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宝玮,1946年出生于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1979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装潢专业,教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受获“中国玉石雕刻大师”、“中国玉雕艺术大师”称号。历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玉器专业委员会委员、玉文化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工艺美术协会岫岩玉雕分会秘书长。
36年浸润在玉雕艺术世界,刘宝玮的人生和事业,莫不与玉雕艺术相关。其玉雕技艺属“北派玉雕”,雕工技艺“四大品种、五大品种”皆能,尤其精于人物玉雕。刘宝玮创作的玉雕作品屡屡入选国家级专业评选,并获得金、银、铜、最佳创意等30余项奖项。作品《济公》《李白》《达摩》被辽宁省博物馆珍藏。
刘宝玮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贡献给了岫岩玉雕后辈人才的培养,编写玉雕相关专业教材7册,并坚持培训青年玉雕师,至今培训人员已超过5000人次,吸纳其中60人为入室弟子。
其培养的弟子们,后获得中国玉雕大师称号1人,辽宁省工艺美术大师6人,国家青年玉雕艺术家8人,辽宁省玉雕大师18人,鞍山市工艺美术大师30余人。
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被称为“中国玉都”。
被冠以“玉都”的美号,绝不仅仅是因为这里地下丰富的玉石矿藏,而更是因为这里围绕着玉石而蓬勃发展的艺术和产业。玉雕玉器工艺美术的氛围,浓厚而鲜活。
“刘宝玮玉雕艺术馆”坐落在岫岩当地的中国玉雕会展中心西侧不远。出租车司机对去到这座艺术馆熟门熟路。
分外巧合的是,同乘拼车的乘客,也是受教于玉雕大师刘宝玮的众多弟子之一。“在这里,老师的弟子太多了。咱老师是岫岩玉雕艺术的一张名片。”弟子毫不掩饰自豪地盛赞。
玉雕艺术人生的几个注脚
刘宝玮玉雕艺术馆里,珍藏展出近百件精美绝伦的玉雕作品,却说不清也道不尽大师一生玉雕岁月背后的故事,仅仅是见证他玉雕艺术人生的一个个注脚。
这些珍藏展出的玉雕作品,玉雕人物神态拟真,风骨卓然;玉雕山水翠色欲滴,层峦叠嶂,意境浑厚古朴,山顶的亭台屋宇精工细琢,古意盎然;玉雕花鸟和头像,形态生动,雕工精湛。这里所有的玉雕作品,其设计上的匠心巧思,雕琢上的技艺精美,无不让流连在这座玉雕艺术馆的参观者们叹为观止。与雅致的陈列厅一墙之隔的地方,景象气氛截然不同,俨然就是学校里一间教室模样。几十套学生桌椅在屋里挤得满满当当,桌上摊开各种玉雕艺术相关的教材、古代文化书籍,学生临摹的线稿铺在旁边,墨迹洒的到处都是。课桌前立的大黑板,粉笔字在上面写满板书。教室的另一面墙上,立有警训学生们的牌板《中国玉石雕刻大师宣言》:“比德于玉,弘扬中国玉石文化……”
这间玉雕理论教室的楼下,是一间雕刻操作工作室。一打开门,几台同时运转的雕刻机砂轮飞速磨转,“嗡嗡”的噪音震耳,屋里弥散着挥不开的玉石粉尘。刘宝玮刚刚从雕刻机前下凳,衣服前襟和袖口粘着大片的灰白玉石粉。刘宝玮却毫不在意,抬手随便扫一扫,“没办法,我们这行当就是这么个模样,衣服上总是沾着灰,没有多少干净的时候。”
和被珍藏陈列的玉雕作品一样,课桌上摊开的刘宝玮自撰编写的玉雕教材课本、黑板上的板书,还有他衣襟袖口的灰尘,又是他玉雕人生的另外几个精彩注脚。
“深入地玩儿”变成深切的爱
年轻时大学刚毕业,最初刚刚接触玉雕的时候,“我并不喜欢玉雕这个行当。”玉雕大师刘宝玮毫不讳言地说,却让人有点没法儿相信。
1979年,刘宝玮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就读于工艺美术系装潢专业。单纯就从学校里学到的知识技艺来说,其实跟玉雕这行完全不搭边儿。当时在鲁美里,刘宝玮的绘画基本功很扎实。但是在接触玉雕之前,刘宝玮从没在学校里学过雕塑方面的知识和技艺。
