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中国玉器与玉文化研究之道的思考(四)(玉石文化)

时间 : 03-11 投稿人 : 奔奔 点击 :

中国玉器与玉文化研究之道的思考(四)(玉石文化) | 玉石文化

良渚玉器

二、如何用考古学方法研究玉器与玉文化(张忠培)

(三)我们所以要搭建中华玉文化中心这样一个来集合朋友们研究玉器与玉文化的平台,是基于“经济全球化”格局下,试图摸索出“中国文化怎么办”的策略。在我看来,要找到这样的策略,就必须将玉器与玉文化“求是”的研究升华到“通古今之变”的境界。故“通古今之变”,不仅是玉器与玉文化研究的学术水准的追求,而且也是实现中华玉文化中心宗旨的要求。可是,我们的玉器与玉文化的研究,迄今仍基本上停留在“实事”的阶段,作“求是”研究的学者与论著很少。总之,距“通古今之变”的研究意境,还存在着距离。怎么办?欲速则不达!急不得,还得慢慢来。太史公的“通古今之变”,我理解就是知文化、社会和国家(政权)形态这三者或其中之一,或其中的任何二者的史之兴替的发展或演变的规律。

玉器与玉文化的研究欲达到这样境界,或可借鉴我的通过空三足器的演变而得知的考古学文化和考古学文化之文化的演变规律。在本世纪与前一世纪之交的前后三五年,我先后发表了《黄河流域空三足器的兴起》(《华夏考古》1997年1期)、《客省庄与三里桥文化的单把鬲及其相关问题》(《宿白先生八秩华诞纪念文集》,文物出版社,2002年)和《杏花文化的侧装双鋬手陶鬲》(《故宫博物院院刊》2004年4期)三篇计约15万字的论著,指出约当泉护二期文化时期,居于颍水上游禹州市的秦王寨文化居民(谷水河遗址三期),吸收了西夏侯期大汶口文化陶鬹这一文化因素,产生了空三足器概念,随后,秦王寨文化居民以这陶鬹的空三足器概念,将传承下来的釜形鼎改造成釜形斝,导致其考古学文化之文化的大变,秦王寨文化居民便从秦王寨文化发展到了荆村文化(即以往称为的庙底沟二期文化)阶段。荆村文化形成之时,向西越过函谷关和潼关,沿着渭河河谷发展,将约自华县以东的陕、晋、豫交界地带的泉护二期文化居民或其后裔挤到渭河河谷的南北两厢,荆村文化进至武功浒西庄遗址H33时期之后,便以釜形斝之空三足的概念将传承下来的联体的单把罐形釜灶(案板遗址H20∶43)改造成为灵台桥村H4∶91和H4∶32那样的宽弧形裆单把鬲,造成考古学文化之文化之大变。至此,约自华县以西的荆村文化居民,进入到了客省庄文化的发展阶段。此后,居住在晋中地区的泉护二期文化这一文化谱系的一支系的居民,发展到太谷白燕遗址F2及F4时期,吸收了荆村文化釜形斝的空三足器概念,将其传承下来的与灶配套的折沿陶釜,改造成与荆村文化的文化谱系相区别、形态又不同的折沿釜形斝。随后,白燕遗址F2及F4遗存为代表的文化居民又以这折沿釜形斝的空三足的概念,改造了传承下来的双鋬手连体釜灶,使之成为侧装双鋬手宽弧形裆陶鬲(杏花村遗址H118∶7)。同时,又创制了单把宽弧裆陶鬲(杏花村遗址H118∶10),随之,呈现出考古学文化之文化大变,使之走出了传统,步上了杏花文化之发展旅程。这股空三足器革命浪潮继续向前推进!当杏花文化走到了它的宽平裆鬲阶段,我们看到约自洛阳盆地以西的陕、晋、豫邻近地区形成了以陶斝和侧装双鋬宽弧裆陶鬲为核心的陶器组合的东关文化。东关文化吸收了客省庄文化的单把尖角裆陶鬲,转变为三里桥文化。东关文化的陶斝形态多样,IH198∶11这样形式的陶斝是这文化的主流形态。这类陶斝的形态和荆村文化的主流形态的陶斝不同,当不是传承荆村文化陶斝演变的产物,从它的上部的陶釜来看,颇像泉护二期文化的陶釜。泉护二期文化的陶釜,当是它的祖源。故可认为是泉护二期文化的后裔,受到了荆村文化陶斝概念的启发,将陶釜改造成陶斝,制成了形态和荆村文化不同的另一文化谱系的陶斝。接着,掌握这一陶斝的考古学文化居民,又模仿陶斝将具有自己特色的联体釜灶革新为侧装双鋬手宽弧裆陶鬲,这样,便将自己的考古学文化推进到了东关文化发展阶段。

