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绕过徽宗光环 看见高宗的美[图文]

时间 : 04-16 投稿人 : 华华 点击 :

绕过徽宗光环 看见高宗的美 | 美术理论靖康二年(1127年),在料峭的春寒中,退位的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连同各位后妃、帝姬(公主)等三千人,被押上北去的囚车,受尽各种无法言说的凌辱。这一幕作为一种集体创伤记忆,烙印在各种感慨朝代兴亡的诗文中,话本故事的讲述里,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的深处。

崖山以后无中华?

儿时的小伙伴如今在江南行医,几年前突然问,你怎么看“崖山以后无中华”这个说法?竟一时语塞。

毕竟,我们是从小听着刘兰芳,照着小人书,合作画了很多《岳飞传》《杨家将》故事的一代人呢。

但是,毕竟今天的我们有更多的信息渠道,有更多的历史观可供参照,我们可以像蜜蜂采蜜一样,在更为宽广的格局下再思考,而不是沉溺于孩提时代的“感情”,比如“那是我们的青春啊”这种矫情的思维,重新建构起独立的、属于自己的判断。

当然,“屈辱史”就是屈辱史,这是无法改变的,而宋徽宗的数件书画精品本身的“近代史”,从被带出宫,到伪满,几经转手,不也正是种类似的“屈辱史”?而辽宁博物馆如此丰厚的收藏,不也正与此相关?

然而,当我们面对《瑞鹤图》等杰作,又怎能不被其强大的艺术形象所感染?

那么,我们是否就要去认定、判断那个画中的风和日丽、富庶繁华的世界才是真正的“大宋”呢?假如这样并不合理,将戏曲、演义、评书里的故事当真,合理吗?

艺术品,不也是“民族原型”的一部分吗?

绕过徽宗光环 看见高宗的美 | 美术理论《瑞鹤图》 宋徽宗

徽宗的审美好得明明白白

当真的在辽宁省博物馆看到这件《瑞鹤图》之前,已经看过无数的、精美的或平庸的复制品,见识过无数这件作品的“文创”衍生物。而当亲眼目睹的那一刻,才真正感知到其“灵晕”:这几只仙鹤,的的确确是生动的,仿佛刚刚停落、振羽。果然,再高超的复制品也是工艺品,只能是“下真迹一等”的。

当然,这并不妨碍赵佶在今天会在更大层面上成为“网红”:因为他“好”得明明白白,不用见识到“灵晕”这一层,他的“美”也是清晰的,甚至是通俗易懂的。就“画院体”花鸟翎毛来说,本身就是奔着“写实主义”这个路数去的。这个“千古一人”的的确确适合作为“媚雅”的对象:他的生活方式,艺术品位,乃至与“莫兰迪色”审美的奇妙巧合,当然还有他位居权力中心的身份,都太符合如今新兴阶层对于“美”的期待了:假如狂如徐文长,怪如八大山人,断然是不会有此待遇的。

赵佶同样“美”得明明白白真真切切的,还有他的“瘦金体”。明白到什么程度呢?不止一次见到还没有入门的书法爱好者,尤其是年轻人,一上手便励志要学瘦金体,听不进任何劝阻,于是一条道走到黑,练成了一手美术字。

两幅《千字文》都是网红打卡处

读到这里,徽宗的“忠粉”们怕是要不平了:你有什么资格这么说完美多才又多情的赵佶呢?的确,瘦金体秀劲挺拔,第一眼看上去难以对其“美”视而不见,尤其在题画时,寥寥数行,字画交相辉映;然而这种字体却因为过于富有个性而不易效仿,所有的笔法都明明白白在那里,不算太复杂,宋徽宗已经将其发挥到极致了,后人无法超越。这就是为什么后来的书法家鲜有学习瘦金体出身者,为数不多的,也大多接近“画家字”,诸如于非闇、吴湖帆;再当代的则不足道矣。再者,瘦金体本身由于规则太明确而缺少变化,诚如沈从文先生所说:“对于艺术兴趣特别浓厚赏鉴力又极高之徽宗皇帝而言,题跋前人名迹时,来三两行瘦金体书,笔墨秀挺自成一格,还可给人一种洒落印象。写字一到二十行,就不免因结体少变化而见出俗气,难称佳制。”这个印象尤其体现在宋徽宗青年时期的楷书《千字文》(现藏上海博物馆)。

