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虹灯下的拉斯维加斯布面光泽漆
当代画家深谙图像时代的阅读是一种闪读,是对视觉的满足,以视觉为中心的阅读,谁的作品具有更强的视觉冲击力,就能脱颖而出,采用失焦的创作策略是影像绘画的模式之一。身兼导演、编剧和画家多重身份的英国当代女艺术家沙拉·莫利斯(SarahMorris),却用其独特的绘画作品重新定义了城市风景,在物质自立于世界的同时,重新阐释了物我关系的本质是一种距离。这种观念打破了封闭的意识空间,伴随而来的是开放的没有边际的新领域。在着手描绘试验空间时,要处理两个方面的实际问题:一方面是形式问题:如构图、透视、结构、气氛等等;另一方面是观念的问题:狭小、空无、饱满等空间感。在这两个方面使许多画家都沉迷于空间的探索,在画面中不断探寻新的空间表现。画面空间并不是简单的呈现,而是一个新创立的真实空间。
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是当代艺术创作的重要命题之一,城市是人类依据自身的需求对自然改造的结果。对当代生活环境的兴趣和关注,通过对自我熟悉的城市风景进行个性化的表达,以此来展现个人的情趣和审美,寄托情感和表达思想,创作自己的精神家园,是进行城市风景绘画创作的出发点。莫里斯在风景画中的追求,以城市物象为依据在其中获得启发和灵感,创造和丰富形式语言。其作品虽主要取材于城市风景,却采用特别的视角,画面并非是街道行人的一般感受,而是公司、银行以及宾馆建筑物的玻璃外观,或广告标语,才是她描绘二维平面的素材。同时强调油画语言不依附于内容而独立存在的意义和审美价值,这种反美学的形态,敢于独自站在被社会认同与赞美的对立面,甚至义无反顾地走向反面,默默地描绘日常生活中标志和象征城市景观和建筑细节的现场。画面中的图像是她背离这个所触摸的美丽的世界丰富现实,展现着心灵深处不为人知的感知,这些不为人知的内心独白在作品中的涌动,使画面充斥着从内容到形式的话语。作品《大本钟(BigBen)》是为了庆祝2012奥运会来伦敦举办而创作的,大本钟是伦敦最具代表性的标志性建筑之一,网格构图以及鲜艳的色彩,富有创造的活力感,同时也包含了人们在运动现场标记泳道、跑步等运动轨迹的图像。莫里斯钟情于内容和形式的合二为一,不是以内容为主形式为辅的客观主导,也不是以形式为主内容为辅的主观主导,更不是内容与形式或客观与主观各占一半的折中状态,而是同时极尽自然本质的客观体验和极尽完美的形式语言主观表现的双重内涵。
一件作品重要的不是一个情节和故事,而是画面本身结构的安排,因此用纯粹的绘画艺术语言重新建立起画面的结构形式,把传统的文化精神和当代的文明相结合,寻找经过升华了的精神家园的和谐与依托是莫里斯进行艺术创作的重要目标。在作品《霓虹灯下的拉斯维加斯》中,真实的自然在画面中转变成了色彩块面和维恩图的符号学,从现实的物象转化为画面的构成关系。处理画面的组织整合,对某一部分的矛盾进行强化,简化某些部分,构建秩序,这些都是莫里斯非常擅长的。各条相交线分割成等大的三角形,视觉上形成城市繁华流动的力量动态。色彩上也是有不同明度的红绿配色而成,呼应了拉斯维加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灯红酒绿不夜城的都市景观。
继系列城市风景绘画作品之后,莫里斯将她自己的城市领域扩展到了影片和环境艺术系列。她与好莱坞传奇作家、导演罗伯特·汤(RobertTowne)共同携手,受到公共艺术基金的委托,用绘画和电影的形式共同在利华大厦现代摩天大楼绘制大型作品。莫里斯放弃广场专门为她建立的庭院和广场的空间,而是对于一些无法使用的面积入手,在摩天大楼下人行过道的顶面进行开拓,极大地改变了利华大厦广场的风貌,创造了一件无限价值的艺术品。莫里斯钟情于纯色的平涂,这并不是简单的色彩意象,而是莫里斯通过对自然色彩及人工色彩结合而成的个性化总结。画面反映作者的意识形态、观念和态度,单独的笔触色彩是死的、无意义的。只有他们组织在一起形成画面时才具有美学意义。
而莫里斯作品《折纸》系列37部作品正面临来自西班牙、意大利、日本和美国折纸艺术家的诉讼挑战,其原因是莫里斯折纸的抽象绘本模仿了他们的折痕模式,并改变了配色方案,并未获得许可。虽然这起诉讼案至今未果,但是笔者认为,艺术家创作的作品是个性化的再创造,基于原有的艺术形式上的构思创作,并不侵犯原创作品的版权。我们更关注的是,形式美感所能升华出的意境和思想。
莫里斯的作品向我们展示了绝对的客观存在和绝对的主观存在,但都是不现实的。绘画不是某景某物的真实记录,而是画家心灵的创造,更是理想与完美形式和意境的寻找和追求。圣达菲国际双年展、25届保罗双年展、泰特美术馆都有莫里斯作品的参与。同时2001年至2009年,在柏林、哥本哈根、斯德哥尔摩、东京、巴黎、慕尼黑、鹿特丹等世界各地美术馆,都逐年举办了莫里斯的个人展览。尽管如此,莫里斯的个展,还是不断惹来风暴,说明莫里斯影响力的所在,也就是她独特的风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