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十九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在欧洲如火如荼的开展,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取代个体手工业者,生产力得到极大提升,中产阶级聚集在城市里要求民主和更好的生活待遇,而这一切又导致了社会阶级的变更,思想的解放也亦给艺术带来了重要的影响。
城市中产阶级的兴起带来了全新的生活方式,人们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繁复累赘的服饰变得简洁,女性的地位得到提升,咖啡厅、休闲音乐厅流行起来,宗教的禁锢与皇权的枷锁的力量极大削弱。
此时的艺术家开始逐渐摆脱赞助人或投资商的限制,他们开始关心个人的情感,并思考艺术在社会中的影响和作用。这一时期交通运输的发展,促进了世界文化、文明的的大融合,中国、日本对西方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也给绘画创作带来了新颖的灵感与思路,在多方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绘画冲破宗教与皇权的禁锢,印象派的产生与发展是最好的例证。
在绘画发展的同时,具有实用意义的艺术开始得到发展的机会,工艺美术正式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得到重视,具有东方风格的壁画、屏风、花瓶、餐具装点着富裕阶级的生活,一大批中产阶级需要的快捷廉价的艺术品均以浓浓的异国风情为风尚。
这一时期,花艺也被这股风潮所影响;不同品种的花材从世界各地运往欧洲,而欧洲本地亦有大量的新品种被不断的培育出来,极大丰富了花艺设计的素材范围。新形花器也使花艺作品在形态上打破古典花型的禁锢,变得更加自由。
19世纪末期,工人阶级大量涌入城市,冶炼技术的发展支持着普通的住宅建筑不断增高,高层的建筑远离土壤,也令普通民众对花艺作品的需求大大增加,这时候的花艺作品也与传统宫廷花艺大有不同,更加自由,宗教及君权功能弱化,装饰功能加强。新建筑对花艺作品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在1909年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设计的罗比之屋餐厅的照片中,我们看到一件与环境、家具相匹配的,细长的玻璃花器放在餐桌上,里面插着细小简洁的花束,与之前欧洲繁复华丽的花艺作品完全不同(在梵高1888年创作的《夜间咖啡馆》中我们可以看到古典半圆形花束作品)。
插图:《夜间咖啡馆》文森特·威廉·梵·高 1888年
1914年至1918年的一战,撕碎了欧洲原有的秩序,毁灭与死亡的阴云笼罩人心,对屠杀的愧疚又撕扯着道德感,这些对人们的价值观的影响是深刻的,人类前所未有的强大,而个体却异常的孤独脆弱,艺术家敏锐地感受到这一切,开始思考艺术的意义,这一时期的艺术家积极主动地走在了社会的前沿,进入20世纪欧洲艺术流派如雨后春笋崛起,1905年出现的野兽派,1908年立体主义强势登上舞台,随后超现实主义登场,超现实主义否认理性、主张回归原始,强调人们下意识或者无意识的活动。此后未来主义、表现主义、抽象主义、波普艺术等将艺术延伸至更广阔的领域,使艺术的展示空间得到极大扩展,对普通人生活的介入也更加广泛和深入。
成立于1919年公立包豪斯学院,侧面证明了艺术对普通人生活的深入影响;包豪斯设计出真正具有现代感的房屋,其建筑风格去除了旧时建筑外部繁复的装饰,以居住人的需求为基础并设计出一种简朴、严苛,简洁明快功能齐全的建筑,建立人居建筑的设计新观念,成为不朽的建筑宣言。
包豪斯的设计不但改变了建筑的外轮廓,更是为建筑设计了与之相匹配的家具、地毯、壁挂、灯饰等,在提出设计为人服务而不是产品同时,提倡艺术与工艺相结合,将工艺技术提高到与视觉艺术平等的位置,又将设计与生产结合起来,极大改进工业制成品的质量,也将设计之美带入了工业制成品中,体现在花艺中首先就是可选择花器从材质到器型都有极大丰富。
插图:德国德绍市包豪斯原楼外墙
这一时期,大量工人涌入城市,高层建筑成为解决工人阶层居住需求的最佳选择方案,此时高强度钢材被冶炼出来,在技术上支持了高层建筑的发展。居住于其中的工人阶层的审美、喜好以及实际需求均与宫廷及贵族阶层均有着很大不同,传统古典繁复的宫廷风格花艺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不合时宜,而那些简洁、富有现代气息,且成本能得到很好控制的花艺作品不断涌现出来,广受欢迎。
