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凉山南红玛瑙挂件 同甘苦共富贵
最初有书记载南红玛瑙是在《徐霞客游记》里,在这本书的滇游日记十一中记载:“从庐西下坡峡中,一里转北,下临峡流,上多危崖,藤树倒置,凿崖迸石,则玛瑙嵌其中焉。其色有白有红,皆不甚大,仅如拳,此其蔓也。随之深入,间得结瓜之处,大如升,圆如球,中悬为宕,而不粘于石。宕中有水养之,其精莹坚致,异于常蔓,此玛瑙之上品,不可猝遇,其常积而市于人者,皆凿蔓所得也。其拳大而坚者,价每斤二钱。更碎而次者,每斤一钱而已。”其后明万历徐应秋的《玉芝堂谈芸》中对南红玛瑙也有谈及,“生南方者色正,红无瑕,生西北者色青黑,谓之鬼面”,“红色者为重,内有五色缠丝者胜之”。从这些文字不难看出,明代人对南红玛瑙玛瑙颇为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