然而宋徽宗另有一件草书《千字文》,却是生动而富有趣味的,此次在辽宁博物馆一并展出,这件作品和当代人的审美也是接驳的:它有11米长,足够“大”,在展厅中第一眼就能看到“他”。并且,这件作品用料相当考究,可以满足“细节控”的一切要求:它写在几乎天衣无缝的——当时的造纸技术生产不了那么长的纸张——手工描金云龙纹纸张上,上面带有精致的朱丝栏。这件千字文可谓“龙飞凤舞”,但依然带有强烈的宋徽宗个人风格,即并不严格遵循所谓传统章法,而是任性而为,自成一家,与王羲之传统的“不激不厉,风规自远”是不同的方向。当然和徽宗其他作品一样,这里都是展览的“网红打卡处”。

绕过徽宗光环 看见高宗的美 | 美术理论《千字文》(局部) 宋徽宗

被遮蔽的高宗美学实践

同时展出的还有一件帝王作品,就没有那么高的关注度了:那就是宋高宗赵构的草书《洛神赋》。

“康王”赵构在宋徽宗的子嗣中并不是最引人注目的那个,更谈不上得宠,但并不能因此将他的上位看作“捡漏”的小概率事件。并且,由于岳飞故事在民间的流传,宋高宗已经被定位成了一种昏君的脸谱化形象。但赵构作为一个政治家的一面无疑是被遮蔽的。他有野心,更有实现野心的能力。无论是早期“泥马渡康王”故事的讲述,还是做了皇帝之后的文治武功,都显得他并不是简单的昏庸之辈,南宋与南明也绝不能类比。不过本文不准备展开讨论他的这一面。

赵构被遮蔽的一面,还有他在文艺方面的成就。假如说,宋徽宗以其“大观”艺文系列开启了中国美学灿烂的、独创性的一页,他将绘画从“技巧”提升到“意境”的审美;南宋则继续由宋高宗倡导,使这种美学传统走向成熟。具体的体现,就是诗、书、画的交融。苏东坡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要到了南宋才得以完美表现。

值得一提的是,赵构本人亦是重要的实践者。宋高宗的皇后,即著名的吴后,同样身体力行,通过诗文、绘画,将儒家思想、道德训诫融入其中;而继位的宋孝宗的皇后是吴后一手选拔的,她就是中国美术史上著名的杨妹子,更是将这一传统发扬光大。正是由于皇室的积极倡导,才在中国美术史,乃至世界美术史上留下了“南宋画院”这一笔丰厚的遗产。南宋绘画的高明在何处呢?简单看来,中国文人画正是在这一时期,画面全面由“撑满”转向“留白”,并且注入了禅宗、儒道互补的精神。

除此之外,南宋在建筑、音乐、诗文、金石等多种艺术形式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可以说是使宋徽宗开创的美学真正走入了纵深。

视觉与文字高度统一的高宗《洛神赋》

回过头来看,宋高宗《洛神赋》写得如何呢?

有意思的是,它与“瘦金体”丝毫不相干。赵构的书法表明,他是中国书法“道统”的拥护者与实践者。从他的墨迹来看,他显然用心地学习过“二王”体系。我们可以进行一个反向的推论,那就是他的墨迹常常第一眼会被认为是赵孟頫写的,而赵孟頫被公认为是学习“二王”最到家的大书法家之一。但会不会更有可能,就是赵孟頫从他这位“先帝”处学到了不少东西呢?尤其是考虑到赵孟頫本人的身份、境遇、与蒙元统治者的相处来看的话,他的笔端与赵构的酷似,仅仅是一种偶然吗?

