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黄永玉:中西结合不是创新 只是个天大的笑话[图文]

时间 : 04-01 投稿人 : 迪儿 点击 :

黄永玉:中西结合不是创新 只是个天大的笑话 | 美术常识工作中的黄永玉

有人问毕加索:“你的画我怎么看不懂啊!”

毕加索问他:“你听过鸟叫吗?”

那个人说:“听过,好听呀!”

“你懂吗?”

这个说明什么呢?说明艺术是有层次的。层次是什么呢?是从懂到不懂。有的画是画给画家看的,有的画是画给懂画的人看的,真是这样的,因为懂不是最高的标准,懂还有很多层次、很多讲究。因为我这个人不是正式学院毕业出来受过很好的教育的人,我就是个打野食的,所以我的胃口就比较好,什么东西只要是好的,我都容易接纳。艺术这个东西我想大概就是这样。

很多年前不是讲什么创新吗,有次开会我就问黄胄:“什么叫创新,你懂不懂?”

黄胄说:“我也不太清楚。”

后来我问华君武:“你懂不懂什么叫创新?你是领导。”

他说:“我讲过这话,但我也不太清楚,我也不懂。”

我们家乡有个城市叫怀化,现在是个交通枢纽,大城市了。从家乡来了一帮青年,画油画的、画国画的、画抽象画的,画得很好,在北京开了一个展览会。画是相当好了,不是普通的好。但是到了写展览会前言时呢,却写:我们这一群年轻人要摧毁那个旧的艺术,建立一个什么新的东西,怎么怎么,势不两立。

过了几天这一帮人到我家里来了,我说:“你们这帮乡下人嘛,头一次到北京,之前就没有来过嘛,你们为什么要摧毁人家呢?人家同你们又不认识,那个东西你们摧毁它干什么?何况你们又摧不毁。你们画你们的画,画一辈子的画吧!你们还多了个任务,多了个摧毁别人的任务,你们哪里有空呢?哪里有力气?你们自己努力都来不及。比如说你们要摧毁我,我就要抵抗你们了。我要抵抗你们的话很简单,我就告诉你们的地委书记不给你们路费再来了。”

我是开玩笑,他们也笑了。你要建立一个什么组织“替天行道”,举起大旗干点啥,我说你先把你的画画好吧。我说一个人穷一生之力如果把画画好已经不容易了,你却还要摧毁别人,你哪里有空啊?沈从文先生也讲过一句话嘛,他说:“一个人写了一辈子小说,写得好不足为奇,写得不好才真叫奇怪呢!”画画也是这样,就是画画,恐怕也没有别的办法好想。如果想出名,就要往上爬、钻门路、跑政治路线,另外就是拼命地弄钱,这样就会影响你画画了,你的画肯定画不好——花很多心思在别的上面了嘛,怎么能画好呢?

我就想到一个问题,想到画的历史、画的发展。说创新,你今天不创新明天就创新了?我以前就讲过一个例子,那是比较闭塞的时候,某一个人通过一种渠道从国外得到一本外国的画册,把门关起来,画、画、画,一个月、两个月后,拿去给周围的朋友看,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你这是创新呀!这可不得了了。现在大家都有了外国的书,你再弄这个,大家就会说:“唉!原来你学它的。”

我从来不以创新为目标,就如你搞造型艺术吧,那个仰韶文化,陶器的样子,你做一个我看看,你能超过它吗?六千年前的东西,你做一个试试看,没什么人能超过它们的。所以艺术上只有好坏,没有新旧。

我老是在想这一类的问题,一种艺术的新形式的出现,不是你想干就能干的事情。比如说工业革命、产业革命以后,社会的力量扩大了,钢铁出现了,蒸汽动力出现了,电出现了,水泥出现了……于是呢,大城市出现了,高楼大厦出现了,那垂直的线越来越多,高得不能想象。横线、垂直线、光、各种弧线的出现,使人的美感起了变化,那么人家看到表现这方面的画就会信服,真有这么一回事。