不过,作为土生土长的岫岩人,毕业之后踏进玉雕行,这并不让人意外。1980年,从鲁美毕业后,刘宝玮被分配到老家岫岩县第二轻工业局。这个时候,刘宝玮赶上了当地玉石产业的一次调整变革。当时,当地相关部门认识到,玉石矿的开采速度和数量需要有所限制,遂要求当地玉石矿进行改革,让年轻的下井开采玉石矿的工人,转型为玉石雕刻的技术型工人。矿里找不到那么多老师来教,于是刚从鲁美毕业的刘宝玮,在1981年被分配到岫岩玉石矿玉器厂,教授玉雕绘画和玉雕设计。
106名几乎毫无艺术根基的年轻采矿工人,成了刘宝玮的第一批学生。刘宝玮教的是绘画,但在玉器厂接触了玉雕后,渐渐被这门奇巧精绝的手工艺术深深地吸引。刘宝玮上了心,开始自己琢磨,找来玉石矿上手雕刻。“当时就是业余时玩玩,但越是深入地‘玩儿’,越是发觉这里面的门道和艺术内涵太深奥了。”
刘宝玮第一件尝试雕刻的作品是一件嫦娥人物玉雕,被当时玉器厂从北京、河北请来的“老玉行”师傅们瞧不上,说他没有用玉行的老传统手法去雕刻,雕出来的东西再好看也不行。从此后,刘宝玮默默悉心观察“老玉行”师傅们的手法技巧,再加上他有深厚的艺术专业基础,很快就学会了。第二件雕刻的作品是一件观音像。“老玉行”师傅们看到成品,吓了一跳,夸赞刘宝玮确实在玉雕这行悟性太高。
睡觉做梦不忘手里的玉活
踏进玉雕行,刘宝玮说,自己的这辈子呀,就再也离不开了。年深日久,他的手掌慢慢地抚润着玉,玉也慢慢浸润着他的人生。究竟玉雕这行对他有啥魔力?他自己也说不出来,说不尽打心底里对玉雕的爱。
一件大件的山水玉雕,4米多高,3米多宽。从早晨5点多,一个人钻进工作室,才画完一遍完整的设计稿,再抬头时,天已经黑透了。刘宝玮身心完全沉醉进了玉雕的山水之间,对身外飞逝的时光浑然不觉。而一件作品的创作完成,不仅仅是这一遍画稿,往往要画几十稿。“吃饭走路睡觉,脑袋都在玉上面。有时候夜里做梦,都能梦到手里正在做的活计,老是想着玉活儿……”
这么多年来,刘宝玮和徒弟们之间形成了一种默契的语言符号。标画“·”的地方就是应该继续下刀细雕;标画“×”的地方,就是要整块切割掉;标画“○”的地方,就是不许改动。徒弟们有时候把作品做毁了,气得刘宝玮直骂人。刘宝玮说,正常资质的徒工,下苦工三年便可学有所成。别人给他设计玉雕画稿,他就可以动手雕出来;“再到了6年,便可以熟练掌握各种雕刻工具,技艺上有质的提升;不过要成为一个成熟的玉雕手工艺人,光有技艺还不行,还需要丰厚的文化艺术底子,这就需要更长时间的学习了;再往后,在玉雕行里不断的钻研进取,这是永无止境的事。
给后辈年轻人留下些传承
刘宝玮回忆,改革开放之前,岫岩的玉雕虽然闻名海外,但大多是出口外销,得不到国内的认可,所以产量上不去。改革开放之后,岫岩玉雕迎来了蓬勃发展的好时候。“整个岫岩县,突然遍地是玉器厂,你开一个,我也开一个,遍地开花。”
在这个时候,刘宝玮却深刻地意识到当地玉雕的一个薄弱点,“要单论技术工艺,现在岫岩玉雕的年轻一辈们,他们的手艺绝不比南方传统玉雕传承的手艺人差。但玉雕这事儿离不开深厚的传统文化。南方一些城市几百年前就开始制作玉雕贡品,他们的技艺和文化一代代地传承。而我们这里,直到1957年才有了玉器厂,玉雕文化的累积和沉淀是不够的,得补上这一课。”
为此,自上世纪80年代,刘宝玮在教授艺术绘画基础的同时,也教授一些传统文化知识。在这多方面的教学内容上,刘宝玮利用业余3年半的时间,自撰编写了玉石雕刻相关专业教材《素描》《泥塑》《线描》《色彩》《中国画线描图谱》等等,并将其实际应用在教学之中。2013年,刘宝玮开始收徒,吸纳品德才学兼备的年轻人60人成为入室弟子。
刘宝玮的这扇玉雕知识课堂的大门敞开,不仅是亲传徒弟们,凡是在岫岩从事与玉雕有关的人,只要对玉雕感兴趣、愿意学,都可以免费来听讲。目前为止,经过刘宝玮授艺的已超过5000人次。刘宝玮的学生们真诚地感谢老师:“什么叫大师?自身文化内涵丰厚、雕工技艺精湛,也许还不够。而像刘老师这样,无私培养了那么多岫岩玉雕的后辈传承人,把自己的头脑里的知识和手指间的技巧倾囊相授的,这才是大师啊!”
“雕了一辈子的玉,我所学有限的东西应该去帮助更多的后辈年轻人呐。”刘宝玮说,“我想我如果能给他们留下些什么,就是这辈子做玉雕最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