就属于统治阶级的贵族的专用;其二,原生黄玉的产量极少(据说其形成条件要求极高)。所以黄玉对于普通民众而言,也只是一种符号。要想拥有也是可遇而不求的事~退而求之,替代的黄沁料也得到了大众的喜爱。近年来颜色黄中带绿的黄口山料也开始引起市场的关注。
三黑:和田墨玉。其实,看起来黑色的和田玉有好多种,但就其珍贵程度而言,就是白玉种黑墨玉。就是白玉的基础上混入了黑色的石墨形成的墨玉,这种玉料产量稀少。
四白:和田白玉。白玉——羊脂白玉,这是一个受到大众喜爱的玉种。所谓“洁白如玉”,白玉几乎可以是和田玉别称~这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并且白色的而象征了纯洁,羊脂白玉更是家喻户晓,这让大家更加容易接受白玉。可以这么说,99%的爱玉人,最早认识与喜欢的和田玉就是白色的。并且白玉的产量,在整个和田玉中也是比较稀少,有资料统计,只占总量的15%左右。
一红、二黄、三黑、四白,这种排列就是根据稀有程度而来,市场价值也基本上反映了“物以稀为贵”的原则。我之所以说是基本上,就是由于大众的接受与喜爱程度上,白玉远高于墨玉,使得市场价值上,高档的白玉相对墨玉来得更加难得。
按颜色好坏可分为三个等级
上等:羊脂玉、白玉、黄玉
中等:青白玉、碧玉、墨玉 下等:青玉
如黄若秋梨,墨如纯漆皆可称为上品。
由于直到现在还没有找到原生的红玉矿藏,所以国家标准中没有列入红玉。
三、工艺水平
这个话题也不是能够说得很清楚的,我也只能从大致的方面来简单的说明一下~
艺术水准,首推名家作品与名家工作室作品。这类作品,从整体上讲:设计水准、材质、雕刻工艺都有一定的保障。同样市场价值(价格),也是远高于普通作品的。这类,可以划归为收藏之列;同时也不是一般玩友经济上所能承受。
从地域角度来讲,艺术水准最高的首推海派(上海)。从其设计理念,到材料的选择利用,都有其独到之处,开始形成了现代与古代的融合。当然从作品的市场价值来看,是属于中高档。
其次,苏州作品与扬州作品。这二个场所出产的作品,相对比较守旧(比较传统);工艺水准都是比较精良,以追求精致著称。这其中,苏州是以小件著称(挂件与把件);而扬州则以摆件的加工为擅长。总体而言,其作品都是于属于中档之列。其作品(产品)的价格,苏州的小件也是较为适中,价格多数在数千元至数万元不等。所谓好玉配好工,也只有上档次的材质,再配以精致的工艺,才能得到一款精品~
上海、苏州、扬州的作品,以我的接触来看,在材料的选择上相对较高档,常以和田白籽玉为首先。
四、各类和田玉料的产量与玉色品种比率
总产量:
根据公开数据归总:目前青海玉年产量在1000至2000吨,占中国“和田玉”市场份额最大;海关统计俄罗斯玉的年进口量在500吨以上,市场占有量仅次青海玉;新疆和田玉(矿)的年开采量份额不足15%。
子玉产出及少,新疆和田玉原料(山料)主要产地在新疆且末县,年产和田玉在100吨左右,占和田玉总产量的70%以上。并且产量近年逐年下降,2008年产量近50吨。
颜色占有率:白玉占总量的15%左右;青玉占总量的75%;其它颜色占总量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