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画家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被称为尚健在的最受敬重的艺术家。
在卢西安·弗洛伊德(LucianFreud)去世之后,里希特成了仍在世的最广为人知、最有声望的艺术家。
他的勇气和成功是世纪之交艺术领域的一个奇迹。但他本人却常在嘴边挂着口头禅:我无知,我无能,我一无所有。
他毫不犹豫地变了又变,他敢于在浪漫主义、照相写实主义、抽象表现主义、抽象主义,极简主义、构成主义和波普艺术之间跳来跳去,决不坚守自己的符号领地。他不怕受众对他无法辨。
2008年在伦敦苏富比,他的一幅名为《烛》的油画(Candle,1983年创作),以1050万欧元成交,使里希特成为在世德国画家中身价最高的一位。
他从来都和任何流派保持距离,拒绝被俘虏定位。他在科隆别墅区的大房子被邻居们称为碉堡:竟没有一扇窗户,这正是他的性格。
他拒绝理想完美、真实主观、构造色彩关系等任何总结他表达模式的定义,认为风格是有粗暴含义的词,只有希特勒才有自己的风格。
1988格哈德·里希特,1932年出生于德累斯顿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51-1956年就读于德累斯顿艺术学院,60年代的科隆和杜塞尔多夫正值欧美新潮美术涌进,艺术浪潮风起云涌的年代,格哈德·里希特毫不犹豫地投入到火热、激进的艺术浪潮之中,并与许多前卫艺术家保持密切的联系。
1961-1963年在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深造和工作,1971年起被聘任为教授,在那里执教至1994年退休。1963年第一次举办他的画展。为庆贺他70岁生日,美国分别在纽约、芝加哥和旧金山举办了他的作品回顾展。
格哈德·里希特:用绘画处理人类情感
里希特出生在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成长在德国纳粹背景下,里希特有不少卷入纳粹活动的家庭成员,舅舅是英年早逝的纳粹官员,患有精神病的阿姨却死在纳粹组织的安乐死集中营内。这些经历都很直接的反应在他的画面上,信仰、战斗机、年轻的德国恐怖主义分子、家庭和风景。里希特的父母是非常不协调的,他的父亲是位思想保守的教师,拥戴纳粹主义,最后在战争中为国捐躯。相反的,母亲却是位开放的女性,来自丰富的文化背景家庭,是位钢琴师和书商的女儿,她让里希特接触文学、哲学和音乐并支持他的绘画事业。
15岁离开语文学校后,里希特当过一段时期的摄影助理也曾为东德的共产主义画过宣传横幅和壁画。1952年,他20岁时被德累斯顿艺术学院入取,学习至1957年毕业。里希特的老师Heinz Lothmar是为前超现实主义画家,在充满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色彩的东德美院里,意外的是他所学习的壁画部门却允许自由创作。毕业前后,里希特的第一份工作是为德国卫生博物馆创作大幅壁画,他很快便在这方面有了出色的成绩,稳定的收入给予他到西德旅行的机会。
1959年,在一次前往西德的短途旅程中,他被准许参观了第二届卡塞尔文献展,这是他第一次接触抽象绘画。今天,每五年举办一次的卡塞尔文献展更多的着重在全球的当代艺术交流上;但在最初,它的使命却是填补德国12年纳粹主义统治后的文化空白,旨在紧急复苏本土艺术并加步赶上国际现代艺术队伍。这次参观成了里希特的一个转折,虽然对展览上的名字完全陌生,但来自内部的压力却催促他与之接触。因此,一年后,在柏林墙建起的前刻,他携妻离开了德累斯顿去了西德。
里希特在朋友的建议下进入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学习,在那儿接受了他的二次教育,他摒弃之前所学在艺术家Karl Otto Gotz的引领下认识新的艺术语言并尝试在Jean Dubuffet、Alberto Burri、Jean Fautrier等艺术家的影响下创作。
