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音长汗遗址是在赤峰市林西县双井店乡白音长汗村南约0.5公里处的西荒山上,它也是地处西拉木伦河的北岸。白音长汗遗址的周围被大兴安岭南段余脉的群山所环绕,此山势平缓,山间有大片开阔地带,而遗址就坐落在西荒山的东侧缓坡地带上,墓葬区位于西荒山西部的山脊上面。
白音长汗遗址是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在1988年开始发掘的,在1989年时又进行了第二次发掘,在1991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吉林大学考古系联合进行了第三次发掘。这三次发掘的面积总计是7264.3平方米。清理有聚落围沟、房址、灰坑、墓葬等,分别属于小河西文化、兴隆洼文化南台子类型、小河沿文化。遗址分南北两区,北区称为A区,南区称为B区。
白音长汗遗址共出土了8件玉器,器型主要有玉玦、玉管和蚕虫。在随后对三期的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和小河沿文化发掘中却都没有发现玉器。在M2的东南部发掘中,墓主人为双人合葬,东侧为25岁的男性,西侧为25岁的女性,两人都是仰身屈肢状态,随葬品是一件玉玦和一件玉管,还有一件石核形石锥,两件螺纹石棒,两件石臂钏,九件石珠,十九件蚌饰,总计是三十五件。
在1989年,白音长汗遗址M2号墓里面出土了一件兴隆洼文化时期的玉玦,位于男性墓主人的左耳旁,为青黄色玉质,玉质温润,器身呈扁体的圆璧状,玦口上下凹凸不平,明显是软性工具拉切而成,直径为2.9-3.1厘米,孔径为0.7厘米,厚1.2-1.4厘米。
这两件螺纹石棒是白音长汗遗址中最为独特的器形,石棒为圆柱形,中孔为两面对钻而成,器表磨琢出17道平行的凹弦纹,表现出一种凹凸有致的立体效果,这种复杂的工艺应该对后来红山文化玉器的工艺纹饰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管子中间的对称部位又钻出两个小孔,并磨琢出一道凹槽相连,一件出土于男性墓主人的右耳附近,长7.1厘米,直径1.9-2厘米;另一件出土于男性墓主人的右腰部附近,长6.1厘米,直径1.1厘米。
这是白音长汗遗址M4号墓出土的一件玉玦,也是兴隆洼文化时期的典型器形,为深绿色玉质,器身呈扁体圆璧状,中孔较小,玦口呈向外的外宽内窄的“V”字形。直径为4.2-4.4厘米,孔径为0.9-1.5厘米,厚度为1厘米。器身上有冰片纹,出土特征非常明显。
白音长汗遗址出土的两件玉管状器,属于兴隆洼文化时期,左侧的高3.6-4.4厘米,直径2.1厘米,孔径0.8厘米;右侧的高3.5-3.8厘米,直径1.55厘米,孔径0.4-0.7厘米。玉质为深绿色,器身呈圆柱状,两端的面呈斜坡状,中孔为管具对钻而成。
玉蚕出土于墓主人的耳骨下,应该与颈部、胸部的石珠、蚌珠组成的是一整套完整的配饰。玉质为青黄色,器身有明显的绺裂痕,高3.55厘米,厚1.1厘米,孔径0.3-0.5厘米。这件玉蚕为圆雕工艺,头部隆起,以几道宽窄不同的阴刻线磨琢出双眼和嘴部,腹部是四道平行纹饰,与M2墓出土的螺旋棒饰的工艺相同,由此可以看出,到了红山文化鼎盛时期的Y形器制作中的工艺就是对早期工艺的传承。它的颈部上还有一对钻的穿孔,应该是为了穿绳系挂之用。
白音长汗遗址27号探方第二居室墓出土的兴隆洼文化时期的人面形玉饰。高5.8厘米,宽4.4厘米,厚0.2-0.6厘米,材质为黄褐色的叶腊石质,也就是地方盛产的巴林石。器身呈椭圆形,表面磨琢痕迹明显,磨琢的薄厚也不均匀,器表上端有两道弯曲的凹槽,代表双目,下端磨琢出一道很深的沟槽,并镶嵌长条状的蚌壳,蚌壳的上下两端也是沟槽,同样也镶嵌着三角形的蚌壳,代表嘴和獠牙。造型及工艺非常特殊。
在白音长汗遗址的一座房舍火堂旁,发现了一尊石质女神像,石像是用简单的雕琢工艺磨琢而成的,石像与很多遗址出土的人像姿势基本一样,呈蹲踞状态,双肩下垂,腹部微鼓,双手抱在腹前,五官虽然磨琢的有些粗犷,却更显得古朴稚拙。这是目前国内考古发现最早的女神像,她在当时的母系氏族社会中应该是部族的保护神,具有现在的火(灶)神、生育女神和祖先神多重身份。她也是红山文化早期宗教教义的一个反应,在整个氏族部落中是享有很高的地位的。
看来,白音长汗遗址出土的这些玉器,基本上都是组合的配饰,在出土的7件玉器中,其中玉管就占了一半以上,为4件,而玉玦是最具文化特征的,是2件,也就是说,此次主要是以玉玦和玉管为主导;而数量最少的是玉蚕,只有1件,它与生命的再生崇拜有着直接的关系。玉器出土数量少,说明所佩戴它的人的身份和地位与其他部族成员的不同,同时也说明在红山文化早期,玉器刚刚被利用在宗教与权力上,其实它器形的单一化也说明了它的服务作用还不完善,还处在一种萌芽初始的状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