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在压扁、浓缩的夸张手法下,弥勒佛与大地连为一脉,大胆的构图布局,却又合情合理。
文/汤石香 图片提供/卢思立艺术馆
人物名片
卢思立,生于1943年,福建泉州人。1997年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我国当代著名木雕艺术家,“中国五大木雕之一”泉州木雕代表性传承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木雕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研究会理事,泉州市工艺美术公司研究所所长。
作为“中国五大木雕之一”泉州木雕代表性传承人,在泉州工艺美术担任了大半辈子创作组组长的卢思立见证了泉州木雕在近代的辉煌时期。
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之间,泉州工艺美术厂所在的花巷,聚集了一批星光熠熠的大师,在诸多工艺美术老艺人、名艺人的映衬下,学徒络绎不绝,作品走俏东南亚等华人地区。彼时年幼的卢思立因为展露的雕刻才华而加入了这场盛世,并在盛世中脱颖而出,在盛世后声名屹立不倒,远扬中外。
《悟》利用了木头原来的纹理以及天然的形体特征,采用高浮雕和圆雕的运刀手法,在创作上突破传统,标新立意,所蕴藏着的含蓄之美,无限遐想。
《钟馗》让卢思立在1979年一鸣惊人。其形象长鬓高扬,衣袂飘拂,蝙蝠落帽时的动势和以足稳立、叉袖拱肩,剑未出鞘又形成动静对比。
少年成名
卢思立还记得,小学时期自己送往东德、日本参展的是泥塑狮子和竹刻,那几年交流活动的声势都十分浩大,主办方送来的气球十分漂亮。
仅靠小学时的劳作课就显露如此才华的卢思立,不出意外地保送至泉州工艺美术学校学习雕刻。19世纪50年代的泉州工艺美术学校是“同等教育学校”,形式是半工半读:一天学习,一天在厂里做工。第一年算是做工抵学费,到了第二年才开始按等级领工资。“一等每月8块,二等8块,三等7块。我领的就是第一等的。”卢思立说起当年,语气颇有几分自豪。
两年后即1960年,卢思立从泉州工艺美术学校毕业,因为对木雕比较感兴趣,就到了市工艺厂木雕车间工作。三年后出师,已能独当一面。
在文革时期撑起了整个厂的年轻人
1965年对于卢思立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那年3月,卢思立开始带第一批木雕专业的学生。7月,经厂里推荐选派,赴福建省工艺美术研究所雕塑进修班学习。当时恰逢中央美院的周荷生、孙家钵两位老师主讲素描技巧、雕塑原理、美学理论等。“在1956年,我们虽然只学习了五个月,但是大家都感觉在专业上变了一个样。在厂里是根本学不到这些知识的,老师傅毕竟只是传统的东西多,他们对人体结构、肌肉变化、人体比例等基本没有概念。而在木雕创作的过程中,很需要这方面的理论基础,没有理论基础,我们很难从专业上去创新。”
年底,回到原厂。时年22岁的卢思立被任命为创作组组长,负责全厂的木雕产品设计。
1966年,文革开始,所有传统题材的雕刻被禁,厂里停工。担着全场设计任务同时在这个时候等同是担着全厂所有人生计的卢思立,大胆转向,开始设计现代人物。第一个作品就是《我是一个兵》,以当时备战、备荒,全民皆兵为主创思路。
而后,《白求恩》《警惕》等符合当时主旋律的现代人物一个个被设计出来。在整个文革时期,卢思立创作的这些现代人物木雕维持了整个厂的生产。于他个人而言,文革时期的卢思立因为转型成功被频繁召唤于创作各个伟人的雕像,如《收租院》的复制、毛泽东伟人大型塑像的创作、以及在泉州市政府主办的《英雄人物纪念馆》大型人物雕塑创作活动中,负责十几件雕塑的创作。更在1973年,其创作的《工人上大学》《舞狮》作品被外贸部选送参加在美国举办的工艺美术展览,作品同时被收购。
“自然型木雕”之父
在《我是一个兵》之后的12年里,卢思立虽看上去得心应手,备受瞩目,但思想的禁锢其实限制了木雕上新的可能和探索。
直到1979年,文革结束两年后,参展全国工艺美术展的《钟馗》宣誓了他在木雕上的全新探索。这个突破创作禁锢和不再拘泥于固有木雕样式的作品在当时引起了轰动。《美术》《人民画报》《人民中国》等报刊杂志都进行了连篇的报道。而《钟馗》显示的以最大程度保持木头自然形态而进行创作的雕刻手法,被卢思立称为“自然型木雕”。