但是若长期关在鸽子笼里头生活,要求解放,要求精神上的解放,只能通过幻想出现一些东西。等到人们不满足于这些方格子、垂直线、弧线了,就又出现了另外一些画派,巴黎画派那一批人,都是这么出现的。毕加索这些立体派画家的出现,都是因为以前的原因产生以后的结果,都是这样出现的,并不是说事情都是一下子出现的。

范曾认为中国画就是中国画,不要中西结合,只需把中国画画好。范曾这个人我不喜欢他,但在这个问题上的见解我们倒是一致的。

贝聿铭是一个大建筑家,人家问他:“你觉得中国的建筑,如北京城,怎么把它恢复起来?你的看法是怎么样的?”贝聿铭先生说:“三个字:太晚了。”再问他:“你觉得中国传统同现代的建筑结合起来的可能性怎么样?”贝聿铭先生说:“两码事。”

就是这样六个字,一个是“太晚了”,一个是“两码事”。我就想问一下,为什么一定要结合?就如同那民间艺术为什么要改良?我实在不懂,人家好好地在那里,你改什么良。你的修养又不够,对民间艺术毫无认知。你有一种想当然的力量,认为自己可以做民间艺术的老师,结果却改得一塌糊涂。

我的意思是这样,就是不同范畴的事情要按照哲学规律来考虑。它们是两个范畴,就不能硬把它们搞在一起。小说是小说,新闻是新闻,新闻是报道发生过的事情,不能把新闻当成小说来写,如果那样写了就谁都不信了,因为小说是可以编的嘛。拍照是告诉人家世界上真的发生了这件事,你又重新比照着拍一次,噢,人家说原来这是可以重拍的,结果原来的那个效果就没有了。不要改来改去。

相关文章

  • 墨歌笔舞  只为那份山水寄情[图文]
    墨歌笔舞 只为那份山水寄情[图文]

    常桢,湖南长沙人。中国书画报特聘书画家,华夏之星,中国女画家协会会员,,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省直协会会员,湖南省女画家协会常务理事、办公室主任,湖南省长沙市美术家协会理事、副秘书长,南岳名山书画院副院长。多年来,创作作品近百幅,期间山水画《风景这边独好》《洗耳听清音》《悠悠沱江情》《延安颂》《亲亲故乡水》《奇峰叠翠》《松涛澎拜忠烈祠》《万古长青》《大海之源》《家园》等参加了全国、省、市等美术...

    1366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也说蒋廷锡《百种牡丹谱图》册[图文]
    也说蒋廷锡《百种牡丹谱图》册[图文]

    原标题:也说蒋廷锡《百种牡丹谱图》册近见多种媒体报道,2016年拍卖市场的拍品蒋廷锡所画《百种牡丹谱图》册100开,最终以极高价位成交。蒋廷锡的牡丹图蒋廷锡(1669-1732年)字扬孙,江南常熟人,云贵总督蒋陈锡之弟,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中举,随即被推举为南书房行走,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被特选为进士,历任侍讲、侍读学士、礼部侍郎、户部尚书、兵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等职,地位十分...

    1734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浅析西洋古典素描的市场价值[图文]
    浅析西洋古典素描的市场价值[图文]

    造纸术早在中国汉代被发明,根据现存的最古老的纸本画推断,最晚在唐代开始作为绘画的载体。纸张的运用在传统亚洲艺术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西方艺术家的素描及水彩画又跟传统亚洲艺术家处理纸上作品的方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研究起来趣味无穷。而对西洋素描情有独钟的却是当代中国艺术家,以刘丹和曾梵志为代表,两位均公开承认某些作品是受西洋古典素描的激发。为何东方当代艺术大家会如此痴迷西洋古典素描?刘丹《小英石》水...