这一时间段,艺术上的新思潮与新知识对花艺理念及设计方式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美术领域红,色彩学的发展对花艺色彩的运用原则有着的直接影响,伊登配色法在当代依然适用,植物学、园艺学的发展使得各类奇异的花材得以展现在人们面前,热带的植物大量涌入欧洲地区,如热带兰、天堂鸟、红掌等花卉被广泛的使用于花艺作品当中;欧洲本土的花卉各式各样的新品种层出不穷,举两个简单的例子,郁金香与玫瑰无数的新品种不断的被培育出。这一点我们可以对比一下爱德华·马奈1863年绘制的《奥林匹亚》与森村泰昌1988年创作的《肖像(双生子)》中的花艺作品,不管作者是有意还是无意,我们能看出捧花作品在一百年内的演进变化,原来标准古典环状花束在形态上变得更加活泼自由,其次我们能看见红掌、散尾葵等热带花卉的加入,用于鲜切花的朱顶红被培育出,染成金色的叶片的加入作品中,使作品更加富丽堂皇,这些都可以让我们窥见近代花艺发展的踪迹。
插图:《奥林匹亚》 爱德华·马奈 1863年
20世纪30年代,能够延长花卉保鲜期保鲜剂被广泛运用于花艺作品中,但直到花泥被发明出来花艺才迎来另一次的飞跃,在花泥被发明出来前,需要固定花脚的插花作品,一般使用石子这类的固定材料配合捆绑、编织技术使用,花泥诞生后,其便捷高效,容易操作等优势使得插着技术得以广泛传播使用,制作出很多原来不可能完成的作品。
新材料给建筑、绘画、雕塑带来新气象的同时,花艺也不甘示弱,特别是在公共空间内的大型作品与现代风格的作品中,新材料可以用来做架构也可以作为表现主题的一个部分出现,这一切都基于思想的开放与技术的进步。
到了现代花艺作品运用的空间更为广泛,在一些公共空间我们可以看到高达十米的绿植墙面,在商业空间盆栽或鲜切花作品四季芬芳不断,商业展示中,花艺作品的使用可以烘托销售氛围,强化空间品牌形象带来正面效果,艺术空间中的花艺作品无论是作为主角还是配角都带个人无限遐想,一个绿意盎然的家居环境能让人完全放松心情,一份精美的鲜花礼品更是能让主宾尽欢。我们还看到这样一个趋势,先锋艺术家们用鲜花这种具有很强时效性的材料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那些夸张的,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美丽作品无声呐喊冲破人们思维中的桎梏迈向新的台阶,普通大众则用鲜花装点自己的生活,体会喜怒哀乐人生百味。
纵观这一段时间给花艺带来的变化可以做一下简单的总结。
1. 花艺作品需求的变化:
花艺作品的需求在工业革命前属于贵族阶层专属,装饰展示的位置多半在教堂、宫廷等,具有很强的宗教与君权气息,工业革命后,作品的陈列位置出现在现代化的家庭中,现代化的公共区域中,比如常见的大型商场、艺术空间等,这些花艺作品与之前的作品有很大的不同。此外贵族阶层与普通大众对花艺作品的审美要求是不一样的,大众阶层需要一种世俗美的作品满足装饰、赠送等实际需求。
2. 大众审美的变化
大众审美变化主要体现在花艺作品同其他艺术品一样,脱离了宗教与君权的束缚,得以自由发展带给大众的审美上的变化。作为一种非生活必需品,大众审美的变化还建立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大众的审美是不一样的,各种艺术流派的兴起与更迭对大众审美的影响是深远的。
3. 新材料的变化
新材料的变化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新花材,包括之前无法培育的反季花材,另外是新的可用于花艺作品的工业材料,如花泥的发明,如高强度钢丝可将大型花艺作品固定在开阔的大厅而不破坏作品整体效果。
纵观当代花艺作品,我们可以从很多个纬度去区分,以中国为例,传统中式花艺与西式花艺的碰撞必然会带动双方的交融与发展,先锋花艺必然会带动大众对花设计审美的提高,而商业花艺在追赶先锋花艺脚步的同时也会将市场讯息反馈给花艺艺术家们。
同时在这样一个大融合的阶段,花艺也不能孤立的发展,且不谈花艺与美术设计、工艺设计之间水乳交融的关系,花艺推动着传统的花卉种植业、园艺业向前发展,反过来也受其制约;花艺作为室内外装修设计专业的必修内容可见其在现代生活中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是商业领域的花艺还是私人领域的花艺作品,花艺与心理学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再深层次来讲花艺与环境科学、民俗学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所有艺术的基础,社会的人文环境、经济环境同样是花艺发展的基础。
由此,我们可以对花艺的发展做一些大胆展望,追随先锋艺术,花艺设计必将进入到一个全新的艺术化发展新时代,设计师们运用花艺来表达情感与诉求将成为新风尚;在回归自然贴近生活理念的引导下,花艺作品在普通大众生活中的重要性会越来越凸显,花艺文化变得深入人心;花艺与其他专业学科之间的联系将越来越紧密,形成一个完整的学术及应用生态圈,各领域协同发展;另外我们可以看到的是,花艺也将越来越个性化,专业化,越来越环保。未来对花卉领域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需着眼于趋势,伫立于风潮,在掌握本专业知识的情况下,通过不断的学习,更新概念和技能,才能与时俱进出色的完成工作,服务广大群众,寻得个人真正价值之所在(张恒\恒花集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