《洛神赋》是王献之最爱书写的内容,据说他写过无数遍。曹植的这篇文章,之所以受到贵族阶层的如此厚爱,恐怕并不仅仅是因为文辞美丽的缘故吧,这篇文章本身的故事背景,是否也暗合、触动了那些皇亲贵胄的心弦呢?

赵构的行草书是非常成熟的,在历代帝王中恐怕算得上名列前茅。《洛神赋》草法完备,甚至还颇有“魏晋风度”的萧散风神。选择这种美学风格,也是为了契合文字本身的缘故吧,这种视觉美学与文字信息的统一,本来正是“书法”应该具备的,可惜如今大变味道,变成各种“视觉冲击力”冲击来、冲击去了,只怕人们连停驻下来,仔细辨认一下书写内容的耐心都不会有呢。

绕过徽宗光环 看见高宗的美 | 美术理论

《洛神赋》 宋高宗

高宗手札中的帝王智慧

但更喜欢宋高宗的另外两件手札,都是写给岳飞的。如今一件存在台北故宫,另一件藏在台北的“兰千山馆”。这两件手札都介于行楷之间,气息流畅,却又字字独立,工整秀丽。

但令人感兴趣的同时还有手札的内容。一通为:卿盛秋之际,提兵按边,风霜己寒,征驭良苦,如是别有事宜可密奏来朝廷。以淮西军叛后,每加过虑,长江上流一带缓急之际全藉卿军照管,可更或飭所留军馬训练整齐,常若寇至!蕲阳江州水军亦宜遣发,以防意外,如卿体国,豈待多言。

“淮西军叛”实际上是针对赵构的一次“逼宫”。这封信既显示出赵构的文学功底,又显示出他作为帝王的分寸感。这封信写得好似一封家书,简洁却有很高的情感浓度,的确是写给“腹心”的。“全藉卿照管”又透露出一种恩威并施的意味,也正因如此,他与手握兵权的将领之间的关系,正是简单的故事和话本不可能真实破译的。

相关文章

  • 收藏热催生假古董泛滥[图文]
    收藏热催生假古董泛滥[图文]

    雕版刷印出的经文很多旧物如果不是相信它值钱,无疑就是垃圾,但值钱的垃圾在人们眼中就有了金光,实际是人们幻想的光芒对垃圾进行了美化孔祥东(南京) 作家、收藏家。江苏省作协书画联谊会副秘书长,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文/ 孔祥东吾友好收藏,凡字画、瓷器、玉器,青铜、石雕,家具、农具,金银铜纸各种材质的货币及徽章,招贴、海报、宣传画,地图、地契,老照片、留声机、老唱片...

    529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中国拍卖行为何不能拍出天价[图文]
    中国拍卖行为何不能拍出天价[图文]

    2013年,英国著名画家弗朗西斯·培根的《卢西恩·弗洛伊德肖像画习作》以超过1.4亿美元价格成交。全球拍卖价前十艺术品中国瓷器书画无一入列;五大拍卖行我国占三席,但最贵作品均成交于佳士得、苏富比“国内拍卖行的平台还不够,管理和经营的团队还远远不够,国外是运营团队,我们更多的是行家团队,很多拍卖行自己也参与做买卖。遇到不付款的时候有些拍卖行自己都没底气拿起法...

    1225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林凡梅花绘画的意境之美[图文]
    林凡梅花绘画的意境之美[图文]

    林凡:当代工笔画艺术大家。1931年生于湖南益阳,字翔宇。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创始人、名誉会长,中国诗词联学会名誉会长,解放军美术创作院副院长,北京丹青盛世书画院名誉院长。出版《林凡艺术》《林凡集林》等个人专著20余种,发表艺术论文近百篇,参加各种展览100余次(获奖多次),并在国内及美、澳、日、港、台等地举办个人画展20多次,为享受国务院...