    1269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艺术品的创作过剩了么?[图文]
    艺术品的创作过剩了么?[图文]

    作品的创作过剩问题早已成为艺术界的新常态,乔纳斯·伍德(Jonas Wood)在伦敦高古轩画廊(Gagosian Gallery)的展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些作品反而让我们怀念起他曾在作品中展现出的强烈情感,同时也让我们意识到,在长达近十年的画家生涯中,他渐渐抛下了早年确立起的创作标准。想到这些,观者不禁扼腕叹息。伍德作品的视觉亮点就在于强烈的情感表现力,其可以精妙地展现出作品的内容所在,这...

    1690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东平汉墓壁画:两千多年前古人对于生命的理解[图文]
    东平汉墓壁画:两千多年前古人对于生命的理解[图文]

    在中国历史上王莽统治的某一年里,今山东省东平县一姓张的有钱人禁不住岁月的摧残,撒手人寰了。他的亲人们或许为他举办了一场规模不小的丧事。路过的人都能看见张家大院内满屋缟素,人人满脸凄容,时不时还会传来几声啜泣。家里的人忙得不可开交,在地下干活的人也没闲着。为这位刚刚离开人间的张姓大户准备的坟墓正紧锣密鼓地营造着,西汉中期以后的丧俗讲究的是厚葬,事死如事生,即所谓的“厚资多藏,器用如生人”。更何况是...

    1522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再曝电子盘骗局:7亿资金玩沉香 4万人或血本无归[图文]
    再曝电子盘骗局:7亿资金玩沉香 4万人或血本无归[图文]

    沉香,原本是收藏品,却被人当成交易标的,进行电子盘交易(由计算机处理的竞价平台,类似上海、深圳等股票市场),前后约有4万人牵扯其中,涉及资金达7亿资金,很多人投资者“血本无归”。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奇楠沉香电子交易平台并没有相关资质,也并未在省金融办备案。这与北京时间曾报道过河北邮币卡诈骗案件有些类似,他们都以收藏品为标的,通过高额收益吸引投资者参与,继而就会以种种理由导致投资者无法正常出金。...

    380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历经浩劫 难掩龟兹之美[图文]
    历经浩劫 难掩龟兹之美[图文]

    一群文物工作者近日对龟兹濒危壁画进行保护性加固的视频,引发公众对龟兹壁画的关注。龟兹壁画最集中的是在新疆克孜尔石窟,始建于公元3世纪的古龟兹国境内,中国现知最早的大型佛教石窟寺遗址。然 而克孜尔石窟在历史上遭受过两次浩劫,第一次浩劫是公元10世纪,在佛教与伊斯兰教的宗教纷争中,第二次则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外国探险队,在龟兹地区盗劫了大量壁画、泥塑等。季羡林先生曾经说:“龟兹是古印度、希腊罗...

    169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著名画家翟鹰与他的老北京传统民居四合院风情[图文]
    著名画家翟鹰与他的老北京传统民居四合院风情[图文]

    【艺术简历】翟鹰,1963年生于北京,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服装学院美术学院绘画专业教授,研究生导师,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北京分校教授;北京集贤书画研究会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家名片图册特聘编委;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中国流行色协会色彩教育委员会委员;李可染画院研究员;仁美大学堂特聘教授。198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8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1998年香港进行艺术学...

    1346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红木家具市场如何走出困境[图文]
    红木家具市场如何走出困境[图文]

    红木产品创新黄信从2013年起,东盟国家几乎都实施了红木原材出口禁令。这一年,东盟多国出台红木禁令后,红木市场曾一度掀起炒作风,红木家具价格也应声飞涨。然而2014年之后,我国红木家具市场迅速降温,红木市场存在的诸多问题开始显现,市场发展不容乐观。面对消沉的市场,红木家具市场如何走出困境?红木家具转型升级的途径又有哪些?发展前景曙光微现有专家认为,在国家宏观经济新常态下,红木企业如能正确处...