这就是我通过以空三足器演变为主导,观察到的黄河流域史前不同文化谱系的考古学文化,和同一考古学文化中的不同考古学文化谱系的文化因素的碰撞、吸收、融合,实现的考古学文化的文化与考古学文化推陈出新的波浪汹涌的旅程,我称之为黄河流域空三足器革命!同时,我从这一革命中看到文化的传承、吸收、融合、创新乃是推进这一文化革命的演进规律。玉器与玉文化是否可以作这样的研究?玉文化的演进是否存在着规律,如果有规律,那规律是什么,我发现这一考古学文化的文化与考古学文化的演进规律之后,就我的知识,粗略地审视了某些其他文化,发现这考古学文化演进规律,具有相当普遍的适应性。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格局下,中国或中华文化怎么办?我想办法只有一个,就是遵循“传承、吸收、融合、创新”这一文化的演进规律,以之作为战略,走文化杂交的路,这样便能实现全球文化的“美美与共,不同而和”。如是看来,释读出考古学文化之文化与考古学文化之演进规律,便可将考古学文化之文化的研究,推至到太史公说的“通古今之变”的境界。这样来说,已自感相当狂妄了!但扪心自问,我到了这样的年龄,实不需自吹自擂,所以说了这些,目的只有一个,仅是为了推进玉器与玉文化的研究,其他就管不了那些了!玉器与玉文化研究闯进“通古今之变”,是我唯一的、赤诚的、热切的希望。

(本文原载于《江汉考古》2016年第6期)

相关文章

  • 和田玉碧玉挑选有哪些技巧?(玉石文摘)
    和田玉碧玉挑选有哪些技巧?(玉石文摘)

    和田玉碧玉  碧玉属于和田玉主要的品种,是一种半透明呈菠菜绿色的软玉,颜色和结构不甚均一,碧玉的质地细腻如墨绿色凝脂,很少有瑕疵。相对而言,新疆碧玉偏黑,而俄罗斯碧玉则比较绿。我国境内以准噶尔盆地南缘的玛钠斯县出产量最大,所以碧玉又称“玛钠斯玉”。碧玉多用于制作器皿,也有一些用来生产首饰和玉器,也是历来是玉雕工艺品的上乘之选。如何挑选...

    1250 和田玉 碧玉 玉石知识 玉石百科 玉石风水
  • 美玉养人,高品质和田玉方为收藏佳品(玉石讲解)
    美玉养人,高品质和田玉方为收藏佳品(玉石讲解)

    国人爱玉,喜欢玩玉,赏玉,收藏玉,自古如此,古人将玉比作君子,佩戴玉常以君子自比,所谓玩玉的同时,也在养心。如今的和田玉市场收藏热潮止都止不住,人们往往都看到了和田玉的金钱价值,而忽略了玉的内涵,文化价值,以及给人带来的精神方面的改变。常言道:“人养玉,玉养人”,人在养玉的同时,也更注重对自己修养的培养。人的修养与玉石,自古以来玉品和...

    301 和田玉 玉石资料 玉石讲解 玉石市场
  • 什么是活玉与死玉?(玉石科普)
    什么是活玉与死玉?(玉石科普)

    其实玉的分类依据有很多,如根据玉的硬度,可把玉分为软玉与硬玉;而根据玉的颜色则可分为白玉、羊脂玉、青白玉、青玉、黄玉、碧玉、糖玉以及墨玉等。此外,玉还有一种奇怪的分类依据,把玉分为活玉与死玉。活玉活玉与死玉的分类依据是根据玉器佩戴后是否变化的情况来分类。活玉指的是这样的玉:经人长期佩戴后,会因人的滋养而发生变化,并使得玉越戴越好看,颜色越来越均匀,光泽更加均...

