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在分封的外藩墓及东南地区的富绅墓中也出土了一些金玉宝石首饰,这是时代风尚使然,似乎不分尊卑,君民咸用,不同者只有材料优劣、作工精 粗之别。这种新倾向影响了有清一代。晚明玉器主要是万历时代的玉器,艺术上缺乏典雅但有富贵之气,作工上不求精致尚有泼辣苍劲和仿古韵致之美。传世的民间 玉器作工粗俗者多,精工者少。异兽立雕多用劣质玉烧古、染色,追仿尸古、黑漆古、土古、渠古等入土古玉之古香味,将古玉鉴赏引向首沁次德的歪路,这是令后 人遗憾的。
总之,明代玉器由宋元的艺术道路返归于工艺美术的途径,其时代的烙印十分清晰。毋庸讳言,这是中国玉器艺术史上的一次迂回和曲折,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可以说是一次不应发生但以不可避免的“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