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利艺术博物馆8月30日举办《风筝不断线—缅怀吴冠中先生经典作品收藏大展》公益展。张家界马鬃岭 纸本 设色 1979年作 104*200cm
陈丹青 著名画家 作家
我没有受教于吴先生的荣幸,仅得一次拜访,此外是在三四次众人的场合望望他。
有一天晚上中央美院请他来给师生做讲演,那时没话筒,他几乎句句叫喊,苏南口音,词语简洁,高声历数十大美学问题,此刻我只记得一条:“美”不是“漂亮”,“漂亮”不是“美”!底下掌声雷动。讲完后,吴先生目光炯炯扣紧自己的左右手,向前平伸——不是武林打手的那种抱拳——对全场每一角落频频致意,好像预备捉牢台下所有人的臂膀,颤动着,摇撼着:我又看得神旺,心想,留法前辈到底不同,我怎么不知道这等漂亮激昂的手势呢!
吴冠中 乞力马扎罗雪山 布面 油画 1975 100*180cm 说明:吴冠中曾在自传(《我负丹青--吴冠中自传》P48 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05年出版)中提及过此画的创作过程。
新世纪初那次访他,他已八十出头,家居清谈,仍然神色刚正,用词肯定,确信自己的每一句话,迹近论辩的模样。他的面相本来清癯而决然,说到快意处,总有斩钉截铁之势,像是生了气似的。
所以圈子里传他语惊四座的段子,我猜都是真的。
吴冠中 长城(自研丹青) 纸本 设色 1988 150*250cm 出版:《吴冠中画展图录》P88-89 中国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 1997年5月
我当场听他一回说话,隔着桌子,绝对真实的。还是初到清华美院那年,张仃先生、吴冠中先生、袁运甫先生,还有我,算是开始招收博士生。待吴先生由人扶进来,请他给墙上十几位考生作业评几句,他颤巍巍巡看一过,毅然说道:我一个都不招!“那么,吴先生您看是不是给打个分呀?”他应声叫道:“最高60分!”
吴冠中 长江万里图 (长卷)纸本 设色 1990 35.5*530cm出版:《吴冠中全集6》 P332-334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7年
终其一生,吴先生是个文艺青年,学不会老成与世故,而他这一辈的文艺青年大抵热烈而刻苦的。老同学孙景波上世纪七十年代随吴先生在云南写生,说他画完收工回住地,天天亲手洗画笔。洗笔多烦啊,他却喜滋滋。袁运生先生与吴先生相熟,说“文革”后去他家看画,每一幅竟用报纸小心包好了,藏在柜子里,一幅幅取出,拆开,看过了,又仔细包拢放回去。这样地小心翼翼而善自珍重,也是一种过时的美德吧。
吴冠中 汉柏 纸本 设色 1992 124*248cm 展览:1995年10月 吴冠中——叛逆的师承 香港市政局 出版:《吴冠中画集》P58-59 香港德艺艺术公司 1987年
此外的代价,是吴先生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大约是七十年代末的某次夜谈吧,老人对运生几位说了些归来之后的大不平,翌日清早,竟来敲运生老师的门,神色俨然,再四叮嘱,大意是:昨夜谈话没有录音吧?千万不可外传啊!
(据《记吴冠中先生》 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