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玉带钩
春秋青铜鎏金镶玉带钩
带钩,即挂钩,又称“犀比”。系古代人们用于服饰中挂钩的器物,类似今天我们的皮带卡,材质种类繁多,有铜、金、银、玉、石等。它是由钩首、钩身和钩钮三部分组成。钩首用于钩连,钩钮则起固定作用,形制也是异彩纷呈:钩首有龙首、螭首、马首、禽首等;钩身有长条形、S形、方扁形、曲棒形、琵琶形等;钩钮有圆形、方形、饼形、椭圆形。
带钩的发展历史悠久,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秦汉以后广为流行,《诗经·曹风》中有“淑人君子,其带伊丝”的记载,《淮南子·说林训》中也提到了“满堂之坐,视钩各异”。文献上曾记有一则有关带钩的故事:传说春秋时齐国管仲追赶齐桓公,拔箭向齐桓公射去,正好射中桓公的带钩。桓公装死躲过了这场灾难,后成为齐国国君。他知管仲有才能,不记前仇,重用管仲,终于完成霸业,此事传为千古佳话。
另据近年来田野考古发掘资料表明:早在四千多年前的良诸文化遗址中就已出土过少量的玉带钩,山东蓬莱、河南洛阳、陕西宝鸡、湖南湘乡等地墓葬也出土铜带钩;山东临淄郎家庄1号春秋墓和陕西凤翔高庄10号春秋墓出土金带钩以及河南固始侯古堆春秋墓出土玉带钩。特别是玉带钩启用更早,它的发展更为有序可循。
从新石器时代晚期良诸文化开始,历经春秋战国、秦汉,唐宋玉带钩仍有汉代遗风,至元、明、清特别是在清代,玉带钩玉质选材讲究,注重纹饰,精雕细刻,玲珑别致的巧夺天工之作,大量出现。
带钩本质就是现今的钮扣,它是我国服饰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服装上不可缺少的配件。随着服饰的演变也随之相应而发展,对推动人类服饰的改革,发展都发挥过重大作用。我国钮扣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还表现出它的材质美、造型美、装饰美,在服装上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体现了服饰文化独特风格与魅力,故有人把钮扣比作人体包装的眼睛,真可谓一语中的。
如何来鉴别玉带钩?那就得从我国历代玉带钩的发展特征说起,因为从早期开始,玉带钩的形制和纹饰均有个从简单到复杂、从素面到纹饰、从粗糙到精致的发展过程。如新石器时代良诸文化出土的玉带钩,短而宽,正面呈长方形,两端下卷,一端两侧对钻而成的圆孔,另一端卷成弯钩形,素面,为我国玉带钩的初始状态。
至春秋战国,玉带钩形制有所发展,这时的玉带钩已具备有钩首、钩身、钩钮三个部分的结构,而且因为这时衣着形制发生重大变化,开始出现上衣、下裳联为一体的穿着。这种服装制度的改革,给带钩的使用与流行带来了契机。秦汉时期的玉带钩,制作开始讲究,刀法简朴大气、琢磨精而细腻,纹饰开始多变,钩首颈部渐细长,钩身宽而略薄,钮端多呈扁平状的椭圆形,钩首着力突出禽鸟或兽的动态美感,同时出现浅浮雕卷云纹,钩身出现琵琶形。
唐宋时期玉带钩,早期仍带有汉代遗风,钩首开始出现禽鸟形、兽面形,但纹饰简练,多浅浮雕,钩钮多矮圆饼形。
至元代玉带钩,钩首多为浅浮雕龙纹、花卉纹,而且龙纹钩首多瘦长、扁薄,龙面额平整,钩体多雕有螭纹、荷莲纹及花卉纹等,钩体略大,钩钮多贴体背,钮端多扁圆形。
明代玉带钩较元代复杂,流行龙纹钩首,龙头短宽而激昂,嘴张开,大眼凸现,给人以凶悍威猛之感。直到清代,玉带钩开始由实用器向玩赏品转变。这时注重选料精良,玉质皆上乘,数量繁多,采用浮雕、透雕等技法,精益求精,钩身纹饰多样,构图精美,成为清代玉带钩总体特征。这时除龙首外,还有兽首、禽首等等,其纹饰更是丰富多姿,大量融入了反映人们渴望的纹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