    1224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张永生:万马奔腾 名扬四海[图文]
    张永生:万马奔腾 名扬四海[图文]

    著名画家张永生著名大写意书画家张永生自幼受家庭熏陶,八岁起由祖父开蒙书法及绘画,此后十数年中即便世事变迁中仍心怀艺术梦想,群马百态、万马奔腾是画家张永生的生活之师。互联网上已经有人把他和韩干、赵霖、李公麟、赵孟頫、郎世宁、徐悲鸿、刘勃舒、马晋、尹瘦石并称中国画马"十大家"。"马"主题邮票邮册在美法两国首次出版,名扬四海。因为马与人的特殊互动关系,使它在人们心目中早已有了“人神龙相”的审美意义。爱...

    156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2020年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裴学懿[图文]
    2020年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裴学懿[图文]

    【艺术简历】裴学懿,字艺之,1954年生,山西运城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客座教授,中国民建中央画院画师,中国书画艺术频道签约画家,关公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山西民建书画院副院长,画圣吴道子艺术馆顾问,国家一级美术师。2005年结业于北京画院研修班,师从石齐老师,并受王明明、杨延文、王文芳、李小可、王培东等老师的指导,现为中国石齐艺术研究会专职画家。2012年聘为《中国书画艺术频道》“星光灿...

    1482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为什么古埃及艺术作品中的人物又扁又平[图文]
    为什么古埃及艺术作品中的人物又扁又平[图文]

    去过历史博物馆或看过古埃及墓穴卡通描绘的人们,都会认得古埃及艺术中扁平的、身子朝前脸朝侧面的人物形象。你可能还思考过这些人为什么会被描绘成这么别扭的姿势。布鲁克林博物馆的古埃及、非洲和亚洲艺术馆总馆长EdwardBleiberg表示,当他在布鲁克林学院教埃及艺术课时,他让学生们尝试像埃及墓穴和寺庙雕刻的人一样站立。很明显,他们做不到。例如,虽然是侧脸,但却看得到整个眼睛,或者下半身侧着,但两只...

    1566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收藏故事不可尽信[图文]
    收藏故事不可尽信[图文]

    除了形制、款识这些明显的元素,书画中的很多细节都可以帮助藏家鉴别真伪。在一些有建筑物的画中,建筑的形制也体现了书画创作的时代。比如城门,宋朝的城门一般是方形的,而明代的城门是拱形的。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里城门就是方形的。再看房顶的“鸱尾”,一般宋朝建筑的鸱尾是朝内的,到了清朝的时候,鸱尾是朝外的。宋徽宗的《瑞鹤图》里鸱尾都是朝内的。而清朝袁江的《梁园飞雪图》,屋顶上的鸱尾是朝外的。除了建筑以外...

    1046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自然意趣”与真性情 ——读钱玲萍工笔花鸟画之感想[图文]
    “自然意趣”与真性情 ——读钱玲萍工笔花鸟画之感想[图文]

    画家近影(一) 每当窗外的树叶稀稀拉拉落下的时候,每当一阵阵劲风从窗外掠过的时候,我们时常会不经意想起一个地方或者一个人,细数着那些层层叠叠的黛瓦粉墙,烟芦云树,小桥流水,一步步走去……所有这些,在艺术家的画里,在摄影家的镜头里,那样亲切和那样的欣喜。时光之航,载着一条条有些泛蓝的皖山皖水,从上而下千古流淌。随后,我们的目光穿越千年,目送霞光里那些先贤穿梭而去,李公麟、邓石如、方苞、张廷玉、赵...

    836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京师瓷是我们迎接常识挑战的契机[图文]
    京师瓷是我们迎接常识挑战的契机[图文]

    善言斋专栏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全副身家都买不起的“京师瓷”,人家眼都不眨一下就可以捐给母校;能用400多件汉白玉石雕、40多吨水晶和玛瑙、7亿多片古瓷片、 13000多个古瓷盘和古瓷碗来建天津瓷房子的“收藏狂人”,因为拖欠屈屈2亿元,就被执法人员抓起来;而主要靠搜集“海外回流”文物创建、里边藏有数百 件中华绝世国宝和大量郑板桥、张大齐等名师真迹、古董数量和真品量都号称全国第一的国家级民间博物馆,...