19世纪50年代是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顶峰的发展时期,是战后德国的艺术中心。当时活跃的艺术家就有约瑟夫·博伊斯,奥托·皮勒,海因茨·马克,格哈德·里希特,他们发起一系列先锋观念和艺术运动,并提出大量的反艺术口号以及关于社会雕塑的想法,于世界艺术中产生重大影响,即所谓的“68 运动”。同时以约索夫。鲍埃斯为首的德国革新派艺术家们的改革”促动下,打破了德国美术学院传统的学院式教学方式,对人为本的“人我”艺术表现进行了重新定论,创作手法上强调不拘泥于传统的画种分类,肯定了综合材料的运用与主观能动的“实验艺术”价值,促进了艺术家在传达个人创作意念与新题材上的极大自由性。从而产生了一个艺术概念上要求更高,创意上要求更为严格的“自由艺术”。
格哈德·里希特毫不犹豫地投入到火热、激进的艺术浪潮之中,并与许多前卫艺术家保持密切的联系。1971年起被聘任为教授,在那里执教至1994年退休。
1963年,里希特、卢埃格及珀尔克和曼弗雷德·库特纳(ManfredKuttner)一起租赁一家位于杜塞尔多夫皇帝街31A号的商店,并联合展出其作品。一年后,前三者又在乌珀塔尔市著名的Parnass画廊举办展览。
1963年的秋天,卢埃格和里希特在一家杜塞尔多夫家具店举办了后来非常有名的“资本主义的现实主义展示”(DemonstrationfuerdenKapitalistischenRealismus“)展览。
1966年里希特在法兰克福的Patio画廊以极具讽刺性的夸张标题“德国最优秀的画展”又展出了其作品。1970年与布林基·巴勒莫在汉诺威市的Ernst画廊举办画展。
格哈德·里希特走向这种无主题艺术的第一步,是1964年起开始画的“帷幕”。此画题是形象描绘及抽象构造之间的中间道路。这样不属于照相样板的画题,以使人惊奇的方式满足了里希特以绘画的工具制造照片的要求。1968年他这样陈述了这对其艺术创造发展有决定性的步骤:“有一天我不再满意将照片画出来。我就开始使用照相的特征,如准确性、不清晰性及幻想性,以创造门户、帷幕及管道。”以彩色画板、色彩聚合(Vermalungen)及灰色风格,格哈德·里希特扩大其原来的绘画方案,使用新的、抽象的绘画策略,同时又不放弃在照相画中已获得的画法。这种无主题的作品同样被距离感、客观性及无构造性所占据。
1988年,里希特画了15幅照相写实主义风格的灰泥浮雕画(grisaille),主题是引起争议的巴德尔-迈因霍夫(Baader-Meinhof)团伙。这一团伙制造了一系列爆炸、暗杀和银行劫案,从而引发了警察与法庭的报复行动。团伙的头目安德烈亚斯·巴德尔(AndreasBaader)和乌尔丽克·迈因霍夫(UlrikeMeinhof)死于狱中,但死因不明。关于此事有多种说法,但无一能令人信服。
犯罪团伙的暴行,政府的报复,团伙头目的死亡,这一切引起了持续的争论,并对西德人民的心理产生了极大影响,造成了很大伤害。恐怖分子的葬礼于1977年10月18日举行。里希特以此作为作品的标题。画作以警察局和新闻媒体拍摄到的照片为蓝本,但只选取了那些惨不忍睹的肢体碎片或关乎生死的特别镜头加以表现。这些图象以黑、灰二色画成,以刷或抹的方法使之显得模糊,有时甚至难以分辨。画作笼罩着一种哀伤、压抑、悲悯的情绪,似乎在表现死亡本身。
里希特在过去的40年内跳跃式地变换着绘画风格和题材。当60年代德国激烈争论重新扩军备战时,他画了美国飞机的“野马梯队”,他画了穿上德国国防军制服的“鲁迪大叔”,画了患有痴呆症的“玛丽安妮大娘”。当概念艺术和极简抽象艺术宣判绘画死刑时,他就转向抽象画。80年初“新疯狂派”盛行时,他画了静静燃烧的蜡烛。90年代,他展示给善良观众的是色彩鲜艳的风景画和他妻子圣母般怀抱婴儿莫里茨的肖像画。 无论是轮廓不明的速拍式家庭画,或是模糊不清的裸体男婴,无论是严谨的彩色田园风光,或是蒙上一层薄雾似的肖像、草地和云彩,都可以隐约地感到复制的现实社会,表现出艺术家的绘画特征既精确细致又与之保特距离的工作风格。法国报刊评论他的作品是“分毫不差的德国风格”。
无论是轮廓不明的速拍式家庭照片绘画,还是尖锐而具有飞速流动感的抽象绘画,都可以隐约地感到艺术家更多地依赖于内心直觉,表现出的绘画特征既精确细致又与之保持距离的风格。1997年格哈德·里希特获威尼斯双年展大奖,当时组委会给他的评语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理性的艺术家,其作品将给20世纪留下永远的印象。”