    1044 玉石知识 玉石百科 玉石风水
  • 中国古代传统礼器:玉琮(玉石资料)
    中国古代传统礼器:玉琮(玉石资料)

    琮(Cóng)是一种内圆外方的筒形玉器,为我国古代重要礼器之一。最早的玉琮见于安徽潜山薛家岗第三期文化,距今约5100年。玉琮是一种内圆外方的筒型玉器,是古代人们用于祭祀神明的一种礼器,距今约5100年。至新石器中晚期,玉琮在江浙一带的良渚文化、广东石峡文化、山西陶寺文化中大量出现,尢以良渚文化的玉琮最发达,出土与传世的数量很多。在选材上,良渚...

    338 玉器 玉石资料 玉石讲解 玉石文化
  • 和田碧玉的产地特征(玉石知识)
    和田碧玉的产地特征(玉石知识)

    和田碧玉历来备受人们的亲睐,随着近来市场的活跃,也是和田玉中颇有名气的玉种。和田碧玉种类比较多,并非只有新疆才产碧玉,青海、俄罗斯等都有出产碧玉。新疆本地产的和田玉碧玉,和田碧玉为闪石质玉石,主要矿物成分为透闪石,并且含有铬铁矿、绿泥石、蛇纹石、辉石、磷灰石等杂质矿物,透闪石随铁含量的增加向阳起石过渡。和田碧玉颜色浓重油润给人厚重之感。一般认为,碧玉从颜色的...

    1887 碧玉 和田玉 产地 玉石知识 玉石百科 玉石风水
  • 和田玉地理知识(玉石文摘)
    和田玉地理知识(玉石文摘)

    一、阿尔金古陵缘地块和田玉阿尔金山是塔里木盆地东南缘的一座有名的山脉。它以北东东方向延展,从新疆直到青海、甘肃两省西部的连接地带。东端与祁连山相接处的玉门关、阳关,是古代和田玉东入中原的必经地和集散地。阿尔金山西段北麓的罗布泊、若羌、且末是古代楼兰、鄯善、且末等到国的故地,古代就大量出产和田玉。阿尔金山所发现的和田玉矿床在且末县境内,自江格萨依上源以西,长...

    506 和田玉 玉石知识 玉石百科 玉石风水
  • 什么样的和田玉籽料肉质好?(玉石百科)
    什么样的和田玉籽料肉质好?(玉石百科)

    和田玉籽料玉质温润细腻,具有油脂光泽,尤其是在手感上油性更为明显。和田玉历来备受亲睐,主要是因为肉质好,这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和田玉的玉质宛如凝脂,细腻温润,这种脂感,糯感是和田玉独有的。和田玉玉质的细度,也就是平常我们说的细腻度。“细腻”其实应该是很高的指标,细度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晶体颗粒大小及均匀度,另一方面也指结构的细度,即短云...

    1923 和田玉 肉质 玉石资料 玉石讲解 风水玉石
  • 夏天越来越近,最适合你的一定有这些(流行佩饰)
    夏天越来越近,最适合你的一定有这些(流行佩饰)

    随着天气越来越好,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跟妹妹一样,心情也变得越来越好了,感觉这个夏天的我们,一定会越来越好的。夏季是一年四季中最不能被辜负的季节,充满灿烂的阳光与明艳的色彩,尤其适合度假出行。想要在度假的时候做最时髦有趣的女孩,那你可不能错过这些!说起耳饰,大概没有哪个女孩纸会不喜欢,耳饰选对了对整体搭配加分,还能修饰脸型,让你脸巨显小,轻松颜值出街!要知道,耳...

    329 玉石科普 玉石学堂 玉石文化
  • 和田玉挂件保养知识(玉石保养)
    和田玉挂件保养知识(玉石保养)

    和田玉是玉石中的佼佼者,有着经久不衰有着千年的历史。和田玉挂件是玉饰中最常见的款式,往往选料上乘,雕刻精美,倍受人们的喜爱。在夏季,和田玉挂件尤其注意保养。和田玉挂件质地坚密而细腻,与漆器、织绣、书画、竹木雕刻品相比,不大容易受水和光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比较容易保存。但是不同的质地、不同的流传经过和不同的损毁程度的玉器所需要的保存条件却是不一样的。玉石硬度虽然...