探索继续,在《钟馗》之后,卢思立开始创作《悟》。1984年,这个花了卢思立5年时间创作的《悟》,成为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评选会里唯一一件获得金奖的作品。
当时的评选颇有争议,因为《悟》并不是具象雕刻作品,而是带有抽象的意味。太新的创意,很难在短时间内被发现、理解。最终,在北京象牙雕厂工作多年、资历威望都很高的杨士惠先生说了他的看法:“你们对《悟》还有点看不清楚,但我认为好就好在你们看不清楚。看不出来,这就是一个思维空间,引人向深层次思索。《悟》在传统基础上有新的立意,它在高浮雕和圆雕的结合上,在运到跟材料的处理上都有新的突破。”有了这句话,一等奖才最终落于卢思立之手。
41岁的卢思立在《钟馗》《悟》之后逐渐扬名于国内,在之后的二十年里,在继续担任厂里创作组长之余,应邀创作了天妃宫设计大型《妈组》雕像、承天寺十八罗汉的设计等大小寺庙佛像的创作;更在1991年,赴马来西亚的吉隆坡举办《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卢思立木雕展》,其艺术作品轰动了马来西亚的华人社区。
1997年,卢思立被中国轻工部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当时的评奖都是私底下评的,我们完全不知道,奖章就下来了。忘了是评省级还是国家级的时候,当时奖励了80块钱。我就拿这钱买了瓶茅台和老师们一起喝,每人一勺。”说着,嘴巴里好像还能回忆出当年那勺茅台的味道。
跨界,依旧是成绩斐然
除木雕之外,卢思立的几次跨界都让人颇为称道。
1986年,卢思立开始研究全国首创的彩木雕工艺品,并于同年12月研制成功。解决了木雕上色的鲜亮、牢固等问题,而这个成功惠及仿真陶瓷工艺、仿真树脂工艺的发展。为了表彰卢思立的成就,1992年10月1日,国务院授予卢思立“为发展工程技术做出突出贡献”的荣誉,并享受政府的特殊津贴。
另外几次跨界则是跨到城市雕塑上,1997年设计的《97香港回归纪念雕塑》,1998年设计的泉州城市巨型标志性城塑《鲤鱼化龙》,2006年设计的《世纪和平纪念碑》,和去年为武夷山设计的《万里茶道》都各自屹立着。
今年,卢思立则在为武夷山设计朱熹的雕像,目前还未定稿。
时间对于我们这个年纪的人来说,太少了
一身荣誉退休之后的卢思立,在泉州工艺美术厂特地给他留下的位于花巷的工作室里继续创作。虽在2010年建立了自己的艺术馆,但他还是更习惯呆在工作室里。
时年72岁的卢思立,手握刻刀已60年。而到了他这个年岁还拿着刻刀的,已经找不出几个了。
除了篮球这唯一的娱乐,卢老其余的时间都用于创作。“木雕是我生活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有一两天没做木雕就觉得很浪费时间。特别是在我们这个年龄,七十多岁,眼睛和体力都不行了。时间对于我们这个年纪的人来说,太少了。”
仅有几次难得出去的机会,也都是和雕刻挂钩。去年欧洲的五国游看了那几个国家的各大艺术馆、博物馆。还有前些年到俄罗斯,也都是去看雕塑。“出去看下才有对比。他们的人体结构是绝对标准的,写实非常到位,这是我们中国不能比的。当然反过来看我们中国,又是另外一种风格的。我们有历史文化宗教,他们有写实。”
这些年到处的考察观看,也给了卢思立很多灵感。这几年一直在做的生肖系列中的《马》,就是欧洲行后激发的灵感,野性十足,肌肉的纹理有欧洲的味道。《耶路撒冷所见》则是当初到耶路撒冷后创作的。“当时就是这么一个印象,满街都是上了一定年龄的老人,每人手里都拿了一个烟斗。”
除了仅有的几次考察外,卢思立的生活在艺术馆、工作室、家里三点一线。作息也十分规律。十点晨起,两点到三点半午睡,晚饭后打篮球,而后在工作室里雕刻到十一二点。有着那一代人特有的节俭和朴实。在他各大获奖照片中都可以看到经典的夏季装扮——Polo衫、九分裤和凉鞋。最常使用的出行工具是老人免费的公交车和他那辆永久牌自行车。
传承,要顺其自然
除专注雕刻外,传承是卢思立一直关注的,但并不勉强后人跟随脚步。“对家人朋友都是顺其自然的态度,勉强是走不远的。小儿子现在也是在做这个,他自己想做,是好的。想我教,就来找我,只是他怕我批评。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随他。”
徒弟从1965年到现在,带了无数批,成材的也不少。现今还在带的是在艺术馆旁的作坊里学习的11个徒弟。“带完这批,就不再收了。现在的人,学了一些就会骄傲,真正沉下心的学习的太少了。还是多些时间专注创作吧。”
来源:《古典工艺家具》杂志