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卜毕业于苏州工艺美院书画专业,师从中国玉石雕刻大师葛洪。其作品取魏晋南北朝造像的超然之韵与宋元水墨的空明幽淡,独树一帜。具有简、静、空、逸的艺术风格,气息高古空灵,意境郁勃澹宕。
100个佛头剪影形状的玉片,悬挂在一个铁架子上,轻轻晃动,就有叮叮当当的玉振之声传来……
这是玉雕大师王一卜专门为此次展览创作的作品,这是王一卜的第三个个人玉雕展览,他将这次展览取名为“写意造像”。他说:“我是学中国画出身的,从事玉雕之后,也一直在想,能不能在玉雕中,将文人山水的写意精神与传统造像融合起来,这次展览,其实也是我这些年来探索的一次展现。”
爱上玉石的天然美
王一卜展览的作品不多,但每一件都很特别,迥异于其他玉器。对此,王一卜解释说:“这也正是我的写意造像的特点,最开始学玉雕的时候,也注重造型,求工求美,但接触玉石多了,慢慢发现,玉石,其实是需要花时间去和它交流的,而且,玉石本身,就是美的展示,造型、设计等其实没那么重要,过多的雕琢,反而抢走了玉石本身的美。”
此后,王一卜逐渐开始发掘材料本身的美,他说:“很多时候,原颗的玉拿到手里时,会感到眼前一亮,它已经是一个半成品了,这是自然的鬼斧神工加工而成的,我要做的,就是怎样把这个半成品稍作加工,让它天然的美更好地展现出来。”
展览中的作品,大多保留着天然的形态,王一卜介绍说:“有一件作品,我取名叫‘闹红一航’,保留了它所有的形态,只是稍微几刀,顺着它本身的纹路,勾勒出一个观音像,其他地方几乎没动,就连裂纹都没有修掉,其实修掉裂纹非常容易,但我觉得没必要这么做,放它一马吧。”
玉石写意不让山水
王一卜有一件作品,是一块玉石的印章,上刻“不让书画”,这正是他“写意造像”想法的来源。他说:“我原本是学国画的,后来经师傅介绍,入了这一行,一直想把中国书画中的写意精神,融入到玉石造像中,而且,从创作本身来看,崇尚意韵一直都是追求自然、自由的一种状态,一件玉雕作品不仅仅是一个小摆件,一个小挂件,而是想要的是这么一种生活状态,诗意的生活状态,从而激活中国传统的美学与生活方式。”
“玉不琢,不成器”,然而王一卜却在尽可能地弱化雕琢的痕迹,他说:“玉雕领域,并不缺乏工艺,创意才是灵魂。我一直在想,如何将材料和工艺能简约凝练地完美契合,并从传统元素中汲取灵感。做玉雕的人,看见好看的皮色,往往不会放过,总是想要创作出更多的元素,展现出雕刻者的想法,但我相反,能不雕的,就不雕,我做的是推波助澜的工作,而不是去改造一块材料。”
谈话中,王一卜拿出一件玉器,一块原材料,寥寥几刀,刻画出一个猴子的形象,头顶上则是一条短而蜿蜒的裂痕,他指着那条裂痕说:“这一点小裂纹,一般来说都会当作瑕疵,最好修掉,但仔细留心,发现它其实挺像一个蝙蝠,所以就留下了。写意就是这样,意象有一个着落点就可以了,不必非要表现得淋漓尽致,反而少了想象的空间。”
作品比自己境界高
2016年王一卜凭借《如来》及《谁是幻影》佛造像作品在国内玉雕专业奖项天工奖及子冈杯中连获金奖。2017年他希望自己在创意上再超越一步。他说:“通过材料去表达一些感悟思考,但又不会受限于自身的思考。”
在王一卜看来,玉雕是形态的艺术,而形态本身就会说话,他说:“有时候,我不想过多地去解读一件作品,甚至不想事先就赋予作品某种意义,每个人对作品都有自己的理解和感知,而作品是自由的。”
王一卜的作品中,有一套“随风去吧”的玉雕,从外表看上去,只是几个薄薄的、带有纹路的玉石条,但其实那些纹路,是他加工过的。他说:“天然的纹路可能比较杂乱,但过多的人工痕迹,又缺点儿自然飘逸的感觉,所以我尽可能地让它像是天然而成的。最终形成了一种时间流逝的感觉,就像苏轼的词中‘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潇洒自在,有点儿随缘自然,随它去吧的意味。当时可能我确实有一点儿这样的心态,但过后,我自己其实也做不到,更像一种自勉、自我期许,也就是说,作品的境界比我这个创造者要高。这是自然的事情,艺术是无目的的,很多作品都是自然天成,说不出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