    1542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笔墨清润,境界空灵”赵克俭国画作品欣赏[图文]
    “笔墨清润,境界空灵”赵克俭国画作品欣赏[图文]

    作者简介赵克俭,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书画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宝鸡分院院长,宝鸡市青年文联副主席,宝鸡市青年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画院画家,紫光阁画院特聘画家,金陵书画院创研室副主任,台湾国际文人画家总会创作委员,北京世纪金色嘉园文化艺术中心理事,21世纪最具收藏价值与升值潜力的中国山水画100家。《春夏秋冬》作品入选:98’金彩奖牡丹杯新人奖书画展(中国文联 中国美协)全国民间工艺美术...

    1226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古砖收藏在吴昌硕的学艺中有那么重要吗[图文]
    古砖收藏在吴昌硕的学艺中有那么重要吗[图文]

    吴昌硕是近代声名卓著的艺术家,在金石、书画、诗文等各个领域都有着相当的成就和影响。他以古砖为媒,形成了一个广泛的收藏交游圈,结识了吴云、潘祖荫、吴大澂等良师益友,亦从古砖中汲取养料,以之入印、入书、入诗,进行一系列吸收转化的艺术创作,形成独特的面貌风格。作为一代宗师、海派巨擘,吴昌硕一直是艺术史研究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吴昌硕研究成果更是层出不穷,其中既有关于其审美思想、艺术风格的宏观考察,亦不乏...

    372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处处顺心——刘春明庚子新作欣赏[图文]
    处处顺心——刘春明庚子新作欣赏[图文]

    刘春明刘春明,1964年2月13日(正月初一)生于无锡,祖籍江苏南通,现旅居北京。80年入无锡二泉画院从事艺术创作,84年入江苏文艺学院美术系,90年入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人物画高研班。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研修班导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北京联合大学书画研究所特聘专家、江南大学书画研究所研究员、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特聘教授、无锡太湖学院艺术学院特聘教授、民革江苏省中山书画...

    418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曹植与酒的不解之缘以及悲剧人生,这件陶耳杯或是见证[图文]
    曹植与酒的不解之缘以及悲剧人生,这件陶耳杯或是见证[图文]

    三国·魏 陶耳杯 山东东阿曹植墓出土 国家博物馆藏1951年山东东阿曹植墓出土了一件耳杯,为灰色陶质,侈口,浅腹,双耳,平底。曹植生前潦倒,“既徒有国土之名,而无社稷之实,又禁防壅隔,同于囹圄”,死后亦难以厚葬。在崇尚饮酒的世风影响下,曹植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件陶耳杯或许就是他日常生活的写照。耳杯又称杯、具杯、羽觞,基本形制是扁椭圆,弧形壁,浅腹平底,饼形足或高足,口缘两侧各有一个半月形耳...

    155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感受深厚底蕴——人民艺术家薛济权书法欣赏
    感受深厚底蕴——人民艺术家薛济权书法欣赏

    人物简介:薛济权,广东清远市人,1956年7月出生。从幼年酷爱书画,精研古代颜、柳、欧、赵四大名家书法,苦练王羲之、王献之的书作。挥毫:以神釆为上,时而疾如风,时而稳如泰山;似醉非醉,似画非画,不拘一格,“形质兼备”;以相互呼应的笔划为基础,以动态的美感惟妙惟肖;活而不脱法道,豪放而显严谨,彰显“书情画意”;融古今书画艺术之精华,自成一体。经“中国书画职称润格评定中心”对书法“龙”字,在传统...

    366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信札拍卖:取之不尽的资源 方兴未艾的市场[图文]
    信札拍卖:取之不尽的资源 方兴未艾的市场[图文]

    1998秋拍香港蘇富比《黄宾虹信札》镜心,成交于6900港元近些年来,内地拍卖场上信札拍卖一浪高过一浪,出现了大量难得一见的名人与艺术家的往来信件,吸引了大量历史爱好者、研究者、书法爱好者和收藏家们的竞相追逐,拍卖场上也不断创出天价。一、先冷后热的信札拍卖国内名人信札拍卖最早开始于1994年,当年翰海首场拍卖书法专场中有徐悲鸿行书15通信札的册页,估价为10-12万元,平均每通信只有7千元,...

    394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