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蝉
蝉是古代先民普遍的推崇物,也是玉器雕刻作品中常见的题材。蝉在古人的心目中地位很高,是一种神秘而圣洁的灵物,代表着高雅,清高、廉洁,颇受人们的亲睐。《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由于蝉栖于高枝,餐风宿露,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
玉蝉文化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史前7000年时出现的神文化,人们将它视为神,进行图腾崇拜。
第二阶段,是春秋战国时期,蝉因为生理和生活习性的原因被赋予了儒家的人格文化。由于蝉生性清高,不食人间烟火,不筑巢穴,加上儒家文化宣传“君子无故、玉不去身”,便被人用来比喻清高,挂在身上以标榜自己高风亮节、傲骨不屈的品德。
第三阶段,便是汉代。汉代玉蝉品类多样,造型复杂,用法不一,有佩蝉、琀蝉、貂蝉(缝在衣服上的玉蝉)、冠蝉(缝在帽子上的玉蝉)。汉代人以玉蝉为琀(古代放在亡者口中的珠玉)有着深刻的寓意,一是一种殓葬礼仪,意味着不能空口而去,二是因为蝉的生理习性为脱壳再生,体现了家人希望亡者像蝉一样蜕化再生的精神寄托。
第四阶段,是唐宋时期的民俗文化。随着时代的进步,玉蝉退出口琀之用,在南北朝以及唐宋时期不再用于口琀,而在民俗文化中大显神通。因为蝉在民间被称为“知了”,所以小孩佩挂寓意“机灵”;成人佩戴则图“吉利”;官员、商人佩戴是为了期盼“大赢”。蝉的谐音和形体都成为了人们达到心理意愿的彩头,使人们得到了心理寄托。
和田玉蝉所包含的寓意:
一鸣惊人,
蝉的生长是历经多次蜕变的,经过4至5年的孕育时间破土而出,长出翅膀,一飞冲天。当我们在树下听到不停的鸣声,就只到树上肯定有蝉的存在。所以蝉的生长过程就像我们为梦想打拼的过程,十分艰辛,但坚持下来,就能迎来光明,预示我们的梦想最终实现,事业上顺风顺水。
厚积薄发,
玉蝉的头部很大,代表头脑灵活,有着过人才能,而且蝉的腿是十分有利的,寓意着厚积薄发,有着一股冲劲与干劲。所以家中若有读书的小孩,给他佩戴一款玉蝉能够让孩子在学习上更加勤奋努力,取得一个优秀的学业成绩。
生生不息,
蝉自古就是高洁、顽强的象征。在黑暗潮湿的环境下成长,并没有被打败,反而茁壮成长,长出属于自己的翅膀,翱翔天地。蝉在夏季是最繁盛的,到了秋季因为天气转凉,它可以又回到土里,等到来年春季又重新爬出来,如此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的精神也让人十分敬佩。古人将玉蝉作为口含,也就是寄托了转世再生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