    805 和田玉 挂件 知识 玉石科普 玉石学堂 玉器保养
  • 和田玉的瑕疵:水线、棉、裂、浆(玉石文摘)
    和田玉的瑕疵:水线、棉、裂、浆(玉石文摘)

    新疆和田玉玉牌  古人说:"无瑕不成玉",天然的玉石,瑕疵都是自然生成的,有瑕疵是很正常的。总体来说,玉石的瑕疵要综合来看,瑕疵位于不同的位置、颜色、大小等,对玉石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和田玉瑕疵主要有水线、棉、裂和浆。1、水线:一般和田玉籽料带水线的很多,水线是玉石在形成过程之中,因外界环境变化而形成的,它在玉石内部,质地结构与其它部分不同,近乎于一条直线。业...

    547 水线 和田玉 瑕疵 玉石知识 玉石百科 玉石风水
  • 鉴赏和田玉雕刻作品的六大标准(玉石鉴伪评估)
    鉴赏和田玉雕刻作品的六大标准(玉石鉴伪评估)

    相信大家还是一般偏向于购买雕琢后的和田玉器,俗话说“玉不雕不成器”嘛,在雕琢过程中去除了玉料上原有的一些瑕疵,让和田玉的美更好的体现了出来,赋予了玉石新的生命。中国的玉雕历史悠久,多少年来以其别具一格的装饰形式和特殊的蕴义而广泛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田玉的稀有与珍贵,还有就是雕刻上的不可随意性。毕竟,玉雕是先有材料,后有创作形体的,就是说人们往往是根据一块...

    840 玉石科普 玉石学堂 玉石文化
  • 玉石俏色之美之《夏趣》(玉石知识)
    玉石俏色之美之《夏趣》(玉石知识)

    俏色是玉石里边最美丽的东西,非常的漂亮,玉雕师们也是非常喜欢这种玉石的,因为这样可以展现出玉石最美的那一面,很多的人玉石收藏家也是非常喜欢这样的作品。不过不是每个玉雕师都可以把玉石的俏色利用的非常的好,有的人在没有设计好俏色使得玉石的价值随之而降,所以玉石的俏色岁美但是要看玉雕师巧手是怎么雕刻的。今天我找到了一间感觉不错俏色作品,感觉非常的漂亮,现在我们来欣...

    335 玉器欣赏 玉器 玉石常识 玉石文摘 玉雕名家
  • 收藏和田玉两大忌(玉器市场)
    收藏和田玉两大忌(玉器市场)

    刚开始收藏和田玉不要随意买进,一定要选好题材定位,题材越小越好,并根据掌握的知识进行收藏。”在近日举行的和田玉展览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马进贵对新手们“循循善诱”。他认为,新手收藏通常好大喜功,除了误买产品为藏品外,还只挑大的买,并不管任何题材造型,是收藏和田玉的大忌。和田玉把件料佳工精方可传世和田玉的价值上涨让许多收藏爱好...

    1082 和田玉 玉石知识 玉石百科 玉石选购
  • 白玉挂件挑选技巧!(玉石文摘)
    白玉挂件挑选技巧!(玉石文摘)

    在和田玉市场购买玉饰,尤其是的和田玉挂件,历来比较注重挂件的颜色。白玉挂件一直深受人们的亲睐,价格也是最贵的。挑选白玉挂件有哪些技巧?和田玉市场对玉石颜色很看重,一般认为和田玉中的白色品种最好,其中最昂贵的是羊脂玉挂件。白玉颜色洁白,细腻,滋润,微透明,光泽较差者为白玉。在古代,帝后才有资格佩上等白玉,并被国家定为“国宝”的西汉&ld...

    1451 白玉 挂件 挑选 玉石科普 玉石学堂 玉石寓意
  • 和田玉价格高低要看颜色?(玉石百科)
    和田玉价格高低要看颜色?(玉石百科)

    和田玉白玉  颜色是评价和田玉价值的重要因素,颜色色调要正,不偏色,无杂色。一般来说和田白玉很受市场的亲睐,尤其以羊脂白玉最具价值。和田玉颜色越纯正越好,偏色时则较差,如绿色,以正绿为最好,灰绿、蓝绿均较差;均匀度要求颜色要均匀一致。市场上的和田白玉、青海白玉和俄罗斯白玉,的价格相差很大。以普通玉手镯为例,好的青海白玉手镯一般在1200元到2500元,好的俄...

    1921 和田玉 高低 玉石资料 玉石讲解 风水玉石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