    331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老挂历成香饽饽[图文]
    老挂历成香饽饽[图文]

    挂历张帮俊岁末年初之际,大家都要更换家中的挂历。一般说来,旧挂历在完成历史使命后绝大多数都被抛弃。其实,内容包罗万象的挂历具有很好的收藏价值。挂历由皇历、日历、年画逐步演变而来,是历书与年画相结合的艺术品。挂历的雏形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宋朝时,我国出现了年画,明朝的年画下面印有年历、月历,形成挂历的雏形。到了清朝,年画上三分之二是画面,三分之一是日期、节令,挂历便如此确立下来流传至今。上世纪...

    1928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宋徽宗花鸟画中的道教意识[图文]
    宋徽宗花鸟画中的道教意识[图文]

    (传)北宋赵佶芙蓉锦鸡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余辉兼探《五色鹦鹉图》卷宋徽宗赵佶的统治思想是以儒家为表、道教为本,他尊崇道家的谶语、听信乱臣的谗言。他一生都沉溺于掌管宫廷各类艺事,并将大量的精力花费在书画创作上。他的绘画,有一些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产物,有一些是以艺术手段进行政治祈祷,这必然与宗教发生了联系。宋徽宗赵佶的统治思想是以儒家为表、道教为本,他尊崇道家的谶语、听信乱臣的谗言。他一生都沉溺于...

    1984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水彩艺术圣殿的叩门者——专访最幸福的艺术家“于凤海”[图文]
    水彩艺术圣殿的叩门者——专访最幸福的艺术家“于凤海”[图文]

    一个哲人,想要到罗马去,在一个岔路口他停住了。他开始了思考:如果选择了其中一条,那么另一条路上的风景你一定是看不到的。时间是单向的,你不可能回到最初的起点,那么你所选择的道路就是你一生的代价,你需要用自己一生的时光去做为赌注,而最终不管结果如何,你都没有机会再回到起点。哲人想到这里,伤心地伏地大哭,他不知道该怎么样去选择。这个时候,一个赶着羊群的老人路过,见状不由得好奇,便问他为什么如此伤心。哲人...

    1645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临安民间国宝”昌化鸡血石雕大摆件《百子闹春》欣赏[图文]
    “临安民间国宝”昌化鸡血石雕大摆件《百子闹春》欣赏[图文]

    昌化鸡血石大摆件《百子闹春》《百子闹春》局部前不久,我和朋友一起拜会了杭州临安“润古轩”主人徐健人先生,在这座远近闻名的古民居里,我们有幸欣赏到了他珍藏十几年的由倪东方、张爱廷两位国大师联手设计、精心雕刻的昌化鸡血石雕大摆件《百子闹春》,可谓精美绝伦,大饱眼福!但见这件鸡血石雕大摆件“鸡血”成块状、片状、云雾状,且两面有血,较均匀分布于由致密细腻的地开石、高岭石所组成的地子中。作品创意构思深...

    444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王子虚 —— 一个非原创的原创艺术家[图文]
    王子虚 —— 一个非原创的原创艺术家[图文]

    文/徐旭(著名艺术评论家)纵观中外艺术史,我们将会发现下面这个事实:其实,严格意义上的原创艺术不仅微乎其微,而且通常也只会在社会生活(包括生产方式、科技文明在内的)大变革的特定时间段内,或历史进程断裂处出现。作为一种开风气之先的原创艺术,当是命运之神对那些生逢其时的艺术先知所赐予的恩典。比如,明末清初之际的八大山人、摄影术诞生后的莫奈、欧洲遭遇第一次冷兵器现代性大屠杀过后不久的马塞尔·杜尚、大...

    1126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艺术先锋人物——画家何春良[图文]
    艺术先锋人物——画家何春良[图文]

    【艺术简介】何春良,河北冀州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美院客座教授。中央美院李铁生先生工作室助教。清华美院高研班大千世界葛涛先生工作室助教,民盟衡水市美术院副院长。河北知白传媒文化公司艺术总监。作品《浪迹于山水之间》入选“南粤之光·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资格。作品《四时如歌》入选“美好中国·二十四节气主题创作”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作品《师造化》入选“悲鸿...

    1908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