这位冷静沉稳自我反省式的油画家,没有大张旗鼓的宣言与盛气凌人的魅力,只有一如既往、天天如此的绘画实践,“我相信绘画”。作为当代艺术的标志性人物,至今还以他多变、多产的作品影响着世界艺坛。
他是画照片者:“我做的,白痴都会做”当然,他不会真的这么想。“当我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这么创作时,人们嘲笑我。我很明确地表达了我的作品来自照片,看上去很幼稚。可以说这种挑衅是直接的。”问题的关键是,将自己从其他艺术家陈词滥调式的表达方式中跳脱出来。
1988在里希特“照片绘画”的画作中,还经常是曝光过度、对焦不准、模模糊糊的,而这种模糊却往往带有不可抗拒的魅力。他并非想在油画中精确展现照片原本的面貌,而是以模糊的图像,在作品中产生某种特性。在他1994年所画的《读报女孩(804)》(1994年)中,乍看画面清晰如同照片,但细看之下,人物的头发、报纸和背景物体,都有虚幻的神秘感。像这样的读报主题他还画过多幅,只是从正侧面转换为背侧面,画中的人与物都模糊不清,到了抽象化的地步。这种模糊并非是一般意义上的虚,而是照片焦距没对准之感。然而这样的摄影作品被画成油画后,却变得非常打动人。这种打动人的力量不仅来自于绘画的技巧,也来自于画家对于素材的选择。从而使观赏者在这些“模糊”的作品前会产生一种时光流逝、人生如梦的疏离感。
里希特对“平庸”的快照,比对“艺术性”的照片更感兴趣。因为他认为,“艺术性”照片追求的所谓和谐和结构上的效果,在内容上感到贫乏;相反,在平庸的家庭照上却实实在在地洋溢着生命力。1995年他创作的《S。与孩子》系列作品,如同随意按下的快门,显示出私秘性的自然状态,由于色彩的柔和、形体的模糊,充分表现出艺术家天真的本性和内心的敏感度。
里希特一位变化多端的艺术家,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他开始把抽象绘画和照片绘画同时进行创作,平行展开的是另一个抽象世界。这些看上去与他的其他创作格格不入、但又与同期进行的画面不易解读,与唯美温柔的照片绘画比较,显得不相经度。里希特就是这样在具象和抽象之间反复转换,以示他对抽象和具象艺术划分的质疑。
他生活规律,看重家庭喜欢自然真挚、说话温柔的女人里希特每天的作息都很规律,6时15分起床,为全家做早餐。7时20分带小女儿去上学,8时到工作室。下午1点,从工作室穿过花园回到家里。花园里的草是未经修剪的。他很自豪地指出这点,他说,即使是这些细小的地方也是他自己选择的,而不是偶然形成的。午饭后,回到工作室,工作直到晚上。“我的生活通常都是有严密的安排”,他解释道,“唯一变化的只是比例。”
里希特曾有3次婚姻,生有3个子女。他的首任太太Ema Eufinger为他生了一个女儿。20世纪70年代中叶他遇到了Isa Genzken,他在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的学生,他们1982年结婚。两个有强烈个性的艺术家之间的婚姻的结果可想而知。“我的前任妻子非常有个性,有竞争性,这对我们两者而言都很难相处。”
于是,1995年,他和第三任妻子扎比内·莫里茨生活在一起。她是一个美丽的、自然真挚的、说话温柔的女人,她打理着里希特的严格作息生活,抚养他们的两个孩子,还在科隆的画室中创作。他们的家在工作室后面的房子里,也是他自己设计的。老年爸爸每天早晨都送两个孩子去上学,过的是一个节奏正常的市民家庭生活。可是,这位画家几十年来一再以惊人之作使艺术品市场喘不过气来,创新的风格和题材使他不断在国际上获得大奖。
这位明星画家给人以十分庄重和严肃的印象:满头的灰白色短发,没有任何绯闻,不事张扬。邻居们看到他穿的衬衫领尖上钉有纽扣,西服挺括而合身,大家猜他一定是位高级官员,或是化学教授,或是乡村医生。这位著名的画家住在科隆市城郊一所他自己设计的现代化玻璃和混凝土结构的立方体房子里,明亮的光线有利于他构思作画。他不介意别人批评他保守主义,他看重家庭、道德、天主教。虽然抗拒所有形式的祈祷,仍然虔诚相信基督拯救人类的希望和艺术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